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19年11月21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1 18: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中南民航真是正事不干 就是一门心思想着整武汉机场啊 不想武汉机场好  真的盼望有一天中南能拆分为华中民航局和华南民航局两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1 19:11: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aoz661982 发表于 2019-11-21 11:12
除了筹建长江芯片研究院,武汉还要建一批国家创新中心
关山大道报道 2019-11-20 21:49:26


大武汉的未来,我非常的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1 19: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wuhw丶 发表于 2019-11-21 18:57
这中南民航真是正事不干 就是一门心思想着整武汉机场啊 不想武汉机场好  真的盼望有一天中南能拆分为华中民 ...


全力支持,只要湖北脱离民航中南局就比现在好,像中部站区一样归北京管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1 20:06: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ouyou2008 发表于 2019-11-21 18:00
他对明珠豪生这个造型咋评价

楼上顶个球,挺好的,只是酒店的设施好像有一些年头了,要升级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1 20: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广场地下通道明年1月前开放 你关注的都在这里
光谷广场地下通道明年1月前开放

你关注的都在这里

光谷广场综合体人行过街通道何时完工?机动车道何时开放使用?因施工取消的邮科院公交站能否恢复?在市网群部·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多位网友咨询光谷广场综合体相关问题,办理单位均进行了答复。

光谷广场地下通道

明年1月前开放

网友:光谷广场车多人也多,经常出现人车抢道的情况,很危险。请问光谷广场的地下通道何时开通?

武汉地铁集团:经核实,光谷广场300米转盘范围内未规划设计地面人行过街横道路及指示牌。行人过街需通过环形地下通道实现,目前地下通道尚在建,预计2020年1月前可完成开放,具体时间以我公司官方发布为准。我公司将加快光谷广场环形地下通道的建设,并在地面层机动车道两侧增设隔离护栏。同时建议东湖高新区交通大队加强地面交通的管理。

光谷广场机动车道

已先开放投入使用

网友:昨天从G2mall走到资本大厦过路口,地下通道门都锁着,写着“禁止通行”,行人和车流拥挤在一起。请问该怎么走!?

武汉地铁集团:光谷广场周边各道路均设置了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通道,前期由于机动车道完工在先,为早日还路于民,机动车道已先开放投入使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通道还在施工,导致行人在机动车道上穿行。目前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通道的施工已接近尾声,通道内不同部位均设置了相应标识标牌,完工后可消除行人穿行机动车道的情况。

光谷转盘虎泉街道口调整为

单向2车道(只进不出)

网友:近期光谷转盘即将完工,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一个问题,虎泉街往光谷转盘方向由双向4车道变成了2车道,感觉会带来不便。

武汉地铁集团:经核实,虎泉街道路改造(近光谷转盘)属我公司负责实施的光谷广场综合体地面铺装工程施工内容。根据规划,光谷转盘虎泉街道口由原双向4车道(既进又出)调整为单向2车道(只进不出),我公司已按规划要求完成了该道口全部施工内容。根据区交管部门要求,目前该道口仍允许车辆出转盘,待时机合适时再调整为单向2车道(只进不出)。

设置了5米非机动车道

及5米人行道

网友:想问下,光谷大转盘怎么没有非机动车道,没有新修时,转盘还有一圈非机动车道。现在没有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和行人都在机动车道上穿行很危险。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根据建设单位向我局报送的《光谷广场综合体道路和排水修建规划》在光谷转盘规划红线内设置了5米非机动车道及5米人行道。经与地铁集团现场工作人员联系获悉,目前光谷广场主体建成通车,但两侧人行道及非机动车等附属工程尚未完工,待工程整体竣工后将有效解决您反映的非机动车及行人安全问题。

邮科院公交站

能否恢复还需论证

网友:我是珞喻路华乐苑小区居民,近期小区对面的邮科院公交站突然取消了,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能否恢复?

市交通运输局:2018年开始,光谷广场综合体实施改造建设,到目前已基本完工。按照改造工程设计,原珞喻路邮科院站与珞喻路鲁巷站合并至汉古艺术馆门口规划站台处。针对您反映的珞喻路邮科院站取消,市民出行不便的问题,我们已向建设单位反映群众意见,请建设单位协调设计单位论证是否可以恢复邮科院站。在没有还建车站之前,只能按规划站台设置站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1 20: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8日,武汉大学同步辐射应用与线站建设研讨会举行,来自9个学院的近50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武汉光源线站建设献计献策。校长窦贤康院士、副校长李建成院士、药学院院长邓子新院士、高等研究院院长朱玉贤院士等出席会议。
李建成回顾了武汉光源项目推进历程,肯定了光源项目前期推进工作,指出光源建设已争取到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大力支持,期望光源建设促进我校相关学科发展,提升我校的科学研究整体水平。
窦贤康强调,学校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加快推动武汉光源建设,将其建设成为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平台,支撑我校及武汉地区科研发展,期望参会的各领域专家积极交流同步辐射最前沿科学研究,为该平台建设提供咨询建议。
邓子新指出,同步辐射应用能带动多学科发展及进步,对于高端产业发展具有强大支撑作用。他通过对上海光源所取得成就的总结,展望了武汉光源有望实现的新突破。
朱玉贤作主题报告,介绍了武汉光源总体情况。高等研究院何建华教授介绍了武汉光源总体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新光源实验方法与首批线站考虑。
研讨会上,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宋保亮、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肖旭东、牛津大学化学系曾适之、工业科学研究院薛龙建分别针对生命科学、光电材料、催化、仿生材料领域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作了专题报告,提出了对同步辐射光源的科研需求。
会议还设置了物理与微纳技术、催化与能源材料、生物及医药研究三个研讨专场,12位专家作精彩报告。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柯涛、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何军、工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刘胜等参加研讨会,与会专家积极讨论互动。
总结发言中,何建华表示,将进一步征集用户需求,凝练科学目标,优化和完善线站建设方案,力争早日建成武汉光源,为各位专家提供探索前沿科学的利器。
据悉,武汉光源计划用6至8年建设成为国内首个双环结构的第四代衍射极限同步辐射光源,实现相应能区发射度最低、亮度最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1 21: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wuhw丶 发表于 2019-11-21 18:57
这中南民航真是正事不干 就是一门心思想着整武汉机场啊 不想武汉机场好  真的盼望有一天中南能拆分为华中民 ...

是的,民航中南局和广州军区以前都是从武汉搬到广州的,搬回来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1 21: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yaoz661982 发表于 2019-11-21 11:12
除了筹建长江芯片研究院,武汉还要建一批国家创新中心
关山大道报道 2019-11-20 21:49:26

期待开花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1 22: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lenovoX2013 发表于 2019-11-21 17:26
武汉主要差在没有珠江新城这么一个地方,城建的其他方面真的不比广州差。

等5年后的二七滨江商务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1 23:03: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ivezf 发表于 2019-11-21 20:14
光谷广场地下通道明年1月前开放 你关注的都在这里
光谷广场地下通道明年1月前开放


光谷转盘隧道通车后正如网友推测的堵点转移到了吴家湾那个十字路口,刚好十字路口右是公交车站非机动车道又被掉头车道占用,早晚高峰各种混乱,再加上前面会展中心11号线施工占道和对面掉头又都在一个位置真是堵上加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1 23: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心声,不知为什么现在看到这就莫名烦躁,特别是看到航班还是这吊样的情况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2 00:1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打赢蓝天保卫战是什么梗?北边一些城市都那样了也没见保卫蓝天,又想出了新法子整大武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2 00: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super0713 发表于 2019-11-21 16:43
那倒不是,我们是做国际物流的,他们经常在广州待,一年大概两三个月,最近也准备在武汉搞个保税仓。可能 ...

现在武汉是真的进步了,2013年去上海的时候觉得魔都吊炸天,我前几天又去上海玩,在中心城区逛了个遍,去了陆家嘴也没觉得多震撼,感觉上海就是超级plus版的汉口。
上半年有个南京的朋友来武汉玩,我带着玩中山大道,一直走到武汉天地,我那朋友学建筑的,在上海工作过几年,当时别个说中山大道和天地搞的比上海的老租界街区搞的好,我还以为是别个恭维我们,这次去上海发现真的是这样....上海新天地的体验感觉也确实没武汉天地好。
上海唯一让我觉得很牛逼是淮海中路,从人民广场那一片一直到静安寺,所有的街区都是发达国家的水平,商场、写字楼、住宅、街道的氛围都很高级,啥时候汉口能到这种程度就厉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2 00: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shhsas 于 2019-11-22 00:57 编辑
redagni 发表于 2019-11-22 00:19
现在武汉是真的进步了,2013年去上海的时候觉得魔都吊炸天,我前几天又去上海玩,在中心城区逛了个遍,去 ...


快了 国庆前我到上海做讲座 对方单位安排住王宝和 房间落地窗正好俯瞰人民广场 白天晚上都往下看了看 跟江汉路中山大道那一块区别也不大 有很强即视感
不过 我做讲座是在三大件楼下不远处 那天晚八点暴雨 站在讲座外露台眺望三大件 倒是蛮壮观的 武汉虽然高楼多 但这种气势起码十年二十年内还是难实现 当时心中感慨良多

补一张当时在王宝和拍的周边 是不是很有江汉路附近的错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2 0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dagni 发表于 2019-11-22 02:03
其实现在多样化就非常好,东湖-沙湖片真的是独一无二,我在上海玩了几天,市中心见不到大湖还是憋的慌

上海没有山,北京没有水,上海兴盛史太短,一百多年,北京太胡,到处都是东二旗西二旗之类的胡都地名,而且遍地都是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6 11:10 , Processed in 0.08349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