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互动] 说说这次跨年地铁客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6 02:45:58 |
shenlan1109 发表于 2021-1-6 02:10
合肥地铁规划应该学成都,不应该学广州西安。成都的线客流量很平均,四五条七八十万的线,不像西安武汉一条 ...

确实如此!
发表于 2021-1-6 08:09:44 来自手机 |
西边村 发表于 2021-1-5 19:13
我跟你相反,地铁永远是我合肥出行的第一选择。

还有优先选开车的
发表于 2021-1-6 08:11:39 来自手机 |
COMAC939 发表于 2021-1-6 02:44
合肥多中心发展是好事,是一条良性的道路。地铁客流没有集中在某几条线路上是很好的。
可惜的是合肥没有像 ...

只有加大发车密度
发表于 2021-1-6 08:12:33 来自手机 |
极端高客流比较没什么意义,还要看日常通行客流
发表于 2021-1-6 08:29:27 |
一年后要他们好看,妥妥的200+
发表于 2021-1-6 08:41:44 |
COMAC939 发表于 2021-1-6 02:44
合肥多中心发展是好事,是一条良性的道路。地铁客流没有集中在某几条线路上是很好的。
可惜的是合肥没有像 ...

跨年夜,我从北二环到南二环, 环线一路红,绕走环城路 蒙城路  金寨路,一路畅通,  三孝口那边真的是冷清无比!老市中心真的快速老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1-6 08:41:50 |
我们允许不同的想法存在,但也请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于一条线动辄100万+的线路,乘坐的舒适体验我也好不到哪去,城市交通本来就应该多样化,轨交只是其中之一,客流合适就行,我们主要为了后续线路顺利获批
发表于 2021-1-6 08:49:27 |
jdk22898808 发表于 2021-1-5 14:52
年底四号线开通之后客流会有飞跃,135和4号线全面打通,三大区域都连在一块了

4号线2021年年底通车
发表于 2021-1-6 09:16:36 |
1;决定出行方式的因素只有一个,就是成本。时间成本或者经济成本。地铁属于公共交通,在设计上还是考虑满足上班族为中坚力量的需求为主。也不能说节假日客流极值没有意义,应该说日常流量和假日客流综合来看才能判断出地铁线路规划有无问题。

2;合肥的建成区呈蝶形分布,目前来看158南北贯通26东西贯通34东北到西南,外加S1西北到东南全部贯穿城区,辅以34成环,34环内再成网格状,可以说这种设计完全符合大规模客运廊道走向。从大体线路上挑不出任何毛病,完全标准的教科书做法。日常客流的排名也大体符合合肥目前的综合经济水平排名。

3;存在部分站点如合肥西站、骆岗、高王和5南部分站这种未开发先通车的特例。当然这种特例其他城市是否也存在不得而知。但是5号因为拆迁问题耽搁进度、还有1延和4东这种涉铁日常,也似乎应该归责之前某位LD不闻不问的锅。

4;合肥地铁规划是否有问题?当然槽点很多。大体走向值得表扬,但具体某些站点选择上令人发指。比如三号线的大剧院站客流仅为前一站政务中心的三分之一就能说明问题。过于强调南站,导致周边站点过密,诸如某个小区周边四个站,如此细致体贴实在不能不让人有所联想。强调南站没有问题,但是为何不能同样强调三里庵站和四牌楼站?46共线没有问题,但是同样选择真的不如34在天鹅湖共线。
部分站点出入口设计严重偏少,比如安农大站。部分站点太过拥挤,比如三里庵站的出口、大东门的换乘通道过窄、四牌楼两个出口为何不能连接徽州大道的过街地道?都是槽点。
比如骆岗和5南这种着眼未来的站点值得表扬,但是为何不能给老城也同样一个未来?目前老城区仅有三孝口四牌楼和在建的阜南路三个站。就算加上还没有定数的百花井or逍遥津站也只有四个。这个站点密度相较于老城复兴的迫切期盼似乎不太相配。
老城区之于合肥如同合肥之于安徽,都是地理天元,客观地理位置决定了发展规律。多中心多组团的发展不代表没中心不代表没主心。国情决定了城市不能无限扩张摊饼,那就需要核心地带。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6 09:21:53 |
wisdom1103 发表于 2021-1-6 08:41
跨年夜,我从北二环到南二环, 环线一路红,绕走环城路 蒙城路  金寨路,一路畅通,  三孝口那边真的是冷 ...

我那天从大蜀山沿长江路到包河万达,中医学院到百大CBD段一路畅通,但是别的地方堵得我家都不认识了
发表于 2021-1-6 10:11:44 |
wisdom1103 发表于 2021-1-6 08:41
跨年夜,我从北二环到南二环, 环线一路红,绕走环城路 蒙城路  金寨路,一路畅通,  三孝口那边真的是冷 ...

四牌楼 淮河路才是市中心吧 三孝口只是老城区而已
发表于 2021-1-6 10:25:40 来自手机 |
jianzpf813 发表于 2021-1-6 09:16
1;决定出行方式的因素只有一个,就是成本。时间成本或者经济成本。地铁属于公共交通,在设计上还是考虑满 ...

说得好!!!!
发表于 2021-1-6 10:41:57 |
5号北启用以后也是一个巨大的客流走廊
发表于 2021-1-6 10:43:50 |

红色代表什么
发表于 2021-1-6 10:56:18 来自手机 |
jianzpf813 发表于 2021-1-6 09:16
1;决定出行方式的因素只有一个,就是成本。时间成本或者经济成本。地铁属于公共交通,在设计上还是考虑满 ...

有见地啊!!
我还想补充一点:郊环线必须先规划预留了,这是城市做大后的必然之路,上海目前就缺乏这一关键的大环线,郊区与郊区之间的通勤太痛苦了,必须市区中转。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9 05:49 , Processed in 0.07546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