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wei47

南通十四五和2035规划部分 包含人口城建基础设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6 23:30:47 |
awei47 发表于 2021-1-6 20:38
加快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建成南通大剧院、美术馆、科技馆、群英馆等,完善环濠河博物馆群功能,规 ...

这个高教区会放哪儿?
发表于 2021-1-7 08:11:55 |
北在南方 发表于 2021-1-6 23:30
这个高教区会放哪儿?

中创拓展区有规划
发表于 2021-1-7 08:30:40 |
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将会在东扩区小海枢纽东北?
发表于 2021-1-7 09:30:23 |
高教区终于有开始计划了
发表于 2021-1-7 16:32:39 |

高教区终于有开始计划了,还有南通奥体中心
 楼主| 发表于 2021-1-7 16:37:02 来自手机 |
高教区在创新东扩容区。大型体育设施用地有两块一个在东扩容区,一个在任港湾老汽车站南侧,不知道哪个是奥体。
发表于 2021-1-8 13:52:57 来自手机 |
对标苏州奥体中心,大概会有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游泳馆,一个配套综合商业服务大楼。我倾向在老城区。因为无论从公共交通通达性,覆盖人群需要性,弥补片区公共体育功能不足性,提振区域发展等方面,老城区都比创东条件要好。创东属于创新区板块,自身已经有南北两个全民健身中心,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具备大剧院美术馆会展中心,高教园自己每个学校也会布置相应的体育馆设施,再加上不远处还有体育会展中心,虽然是中南家的,总体上感觉,这片区域公共体育设施还是不少的,公共文化设施也是比较充足的,锦上添花式的布置奥体可能性也就相对降低了不少。但对老城区来说,就是补短板的功能作用。
发表于 2021-1-8 14:04:23 来自手机 |
还有市公共文化中心,如果对标苏州的话,那最有可能就是苏州湾文化中心了。搜了一下相关资料和其他城市相关类似文化中心的情况,大都也就是多功能集合式的。有演出功能的剧院,有展览功能的展厅,或者规划展览馆,或者各种艺术类展览馆,有的还集合阅读功能图书馆等等。不知道南通这个会是集合什么功能于一体。通常也是弥补区域公共文化设施不足。南通几个片区,创新区已经有大剧院美术馆了,不太可能再有了,观音山有崇川文化艺术中心,可能性也不太大。要么在滨江区域,不过看规划没有文化设施用地。要么在五水任港湾,不过任港湾只有一块文体用地,要么在北大街火车站,要么在西站片区,不知道最后会布局到哪个片区。
发表于 2021-1-8 14:10:10 来自手机 |
之前创新区不是有足球中心规划么,现在虽然最新版本足球中心不在创新区了,不过挪到东扩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可以围绕足球中心发展相关的体育产业,也算为创东区注入产业资源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14:15:10 来自手机 |
lets 发表于 2021-1-8 14:10
之前创新区不是有足球中心规划么,现在虽然最新版本足球中心不在创新区了,不过挪到东扩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

创新区体育用地已经转移到这了,而且配套体育用地不少。估计不是足球中心那么简单,可能这就是奥体,配套其他的游泳,体育馆。反而任港湾的体育用地是独立的一块地,面积有限,足球中心概率比较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14:20:00 来自手机 |
任港湾体育用地是单独一块,相当于奥体足球中心可能不需要多少其他的体育配套。而且奥体中心的城市定位肯定要比足球中心要高,在创新区的可能性更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1-1-8 14:33:35 |
lets 发表于 2021-1-8 14:10
之前创新区不是有足球中心规划么,现在虽然最新版本足球中心不在创新区了,不过挪到东扩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

现在的创新区没地了,所以放到拓展区了
发表于 2021-1-8 14:40:05 来自手机 |
南通创东高教园,对标苏州独墅湖高教园的话,那么大概也是多层级的教育体系。看苏州独墅湖高教园,分布有本土苏大独墅湖校区,中外合作办学西交利物浦,各种诸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之类的研究院,以及一些职业学校。那南通创东高教园,本地通大在创东划块地搞南通大学创新校区的可能性有没有?不知道。通大钟秀校区给了职大,原钟秀校区回撤到了本部。虽然通大前一阵子和省厅签了个协议,要冲击全国高校排名,不过也不是不可能优化学校专业布置,在高教园布局相应校区。再就是杏林学院转设的问题,无论转设是什么样,有没有可能保留原启东校区的同时,在创东高教园再布置一个校区?也不晓得。估计通大和杏林学院两个,二选一,或者两个都不会在创东有校区布置,或者也可以把老港闸的南通理工学院迁建过去。除了本土的本科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反正新闻里说有可能会有新加坡相关高校合作,这个具体再看。除了这两个,再就是和国内其他高校搞的研究院合作了,这个可能性也很大,从培养专业的研究性人才来讲,跨过本科教育,直接上研究院催熟效果更好。最后就是职业学校凑数,贵为苏州独墅湖高教园也避免不了搞职业教育,南通如果要尽快出效果,大力填充职业教育学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土城西的一些学校,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校区又小又破,可以搬一搬。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尤其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太小,也可以搬一搬。多方面凑一凑,南通创东高教园就能非常快的丰满起来了。
发表于 2021-1-8 14:55:52 来自手机 |
忽略了一点,奥体中心,一般来说,除了有比赛功能,还有演出功能,以及全民健身功能。单纯讲体育赛事比赛功能,自然放在哪里都可以。不过涉及到演出功能,和全民健身功能,那放在创东就显得有点浪费了。创新区已经有大剧院,距离不远就是中南体育会展中心,区域内再密集布局具备演出功能的奥体中心概率就比较低了,显得资源重复了。同时,具备全民健身功能的奥体中心,布局在片区已经有两个市级的全民健身中心里,也显得资源相对重复。而老城区,除了年代久远的更俗剧院,本身缺少与时俱进的现代演出场所,同时老城区人口稠密,公共体育用地不足,布局具有多功能用途的奥体是目前性价比比较高的方式。
发表于 2021-1-8 15:00:52 来自手机 |
涉及到城市定位问题,既然好体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2 23:19 , Processed in 0.08541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