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3883754

[咨询通告] 芜湖现在的外地人不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2 22:29:05 |
2523265780 发表于 2020-2-22 17:41
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整个芜湖大概也就三十几万人,这还包括了当时从外地过来定居的人口,如果以这个为基 ...

我原无为的,现在鸠江区的,爷爷的父辈从合肥肥东过来的
发表于 2020-2-22 23:53:12 来自手机 |
看过本市人口调查报告,民国乃至建国后芜湖经历了几次大的移民。建国前主要是巢湖地区(含山、和县、无为、巢湖)以及合肥地区(肥东)为多,建国后由于管辖宣城地区的关系也涌入了一些皖南其他地区移民,但还是以江淮地区为多,从小到大身边人“回老家”基本都是去江北可见一般。但就现在来说,随着省城的崛起和芜湖自身的一些问题,大规模的江北移民涌入变得越发不可能了。
发表于 2020-2-23 00:04:12 来自手机 |
牵扯到市区土著的问题……一些狭隘的排外和自大确实有,不过近些年好了很多很多了。本人算是第五代移民后代,祖上芜湖1873开埠之后不久即到芜湖营生,算是和这座迎来新生的城市一起发展的家族。全盛时期的芜湖确实担得上大码头之称,徽州人、浙江人、湖广人都来这里做生意,江南繁荣的经济以及民国年间江淮地区的相对破败也滋生了本地人对周边(尤其是江北地区)的一些歧视,这是时代的产物,却遗留至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绪终将会被消磨殆尽的。
发表于 2020-2-24 09:49:09 |
上个世纪芜湖市区人不光是歧视“江伯佬”,还歧视嫡系下属县的县民,特别是农民,称其为“乡里人”,语气充满着不屑与蔑视。在当年城乡二元化的时期,芜湖市民对农民的歧视尤为严重。所以我父亲至今对“市里人”充满着敌意,尽管他现在也成了芜湖市民。
发表于 2020-2-24 09:51:50 |
现在情况确实好了些,但并不是芜湖市民素质变高了,而是因为城乡差别减少了,市民的优越感随着“铁饭碗”的消失以及户口制度的瓦解,而逐渐丧失。
发表于 2020-2-24 17:25:54 |
青弋江东岸 发表于 2020-2-24 09:51
现在情况确实好了些,但并不是芜湖市民素质变高了,而是因为城乡差别减少了,市民的优越感随着“铁饭碗”的 ...

是的,英雄不问出处。一个现象是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城乡差别缩小了;二是在这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年代,农村青年通过考上名牌大学进入国际国内著名企业发展或进入**机构升任高官的越来越多,还有底层草根善于观察社会,寻找机会开工厂做贸易发大财的也越来越多。
发表于 2020-2-24 17:37:22 |
在这个现实的社会只会以成败论英雄,一切以实力说话。如果当今你非富即贵,如果你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领军人物,你就会有优越感,别人只知道你现在的名字叫simon,rose,那还管你在农村老家叫什么狗剩,槐花哦。。
发表于 2020-3-6 00:40:51 来自手机 |
121078127 发表于 2019-12-30 15:53
我也是外地人,在芜湖有很多年了,如果从来上大学算起,应该有十年了,刚来那会没有什么感觉,不繁华,不庞 ...

敢问你老家是哪里
发表于 2020-3-9 09:21:17 |
芜湖现在的外地人不少,之前芜湖的外地人也不少,第一,芜湖是皖江中坚,之前主要是江河运输所以才有芜湖的码头文化,有段时间和汉口等齐名。码头文化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包容,这点芜湖自古以来做的都不错,当然也有少数的看不起外地的,毕竟那不是主要;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及经济的大融汇,芜湖相比其他地方的优势越来不怎么明显了,如果还是靠地缘靠长江而不积极主动作为,当然我说的是我们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幸福一些,也希望我们生活的城市美好一些,无有点滴怎可汇聚成海,事关芜湖人人,当然是所有在芜湖生活的为之努力的人;第三,作为芜湖人的一员,欢迎来自异域他乡的人,因为你或者他已经在为自己为这个城市贡献各自的力量了!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4 15:32 , Processed in 0.06899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