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8439|回复: 27

日本抗议中国超范围使用新干线 CRH2撤出了京津城际线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7 19:43:56 | |阅读模式

就是说CRH2的原型车,东北新干线“疾风”的设计正常运行时速的上限是275KM,而中国将这个用日本零部件组装的车子开到了350KM,担负京津城际特快运行。
日方川崎重工闻讯后立刻来到中国交涉--日方认为这个速度根本无法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一旦出了事故川崎重工无法承担责任。

鉴于日方的抗议,中方将CRH2(即新干线疾风)撤出了津京城际线路,以后这条线路运行将由德国ICE负责!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发表于 2010-5-7 20:06:49 |
去武汉的时候坐过武广高铁,也是CRH2车型,两车交汇的时候感觉很恐怖,明显感觉得到车子向另外一侧倾斜!
发表于 2010-5-7 20:17:13 |
中国高铁疯了  直把上限速度 当 正常时速开   !  安全堪忧!
发表于 2010-5-7 20:33:50 |
。。。真是盲目啊
发表于 2010-5-7 21:52:14 |
一些"霉体"还报道说中国完全掌握了高铁技术...唉!
我觉得是拿生命在挑战极速(难道中国人很多吗?).
说实在话:只要老百性生活好过,就算你报得中国很差我也乐意.
看到这些又激动了
发表于 2010-5-7 22:59:05 |
它在呕心你吧,我们引进了4个国家高速铁路技术,它们没想到成了它们竞争对手!从日本引进那个型号原版最高速才200公里,是属于老旧的版本,当初想引进它们最新300公里那款,但它们不肯。现在350公里是自己改进过的。日本原定未来最新一代高铁运营时最高速才320公里,2011年投入运营。但去年有消息称日本正在积极开发高速铁路新技术,将新干线时速提高到360公里,目的是为了超过目前正在运营的中国京津城际铁路10公里。现在350公里其实是有保留,等时机到随时上380公里,有消息说我们今年年底会试验550公里高铁。它们高铁技术最初同样也是引进吸收的,只是早了几十年!
下图日本最新一代新高速铁路,最高速320公里2011年投入运营!


下图我国最新一代CRH





目前运营中高速铁路有CRH1 CRH2 CRH3和CRH5。200公里级别主要在既有线路上运行,300公里级别的主要在高速专用线路上运行!
下图CRH1,来自加拿大


下图是CRH2的原型车E2-1000, 来自日本

下图CRH2

下图CRH3,原型车是ICE3, 来自德国



下图CRH5, 来自法国


CRH内部













[ 本帖最后由 173173 于 2010-5-8 10:16 编辑 ]
发表于 2010-5-7 23:59:34 |
呵呵
发表于 2010-5-8 07:19:51 |
性命攸关,安全第一啊
发表于 2010-5-8 11:43:34 |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发表于 2010-5-8 11:52:22 |
对中国的高铁要有信心,事实运行下来也不错不然国外也不会对我们的技术非常崇拜 俄美等我们去呢...
发表于 2010-5-10 21:52:53 |

回复 14层 xjmbke479 的帖子

2C第一阶段标配300,跑350是有点夸张!不过正好用在沪宁城际,应该赶快把武广和郑西的2C第一阶段换下来,用CRH-380和2C第二阶段换!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22:14:21 |
原帖由 xjmbke479 于 2010-5-10 19:04 发表
这个纯粹是瞎说了,数百人300多公里的时速是出不得一点问题的,京津线的crh2是改进的,原引进的e2根本跑不了那么快,京津线的对比发现西门子的crh3比日本川崎的crh2稳定性要好,西门子的sf500转向架太出色了,时速35 ...

日立的新干线500和700和西门子的ICE相当,但日本人不肯卖.
从安全角度新干线要好于德法高铁,这是不争的事实,
西门子ICE1998年曾因车轮破裂,造成死亡101人的惨祸.当时时速200公里,而日本新干线即使在大地震来袭时也仅造成一两人受伤.部分国人逢日必反的情结确实很严重.


[ 本帖最后由 容克 于 2010-5-11 22:20 编辑 ]
发表于 2010-5-11 22:42:08 |
长见识了   
发表于 2010-5-11 23:26:33 |
屏蔽了。。。。。。。。。。。。。。。。。。。
发表于 2010-5-12 00:59:18 |
2005年4月30日日本兵库县尼崎市上午发生的火车出轨惨剧,罹难者107人。这次事故的受伤者达460人左右,其中重伤者约150人!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3 07:50 , Processed in 0.07902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