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349|回复: 10

[综合其他] 我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0 07:12:45 | |阅读模式
二十七年耕耘喜结硕果 二十七年梦想终成现实
我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16-09-20 06:22    来源:长春日报


伊通河畔绿色宜居美好家园。 贾春文 摄

市委常委、副市长王路代表我市领取“国家森林城市”奖牌。 冯晓光 摄

  本报讯 (记者宋莉)19日上午,由国家林业局、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6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在陕西省延安市开幕,经严格评选,我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市委常委、副市长王路代表我市领取了“国家森林城市”奖牌。
  我市早在1989年就提出了建设森林城市的理念,制定了森林城建设规划,1991年原国家林业部批准了长春市森林城建设规划,这是全国第一个关于森林城市建设方面的规划。长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进行了长达27年的探索与实践。
  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我市生态文明升级版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市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牢牢把握绿量是关键、民生是根本、生态安全是底线三大原则,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目标,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绿化美化建设,全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都取得了显著改善。
  对照创建要求,狠抓“对标达标”。启动“创森”工作以来,长春市每年投入的森林城建设资金超过50亿元,今年围绕旧城改造提升、伊通河综合治理,更有突破性的投入。都市区新增森林绿地17170.89公顷,和“创森”前2012年的数据对比,长春市都市区森林绿地总面积从102123.75公顷增加到现在的119294.64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5.75%提高到30.66%。
  强化建设整治,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通过深入实施百园工程,我市新建了百花园、百木园等各类公园,全市具备对外开放功能的公园,由2012年的38个增加到目前的117个,基本上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规划目标。通过深入实施百廊工程,在城区内用道路景观带把森林引入城市,用慢行游憩步道连接各大公园及城市周边风景林地;在城郊的主要公路、铁路两侧和江河两岸拓宽绿化带,形成片、带、网结合的城市生态网络系统。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已建成人民大街等主要街路、莲花山生态景观大道、城市森林绿道等一批高标准廊道精品工程。通过深入实施千点工程,在城区,以社区、单位、庭院为单元营造幸福绿地,加强社区林景游园、森林停车场等多元小型绿色空间建设,每年高标准推进30个单位、庭院小区精品绿化。在农村,打造乡村绿色福利空间。对村屯道路、农户庭院、屯内空闲地进行绿化美化,近3万个村屯的绿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我市还全面开展伊通河、净月潭、万顷湿地等生态资源的保护、修复与整治。
  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以伊通河生态人文景观为轴线,百个城市公园、百条城市景观防护廊道、千点城乡绿色福利空间为骨架,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为“绿肺”,湿地生态系统为“绿肾”,环城绿化带环抱,绿色村屯簇拥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下一步,我市“创森”工作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以强烈的文化意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为建设宜居宜业的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发表于 2016-9-20 07:48:25 |
早该如此,如果长春还不能评委国家森林城市, 那么北方若干城市几乎就都不合格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08:58:46 |
“国家森林城市”——绿色托起长春梦

  18日,雨过天晴、秋高气爽 远眺长春新区龙翔广场蓝天白云下道路宽阔笔直车流顺畅。精美绿化,郁郁葱葱,美丽的新区充满生机。 本版摄影 贾春文 赵大林

  城市广场——新民广场俯瞰。

  精心打造伊通河特色景观绿化带让城市更美丽。

  莲花山美丽的花海。

  城市中美丽的湿地园。

  本报记者 宋 莉 本报通讯员 李 巍
  绿色尽染的美丽长春,又增添了一张靓丽的“国字号”名片——“国家森林城市”。
  19日,市委常委、副市长王路代表我市领取了“国家森林城市”奖牌。这是在由国家林业局、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6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公布的评选结果。
  从早在1989年提出建设森林城市理念,到1991年原国家林业部批准了我市出台的全国首个森林城市建设规划,长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在森林城市建设道路上进行了长达27年的探索与实践。
  今年年初以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工作,多次视察、指导,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我市生态文明升级版提出了明确要求,将其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林业局对我市森林城创建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相关领导先后多次亲临长春调研、指导创建工作。
  如今,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长春终于收获了“国家森林城市”奖牌!
  长春,正以绿色的音符,奏响优美的乐章;
  长春,正以实际行动向人们诉说她的理想和目标:把长春建设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具有独特北国自然风光和生态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森林生态宜居城市,让人们生活更加美好!
  长春,正激情满怀地用绿色托起宜居宜业的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梦想。

  27年积极探索  让森林走进城市
  “创森”,长春底气十足。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名片。“森林城”与“汽车城”、“电影城”、“科技文化城”并列成为长春这座城市最广为人知的城市名片。长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具有良好基础。
  建设起步早!我市早在1989年就提出了建设森林城的规划目标。1991年原国家林业部批准了我市森林城建设规划,这是全国第一部关于森林城市建设方面的规划,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此后不久,全国绿委,原国家建设部、林业部联合在长春市组织召开了现场会,对长春市的森林城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在国家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后,我市森林城建设、城市绿化等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目标和有关要求进行组织实施。经过20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市的森林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得到国家、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成为“一把手工程”!这是一次高规格推动、高起点规划的大行动——长春历届市委、市政府对森林城建设都高度重视,把森林城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一把手工程”大力推进。为实现目标我市提出建设森林城后,即成立了由市长担任总指挥的工程建设指挥部,每年都召开由市委书记、市长主持,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其他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森林城建设大会或全市绿化委员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当年工作。2013年,在原有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领导小组,主抓“创森”工作,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评(占10分),作为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同时,大力开展绿化宣传和义务植树活动,不断提升广大市民参与“创森”的热情和爱绿护绿意识,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1.1%,形成了全民参与“创森”的良好社会氛围。
  具备先天优势!长春拥有大黑山山脉、净月潭、莲花山、新立城水库、石头口门水库等大量的森林和水资源,特别是建成区绿化在北方城市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分明的四季、丰富的资源,让长春具备了“创森”的先天优势。在优势助力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针对我市在森林城建设方面的良好工作基础和自然条件,2013年10月,长春市委、市政府决定正式申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此后,我市向省林业厅提出创建申请,省林业厅审查同意并向国家林业局正式申报。取得国家林业局同意创建的批复后,我市立即着手编制《长春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4年6月30日,该规划通过专家论证,此后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一场声势浩大的绿色战役全面打响!

  大刀阔斧  谋划美丽蓝图
  “创森”,长春魄力十足。
  如果一座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超过45%,那么百姓的生活会是什么样?长春市民给出了最真切的回答:“如今,在长春,无论走到哪里,都如同置身公园一般!”而这背后,正是全市上下努力创建森林城市的结果。
  在“创森”工作中,我市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牢牢把握“绿量是关键、民生是根本、生态安全是底线”三大原则,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绿化美化建设,全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都取得了显著改善。
  “我们加强了顶层设计,用规划引领‘创森’工作,一张蓝图绘到底。”据市园林局负责人介绍,2013年10月,长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长春市绿色宜居森林城之生态绿地系统规划》。2014年7月2日,长春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长春森林城市总体规划》,针对长春市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环境特点和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通过实施森林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经济、森林生态文化和森林安全保障四大体系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森林格局,提升城市森林质量,提供更多更好的城市生态空间,实现生态与发展共赢、城市与乡村共进、富裕与文明共享,继续发挥对中国森林城市的引领示范作用,把长春市建设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具有独特北国自然风光和生态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森林生态宜居城市。“此规划终期到2025年,较《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延长了5年,将长春市的‘创森’工作纳入到了强制性的法制轨道,为‘创森’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该负责人说。
  为实现“创森”目标,长春加大投入力度,狠抓“对标达标”。自2014年以来,我市每年投入的森林城建设资金超过50亿元,都市区新增森林绿地17170.89公顷,平均每年完成新造林面积占都市区面积的1.1%以上。和“创森”前2012年的数据对比,长春市都市区森林绿地总面积从102123.75公顷增加到现在的119294.64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5.75%增长到30.66%,城区绿化覆盖率从41.52%增加到45.06%。这些数据全部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的标准。
  为全面提升森林城建设整体水平,我市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如持续推进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村屯绿化美化、绿色通道及沟壑治理工程,努力增加造林绿化厚度,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大力实施湿地恢复工程。加强城市水源地绿化,加快恢复波罗湖、石头口门、净月潭、新立城、北湖等湿地资源,推动湿地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大力实施森林防火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含量,提高森林火灾监测和森林火灾扑救能力,实现了连续3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此外,通过认真抓好绿化养护管理、执法监察、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科研等各方面工作,最大限度巩固森林城建设成果。
  在机制建设上,我市出台了《长春市城市绿化条例》、《长春市公园条例》、《长春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长春市庭院绿化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和一部具有法规效力的《长春市绿色宜居森林城之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为“创森”的建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通过创新机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共创共享,全面提升森林城建设整体水平。一是建立信息管理平台。2014年7月,长春市绿化信息管理平台投入使用,有效实现资源数字化、巡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监测智能化和决策分析科学化。二是积极探索养护管理新模式。2014年开始试点推广公园绿地养护管理购买社会化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八一公园、光明公园等“PPP”示范项目,其中光明公园已组织建设,可吸纳社会资本2.97亿元。三是实施庭院绿化计划。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参与绿化积极性,每年高标准推进30个单位、庭院小区绿化,绿化效果不断提升。在“创森”路上,长春用绿色书写了新的辉煌,用绿色装扮了美丽的春城:成为集中连片人工林面积全亚洲最大的城市,城市公园增速在全国位于领先地位,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东北的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城市森林绿地面积位居东北省会城市之首。

  以人为本  精心构建生态网络
  “创森”,长春魅力十足。
  “创森”不仅仅是为了摘得一块牌子,它也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创建工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提升人居环境。
  坚持区域特色,张扬凸显文化品位。
  坚持环保优先,构建打造生态文明。
  ……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08:59:54 |
  这些原则,贯穿和体现在长春森林城建设的方方面面。
  “百园工程”让“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基本实现。“百园工程”,即百个城市公园的建设与质量提升工程。启动“创森”以来,我市新建了百花园、百木园等各类公园,并对牡丹园等原有公园进行了改造。杏花雨﹑丁香雾﹑牡丹国色天香﹑郁金香争奇斗艳,每个公园“一园一品”,风格各异。公园绿地建设将乔木种植比例提高到总面积的70.04%以上。注重公园栈道、健步道等便民游憩通道建设,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日常休闲场所。目前,全市具备对外开放功能的公园,由2012年的38个增加到目前的117个,全部免费游园,基本上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规划目标。早晚锻炼、假日游园、平时休憩,城市公园成为长春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成为经常占据微信朋友圈的重要主题。
  “百廊工程”构筑城市绿色廊道骨架。“百廊工程”,即建设高标准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工程。建设环城绿化防护隔离带,如在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建设了全长90公里、100~500米宽度的环状闭合绿色廊道,构筑了城市绿色廊道骨架,环抱护佑这座城市;城区内,用道路景观带把森林引入城市,用慢行游憩步道连接各大公园及城市周边风景林地,街道的树冠覆盖率达45.54%以上,有树有荫,让市民既能看到绿色,又能享受到阴凉;在城郊的主要公路、铁路两侧和江河两岸上,拓宽绿化带,水岸绿化率达96.41%以上,公路铁路等道路绿化率达97.68%以上,形成片、带、网结合的城市生态网络系统。进行立体绿化,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的99.9%以上。目前,我市已建成人民大街的杨树一条街、东南湖大路榆树一条街、莲花山生态景观大道、城市森林绿道2号线等高标准廊道精品工程。
  “千点工程”建设千个城乡绿色福利空间。在城区,以社区、单位、庭院为单元营造幸福绿地,加强社区林景游园、森林停车场等多元小型绿色空间建设。每年高标准推进30个单位、庭院小区绿化。在人口密集、建设难度大的老旧居民区,加快建设步伐,计划2016年年底前,将城区老旧的庭院全部改造完毕。目前,我市已经高标准地完成了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等单位庭院环境建设,惠民路社区绿化、长春明珠、万科城市花园等居住社区环境建设。在农村,打造乡村绿色福利空间。遍布乡村大地上的农田防护林,面积24605公顷,林带格网整齐,庇护着农田和村屯。在村屯道路、农户庭院、屯内空闲地进行绿化美化。近3万个村屯的绿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全市村屯、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均达到20%以上。同时,全面开展伊通河、净月潭、万顷湿地等生态资源的保护、修复与整治。
  目前,长春市已经形成了以伊通河生态人文景观为轴线,百个城市公园、百条城市景观防护廊道、千点城乡绿色福利空间为骨架,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为“绿肺”,湿地生态系统为“绿肾”,环城绿化带环抱,绿色村屯簇拥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百园、百廊、千点工程,开展科普基地建设工程,推广公园绿地养护管理购买社会化服务……正是这一个个创新、务实举措,让长春的生态文化建设成绩斐然。在十大城区公园内开展科普基地建设工程,设置了标志牌和宣传版,长期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将全市1080棵古树名木逐一登记造册,落实保护措施,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通过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提高市民热爱自然的观念。试点推广公园绿地养护管理购买社会化服务工作,让社会各界参与到森林城建设中来。通过举办创建森林城主题宣传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义务植树周宣传活动等活动,形成全民参与氛围。目前,全市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1.1%以上,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1%以上,形成了全民参与“创森”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净月潭和吊水壶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量为200万人次。具有东北民俗特色的农家旅游点有300余家,年接待游客量为300多万人次。至2015年,全市生态旅游年收入达5.6321亿元。长春市在城郊区建设了大型苗圃32家,苗木自给率达98%。

  信心十足打造“山水宜居城”
“创森”,长春动力十足。
  生态建设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我市的森林城建设也将持续推进。
  未来,我市将以全市重点工程为依托,全面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水平。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长春市提出了要打造经济量级、城市能级、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生态文明“五个升级版”。去年以来,长春市先后实施了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和旧城改造提升工程。伊通河综合治理计划4至5年内总投资477亿元(今年确定年度投资计划209亿元),实施包括景观提升等七大子工程,其中将建成80公里长的滨河景观带,建成2300公顷滨河绿地;在旧城改造提升工程中,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对三环以内的旧城区实施包括园林绿化精品建设等七大子工程的综合改造提升,2016年计划投资70亿元,其中将新植街路20条,新建绿地100公顷,打造绿化精品街路60条、精品绿地30块、精品公园12个,高标准完成“两横三纵”快速路绿化工程……让绿色进入寻常百姓家,林绕百姓生活。
  同时,进一步探索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的新思路、新动力,适度推广绿化养护管理购买社会化服务工作,通过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全面提升公园养护管理水平。
  编好“十三五”规划,持续深入地实施“森林城”发展战略。“十三五”期间,长春市将通过加快建设城市森林、湿地、水域和绿地,保护和修复生态制高点,努力构建伊通河生态主轴一脉贯穿南北,西北绿楔输氧,东南山脉固基,绕城绿化带护城,并以绿道连道为纽带,实现森林“绿肺”与湿地“绿肾”互通,公园绿地联系紧密且体系完善的生态空间格局。
  计划到2020年,长春市的生态绿楔将达到7748公顷,交通性廊道防护绿地达到252公里,区域绿道长度达到150公里,植物园达到888.24公顷,苗圃基地达到400公顷,新增规模以上公园55个,面积3207.92公顷,绕城高速公路绿化带新增3030.2公顷。如实现既定目标,主城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2%以上,建成区绿地率实现45%以上。
  今年,我市还将着重做好四方面具体工作:
  一是以打造生态文明升级版为总揽,重点综合整治伊通河生态环境,依据其自然形成的水系,建设好百里生态廊道及森林公园。
  二是在旧城改造提升中,拆违植绿,积极做好庭院、小区、巷道绿化、让绿色进入寻常百姓家,让绿色环绕百姓的生活。
  三是将在机场高速公路、车站等重要城市出入口、城市窗口及城市商务、政务重要节点,进一步提升绿化品质。
  四是新建波罗湖等一批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好环绕城市的绿带,在伊通河沿岸新增2300公顷绿地。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如今,绿色已成为长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王牌”。在长春,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环境逐步显现,“山水宜居城”的面貌逐渐清晰。
  市园林局负责人表示,“国家森林城市”只是新的起点,今后城市绿化工作要不断提升品质,要以在全省“打先锋”、“站排头”的激情,继续做好森林城市建设工作。今年将抓住秋冬绿植的有利时机,以立体绿化、楼顶绿化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街路绿化品质和档次,做好冬季绿化景观的提升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在大地植绿,在人民心中播绿,为建设宜居宜业的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发表于 2016-9-20 09:02:35 |

我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本帖最后由 北国之春 于 2016-9-20 09:03 编辑

                                                                                                              我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9月19日上午,由国家林业局、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6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在陕西省延安市开幕,经严格评选,我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市委常委、副市长王路代表我市领取了“国家森林城市”奖牌。
   我市早在1989年就提出了建设森林城市的理念,制定了森林城建设规划,1991年原国家林业部批准了长春市森林城建设规划,这是全国第一个关于森林城市建设方面的规划。长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进行了长达27年的探索与实践。
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我市生态文明升级版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市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牢牢把握绿量是关键、民生是根本、生态安全是底线三大原则,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目标,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绿化美化建设,全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都取得了显著改善。
    对照创建要求,狠抓“对标达标”。启动“创森”工作以来,长春市每年投入的森林城建设资金超过50亿元,今年围绕旧城改造提升、伊通河综合治理,更有突破性的投入。都市区新增森林绿地17170.89公顷,和“创森”前2012年的数据对比,长春市都市区森林绿地总面积从102123.75公顷增加到现在的119294.64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5.75%提高到30.66%。
     强化建设整治,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通过深入实施百园工程,我市新建了百花园、百木园等各类公园,全市具备对外开放功能的公园,由2012年的38个增加到目前的117个,基本上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规划目标。通过深入实施百廊工程,在城区内用道路景观带把森林引入城市,用慢行游憩步道连接各大公园及城市周边风景林地;在城郊的主要公路、铁路两侧和江河两岸拓宽绿化带,形成片、带、网结合的城市生态网络系统。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已建成人民大街等主要街路、莲花山生态景观大道、城市森林绿道等一批高标准廊道精品工程。通过深入实施千点工程,在城区,以社区、单位、庭院为单元营造幸福绿地,加强社区林景游园、森林停车场等多元小型绿色空间建设,每年高标准推进30个单位、庭院小区精品绿化。在农村,打造乡村绿色福利空间。对村屯道路、农户庭院、屯内空闲地进行绿化美化,近3万个村屯的绿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我市还全面开展伊通河、净月潭、万顷湿地等生态资源的保护、修复与整治。
     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以伊通河生态人文景观为轴线,百个城市公园、百条城市景观防护廊道、千点城乡绿色福利空间为骨架,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为“绿肺”,湿地生态系统为“绿肾”,环城绿化带环抱,绿色村屯簇拥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下一步,我市“创森”工作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以强烈的文化意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为建设宜居宜业的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长春市人民政府 www.changchun.gov.cn 时间:2016-09-20 来源:长春日报  
发表于 2016-9-20 09:13:14 |
                                                                                                             “国家森林城市”——绿色托起长春梦


    绿色尽染的美丽长春,又增添了一张靓丽的“国字号”名片——“国家森林城市”。
    9月19日,市委常委、副市长王路代表我市领取了“国家森林城市”奖牌。这是在由国家林业局、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6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公布的评选结果。
    从早在1989年提出建设森林城市理念,到1991年原国家林业部批准了我市出台的全国首个森林城市建设规划,长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在森林城市建设道路上进行了长达27年的探索与实践。
今年年初以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工作,多次视察、指导,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我市生态文明升级版提出了明确要求,将其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林业局对我市森林城创建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相关领导先后多次亲临长春调研、指导创建工作。
    如今,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长春终于收获了“国家森林城市”奖牌!
     长春,正以绿色的音符,奏响优美的乐章;
     长春,正以实际行动向人们诉说她的理想和目标:把长春建设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具有独特北国自然风光和生态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森林生态宜居城市,让人们生活更加美好!
     长春,正激情满怀地用绿色托起宜居宜业的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梦想。
     27年积极探索让森林走进城市
“创森”,长春底气十足。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名片。“森林城”与“汽车城”、“电影城”、“科技文化城”并列成为长春这座城市最广为人知的城市名片。长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具有良好基础。
     建设起步早!我市早在1989年就提出了建设森林城的规划目标。1991年原国家林业部批准了我市森林城建设规划,这是全国第一部关于森林城市建设方面的规划,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此后不久,全国绿委,原国家建设部、林业部联合在长春市组织召开了现场会,对长春市的森林城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在国家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后,我市森林城建设、城市绿化等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目标和有关要求进行组织实施。经过20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市的森林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得到国家、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成为“一把手工程”!这是一次高规格推动、高起点规划的大行动——长春历届市委、市政府对森林城建设都高度重视,把森林城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一把手工程”大力推进。为实现目标我市提出建设森林城后,即成立了由市长担任总指挥的工程建设指挥部,每年都召开由市委书记、市长主持,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其他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森林城建设大会或全市绿化委员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当年工作。2013年,在原有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领导小组,主抓“创森”工作,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评(占10分),作为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同时,大力开展绿化宣传和义务植树活动,不断提升广大市民参与“创森”的热情和爱绿护绿意识,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1.1%,形成了全民参与“创森”的良好社会氛围。
     具备先天优势!长春拥有大黑山山脉、净月潭、莲花山、新立城水库、石头口门水库等大量的森林和水资源,特别是建成区绿化在北方城市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分明的四季、丰富的资源,让长春具备了“创森”的先天优势。在优势助力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针对我市在森林城建设方面的良好工作基础和自然条件,2013年10月,长春市委、市政府决定正式申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此后,我市向省林业厅提出创建申请,省林业厅审查同意并向国家林业局正式申报。取得国家林业局同意创建的批复后,我市立即着手编制《长春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4年6月30日,该规划通过专家论证,此后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一场声势浩大的绿色战役全面打响!
    大刀阔斧谋划美丽蓝图
    “创森”,长春魄力十足。

    如果一座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超过45%,那么百姓的生活会是什么样?长春市民给出了最真切的回答:“如今,在长春,无论走到哪里,都如同置身公园一般!”而这背后,正是全市上下努力创建森林城市的结果。
    在“创森”工作中,我市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牢牢把握“绿量是关键、民生是根本、生态安全是底线”三大原则,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绿化美化建设,全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都取得了显著改善。
       “我们加强了顶层设计,用规划引领‘创森’工作,一张蓝图绘到底。”据市园林局负责人介绍,2013年10月,长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长春市绿色宜居森林城之生态绿地系统规划》。2014年7月2日,长春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长春森林城市总体规划》,针对长春市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环境特点和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通过实施森林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经济、森林生态文化和森林安全保障四大体系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森林格局,提升城市森林质量,提供更多更好的城市生态空间,实现生态与发展共赢、城市与乡村共进、富裕与文明共享,继续发挥对中国森林城市的引领示范作用,把长春市建设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具有独特北国自然风光和生态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森林生态宜居城市。“此规划终期到2025年,较《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延长了5年,将长春市的‘创森’工作纳入到了强制性的法制轨道,为‘创森’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该负责人说。
    为实现“创森”目标,长春加大投入力度,狠抓“对标达标”。自2014年以来,我市每年投入的森林城建设资金超过50亿元,都市区新增森林绿地17170.89公顷,平均每年完成新造林面积占都市区面积的1.1%以上。和“创森”前2012年的数据对比,长春市都市区森林绿地总面积从102123.75公顷增加到现在的119294.64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5.75%增长到30.66%,城区绿化覆盖率从41.52%增加到45.06%。这些数据全部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的标准。
    为全面提升森林城建设整体水平,我市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如持续推进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村屯绿化美化、绿色通道及沟壑治理工程,努力增加造林绿化厚度,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大力实施湿地恢复工程。加强城市水源地绿化,加快恢复波罗湖、石头口门、净月潭、新立城、北湖等湿地资源,推动湿地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大力实施森林防火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含量,提高森林火灾监测和森林火灾扑救能力,实现了连续3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此外,通过认真抓好绿化养护管理、执法监察、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科研等各方面工作,最大限度巩固森林城建设成果。
在机制建设上,我市出台了《长春市城市绿化条例》、《长春市公园条例》、《长春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长春市庭院绿化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和一部具有法规效力的《长春市绿色宜居森林城之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为“创森”的建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通过创新机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共创共享,全面提升森林城建设整体水平。一是建立信息管理平台。2014年7月,长春市绿化信息管理平台投入使用,有效实现资源数字化、巡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监测智能化和决策分析科学化。二是积极探索养护管理新模式。2014年开始试点推广公园绿地养护管理购买社会化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八一公园、光明公园等“PPP”示范项目,其中光明公园已组织建设,可吸纳社会资本2.97亿元。三是实施庭院绿化计划。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参与绿化积极性,每年高标准推进30个单位、庭院小区绿化,绿化效果不断提升。在“创森”路上,长春用绿色书写了新的辉煌,用绿色装扮了美丽的春城:成为集中连片人工林面积全亚洲最大的城市,城市公园增速在全国位于领先地位,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东北的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城市森林绿地面积位居东北省会城市之首。
      以人为本精心构建生态网络
     “创森”,长春魅力十足。
      “创森”不仅仅是为了摘得一块牌子,它也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创建工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提升人居环境。
       坚持区域特色,张扬凸显文化品位。
坚持环保优先,构建打造生态文明。
……
      这些原则,贯穿和体现在长春森林城建设的方方面面。
     “百园工程”让“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基本实现。“百园工程”,即百个城市公园的建设与质量提升工程。启动“创森”以来,我市新建了百花园、百木园等各类公园,并对牡丹园等原有公园进行了改造。杏花雨﹑丁香雾﹑牡丹国色天香﹑郁金香争奇斗艳,每个公园“一园一品”,风格各异。公园绿地建设将乔木种植比例提高到总面积的70.04%以上。注重公园栈道、健步道等便民游憩通道建设,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日常休闲场所。目前,全市具备对外开放功能的公园,由2012年的38个增加到目前的117个,全部免费游园,基本上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规划目标。早晚锻炼、假日游园、平时休憩,城市公园成为长春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成为经常占据微信朋友圈的重要主题。
     “百廊工程”构筑城市绿色廊道骨架。“百廊工程”,即建设高标准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工程。建设环城绿化防护隔离带,如在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建设了全长90公里、100~500米宽度的环状闭合绿色廊道,构筑了城市绿色廊道骨架,环抱护佑这座城市;城区内,用道路景观带把森林引入城市,用慢行游憩步道连接各大公园及城市周边风景林地,街道的树冠覆盖率达45.54%以上,有树有荫,让市民既能看到绿色,又能享受到阴凉;在城郊的主要公路、铁路两侧和江河两岸上,拓宽绿化带,水岸绿化率达96.41%以上,公路铁路等道路绿化率达97.68%以上,形成片、带、网结合的城市生态网络系统。进行立体绿化,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的99.9%以上。目前,我市已建成人民大街的杨树一条街、东南湖大路榆树一条街、莲花山生态景观大道、城市森林绿道2号线等高标准廊道精品工程。
     “千点工程”建设千个城乡绿色福利空间。在城区,以社区、单位、庭院为单元营造幸福绿地,加强社区林景游园、森林停车场等多元小型绿色空间建设。每年高标准推进30个单位、庭院小区绿化。在人口密集、建设难度大的老旧居民区,加快建设步伐,计划2016年年底前,将城区老旧的庭院全部改造完毕。目前,我市已经高标准地完成了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等单位庭院环境建设,惠民路社区绿化、长春明珠、万科城市花园等居住社区环境建设。在农村,打造乡村绿色福利空间。遍布乡村大地上的农田防护林,面积24605公顷,林带格网整齐,庇护着农田和村屯。在村屯道路、农户庭院、屯内空闲地进行绿化美化。近3万个村屯的绿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全市村屯、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均达到20%以上。同时,全面开展伊通河、净月潭、万顷湿地等生态资源的保护、修复与整治。
     目前,长春市已经形成了以伊通河生态人文景观为轴线,百个城市公园、百条城市景观防护廊道、千点城乡绿色福利空间为骨架,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为“绿肺”,湿地生态系统为“绿肾”,环城绿化带环抱,绿色村屯簇拥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百园、百廊、千点工程,开展科普基地建设工程,推广公园绿地养护管理购买社会化服务……正是这一个个创新、务实举措,让长春的生态文化建设成绩斐然。在十大城区公园内开展科普基地建设工程,设置了标志牌和宣传版,长期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将全市1080棵古树名木逐一登记造册,落实保护措施,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通过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提高市民热爱自然的观念。试点推广公园绿地养护管理购买社会化服务工作,让社会各界参与到森林城建设中来。通过举办创建森林城主题宣传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义务植树周宣传活动等活动,形成全民参与氛围。目前,全市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1.1%以上,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1%以上,形成了全民参与“创森”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净月潭和吊水壶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量为200万人次。具有东北民俗特色的农家旅游点有300余家,年接待游客量为300多万人次。至2015年,全市生态旅游年收入达5.6321亿元。长春市在城郊区建设了大型苗圃32家,苗木自给率达98%。
   信心十足打造“山水宜居城”
   “创森”,长春动力十足。
    生态建设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我市的森林城建设也将持续推进。
     未来,我市将以全市重点工程为依托,全面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水平。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长春市提出了要打造经济量级、城市能级、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生态文明“五个升级版”。去年以来,长春市先后实施了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和旧城改造提升工程。伊通河综合治理计划4至5年内总投资477亿元(今年确定年度投资计划209亿元),实施包括景观提升等七大子工程,其中将建成80公里长的滨河景观带,建成2300公顷滨河绿地;在旧城改造提升工程中,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对三环以内的旧城区实施包括园林绿化精品建设等七大子工程的综合改造提升,2016年计划投资70亿元,其中将新植街路20条,新建绿地100公顷,打造绿化精品街路60条、精品绿地30块、精品公园12个,高标准完成“两横三纵”快速路绿化工程……让绿色进入寻常百姓家,林绕百姓生活。
     同时,进一步探索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的新思路、新动力,适度推广绿化养护管理购买社会化服务工作,通过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全面提升公园养护管理水平。
编好“十三五”规划,持续深入地实施“森林城”发展战略。“十三五”期间,长春市将通过加快建设城市森林、湿地、水域和绿地,保护和修复生态制高点,努力构建伊通河生态主轴一脉贯穿南北,西北绿楔输氧,东南山脉固基,绕城绿化带护城,并以绿道连道为纽带,实现森林“绿肺”与湿地“绿肾”互通,公园绿地联系紧密且体系完善的生态空间格局。
     计划到2020年,长春市的生态绿楔将达到7748公顷,交通性廊道防护绿地达到252公里,区域绿道长度达到150公里,植物园达到888.24公顷,苗圃基地达到400公顷,新增规模以上公园55个,面积3207.92公顷,绕城高速公路绿化带新增3030.2公顷。如实现      既定目标,主城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2%以上,建成区绿地率实现45%以上。
      今年,我市还将着重做好四方面具体工作:
     一是以打造生态文明升级版为总揽,重点综合整治伊通河生态环境,依据其自然形成的水系,建设好百里生态廊道及森林公园。
     二是在旧城改造提升中,拆违植绿,积极做好庭院、小区、巷道绿化、让绿色进入寻常百姓家,让绿色环绕百姓的生活。
     三是将在机场高速公路、车站等重要城市出入口、城市窗口及城市商务、政务重要节点,进一步提升绿化品质。
     四是新建波罗湖等一批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好环绕城市的绿带,在伊通河沿岸新增2300公顷绿地。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如今,绿色已成为长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王牌”。在长春,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环境逐步显现,“山水宜居城”的面貌逐渐清晰。
     市园林局负责人表示,“国家森林城市”只是新的起点,今后城市绿化工作要不断提升品质,要以在全省“打先锋”、“站排头”的激情,继续做好森林城市建设工作。今年将抓住秋冬绿植的有利时机,以立体绿化、楼顶绿化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街路绿化品质和档次,做好冬季绿化景观的提升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在大地植绿,在人民心中播绿,为建设宜居宜业的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长春市人民政府 www.changchun.gov.cn 时间:2016-09-20 来源:长春日报
发表于 2016-9-20 10:23:01 |
是不错,几乎市民家里离身边的公园都蛮近的。
发表于 2016-9-20 11:22:03 |
长春、双鸭山、常州、金华、台州、六安、三明、九江、鹰潭、烟台、潍坊、焦作、商丘、十堰、常德、珠海、肇庆、来宾、崇左、绵阳、西安、延安等22个城市生态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在本地区乃至全国都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为树立森林城市建设的先进典型,推广森林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国家林业局决定授予上述22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4:26:06 |
国家林业局:2020将建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
来源:新华社 加入时间:2016-09-20 11:46:15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19日在陕西延安表示,近年来,我国城市森林快速增加,已成为新增森林面积的一个亮点。未来我国将着力推进城市群绿化,力争到2020年,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
  张建龙表示,目前全国已有118个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有80多个城市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13个省份开展了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根据对全国180多个创森城市的统计,创森期间,每个城市年均新造林面积20万亩左右,约占市域面积的1个百分点,大大高于全国同期森林增长的平均水平。
  据了解,国家林业局已经将森林城市建设列为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进居民生态福利为主要目标,以大地植绿、心中播绿为重点任务,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打造便利的森林服务设施,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传播先进的生态理念,力争到2020年,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0个国家森林城市、1000个示范森林村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张建龙说,推进城市群绿化,关键是要依托山脉、水系、路网、林地等要素,通过生态廊道建设和城市绿化,实现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互连互通。国家层面,将重点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6大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在城市之间着力打造成片的森林、湿地,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彭有冬19日说,西安等22个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彭有冬在延安市召开的2016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说,近年来,长春双鸭山、常州、金华、台州、六安、三明、九江、鹰潭、烟台、潍坊、焦作、商丘、十堰、常德、珠海、肇庆、来宾、崇左、绵阳、西安、延安等22个城市生态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在本地区乃至全国都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发表于 2016-9-21 08:31:19 |
本帖最后由 北国之春 于 2016-9-22 10:33 编辑

                                                                                        我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市委常委、副市长王路代表我市领取了“国家森林城市”奖牌。



    9月19日上午,由国家林业局、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6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在陕西省延安市开幕,经严格评选,我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市委常委、副市长王路代表我市领取了“国家森林城市”奖牌。
     我市早在1989年就提出了建设森林城市的理念,制定了森林城建设规划,1991年原国家林业部批准了长春市森林城建设规划,这是全国第一个关于森林城市建设方面的规划。长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进行了长达27年的探索与实践。
     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我市生态文明升级版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市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牢牢把握绿量是关键、民生是根本、生态安全是底线三大原则,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目标,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绿化美化建设,全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都取得了显著改善。
对照创建要求,狠抓“对标达标”。启动“创森”工作以来,长春市每年投入的森林城建设资金超过50亿元,今年围绕旧城改造提升、伊通河综合治理,更有突破性的投入。都市区新增森林绿地17170.89公顷,和“创森”前2012年的数据对比,长春市都市区森林绿地总面积从102123.75公顷增加到现在的119294.64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5.75%提高到30.66%。
      强化建设整治,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通过深入实施百园工程,我市新建了百花园、百木园等各类公园,全市具备对外开放功能的公园,由2012年的38个增加到目前的117个,基本上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规划目标。通过深入实施百廊工程,在城区内用道路景观带把森林引入城市,用慢行游憩步道连接各大公园及城市周边风景林地;在城郊的主要公路、铁路两侧和江河两岸拓宽绿化带,形成片、带、网结合的城市生态网络系统。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已建成人民大街等主要街路、莲花山生态景观大道、城市森林绿道等一批高标准廊道精品工程。通过深入实施千点工程,在城区,以社区、单位、庭院为单元营造幸福绿地,加强社区林景游园、森林停车场等多元小型绿色空间建设,每年高标准推进30个单位、庭院小区精品绿化。在农村,打造乡村绿色福利空间。对村屯道路、农户庭院、屯内空闲地进行绿化美化,近3万个村屯的绿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我市还全面开展伊通河、净月潭、万顷湿地等生态资源的保护、修复与整治。
     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以伊通河生态人文景观为轴线,百个城市公园、百条城市景观防护廊道、千点城乡绿色福利空间为骨架,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为“绿肺”,湿地生态系统为“绿肾”,环城绿化带环抱,绿色村屯簇拥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下一步,我市“创森”工作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以强烈的文化意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为建设宜居宜业的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长春市人民政府 www.changchun.gov.cn 时间:2016-09-20 来源:长春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9-23 08:00:36 |
                                                                                                                    巩固成果 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王君正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部署推进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工作
  本报讯 (记者李中良)2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传达中共中央宣传部有关通报精神,研究部署推进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重点任务。

  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有关通报精神。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通报精神,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严格管理和督查把关,狠抓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确保党的理论学习和政治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两个巩固”不断得到加强。

  会议听取了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相关情况的汇报。就进一步做好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王君正强调,总结经验,进一步巩固扩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总结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深化各项创建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经验支持。要冷静对待荣誉、理智看待成绩,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保持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工作热情,不忘“创城为了人民、创城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初心,以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新起点,继续努力,把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再接再厉,努力开创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新局面。要坚持规划引领。按照《长春市绿色宜居森林城之生态绿地系统规划》《长春市绿色宜居森林城近期建设规划》要求,扎实推进城乡绿化工作,努力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绿色宜居的生活空间、天蓝水净的生态空间。

  要坚持建管并重。坚持“共建共享”“共管同享”理念,推进城市绿化与城市管理有机结合,坚持依法治绿、科技兴绿、建管并举的方针,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绿化水平。

  要坚持品质提升。始终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森林城建设,尤其要做好生态与文化融合文章,努力做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时代风尚与地域特色有机统一,文化元素与生态保护、文化符号与生态发展有机融合。同时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追求优美环境和亲近自然的呼声,加快构建“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绿地生态系统,打造“点线面相结合、一路一景、一街一品”的城市景观系统,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

  加强领导,为打造生态一流的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组织保证。各地各部门要以对当前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森林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形成分级管理、部门协作、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主办人员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森林城建设出成绩、见实效。

  会议还听取了关于中国共产党长春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

  市委常委出席会议。市人大、市政协党组负责同志,相关副市长,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30 14:33 , Processed in 0.08212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