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5858|回复: 36

[社评] 打造4个明星城市,安徽闯入十强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8 23:08:24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管有鸿 于 2016-12-8 23:42 编辑

安徽地处中国富庶的华东地区,经济发展却极其落后,人均经济指标不仅沿海比不上,连周边内陆省份也不如(参见图1),人口流失严重,人口流出占比户籍率在六普调查中达到全国最高,甚至有人称安徽是中国经济盆地。中国近年有许多皖籍中央领导人上任,这让人不禁感叹皖人治国、无人治皖。


安徽发展落后的原因知乎网站和其它网站上有很多网友的分析,大致有以下方面:
历史原因 其一是黄泛区覆盖的地方大部分在安徽境内的淮北地区,这就造成了安徽负担比同样有黄泛区的河南、江苏、山东重的多。现今安徽还有行蓄洪区。其二是太平天国运动对安徽人口造成了巨大摧残,在中部地区仅次于江西。
交通:水运时代安徽缺乏如京杭运河一样的干线运河,铁路时代重要干线京九和京广错开安徽。
中央政策扶持:新中国建国初苏联援建的156个工业项目中安徽的项目不仅少,而且都是出卖资源工业项目的,其余相邻的河南、湖南、湖北等有很多重工业项目(见参考6的分析)。
地方政策:安徽一直以来缺乏中心城市,省会向心力不足,造成了低中高端全层次人次一起流失。这也造成了安徽本来就差异巨大的南北城市缺乏安徽省份认同感,后文将会详细分析这一点。安徽行政区划在2011年之前也不大合理,有4个经济实力较强的矿山市(马鞍山、铜陵 、淮南、淮北),强市无地,大马拉小车;弱市县多,小马拉大车。

至于常说的省内差异,我觉得是安徽整体经济落后的后果而不是根源,如同人口流失不是根源而是后果一样,因为同样的省内巨大差异也存在于江苏省,但江苏省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流出外省人口。长江和淮河把安徽分成三部分,淮北、江淮、皖南,人口比大约是2:2:1,年GDP大约是1:2:1,可见淮北地区人口多但经济发展滞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淮北是黄泛区泄洪区,工农业发展条件不利,还有建国后人口出生率高等原因。文化差异的详细情况可以参看知乎檀信介的回答。(参考4)

安徽的过去很悲观,安徽未来能不能发展起来?我觉得安徽的未来是光明的,成为中国十强省的曙光初露端倪。关于安徽发展的研究和叙述有很多,省十三五规划有很多宏观纲领性叙述,如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合肥都市圈增长极等。就对于城市而言,我想提出自己特色的思路。安徽的发展目标是需要脱颖而出,从人均落后赶上全国平均,争当全国总量十强。

安徽的经济现状按2015年GDP总量如图示:总量居于第14,目前期望追赶上的目标有北京、上海、辽宁。我认为安徽需要打造4个全国明星城市从而实现全国十强省的目标。


PS:城市等级划分参见第一财经周刊的划分办法:

新一线城市(二线明星城市、二线强市):合肥

2010-2015年,根据统计公报数据,前35名中排名前进幅度最大、GDP增值可接受,GDP增速快。合肥五年内可以升到前二十,省会前八。省会现在排位(按2016前三季度gdp总量):广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长沙、郑州、沈阳、济南、西安、合肥。合肥排第11。



合肥有极强吸引人口流入能力,安徽是人口流出大省,2015年有七百多万人口外流,安徽人口已经于2013年连续回流,首选回流地点是合肥。2020合肥规划人口比2015年多100多万。合肥五年内肯定可以超过的城市有一些衰落地区城市和人口吸引不足的城市(蓝色框是下限)。而长沙以上的城市都是实力超群的一流城市,长沙增长迅猛止步于此,可见挑战难度之大,合肥远期可以发展的上限也就是长沙-南京之间(红色框是上限)。

综上:合肥的发展上限是省会次于南京,可能和长沙并列,排名全国城市第13,省会第6,发展下限是省会次于郑州,全国城市前20,省会第8。

对于一省而言,通过经济发展来提升辖区民众的自信心、自豪感,便可以弱化地区历史文化差异对省域认同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以信心促认同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一个省的整体实力强大,比如山东、江苏;二是一省之内具有一个主导性的强势力量(通常是省会城市),并且这个力量在全国也不算落后,比如湖北、河南。安徽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第二种模式是比较实际可行的选择。安徽省会合肥“为皖之中”,不南不北,方位比较尴尬,在淮北人眼里它是南方,而在江南人眼里它又是北方。不过,正是这种“亦南亦北”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平衡省内差异、增强省域认同方面与武汉、郑州等城市相比,具有更好的区位优势。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在合肥作为省会的六十多年来,不仅在合肥带领下的安徽始终位于中东部地区的穷省之列,就连合肥自身的经济发展在省会城市当中也属末流。于是,合肥作为省会的事实反而进一步削弱了省域认同感。南方人抱怨“北方”的合肥消耗了资源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耽误了长江沿岸安庆、芜湖等城市的发展机会,由此,皖南部分地区为了谋求自身发展,积极“脱皖如苏”、“脱皖入浙”,对安徽的省域认同逐渐疏离。皖北人也不买合肥的账,对他们来说,“南方”的合肥占据了发展资源,却没能担当起带领他们致富的责任,从而大批的皖北人不得不舍近求远、背井离乡去沿海城市打工。

安徽有了合肥这个全国明星城市,就能大大吸引流出的安徽人口回流安徽,目前有很多证据表明了这一点,我发的一个帖子(已被版主无理由删除)里显示,高楼迷合肥的网友有很多都是近年回流的,甚至还有高端人才如国际会计师证书者回流。合肥成为二线明星城市就会大大平衡省内的南北差异,提高安徽的省份认同感。

三线明星城市 芜湖 成为中西部地区非省会事实第二城市
候选:蚌埠
安徽有了单核合肥远不能撑起庞大的人口赶上全国平均,必须要有中间力量,芜湖是安徽除合肥外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但弱在人口偏少,只有不足400万人口,在中西部非省会省内第二强市中处在劣势。
芜湖的优势在于离长三角核心区近,受到辐射更容易,近年区划调整有了江北后,芜湖市伸展的空间更大。芜湖市的务实精神也在申报轨交上得到体现,当其他中等城市纷纷觊觎地铁建设,盲目申报不符合自身实力的地铁级别轨交时,芜湖选择了轻轨级别的单轨,从而成为中国都市轨交获批第40城,在中西部非省会第一个获批,让一大批实力强劲的未获批强市羡慕不已。2015年,由世界500强加拿大庞巴迪与央企中国南车合资设立的南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悄然进驻芜湖市经开区。公司主要从事铁路客车、动车组等轨道交通车辆的研发制造,芜湖在轨交获批上实现一鱼两吃。

蚌埠作为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区成员,目前自身实力有较大增长空间,离成为三线明星城市还有很远的距离。

资源转型明星城市: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 中打造
安徽4个资源型城市中,最近几年经济纷纷失速,微弱增长。调整结构转变,向非资源依赖性转变不仅是安徽这四个矿山市的急迫需求,也是中国东北、山西、陕西等省资源型城市的扭转命运的需要。安徽省政府顺应呼声,近年完成了马鞍山、铜陵、淮南跨市区划调整,让这几个市有了发展替代性支柱产业的可能。国家需要安徽出一两个榜样为全国同类资源性城市打气。

滞后城市跨越明星:阜阳、亳州、宿州、六安 中打造
知乎檀信介用户在分析皖北和皖西现状后发出悲叹“这些地区已经不是能不能发展起来的问题了,而是如何直面人口流失、资源枯竭带来的衰落。在皖中、皖南未来发展的同时,皖北的积贫困顿也将成为省市乃至国家层面执政者的政策难题。”

滞后城市的目标应该是筑牢安徽基础,消除贫困,保住人口。短期目标不是与强市争高下。事实上的落后也说明潜力更大。这些城市人口众多,很适合发展密集型劳动产业,近年来皖北地区增长速度一直快于全省,2016前三季度增速更加直观显示滞后城市增长迅猛,宿州甚至达到了18%的增长速度。论文研究也显示(参考10),阜阳人口虽然在2013年还在外流,不过速度已经极其缓慢,进入外流速度下降通道。

安徽有了这4个全国明星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上限将仅次于沿海粤苏鲁浙,以及人口大省豫川。安徽将会摆脱人均倒数的命运,人均上中游,接近或超过全国平均。成为中国整体赶超二线发达国家或地区(如希腊、台湾等)的中坚力量。

参考:
1.新浪房产: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印发 2030年合肥常住人口超千万
2.新华网:安徽外出人口连续三年回流-新华网
3.知乎:如何评价安徽这个省?为什么会出现「经济盆地」现象
4.知乎:檀信介苏北,苏南,浙江,安徽有什么羁绊?
5.知乎:说到安徽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6.知乎:为什么靠近江浙沪的安徽和江西,其人均 GDP 没有更内陆的河南、湖南和湖北高?
7.知乎:安徽将来究竟能不能发展起来?
8.知乎: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未来发展的上限会是多高?
9.万科周刊:安徽:南北差异与认同缺失
10.牛雷;郇红艳:阜阳市农民工回流与产业承接的协同性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18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12-9 00:01:23 |

不错!顶一顶!
发表于 2016-12-9 00:04:05 |
我想知道房价对GDP贡献了多少?
发表于 2016-12-9 00:07:44 |
本帖最后由 吴戴卫 于 2016-12-9 00:10 编辑
Honfy 发表于 2016-12-9 00:04
我想知道房价对GDP贡献了多少?


明确告诉你房价对gdp没啥关系。给你个简单对比,滨湖房子又多又贵但是滨湖gdp不足100亿。经开区房子不是很多,工厂多。所以经开区1400亿。
发表于 2016-12-9 01:10:44 |
合肥是合并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01:35:39 来自手机 |
徐三三 发表于 2016-12-9 01:10
合肥是合并了吧

2011增长6位可以算在吞巢功劳上,2011以后的增长就是内生动力。
发表于 2016-12-9 10:02:56 |
吴戴卫 发表于 2016-12-9 00:07
明确告诉你房价对gdp没啥关系。给你个简单对比,滨湖房子又多又贵但是滨湖gdp不足100亿。经开区房子不 ...

他们会选择性无视的。
发表于 2016-12-9 10:37:46 |
还打造四个明星城市呢,那样只会造成共同贫穷,前几十年的例子还不够血淋淋么?只有做大做强合肥,如果能做到和武汉、南京一个档次,这样级别的城市可以不仅可以吸引本省的人才,而且可以吸引外省的人才了,安徽的人才外流现象才会好转。
合肥发展起来了,再去照顾省内其他城市。前提一定是合肥发展起来了。现在合肥的发展程度远远不够,想进10强,合肥就必须发展到南京武汉的档次才有可能。
安徽不是沿海,经济体量支撑不起双核/多核城市建设。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0:50:38 来自手机 |
团团2545 发表于 2016-12-9 10:37
还打造四个明星城市呢,那样只会造成共同贫穷,前几十年的例子还不够血淋淋么?只有做大做强合肥,如果能做 ...

合肥已经步入正轨,如果仅有单核,安徽仍然会贫困难以赶上人均。
发表于 2016-12-9 11:08:01 |
合肥前三季度的GDP已经在30了 合肥一般都是第四季度发力
全年有可能进到26 27名左右
发表于 2016-12-9 11:17:26 |
管有鸿 发表于 2016-12-9 10:50
合肥已经步入正轨,如果仅有单核,安徽仍然会贫困难以赶上人均。

拿2015年武汉和合肥来比,武汉GDP比合肥多5305,安徽加上这5305,超过前面的北京、上海、福建,位列第11.加上这5305,安徽人均44858,虽然未到全国人均,但是也是一步之遥。
湖北的数据,去掉武汉,就和安徽差不多,但是有了武汉这一核心,省份进前十,城市进前十,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
合肥虽然步入正轨,但是远远不够,想要变强,必须做大一座城市,然后才能带动周边发展。群狼经济只适合沿海,到广东江苏山东那个体量再说吧。
而且江浙现在也在明显做强南京和杭州,看不出安徽有多面开花的必要,安徽也没有那个能力和实力。多点开会,只会依然是让皖南向着南京,杭州靠拢,淮北宿州向着徐州靠拢。
只有合肥到南京、武汉那个档次了,安徽人才会自豪的说,我们的省会是合肥,我毕业以后想去合肥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1:56:40 来自手机 |
团团2545 发表于 2016-12-9 11:17
拿2015年武汉和合肥来比,武汉GDP比合肥多5305,安徽加上这5305,超过前面的北京、上海、福建,位列第11. ...

合肥最多接近南京,或追上长沙。

安徽省需要资源转型城市和落后城市跨越明星,国家政策上对这些城市明显有扶持力度,安徽需要在中央争抢对于这些城市的扶持政策和中央转移财政。
发表于 2016-12-9 13:38:54 |
meidui 发表于 2016-12-9 11:08
合肥前三季度的GDP已经在30了 合肥一般都是第四季度发力
全年有可能进到26 27名左右

今年相对往年来说名次上升幅度较小,越到上面越难啊
发表于 2016-12-9 14:00:10 |
未来两年到25名问题不大  再往后 不但自己要发展依旧给力 可能还要上面的几个城市“配合”一下  至于20名以上的   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了
发表于 2016-12-9 15:20:46 |
安徽要多点开花,现在合肥已然发展起来了,虽然没有达到南京武汉的水平,但是初具规模。现在需要一批向马芜铜这样的城市,然后连成片,安徽就强起来了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8 20:42 , Processed in 0.08486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