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088|回复: 4

铜山:大力转型 强劲跨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0 12:33:32 |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王正喜

  特约记者 杨思恬 佟海波 刘昭君

  今年以来,铜山区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城区的战略目标,全力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和生态转型,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总体呈现出运行平稳、转型加快、民生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态势。

  1月至6月,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40亿元,增长14%;财政总收入完成47.89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81亿元,增长24.7%,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全市前列。

  在下一轮发展中,铜山作为全市率先达小康的地区,将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民生总量指标进位、速度指标领先、结构质量指标提升,奋力谱写科学发展新篇章,当好徐州“两快两带三先”排头兵,早日建成苏北苏中第一强区。

  强力推进“三重一大”

  当好徐州排头兵

  上半年,铜山区强力推进年度计划投资257.9亿元的50项重大项目,其中4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开工率达88%,完成投资额95.7亿元。年度重点实施的30项重大服务业项目已有23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1.9%。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9.1亿元,增长25.4%,完成工业投资163.6亿元,增长28.5%,投资对经济增长继续保持较强拉动作用。消费市场繁荣兴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1亿元,增长16.8%,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37元,增长17%,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600元,增长16.7%,居民收入持续高于经济增长,五年倍增计划得到有效落实。对外贸易大幅增长,上半年,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7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额3.5亿美元,提前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区完成工业产值1018亿元、销售收入995亿元、利税147亿元、利润93亿元,分别增长32.9%、31%、29.5%、29.5%,实现工业用电量22.2亿千瓦时,增长28.4%。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上半年全区预计实现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48.8亿元,农业增加值26亿元;夏粮喜获丰收,小麦总产量达40.3万吨,增长9.5%,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进展顺利。服务业稳步发展,省级和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启动实施,全面推进30家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工作,保利迎宾馆、申鑫建材物流等服务业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铜山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今年将加快壮大食品、机械、冶金、车辆、电子电器等优势主导产业,年内力争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508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突破280家,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两个百分点。加大煤焦化、甲醇深加工、板材加工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传统产业由大变强。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有效拓展国际市场,巩固欧美等传统市场,积极开发非洲等新兴市场,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亿美元。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2:34:31 |
加快融入主城区

  放大同城带动效应

  铜山要实现跨越发展,关键在于加快实现由县区到城区的转变,更好地放大同城效应,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近年来,铜山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功能性项目、产业项目、生态环境建设与主城区的规划对接。集中精力在云龙湖以南、北京路、楚河等重点区域,建设宾馆、饭店、商场、医院等功能性项目,加快形成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大幅提升城市承载力。

  结合当前实际,铜山正在强化大型品牌超市、商业综合体、综合性医院、星级酒店的招引建设,加快打造北京路和娇山湖商务片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重点培育税收贡献大、产业集聚度高的特色楼宇,年内重点推进高新区总部大厦、维维集团总部大厦等项目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亿吨大港(二期)、三堡物流园建设,打造徐州重要的物流集散基地。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推进无名山公园创建3A级景区,欲信达开心农场创建省四星级乡村游景点,做响铜山旅游品牌。

  按照整体布局、同城效应、积极对接的原则,铜山区编制的供气、供暖、电力、污水处理等专项规划,都在努力实现与市区基础设施一体化。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种类型,铜山积极做好城镇体系规划调整和中心镇建设规划修编,加快建设主城区到周边重点中心镇快速通道,继续推进柳新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搞好利国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建设,全面做活、做大、做强中心镇。全力加快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力争年内建成市级新农村示范村10个、环境整治达标示范村449个。加快城镇交通、电力、电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积极实施“自然村通达”工程,继续深入开展“美好城乡建设行动计划”活动,打造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生态乐居的美好家园。

  深化调整产业结构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2:35:03 |
扩大转型升级优势

  上半年,铜山区创新型经济高速发展,云意电气深市首发上市,财发铝热、三维医疗实现天交所挂牌交易,万邦股份、五洋科技完成上市材料申报,协鑫太阳能等3家企业申报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高新区创建进展顺利。上半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16.2亿元,增长90.7%,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的31.1%,比去年同期提高近10个百分点。

  以徐州高新区核心园区为载体,铜山正在统筹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把矿山安全物联网产业作为重要突破口,推动核心技术产业成果转化。年内要突出抓好科教集聚区、安全科技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建设,推进中国矿大国家科技园铜山分园等创新型基地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密切与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合作,放大“5+1”创新联盟、“蓝火计划”在科技创新中的支撑效应,推进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三个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加快淮海科技创新研究院的建设进度,积极引进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研究院进区发展,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掌控行业核心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以产学研合作实现创新发展。确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等创新指标保持全市第一、苏北领先。

  适应国家高新区创建和建设新形势,徐州高新区正在加快推进珠江路总部经济区、银山路安全科技产业园建设,加快完善珠江路控制性详规和单体规划,确保年内开工建设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大厦、维维集团总部大厦、浙商集团总部大厦、中盛集团发展大厦等工程;加大安全科技产业园招商工作力度,积极引进研究院所、产业团队进园发展,年内确保完成7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建设任务,促进高新区安全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大力改善民生民计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2:35:34 |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上半年,铜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37元,增长1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6600元,增长16.7%。十大类5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进展顺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疏浚河道53个、改厕1.2万户,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普通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率全市第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力度加大,科技、文化、计生、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信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依法行政和平安法治建设进一步深化。

  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铜山区突出农村居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积极实施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力争年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7.5%、15%以上。

  同时,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养老服务等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继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镇村倾斜。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着力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积极实施文化创新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发展老年、儿童和残疾人等社会福利事业,努力做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残有所助。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全面推行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发表于 2012-7-30 14:28:23 |
铜山加油发展!!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4 14:02 , Processed in 0.11968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