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465|回复: 25

[文物保护] 天水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4 12:35:36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BU_David 于 2019-10-30 13:22 编辑

盘点保定桥坚强之天水桥 屹立府河四百年
2012-09-25 20:52:37 燕赵都市网 www.yzdsb.com.cn

“诚一方之钜丽,为百年之伟观也。”这是明代文人孙慎在《重修天水桥记》中的感喟与祝愿。或许他并不知道,这句话竟一语成偈,如今人们再读此句不禁感叹,天水桥屹立于保定府河之上又岂止百年。四个世纪的光阴里,天水桥经历了25次特大洪峰却仍屹立不倒,它就像一位佝偻老人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天水桥”的前世

  天水桥位于保定市南关府河上,因府河发源于一亩泉及鸡距泉,自西北乾方而来,古代又以“乾”字为天的代称,故名天水桥。

  虽然“天水桥”得名于四百年前的明代,但说起它的“前身”,却在明代之前仍有四百年的传承。

  据史料记载,宋代淳化年间疏浚一亩泉河时建桥,为木结构,历宋、金、元至明成化甲辰年(公元992——1484年),计493年,系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

  在明代成化年之前,因为桥为木制,极不坚固,经常被大水冲坏,保定又是“藩辅重地,南北要区,商贾往来,居民辐辏”,河上木桥已远不能适应当时的需要,因此,在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保定知府赵金城将河上木桥改建为石桥,取名天水桥。 如果从宋代淳化年间建桥开始,天水桥前世今生加起来共有1020年的历史。但在千年历史中,无论是木桥,还是新建的天水石桥,由于设计的原因,“桥洞不能容水”,致使桥身“鼓涨倾倒”,用今天一句调侃的话说,就是“桥脆脆”。

  章公祠与天水桥

  天水桥与保定南门相连,随着保定府的日益繁荣,每日过往百姓日益增多,一旦桥梁垮塌将为过往百姓带来极大不便。

  明隆庆六年,洪峰爆发,天水桥再度倒塌,有一个多月未能修复,南北交通中断,“百姓或涉水而过,或绕道而行,生活极为不便”。保定知府章时鸾当时正在修保定城墙,工程浩大,财力短缺。但他不忍百姓跋涉之险,毅然决定城桥并举。

  但考虑到维修城墙已投入大量财力,所以章时鸾不愿意再向上伸手要钱,更不忍向下摊派,最终决定自己带头捐出俸银。当官的一带头,影响了当地士绅,大家纷纷捐款,很快凑够了修桥的资金。

  天水桥修成后,章时鸾升调河南,保定百姓在天水桥畔修建了一座章公祠,以感激章时鸾为保定筑城修桥的功德。 现存的天水桥即是1572年章时鸾所修之桥,四百多年来,天水桥经历二十五次特大洪峰的冲击,依然完好无损。

  十六年的隐忧

  对于天水桥来说,1996年是尤为值得记住的一年。这一年,天水桥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而对于保定市原文物局副局长孟娜来说,这是开始忐忑不安的一年,时任文物保护管理处处长的她,创造性地提出了三桥并行的保护措施。

  “1996年保定地市合并,天水桥是第一个进行修缮的文物,当时**的决心很大,既要保护,又要方便通行。市政准备扩建天水桥,但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我们不希望破坏它原来的风貌。”孟娜回忆道。

  就在文物保护和交通改善两种观点相持不下时,孟娜偶然的一句话给了大家灵感。“要保护文物,又要保证通行,在桥旁边修一座桥不就行了。”孟娜说道。

  就这样,原来的扩建计划改成了三桥平行计划,天水桥得以保存。随后,孟娜带领工作组搜集当地老人对天水桥的记忆,再结合史料,对水桥的栏杆进行了维修。如今人们看到栏杆上的小石狮子就是根据史料记载修缮完成的。 “16年过去了,我最害怕的就是人们说起天水桥的修缮。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在古桥两边建平行桥的先例,所以不知道好不好,心里总像有块大石头搁不下。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感觉这样的保护方式大家还是接受的。”孟娜激动地说。

  “退居二线”的天水桥

  据了解,建国后,天水桥经历了1953年、1964年和1996年三次大规模的修复,桥座、桥墩及桥身保存基本完好,只是桥面加了一层混凝土桥面,所以看不到本来面目。1996年以后,履行了四百多年通行功能的天水桥终于“退居二线”了。如今的天水桥两侧已经搭建了两座平行石桥,东边被商贩占据,西边供路人通行。

  现年76岁的李秀芬1989年搬到了距天水桥仅百米的罐头厂宿舍,每天她都要从桥上来回走4趟。这里更是她的孩子们最大的乐园。

  “那时桥特别窄,桥上坑坑洼洼非常难走,我每天都要走这座桥上下班。每天孩子们在这里玩到天黑才肯回家,那时桥下的水还很清澈。”白发苍苍的李秀芬陷入了回忆。 夕阳西下,商贩们叫卖着最后的货物,熙熙攘攘下,阳光洒在桥头的石狮子上,天水桥就像一位迟暮老人静静望着一代又一代过往的行人和这座日益繁华的城市,不声不响,不离不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2-10-14 13:39:43 |
此桥应整体搬迁,移进博物馆,给南关一个真正畅通的环境。
发表于 2012-10-14 13:55:52 |
都成文物了v
发表于 2012-10-14 14:42:32 |
咳 这桥的周边环境太差了 卖菜的马路市场啊
发表于 2012-11-8 12:51:22 |
我记得这边交通挺不好的
发表于 2012-11-8 13:58:28 |
上中学时,每天在桥上走,,,有一天猛然发现,,居然是古籍。。{:5_119:}
发表于 2012-11-10 10:07:59 |
哈哈,这座桥明明是前几年修葺过的呀!
发表于 2012-11-10 18:54:37 |
府河那边拆了好多,这桥现在还有吗?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18:56:04 |
回复 9# bd10987


    有!
发表于 2012-11-10 19:08:01 |
希望好好保护起来回复 10# HBU_David
发表于 2012-11-11 18:15:50 |
是不是现在已经成了危桥了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9:03:13 |
回复 12# will_0512


    保护起来了,没事。
发表于 2012-11-13 23:00:23 |
是保护起来了。。天水古桥的雄姿却看不明了
发表于 2012-11-13 23:05:14 |
天水古桥,像一件束之高阁的美玉,,包的严严实实,,,对于先辈留下的古迹,当我们只知道保护,而不知道为什么保护时,,其实这种保护就是一种破坏
发表于 2012-11-13 23:06:15 |
好好保护吧。。。。。。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31 15:33 , Processed in 0.08972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