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318|回复: 30

[文物保护] 应该留住省会的烙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3 00:05:57 | |阅读模式
河北影剧院据说建于1952年,虽算不上早期的文物也是曾经省会时文化遗存,在此建了一个华隶影城报道很现代化,但“河北影剧院”名称没了。省会外迁是保定人的一个心结,适当留住“河北”的称谓,方能持续展现这个城市的历史价值,像现存的“河北小学”。企盼在理想位置再建古色古香的“河北影剧院”。
   保定通山西大同的铁路看坛友的介绍也是五几年规划开始修建,同样是省会保定时工业历史遗存,留下了今天的“保神线”,完成现代的天—保—大——铁路,不仅是省会的记忆而且是遗存变为实现。
    再远一点“直隶省”的“大舞台”,那么有名的地方,由于位置与功能的限制早已黯然失色,何不再建内部现代功能的“大舞台剧场呢?
    中国梦、河北梦、保定梦,重振古城雄风!
发表于 2013-4-13 10:29:00 |
河北只不过是民国时改的名字,不用太珍惜了。河北省能存在多久还未知。能建省,也能撤省
发表于 2013-4-13 10:34:42 |
回复 2# 一休上香

只要北京还是首都 河北就会一直存在
发表于 2013-4-13 12:06:01 |
回复 1# 爱我家乡


说得好,不过关键问题是保定是被动“去河北化”的,现在的问题很严重,因为从历史角度,言河北,必系保定,但笔者从1968年之后关于河北历史的宣传、论著发现。这些记述河北史的东西,都有偷梁换柱之疑,例如马家老鸡铺成了另一个“~定”的等等。冀中的范围也被认为扩大。积累证据很多,不再多述。而且一些史学工作者也有意识的修正历史,一些东西被故意掩饰。为什麽著名的保定军校、淮军公所、城隍庙乃至杨公祠被长期忽视。大旗杆为保人捐款而复建,可见其因。笔者认识一位老专家,80年代在保时,曾写过一些保定史的东西,还算有良知,但高升离保去南,30年后再来保做讲座,变化很大,明眼人便知,他为了博得上级欢心获课题资金,不惜颠倒事实,混淆视听,愚弄听众,让人好不寒心。大家可见为何现在保定之命名多取直隶,乃不得已而为,主动去河北化,以免遭人嫉恨,燕赵第一局之匾为何被去,大概出此。有同志可能会言,大家都知,何必明言,但真如此吗。说些实话,如果此言触犯坛规,就请屏蔽。
发表于 2013-4-13 12:14:56 |
文保单位只有列为国家级,才意味着有救,列为省级,还不如不列,省级你不敢动,有不投入,只能是烂掉。
发表于 2013-4-13 12:46:59 |
唉               。
发表于 2013-4-13 14:44:32 |
保定应该摒弃省会的历史 从定位新发展
在怎么缅怀省会时代 只是徒劳叹息
发表于 2013-4-13 16:23:28 |
叫直隶更霸气
不过保定要想有大发展必须省会回归,或分担首都的部分职能做陪都,否则只是小打小闹。
发表于 2013-4-13 16:29:01 |
感觉河北没直隶好听。。。。。。
发表于 2013-4-13 16:53:54 |
保定应该抛弃原有省会思维,走一条新路,但绝不是低端之路。同时也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城市没有特点,没有传统,没有品位,在未来站不住脚的。看看我们这代人的努力结果吧!
发表于 2013-4-13 16:58:03 |
回复 8# swan6334

回归可能性在30年内微乎其微,关键不再保定自身,而在于北京的发展,北京还没有强到能量外延;在于天保大铁路、保沧铁路和张石铁路的修通。但是谁知道30年之后会怎样。不过,愿天佑保定!
发表于 2013-4-13 17:10:59 |
建议冀F变京Z
发表于 2013-4-13 17:34:01 |
回复 11# 水中漫鱼


    真有意思'回归?就因为保定曾经当过省城'骨子里就必须是大城市?自己就是省城的命?也没听说西安洛阳天天喊首都回归啊'
发表于 2013-4-13 20:07:29 |
回复 13# hztlaz


    哪句话又惹您老不高兴啦
发表于 2013-4-13 21:40:53 |
我是保定大学的,我们老师说省会保定迁天津,天津独立回迁保定,只待了7天,就审核迁石家庄了,因为石家庄文化大革命走在河北省前沿~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 00:40 , Processed in 0.07663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