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5616|回复: 187

[网友互动] 老话题了,但是还是想发上来。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7 23:06:20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jz三年大变样 于 2015-10-8 08:54 编辑

一座城市的名字,应该是这座城市的内涵与外延最充分、最集中、最完美、最具标识意义的表达。
一个人会因名字不如意而改名,一个城市为什么没有追求美好的权利那?
               
                             
                             一     历史的演变                    
  1.历史上的石家庄   
    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鲜虞人在这一带建立了中山国,在此设东垣邑。
    秦统一中国后,改东垣邑为东垣县,治所在今石家庄市古城村附近,属钜鹿郡。
    汉初,仍为东垣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意即真正安定),属恒山郡。
    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因避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想起什么没?常山赵子龙)。
    晋时,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从此正定县即成为河北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为避穆宗李恒名讳,改恒州为镇州。
   
  2.石家庄的出现
    石家庄村,创于明朝初年,原是正定卫的军屯和官庄。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真定路为真定府,辖五州及真定等27县。
    石家庄村,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废除卫所军屯制石家庄成为隶属正定府获鹿县(今鹿泉市)的一个小村庄,与当时的政治中心真定城隔滹沱河相望。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因避世宗胤祯讳,改真定府为正定府。
    民国14年(1925年)6月24日,以正定县城厢为正定市。(历史上首次出现正定市的名称)
    民国27年(1938年)2月,建立伪正定县公署,隶属真定道,治石门市。
    1902年,卢汉(京汉铁路)铁路修到了石家庄,并在石家庄设立了车站,因石家庄名气不大,以相距不远的振头镇命名,叫振头站。
    1903年正太(今石太铁路)铁路动工兴建,为了减少费用,避免在滹沱河上架桥,将正太铁路起点由正定改为振头站。(石家庄成了两条铁路的交汇点)

  3.石家庄的发展
    1925获鹿县决定把铁路以东的休门、栗村合并在入石家庄。经过多方协商,以石家庄与休门两个村村名中各取一个字,称为“石门市”。(历史上首次出现石门市的名称)
    1937年6月石门总人口已达72100多人。从当时的城市规模和交通地位来看,石家庄已经取代了获鹿城作为晋冀两省之间物资集散地的地位。(一次权利交接)
    1949年10月,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正定县迁石家庄市;取代正定城逐步成为这一地区内交通、邮政、通讯中心。(又一次权利交接)
    1968年2月3日,河北省会迁至石家庄。人口六十多万。(再一次权利交接)
    1986年4月5日,石家庄地区撤销,设石家庄市。
                                 
后记:石家庄一步步取代获鹿、正定、保定

                                 二   实力的对比
    偶然的因素,石家庄成了两条铁路的交汇点,而由此带来了一个区域在世纪之初的重大变故,一个乡野小村被隆隆的车轮托起,使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南移,先取代获鹿,又取代正定,后取代保定,成为控燕京南门、扼冀晋咽喉、连齐鲁中原的华北重镇。
   
下面一组对比,让世人对历史应接不暇:
1.  以前的石家庄,据清光绪《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县东南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
                   井泉四。”
     以前的获鹿,通燕赵、连三晋的货物集散地,素有“日进斗金的旱码头”之称。
     以前的正定(真定),历史上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据说至今南城门还嵌有
                        “三关雄镇”的石额。
     以前的保定,自古为京畿重地,元朝设郡,明朝建府,清朝为直隶总督署,此后一直是河北的政治,
                 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2.  获鹿镇,位于河北省鹿泉市中部,辖28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人。
     正定县,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北大门,辖1个街道、5镇,4乡。总人口(2003) 43.7 万人 。
     保定市,有“首都南大门”之称。辖4市,18县,3区,总人口1100万,其中市区人口106万人。
             地级市,在河北省内综合实力应该是第三或第四位。一个正在朝大城市发展的中等城市。
     石家庄市,辖7区,5市,12县,人口939.5万人,市区人口250万。
               7000万人口,11个地级市,172个县(市、区)的河北省省会。大城市,在河北省内综合
               实力毫无疑问是第一,

  后记:  这就是历史的选择。

                               三    城市的名字
     石家庄这个名字的来历是有其历史特殊性的。
     近年来,随着石家庄的大发展,城市改名被一些人提上台面。
原因大致有几点:
     其一,缺乏底蕴。“石家庄”这个名字的内涵就是“石家庄村”这个村庄名字的释义,没有文化积淀可言,缺乏历史底蕴。
     其二,没有美感。一个典型的村庄名字直接作为了一座省会城市的名字显得土气、俗气,没有审美意涵。
     其三,缺乏认同感,历史感。让石家庄的市民没有历史认同感,而且,这样一个名字也不具备现代感。这座城市则成了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其四,没有根基。这个地域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而这个名字只是涵盖了不足百年的短暂历史阶段。这以前的漫长历史则因为这个名字的局限而被埋没。
     其五,不雅,不大气,没有文化气息。“石家庄”这样一个名字,与这个地域所拥有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辉煌遗存不般配,不利于省会城市的形象树立、文化塑造、品位提升和文化交流。
     其六,无法体现这座城市的实力和魅力,发展到今天,“石家庄”这三个字很不适宜作为这座城市和这个地域的标识符号了。

用百度石家庄吧网友的话说:
1、石家庄是河北省会,省会就是河北城市中的领导,领导的名字要有文化、要有典故,你看那个领导光宗耀祖后,名字还叫二狗子?
2、石家庄让人听起来容易与赵家庄、马家河子等货真价实的村庄混为一谈。改名是大势所趋
3、石家庄如不改名,省长容易被当作村长、市长容易被当作村民小组长;
4、石家庄乡土气息太浓,当作小名还可以。虽然狗不理包子名满天下,终究上不了满汉全席;
5、石家庄改名是发展经济的需要,是招商引资的需要,是与时俱进的需要,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云南的思茅市不是改为普洱市了吗?
6、作为一个省会城市,石家庄这个名字在外面的名声不好,有两次出名的机会:一个是“靳如超爆炸案”和“三鹿奶粉中毒事件”,可见“石家庄”这个名字已经是恶性事件的代名词。因此,不如趁此机会改名。一是尊重历史,找回了文化根脉,二是平白得了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桂冠。何乐而不为?!
     
后记:    改,还是不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四   石家庄如何改名
其一:正定
     在今石家庄市境内,历史上从晋朝起,千百年间一直有一个华北大平原中部最富饶最繁华的大都会----正定府。也就是在今正定县。这里也一直是本地区的重心所在。
     现如今。正定是石家庄的一个县,据石家庄东北十几公里。既然有一个历史上繁华似锦,声名远播的正定,何必在意那区区十几公里的距离那?
     石家庄的机场不也叫“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吗?
     同时存在正定市和正定县未尝不可,如河北有承德市也有承德县。但趋势是正定县包含入现石家庄市区。 “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正向人们诉说着正定昔日的辉煌。纳入主城区后,正定的这些优势可以充实石家庄的历史文化底蕴。
     正定是一个灿烂的文化符号,出土过大量有分量的文物。同时,也是一个现成的中国历史名城。

优势:大气,有底蕴。与历史一脉相承。 非常上口。庄严,符合省会地位。

其二:真定
     古有“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之说,系出于北宋民谚。《广雅》:“花,华也”。真定府的繁华可见一斑。
     真定是一个更具有悠久历史的名字。最能体现这一地区千年的历史。

优势:雅致,有历史认同感。有文化气息。提升城市品位。

其三:石门
     作为石家庄曾经用过的一个过渡性名字。现在很多石家庄人认为这个名字最有可行性。因为石门市这个名字曾代表这一地区。
     作为曾用名的石门,缺乏的是更深的底蕴和大气。作为两个村庄的合称,显然比石家庄这个名字没有改进多少。缺乏大气和时代感。

优势:有认同感,几十年前的曾用名,上口。

其四:获鹿
     石家庄因曾属获鹿县,故此名也有可取之处。
     获鹿曾是晋冀贸易枢纽,商贾云集的地方,也有一定的历史认同感。

优势:有认同感,也有文化气息。

其五:常山
     公元前179年汉朝将真定改为常山,此后近千年间,常州或常山被用数次。
     三国名将赵云的一句“常山赵子龙”无疑是非常受用的。

优势:有美感,也具有历史认同感,非常上口。

其六:镇州
      唐代将恒州改为镇州。这个名字的来历似乎不起眼,但是同样非常有历史感。
      从现实来看。这名字有威震神州的意境。非常大气、厚重的一个名字。

优势:霸气,艰巨历史感和现代感。

其他:
      恒州,从北周置恒州之后,这个名字的使用率不亚于任何其他。
      赵州,只因赵州桥
      巨鹿,有历史感。(网上得来)
      中京,符合地理位置,时代感强。(网上得来)
      西京,?(网上得来)

    以上几个做一分析。前四者是比较流行的说法,但也有其缺陷。正定的缺陷是正定县的存在带来一些不便。而真定的缺陷是名字的历史性和当今有相当大的断层。石门就非常明显的不具备底蕴、历史和美感了。儿获鹿相比正定和真定有不喜爱哦差距。
    后两个常山和镇州是作者的看法,包括不太实用的恒州和赵州,仅作参考。常山有些俗气,也很遥远。镇州底蕴不足,缺乏精致。
   
后记:综合起来,个人认为,正定和镇州最有可取之处。

                              
                             四   为什么要改名
    一位石家庄记者说:“记得几年前,有外国媒体来石家庄采访,最后的稿件里将石家庄描述为“北京南部近300公里的村庄”。这一说法深深地刺痛了石家庄。作为一个新兴城市,历史、文化的沉淀不足一直是石家庄作为一个省会城市的遗憾。”
    正定、真定等名字,用其特有的历史感、认同感、美感等,正好弥补石家庄这一致命缺陷。在庄严、大气同时,又不失雅致,且十分上口。和乐而不为之?!
   “石家庄无历史”的看法一直让石家庄人耿耿于怀。
    一河之隔的正定则不然。这里“风彩绮丽、柳绿荷红”,苏东坡、文天祥、王安石曾写诗作赋,留下名篇;这里“艺文精美,诗风刚直”,见于史料的诗人、作家、戏剧家有170多人,留诗400多首,文章200多篇。源远流长的历史,为古城留下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文物古迹和灿烂淳厚的乡土文化遗迹,现存有八个朝代的古建筑遗存,其中隆兴寺、临济寺、文庙、青塔、华塔、砖塔、木塔等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美称,被原副总理钱其琛称为“文物宝库、旅游胜地”。在3平方公里的古城内,拥有8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么狭小的区域内分布着如此众多的文物古迹,在全国都十分罕见。
   (此段落来源网络)
  
    放眼全国浦圻市改为赤壁市,灌县改成了都江堰市,都体现了对历史的追忆,对文化的尊重。北平改回北京何尝不是因为地位的变迁?为什么一省之会石家庄不能不其后尘哪?
    再看世界江户改为东京,列宁格勒改回圣彼得堡。都是以立足历史,着眼现实,面向未来的态度来面对城市改名这个敏感话题的。

后记:   
    现在反对石家庄改名的可能是大多数,但若是真的改了,怕是没有几个因为失去这样一个名字而哭泣的。
    有人说,省会改称,得天时之赐,地利之奉,人和之归,宜取立断,勿失其机。
    又有人说,石家庄改名应该是好事,但每每招来激烈争论,是宣传不行。
    更多的人说,改名是瞎折腾。
    改名,无意中和时下的“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观”相契合。既顺应了时代,又尊重了历史。这个话题,明眼人一看便知利弊。
发表于 2015-10-7 23:19:04 |
好帖子。

石家庄改名迫在眉睫,越拖成本越大。改了绝对是一劳永逸,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我作为一个本地人,说实话都不是很认同石家庄这个名字。总觉得是个过渡名字,历史的一个玩笑。它远远不能承载石家庄所在地域上光辉灿烂的文化积淀。使石家庄地区缺乏核心的向心力和凝聚感。

所以,必须改名。

我建议:首选 常山,其次 正定。
发表于 2015-10-7 23:25:48 |
改正定吧 觉着这个最合适
发表于 2015-10-7 23:27:42 |
真想改名,真定不错。。。常山也好,最次也要改石门啊,不过石门是老毛改过来的,不太可能
发表于 2015-10-7 23:29:13 |
我作为本地人,却非常喜欢石家庄这个名字~同样桥东和桥西的格局,也是永远不能忘怀的~
发表于 2015-10-7 23:37:28 |
实在不行,全体市民请愿吧!

不给政府点压力,他们不办事。磨磨唧唧永远也改不了!
发表于 2015-10-7 23:46:23 |
石家庄,这名字挺好!城市发展好了,自然没人说三道四,现在之所以在省内还有阿猫阿狗之辈挑战石家庄的地位,还是因为石家庄自身发展不过硬,名字只是代号,你改叫首都,城市发展差一样让人说三道四!
发表于 2015-10-7 23:52:39 |
石家庄,这名字挺好!城市发展好了,自然没人说三道四,现在之所以在省内还有阿猫阿狗之辈挑战石家庄的地位 ...
一个庄里人 发表于 2015-10-7 23:46


跟名字好坏没关系。 石家庄这个名字临时性和过渡性太强。当时也都是没有经过研讨就改的。

恢复原来的称谓如:常山,真定,正定,恒州,是理所应当的。

换句话说不叫改名,叫恢复本名而已。
发表于 2015-10-8 00:00:22 |
好帖子。

石家庄改名迫在眉睫,越拖成本越大。改了绝对是一劳永逸,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我作为 ...
烈火金刚 发表于 2015-10-7 23:19


为什么首选常山呢  这个名用的时间也不长  而且跟tangshan很像
发表于 2015-10-8 00:13:37 |
楼主写的纯属闲扯蛋,石家庄的名字不好吗,我认为很好,我喜欢这个名字,如果名字不好的话能用100年的时间从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一个省会城市吗?说明石家庄这个名字很好,很吉利。
反而看看正定,2000前就已经很牛逼了,经过2000年的发展还是个小县城,你认为这个名字好吗?有历史有什么用,应该看现在,好汉不提当年勇
石家庄怎么可能改为一个小县城的名字,真是脑子进水了
一位石家庄记者说:“记得几年前,有外国媒体来石家庄采访,最后的稿件里将石家庄描述为“北京南部近300公里的村庄”。你说的这句话也纯属扯淡,既然外国媒体都来石家庄采访了他们还认为石家庄是北京南的一个村庄吗?世界上有300万人口的村庄吗?如果石家庄要是村庄的话那排在石家庄后面的大城市岂不是都是村庄了。
楼主好好的想想吧,只所以石家庄发展的这么好这个名字肯定的吉利的。
发表于 2015-10-8 00:27:04 |
石家庄挺好的,非常有特色,如果现在国际庄和北上广一个水平,那么人们会觉得石家庄这个名字很好!
发表于 2015-10-8 00:35:07 |
为什么首选常山呢  这个名用的时间也不长  而且跟tangshan很像
真定府 发表于 2015-10-8 00:00


有常山的时候,Ts还是个卵。

    另外正定毕竟现在还是以县存在着,并没有消失。所以首推常山。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06:53:34 |
回复 10# 我爱石门

哥们我只是转帖,另外石家庄这个名字的确很土,你出过门就知道了,别的就懒得搭理你了,难怪别人说石家庄土。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07:01:51 |
不管所谓本地土著怎么看(所谓本地土著一般就是土生土长的石家庄城中村里的),石家庄这个名字就是土,最支持首改成真定,毕竟是刘邦起的名字呀,真正安定之意,意思也很好,读起来也很有韵味,也有历史。其他,镇州和恒州也可以,正定已经有正定县了,就别改成正定了。石家庄是mao给起的吗?真是给毁了,还不如当年的石门呢。
发表于 2015-10-8 07:11:51 |
名字只是个代号而已,我感觉石家庄挺好的。只要经济上去了,城建上去了,百姓的幸福指数上去了,石家庄就不会让人小觑,有改名字那几亿的钱不如种树绿化。历史底蕴欠缺是事实,但可以北跨吞并正定,建设新区,即延续历史的辉煌又扩大城市的承载力,疏散老城区的密度,合理布局产业形态,一举多得。石家庄需要做的不是表面的改一个名字,而是借政策东风迎头赶上,那时候的石家庄一定会是一个人人羡慕,我们自豪的国际庄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4 00:36 , Processed in 0.06865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