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6910|回复: 38

[城建综合] 武汉中法生态新城宣传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8 12:53:51 |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15-10-18 12:57:21 |
蔡甸区政府教你如何泡到法国妹纸
发表于 2015-10-18 13:14:55 |
看了开头就看不下去了,找得哪个公司做的,太稀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8 13:16:59 |
回复 2# scorpiol

很形象,看起来像一个景区的宣传片
发表于 2015-10-18 13:33:17 |
13:06武汉西站出现了???
发表于 2015-10-18 13:40:21 |
其实我觉得蛮好看的,而且当中方男士代表带法方女士去游玩体验中国文化的时候,法国竟然能拿出对应的来,让人确实觉得法国就是欧洲的文化中心

比如中国料理,中国戏剧,中国水墨,中国剪纸,中国园林,中国黄酒等法国全部有对应的法国料理,法国歌剧,法国油画,法国园林,法国红酒,感觉法国文化软实力非常强大!!!!
发表于 2015-10-18 13:41:59 |
很多取景都不是蔡甸的,,,
发表于 2015-10-18 13:50:30 |
回复 5# wy0410


    应该不是吧?没有路面轨道啊,只有地铁
发表于 2015-10-18 14:05:25 |
法国为什么会成为欧洲文化中心?——解码法国政府文化策略




位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埃克斯市的“黑蓬”舞蹈中心,是法国19个国家舞蹈中心里首家硬件全新者。普雷热卡日芭蕾舞团提供

有人说,“巴黎街头的踏脚石都是艺术品! ”昨天,法国不愧“欧洲文化中心”盛名。

今天,法国不虚“世界文化艺术之都”美誉。是倚重历史的恩赐?还是缘自岁月的眷顾?可否解码?

法国宪法规定,要使一流艺术能最大限度地传播给法国人。

法国每年在文化上投入3600亿欧元,文化部每年投入40亿欧元。“大众不会自觉消费严肃艺术,引导必须靠政府。 ”

“艺术是社会的‘针’ ,疯狂的艺术家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

“我们从来不强调法国的民族艺术,法国是全世界的。 ”

“只要不违法律,艺术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

“如果我们认为哪个艺术家好,我们就给他一个法国国籍,让他成为法国人! ”

有人说,“巴黎街头的踏脚石都是艺术品! ”

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巴士底狱遗址、先贤祠、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这里布满了世界建筑史上的经典地标。

梵高、高更、罗丹、莫奈、马奈、德加、米勒、雷诺阿、塞尚、库尔贝、安格尔、德拉克洛瓦……这里无处不与艺术大师“相遇” 。

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大仲马、雨果、福楼拜、小仲马、左拉、莫泊桑、罗曼·罗兰、萨特、加缪……这里的文学巨匠数不胜数。

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你熟知的艺术流派和思潮几乎在这里都可以获得印证。

卢米埃尔兄弟在这里为世界编织了电影的摇篮,戛纳依然上演着国际电影节的盛宴。

闻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琴语,塞纳河里流淌着圣桑、伯疗滋、德彪西、拉威尔、比才的音乐。

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 、爱马仕(Hermes)、香奈儿(Chanel)、卡地亚(Cartier) 、轩尼诗(Hennessy) ……香榭丽舍大街橱窗里传达着流向世界的时尚符号。

……

昨天,法国不愧“欧洲文化中心”盛名。

今天,法国不虚“世界文化艺术之都”美誉。

是倚重历史的恩赐?还是缘自岁月的眷顾?

唏嘘、赞誉、折服之余,在这些显性文化成就背后,可否寻迹到什么人为的隐性密码?

“法国政府支持文化艺术由来已久。1946年法国第四个共和国制定的法国宪法中,就明确要求保证儿童和成年人接受教育、职业训练,以及文化权力机会的平等。1959年戴高乐总统成立的文化部,确定创立文化部的使命是保证所有优秀的艺术作品得到创作,保证最高水平的艺术能够最大限度地深入到最广大的法国民众中间去……”法国文化部艺术司舞蹈项目代表洛朗·万科(Laurent Van Kote)日前应邀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讲座时坦言。

艺术是灵感的“孩子” ,艺术是个人化的创造。但艺术的生成和生命需要适其生长的土壤,需要推动她发展的力量。借助洛朗·万科揭秘法国文化与舞蹈发展政策这个小窗口,也许我们可以一定程度上解码法国文化。

国家理念:大众不会自觉消费严肃艺术,引导必须靠政府。

“为什么法国政府大力资助严肃艺术的创作和推广,因为我们知道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大部分普通百姓是不会自然而然地去消费严肃艺术品的,他们会去看电视、看电影,会把钱花在购买日用品上,而不会自觉地去消费严肃艺术,所以引导必须靠政府。 ”

“国王来见您了” 。国王的侍卫对正在创作的艺术家说。

“我的曲子还没做完,让他等一会。 ”艺术家毫不客气回应侍卫。

侍卫胆颤心惊地禀明候在门外的国王。国王却道:“那就等他一会吧。 ”

这是诠释十七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艺术情缘的电影《跳舞的国王》中的一个桥段。

如果说这个自己酷爱跳舞,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为芭蕾的诞生、规范与繁盛奠基的“太阳王”对艺术家的厚待是爱屋及乌,那么,将埃菲尔铁塔设计者埃菲尔、印象派画家塞尚、音乐家德彪西等艺术家的头像印于法郎纸币上,也许足以成为艺术在法国社会地位的另一种佐证。

“艺术是真正能够驱动民众敏感度、想象力和创造力最重要的工具。 ”这是戴高乐之所以笃信艺术对人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意义的原由,洛朗以此来重申法国历届政府重视文化艺术的传统根深蒂固且沿续不断。

这样的观念,这样的传统,直接带来的是长久以来法国政府对文化艺术的重视和扶持。

洛朗介绍,法国政府对文化艺术的扶持是一个整体的链条状系统,包括针对教育、艺术家的创作、场地以及把不同的文化机构扩散到各地四个资助环节。

政府支持,首先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通过洛朗我们了解到,一般来说,法国每年在文化上的总体投入预算是3600亿欧元。其中法国文化部每年的文化发展投入额约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1 %(约40亿欧元) 。但是,文化经费不仅来自文化部,还来源于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研究部、外国与欧洲事务部、内务部、总理服务部委、司法部等其它各部委。例如,仅仅外国与欧洲事务部下属的一个部——法国文化中心2011年就有文化经费1400万欧元。2011年各个部委用在文化发展上投入的文化经费总额约110亿欧元。

洛朗说,与欧洲各国具有相似的文化理念,法国认为文化是为公众服务的项目,应该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保护和推动建筑的遗产;二是鼓励各种形式的创作,并且保护它的多样性;三是确保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民主。也就是说,艺术家不只是自己创作艺术,更要使自己创作能为广大民众所接受。这三条也构成了文化部工作总的原则。
发表于 2015-10-18 15:19:25 |
男主的水红色T恤好low啊,哈哈哈乡土气息
发表于 2015-10-18 15:47:32 |
这是迄今为止,我看过的有关武汉题材最好的宣传片。

整个宣传片堪称一部浓缩版的电影大片,以汉阳独有的知音文化为整个片子的主题,巧妙的将雷诺的法国美女与中法城的中方设计师帅哥的朦胧爱情作为嫁接联通。将法国美女家乡的安纳西水城作为中法城的重要设计源头。因为中法城一代也是胡泊众多,那里建成自然是水城。既然是中法城,自然是中国的传统民居与法国传统民居的融合。最后是以商务中心的现代玻璃写字楼和水景轴线,作为中法城的核心,这样既诠释了设计思路中的文化要素与来源,也将项目产品演绎地很清晰。

这个片子的创意堪称一绝啊,武汉也有这么好的创意,这才是最值得高兴的。由于计划经济的烙印,老工业基地的沉淀,导致武汉的文化创意始终显得笨拙,这个片子终于改变。不要小看文化创意,这个对武汉而言,也是几百亿上千亿的一个市场规模啊。

根据这个片子的脉络,武汉完全可以找知名导演,请几个大牌,拍一部电影啊。就根据这个片子的故事主干甲乙延展,绝对是个好题材、好场景。关键是大牌导演和大牌演员,就可以在全国院线走红,不仅有票房,关键是为武汉树立一个全新的城市形象。

武汉的宣传部门完全可以按照市场化模式搞这部电影。
发表于 2015-10-18 16:10:07 |
稍微优点小期待了!!
发表于 2015-10-18 18:00:33 |
这个项目规模很大啊,全部建成大概多久啊
哪个开发商开发啊,有超高的把
发表于 2015-10-18 18:07:24 |
看完了,构思还是不错的。
对中法生态城有了一些期待
发表于 2015-10-18 18:24:12 |
回复 7# 补还子的


    很正常、蔡甸是武汉的蔡甸。而且论生态环境,蔡甸生态是武汉最好的。后官湖连接莲花湖全是湖。。。。去了就知道了,如果已生态为主。武汉的世外桃源在中国都可以赫赫有名。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5 01:41 , Processed in 0.08414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