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巴山楚仁

[城建综合] 比对东京地下排水,武汉可以借鉴(该作者也是来武汉后有感而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2 18: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ranran 发表于 2016-7-12 18:18
30亿美元只有一座?还是06前以前的美元价格?

130亿的计划资金,实际投入40亿,显然当初的计划资金不足,实际投入也不多。因为地面工程很多是置换工程,可以快速融资。

地下工程只能靠地方财政资金,自然投入不足。

这也是实情,只是希望今后加大这部分财政资金投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2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16-7-12 18:21
130亿的计划资金,实际投入40亿,显然当初的计划资金不足,实际投入也不多。因为地面工程很多是置换工程 ...

其实市政规划很多问题,先修路,然后电信,供电,天然气各自挖开一次。很多部门没有协作,这个钱可以分摊到各个企业。我觉得用盾构机像挖地铁一样,挖几条主管道,链接其他管道,直接排入长江。而且这种管道可以融合电信电力天然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2 20: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州三天下850毫米雨,才会出现渍水,这是什么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2 22: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尔斯腾 发表于 2016-7-12 15:51
值得武汉借鉴,只是成本上是否扛得住

你大可放心  一条地铁的钱  完全搞的定还有多的   这个比地铁简单多了.... 只不过 下水道不盈利 政府拿不出这个钱  修地铁可以赚回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2 22: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连个路都修不好,还指望把下水道修好?你看那各大马路上坑坑洼洼,井盖子恨不得陷到地下去,就知道武汉的市政管网修的有多么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2 22: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瓦塔西瓦 发表于 2016-7-12 22:36
你大可放心  一条地铁的钱  完全搞的定还有多的   这个比地铁简单多了.... 只不过 下水道不盈利 政府拿不 ...

全世界除了香港地铁,就没哪个城市的地铁是赚钱的。。。这是个巨亏的工程,巨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01: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湖汤逊湖部分地区清淤深挖  需要尽早动工
像日本的地下水库大工程 目前难搞


白沙洲地下有大型溶洞  
是否可以改造作为临时的地下水库?
探勘一下容量有多大 管网如何布置
使得武昌南地区的无法入湖入江的积水 可快速的入库与日后出库
不知有没有机构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11:2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滑板鞋流浪者 发表于 2016-7-12 16:04
东京或者国外其他城市的经验,武汉应该认真分析和学习,用合适的方式借鉴其中适合武汉市情的部分,但绝不能 ...

其他的赞同,但是有一点你说错了,由于日本暖流影响,东京地区属于典型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跟长江流域相似,均温类似宁波,降雨量比成都还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11: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开大湖大河,特别是在武汉近郊,已有湖泊的面积已经无法改变的情况,一定要把现有湖泊挖深,再多挖几个人工大湖,多建几个超大规模的人工湿地,多挖人工河进行相互连接,保证城市自身的蓄水能力都能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不能总看天吃饭指望外界的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11:53: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叫的孩子有奶吃,市政府完全可以借此次水患向北京申请专项资金,进行地下管网更新,加大长江出水口泵站建设,偌大一个南湖汤逊湖水系仅仅一个泵站区区15台在工作,当初难道就没有规划建设备用泵站排水?毕竟南湖周边就有30多万居民,市府拓宽巡司河,搞好日常清淤同时,应就近选址建设最近的排水泵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11: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湖这次真的惨 淹成那个鬼样子 这几天又有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13: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16-7-12 18:21
130亿的计划资金,实际投入40亿,显然当初的计划资金不足,实际投入也不多。因为地面工程很多是置换工程 ...

我看一天早上中央电视台白岩松主持的那个什么节目讲道 不是实际投入40亿  而是只花出去了40亿   因为管网建设涉及到很多部门,什么土地、园林、城建、环境、规划 说了一大串部门,协调有问题,钱花不出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16: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樱花再开 发表于 2016-7-12 16:14
地下水库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但武汉有这么多的地上湖泊具备调蓄功能,也可以想办法利用起来呀!我正好住在 ...

顶。
是的,武汉本来有这么多天然水库,可惜长久以来越变越少。先是1970年代围湖造田、造鱼塘,然后是鱼塘变房地产开发。
刚刚防汛办新闻发布会,重磅消息,宣布将于7月14日对省内第二大湖泊梁子湖流域的牛山湖进行破垸蓄洪,缓解武汉等平原湖区渍涝灾害。
很好,实际上即使没有这次洪灾,本来也应该这么做。现在几个大湖都还有很多湖边角被分割,既不利于蓄洪,也不利于生态,就应该全部退塘还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16: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Archerone 发表于 2016-7-13 11:31
多开大湖大河,特别是在武汉近郊,已有湖泊的面积已经无法改变的情况,一定要把现有湖泊挖深,再多挖几个人 ...

已有湖泊的面积其实是可以有改变的。刚刚发布的新闻“宣布将于7月14日对省内第二大湖泊梁子湖流域的牛山湖进行破垸蓄洪,缓解武汉等平原湖区渍涝灾害”就是例子。还有很多大小不等的同样的情形,比如汤逊湖周边,好多地方这次都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去保,后来没能保住的鱼塘。干脆这次全部永久还湖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17: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vanovich 于 2016-7-13 17:08 编辑

流入海能和流入长江相比?长江流量有限,而海平面几乎不会增高,也就是可流入海的量对于雨量来说是无限的。青岛不淹水也是这个道理,还有青岛的地势也助于排水。而不是得益于传说中的德国排水系统,德国当初的排水系统仅有八十多公里,现在使用的也仅几公里,话说今年德国自己都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 07:58 , Processed in 0.06350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