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whandd648

[经济论道] 集东西南北,散五湖四海, 全力打造 中国制造集散之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14 17: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争取到 武昌舰!响亮且意义非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14 18: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rungim 发表于 2018-2-14 13:04
首艘核动力航母,武昌舰。这个就厉害了。。。

航母一般以省级为单位命名,如湖北舰,这是常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14 19:1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可能用武昌舰来命名航母!对标辽宁舰的是省级行政区,湖北舰应该有可能,毕竟刘华清曾经是主抓航母国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14 19: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不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14 20:53: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洲牛逼了,又是航天又是舰船又是航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14 21: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能不能抓住,制造业向中部转移这次机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14 21: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昌舰可能不大,叫湖北舰倒是可能,希望早日实现,那就彻底霸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5 00: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楼迷-WH 发表于 2018-2-14 20:53
新洲牛逼了,又是航天又是舰船又是航运

         国之重器!中国超大直径固体火箭发动机引关注

       大陆超大直径固体火箭发动机将点火验证关键技术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引发广泛关注。这将是继中国去年完成直径3米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测试后,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的又一大成果。基于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快舟”火箭运载能力将达到20吨到70吨,这无疑将对中国航天发射起到巨大促进作用。不过专家也指出,固体与液体火箭发动机互有优势,配合使用或是未来最佳使用方式。

台湾联合新闻网24日报道称,
        由大陆航天科工集团四院研制的超大直径固体火箭发动机,2018年春节期间将点火验证关键技术,2018年第二季度将进行全尺寸验证试验。这款固体火箭发动机,直径超过4米,大幅刷新固体火箭发动机直径世界纪录。此前纪录由美国保持,直径3.7米。报道称,航天科工集团四院“快舟”火箭总设计师梁纪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超大直径固体火箭发动机将应用于“快舟”系列火箭上,将把“快舟”系列火箭的运载能力由1吨级提高至20吨级,其中“快舟21”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20吨,“快舟31”固体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70吨。运载能力大幅提高的同时,发射成本将进一步降至每公斤5000美元,与当前国际主流价格每公斤2万-3万美元相比,极具价格优势。

文章称,2018年上半年,“快舟11”固体运载火箭将采用一箭六星方式实施首飞。起飞质量78吨,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1500公斤,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000公斤/700公里,主要承担400公里至1500公里近地和太阳同步轨道小卫星、微小卫星单星及多星组网发射任务。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大陆专家表示,液体火箭发动机与固体火箭发动机互有优势。目前经常使用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和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的比冲远远高于固体火箭发动机,也就是说单位质量的液体推进剂“能量高”。这意味着如果发射相同质量的载荷到相同轨道,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运载火箭要远远大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火箭。而且载荷质量越大,迭代后的固体火箭相比液体火箭就更重。

       不过,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简单,无需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燃料泵和输送管道,可靠性、勤务性都比较高,所以固体火箭较多的是作为大型火箭的助推器。目前西方的大型、重型运载火箭多数使用固体火箭作为助推器,印度的大型火箭还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第一级。美国航天飞机的两个大型固体助推器直径超过3.6米,两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起飞推力占航天飞机起飞推力的83%。如果中国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成功,无疑是未来重型火箭良好的助推器。

      武汉的国家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最近利好消息不断,已经步入建设正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5 01: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16年01月07日                   来源:科技部






  海军工程大学电力集成创新团队在马伟明院士带领下,经过近30年的奋斗,已建成国际一流的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成为军用电气领域的研发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固定研究人员73人,其中高职人员43人、博士66人,平均年龄35岁。
  团队创立了“电力集成”技术思想,研制的三代集成发供电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奠定了我国舰船发供电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首创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实现了我国舰船动力从落后到领先国外的跨越,并引领了国际综合电力技术的发展。研制的某电磁发射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取得了与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同步发展,并打破了我国导轨式电磁能武器技术始终徘徊不前的局面,取得重大进展。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2项、技术发明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二等奖8项。
  团队成果推动了我军舰船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媒体的广泛赞誉。团队积极推进“军民融合”,牵头成立了国家级新能源接入设备研发中心,研制的风、光发电变流装置及多能源电站已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团队依靠长期积累、持续发展,已拥有7亿多元固定资产、2万余平米科研建筑面积,700余套仪器设备;共获国家/国防发明专利70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SCI/EI论文550余篇。目前,团队正开展综合电力和电磁发射系统的工程研制与成果推广应用,积极推进海军装备信息化变革和民用相关领域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5 15: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未来五年武汉将要怎么干,未来的武汉将是什么样。

                           http://hb.qq.com/a/20170212/018463.htm

八个字认识现在

挑战、警醒、机遇、潜力

挑战——武汉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标兵在增多、追兵在逼近,正处于“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发展关口。

警醒——全市上下务必警醒起来,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勇于应对新的挑战,全力以赴推进赶超发展!

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国家重大改革发展试点落户武汉,武汉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潜力——今日武汉,产业基础、科教人才、区位交通、发展空间、生态禀赋等优势更加凸显,发展潜力很大。

两步走奋斗目标

翻一番,2万亿

到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为复兴大武汉打下坚实基础。

“三化”内涵复兴大武汉

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

请特别理解这句话: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是复兴大武汉的战略选择,是中国梦在武汉的生动实践。

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国家中心城市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中的核心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

建设国际化大武汉——国际通达能力大幅提升,成为联贯长江经济带、联接“一带一路”、联通世界的重要枢纽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现。

建设生态化大武汉——使武汉成为“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国际知名宜居城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城市和谐共生,让绿色福利惠及子孙后代。

从“三化”到“六个更”

复兴大武汉是为了人民

我们要通过艰苦努力,让大武汉更加繁荣、更有品质、更为宜居!让广大市民对这座城市更加认同、更加自豪、更加热爱!

未来怎么干

重点有这些

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富民兴汉的重要源头活水。实施“聚商育商工程”,建设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在武汉发展中的比重和地位。

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武汉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重点引进大型央企、中国民企500强和世界500强企业。让武汉成为投资者的天堂。

留住大学生——加快建设大学生创业街区园区、环高校创新带,鼓励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在汉创业创新,把武汉打造成为大学生“创业创新圣地”。

武汉大都市区——强化武汉“主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深入推进武汉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发挥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引领作用,有力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

“1+3+3”——构建“1个主城+3个副城+3个新城组群”的城市空间格局。做精做优主城,坚持“三镇三城”均衡发展。做大做强光谷、沌口、临空副城。加快建设东部、南部、西部新城组群。注重城市战略性空间留白。

四水共治——水优势是武汉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要利用水资源、优化水空间、治理水环境、保障水安全、弘扬水文化。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为重点,大力推进“四水共治”。

滨水生态绿城——勾画出江湖相济、湖网相连、人水相依的美丽画卷,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滨水生态绿城。

文化功能集聚区——加快建设以琴台中央文化艺术区为核心,以武昌古城—环东湖和沙湖、汉口沿江—张公堤园博园为支撑的“一核两带”文化功能集聚区。

思想大解放——着力推动思想大解放,坚决破除一切阻碍武汉赶超发展的思想禁锢,坚决破除一切阻碍武汉复兴的体制机制束缚。

红色引擎工程——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让每个基层党员成为全社会最具活力的“红色细胞”。

最亮眼的单独说

三大亮点区块瞄准世界一流

长江新城——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

武汉长江主轴——规划优化武汉长江主轴,重点围绕主城区长江段,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

东湖城市生态绿心——规划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传承楚风汉韵,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

记住这些产业

它们未来可能改变武汉

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建设国家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及产业创新等基地,推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支柱产业。

未来产业——超前布局量子通信、人工智能、3D打印、磁浮交通等未来产业。

新兴制造业——加快布局“下一代汽车”、智能家居、大纤维、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

这两个中心

将代表武汉创新和智慧能力

国家科学中心——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争创有特色的国家科学中心。

武汉超算中心——建设武汉超算(数据)中心,推动万物互联,打造具有智慧中枢功能的“城市大脑”。

这些会节

将让武汉更加“高大尚”

筹办好世界军人运动会、飞行者大会,推动“大河对话”成为国际知名文明论坛,申办更多国际性会节活动。

办好“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和国际生物健康产业博览会。

积极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作用,举办系列民间资本投资大会。

扩大设计双年展、国际时装周影响,着力发展时尚产业,打造中部时尚之都。

不断扩大渡江节、武汉国际马拉松、武网公开赛的影响力,创建全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

民生大礼包

重点是“富民”“惠民”

脱贫攻坚——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不让一个贫困人口落下。

增收计划——实施“城乡居民增收激励计划”,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拓展增收渠道,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加快增长。

双创致富——降低民间投资门槛,鼓励更多老百姓走“双创”致富路子。

住房保障——到2021年基本完成城乡危房改造、基本实现常住人口低收入住房困难居民应保尽保。

医疗卫生——创建国家级医学中心,创建国家健康示范城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

生态环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基本消除内生型重污染天气。建成百里东湖绿道,努力构建串联主城和新城的绿道网络。依托六个绿楔,建设一批复合型郊野公园和美丽乡村发展带。实施“绿化、彩化、亮化、美化”工程,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园林城市。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7 11: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handd648 于 2018-2-17 12:17 编辑

              品 都   ---  武 汉

                      集东西南北 , 散五湖四海,全力打造 中国制造集散之都

                                          http://news.cjn.cn/cjsp/fb/201702/t2965923.htm


  复兴大武汉,我们不能就武汉来认识和推进武汉发展,而是要放眼世界、把握全国大局,把武汉发展放在全国乃至全球来谋划。

  湖北“主中心”,长江经济带脊梁,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国家中心城市,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亮点城市。武汉的城市定位,既基于城市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又基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武汉的期待要求。

  现代城市发展,越来越呈现出集群化趋势,中心带动,优势互补,相互协同。城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强劲的带动作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一批城市圈、城市群、经济带战略。

  国家对武汉寄予厚望,要求我们加快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在长江经济带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在中部崛起担负战略支点。相对于这种要求,相比于走在前列的城市集群,我们无论是在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上,还是在长江中游城市圈协同、长江经济带联动上,都还需要特别加快。

  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城市的承载空间、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只囿于武汉来谋划武汉,既不能保证自身持续健康发展,也不符合全省、全国发展大局。国家有要求,发展有需要,我们要有大格局,在更大的空间范围来发展武汉,发挥作用。

  武汉是湖北的武汉,政治上、地理上都是如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武汉的“主中心”地位,不能机械地将武汉看作中心、把周边区域视作陪衬,而是充分发挥“主中心”的辐射带动功能,在产业经济、生态保护、公共交通、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快推动武汉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为全省在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做出更大贡献。这也是武汉在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战略中能否有更大担当的前提。

  我们还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化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新一轮合作,加强与上海、重庆等城市对接,发挥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引领作用,有力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

  城市之间、区域之间,既激烈竞争,又合作共赢,两方面都是推动国家发展的积极因素。我们既要不惧竞争,不甘落后,赶超发展,又要积极合作,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http://hb.people.com.cn/n2/2018/0125/c192237-31181667.html

                     http://www.02718.cn/article.action?id=21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7 11: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随着网上曝出了一组中国海军936舰搭载“电磁轨道炮”进行试航工作的照片后,顿时就引起了世界网民的热议。


比如俄罗斯网友就对此极为赞叹,并讨论相关技术;而美国网友则是一片哀嚎,对于美国准备2019年停止相关技术开发一片谩骂;至于老邻居印度,毫无意外的拼命称“造假的中国制造”;而对于泰国、越南、土耳其、法国、英国等等其他国家,则是不一而足,惊叹、嘲讽、担忧都有。






电磁炮上舰

最后,我国网友的反应自然不用说,满满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那么随着电磁轨道炮的上舰测试,未来它将会如何改变现代海战?

很多网友称,随着电磁轨道炮的出现,战列舰时代或将在不远的将来重新开启。毕竟电磁发射作为一种全新的投送方式,不仅可以发射炮弹,还可以发射反舰、防空、反潜导弹,这将促使战舰炮塔增多,吨位也会随之增加。





电磁轨道炮

不过,老话说的好“历史虽然会惊人的相似,但却绝不会简单重复”。巨舰大炮未来或许会存在,但绝不会是战列舰那种简单粗暴的卷土重来,而会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而对于这种全新的超强战舰,马伟明院士称其为“全能舰”!

全能舰,就是指将电磁轨道炮、激光武器、电磁火箭炮、电磁线圈炮等舰载高能武器,与全电舰船技术集成,使一艘战舰具备系统的防空、反潜、反导和对海、对岸的精确打击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7 11: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handd648 于 2018-2-17 17:30 编辑

         苹果或将向中国制造商购买内存芯片:正与长江存储公司谈判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8_02_15_447204_1.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17 12: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设立天兴洲免税购物岛特区,为了鼓励免税购物体验性,对游泳横渡长江登岛购物者不受购物金额上限,打造世界免税购物天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7 17: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自己的显卡又要来了

本帖最后由 whandd648 于 2018-2-17 17:29 编辑

      
    虽然在半导体领域相对世界顶尖水平差距很大,但中国也正在努力迎头赶上,国产CPU处理器、内存、闪存等等都在积极进取。现在,中国自己的显卡又要来了!

据新华社报道,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9研究所研发、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3D图形处理器芯片“凌久GP101”近日一次流片成功。

     据介绍,凌久GP101 GPU芯片支持HDMI、DVI、VGA等通用显示接口,支持2D、3D图形加速和OpenGL ES 2.0,支持4K分辨率、视频解码和硬件图层处理等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军民两用电子设备、工业控制、电子信息等领域。

    据悉,这是709所的GPU芯片研制中第三次一次流片成功,标志着国内自主研发GPU芯片已经具备批量生产能力,为后续相关研发和国产化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背景介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9研究所位于武汉东湖之滨,是武汉“中国光谷”的重要科研单位,是我国最早融计算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数学理论研究为一体的国家重点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信息指挥系统、计算机加固技术、容错技术、并行处理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与软件工程、图形图像处理、机电一体化、印制电路等专业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709所以高新技术研究为中心,研制的系统和各类设备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国防现代化和信息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全所占地1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超亿元,科研实力雄厚,实验手段完善,仪器设备2000余台套,建有系统仿真、系统联调2个实验室,EDA、机械CAD 2个设计中心,集成电路测试、例行检测、软件测试4个检测中心,拥有设施齐全的电子装配、印制板制造和机械加工3条生产线。

     709所现有职工千余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专家50余人次,研究员70余人,高级技术人员300余人。所内有独立的培训机构,负责全所职工的继续教育和研究生学历教育,现拥有3个硕士点,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全部二级学科,有一个博士点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研究方向,20名研究生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



嗯,我们迟早也会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4 16:30 , Processed in 0.08770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