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庐州高新站

[转载] 宁南山:中国的中高端产业分布和大城市房价探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0: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度的竞争可以激发年轻人的斗志,给予优胜者以奖赏,给予不努力者以打击,但是也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就是现在的恶果:
1)走向香港化,年轻人买的房子越来越小,居住面积越来越拥挤
在2014年的时候,说实话我觉得一线城市房价虽然贵,但是也还有希望。
以深圳为例,房子均价2014年2.4万,买一套90平米的住宅216万,首付三成64.8万元。按照深圳2014年社保缴费基数平均工资5218元,两夫妻年入12-13万,省吃俭用省着点花一年存6万元,11年可以存满首付,如果找父母亲戚借点钱,还不需要11年。
作为本科毕业生,收入会高于平均水平,夫妻努力一点年入20万,一年存10万元,6年就可以凑齐首付,还是看得到希望的。
30年组合贷月供为7500元左右,一年8万多,虽然这对年入20万的家庭刚开始辛苦一点,但是收入的增长是可以预期的,日子会越来越轻松。

而现在深圳均价已经五万四五,买一套90平米的房子,495万元,首付148.5万元,
更要命的是组合贷月供30年还要1.8万元一个月。
2018年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发布的,7月1日开始执行的社保缴费平均工资是8348元,两夫妻一个月收入是1.67万元,已经抵不上月供了。
但是不买房孩子上学怎么办,房租上涨怎么办,于是还是要买的,那就退而求其次,不买90平的,买总价相对更便宜的82平米的,买78平的,买六十多平米的,或者就是啃老让六个钱包多凑点首付,花的钱越来越多,买的房越来越小,这不是香港化是什么?

我上一篇文章发表后,还有人针对我的文章,写了篇《中产阶级过的轻松,国家没有未来》,我只看到标题就没点进去看,因为我大概知道会怎么论证。
但是我想作者可能不了解现在年轻人面临的困境。

不是年轻人不努力,深圳社保缴费基数平均工资从2014年的5218元,上涨到2018年的8348元,这就是努力的结果,但是努力干了四年,总体而言买到的房子反而面积更小了,朝向更差了,小区更破了,这是存在问题的,不符合奖励努力者的原则。
有问题就要承认问题,应该去讨论问题怎么解决。

四年前的深圳,房价只有现在的50%不到,房价收入比远比现在合理,难道那个时候的深圳没有未来了吗?
不只是深圳,国内各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在几年前也远比现在合理,那个时候的中国没有未来了吗?
有个读者给我私信,他在上海看房子,面对高架桥噪音巨大的房子,竟然也要上千万元才能买到,而仅仅在2014年,上海的房价却还只有现在的60%,房价猛涨迫使通过努力工作涨了工资的年轻人,居住在环境更差,面积更小,噪音更大的房子里面,这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0: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2)无产者供养有产者
上一篇文章发出后,收到了不少私信,不好意思没能一一回复,但是有两封信我觉得很感慨,
一个来自深圳,一个来自上海。
深圳的读者今年想买房,看中的房子115平米1050万元,而业主2004年买房的时候只花了72万元。这个楼盘我知道,并不是什么豪宅,深圳的豪宅远不止这个价。
这个业主除了这套房在深圳还有几套房,卖掉这套房子,他不仅免费居住了十几年,还获得了978万元的增值,平均每年70万元,实现财富自由。

通过房产增值,获取资本所得是合理的,但是一年70万元的资本所得实在太高了。
我认为一个国家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劳动所得大于资本所得。
比方说一个深圳无产者A选择劳动,他一年创造的GDP是20万元,
而一个深圳有产者B选择不上班,靠房产增值获取财富,那他的房产增值每年就不应该超过20万元,否则结果就是无产者A通过劳动赚钱的速度,赶不上有产者B通过房子涨价赚钱的速度,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如果说中产过的轻松,国家没有未来,我想其含义是中产的钱应该流入到国家手里,用来搞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军事发展,落后地区转移支付之类的吧。
但是实际上,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由于严格控制土地资源供给,绝大部分住宅交易都是二手房交易,在这个读者的例子中,年轻的买房者,通过辛苦工作三十年还房贷,贡献了1050万元的劳动成果,却是90%都进入了多套房有产者的腰包,而不是流到了国家手中。

房价猛涨的结果,资产更多的有多套房的富人成为最大受益者,
而只有一套房想改善的年轻人,以及没有房的年轻人,还要担负起生育小孩任务的年轻人,成为了最大受害者,
房子更多的人不需要劳动就可以活的很轻松,获得增值大大超过辛苦工作上班的人劳动所得,变成了穷人供养富人,无产者劳动供养有产者。这是不合理的。

我们以贵州省为例子,看看房价上涨对富人和中低收入者的不同影响,
贵州省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经济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贵州省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3%,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4.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4.4个百分点。
为了解贵州省汽车零售市场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贵州省统计局调研组实地走访了贵阳、遵义等重点地区的重点零售企业,调查发现:发现房价上涨,是导致该省汽车销量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
贵州省统计局调查组发现,该省合资中低端品牌车最影响最大。这是由于合资中低端品牌汽车的价格主要适合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群体相对较大;
而高端品牌汽车的销量则趋于稳定。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省统计局调查组还发现,近年由于贵州省城镇化加快,拥有多套房的“拆二代”人数众多,对高端汽车需求增大。

这几年的房价大涨,我也是受益者,一两年时间涨了几百万,比我上班赚的还多,如果我卖掉房子,就可以轻松把买房的年轻人数十年的劳动成果转化为现金进入我的腰包,然后我再对他说,“你要是过的轻松,国家就没有未来”。

但是我一点也不希望我的房子这样猛涨价,房价上涨和收入上涨相对应,一年涨个几千元,几万元,能帮我抵御通货膨胀就可以了。
我认为,美好生活应该主要靠劳动去创造,靠个人努力去创造,而不是资本所得远远大于了劳动所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0: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3)超低生育率的蔓延
由于我国越是大城市,生育率越是低下,北京上海的生育率都在1以下,
目前我国一级体系里面的四十多个大城市,由于中高端产业的向心力,因此在不停的吸纳人口进入大城市这个“低生育率区域”,各个城市从2017年开始还通过户籍放开等形式展开了抢人大战,大城市人口占比还在不断提升,
这意味着整个国家目前的超低生育率还会往下掉。

而目前的形势,隐隐有一级体系里面的四十多个大城市全部学习一线,大力发展产业,但是通过限制土地供应等资源控制人口,房价猛涨走向香港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大城市总体生育率还要继续往下走。
以下是安居客上的西安二手房交易价,2017年9月还是8032元,2018年8月变成了12379元,不到一年涨了50%。
以贵阳为例,贵阳城区(不含三县一市)土地出让价格:
2016全年2564元/平米的成交均价,2017上半年3587元/平米的成交均价,上涨了39.9%。
房价未来涨不涨,真的很清楚。
西安,贵阳,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在以前都是大量供应土地,使得房价缺少投机空间,现在都有逐渐改变的趋势,向一线城市看齐。

大城市是我国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是年轻人的聚集地,是转移支付,财政资金和税收的主要来源地,通过各种对人供给资源的限制,迫使居住在四十多个大城市的数亿人进一步陷入超低生育率怪圈,进入超老龄化,那么将极大的不利于我国的经济长期发展,极大的削弱大城市提供转移支付和税收的能力。

我国一级体系的四十多个大城市,生育率能超过1的都没有几个了,
原因很简单,2015年全国1%人口抽查得出的全国生育率是1.047,北京和上海更是只有0.707和0.737. 虽然认为1.047这个数字有低估,但是即使是翟振武这样永远高估人口增长的人口学家,也认为全国生育率只有1.5-1.6,因此我国在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

全国尚且如此之低,大城市就更不用说了,在目前人口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还有人为高房价和高教育支出辩护,一个年轻人极度减少,陷入超低老龄化的国家才是真正没有未来,到时候又引进一堆外来移民当做“国际人才”引进,现在在华的外国人和留学生群体,至少我认为达到“人才”标准的并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0: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庐州高新站 于 2018-8-13 10:52 编辑

本文概括下来就是:
1:国家应该大力支持中高端产业在一级体系里面的四十多个大城市扩散,
用马太效应对抗马太效应,用大城市对抗大城市,
支持落后地区的大城市发展,从一线城市争抢中高端产业资源,
目前看来郑州,西安,合肥,成都,武汉,贵阳等都发展不错。改变中高端产业资源从集中在一线城市附近的局面,扩展到全国均衡布局。

2:大城市,中小城镇,农村三级体系
产业发展,先优先力推中高端产业在一级体系的大城市扩散,
同时力推从大城市向该区域周边中小城市扩散。
农村人口会不断减少,更多的人们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工作,才有可能更好的反哺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

3:大城市的中高端产业发展必然带来人口增加,所以这些后发的大城市在人口不断增加后,有极大的概率学习一线城市“大力发展产业,控制土地和教育资源供给”的理念来控制人口增长,这样的结果必然是
1)香港化
“房价越来越高,居住面积越来越小”
“无产者供养有产者,劳动所得不如资本所得,贫富差距拉大”
2)进一步拉低生育率,大城市天然就是低生育率,因为受教育年限长,不婚丁克同性恋等新思潮包容度大,移民出国等等。
如果再继续通过压缩资源供给的方式进一步推高竞争激烈度,结果就是超低生育率,为什么历次人口调查,北京和上海都是全国最低的生育率,是有原因的。

中高端产业带来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吸引年轻人源源不断的进入大城市,这是不可逆的,越来越多人的进入大城市这个“低生育率区域”,国家总体生育率还会往下掉。
2018年至今,我国新生儿出生人数仍然没有公布,很多人认为是出现了大幅下降,我们且看这个猜测准不准,我认为这很有可能是事实,不然最近新闻怎么开始放风要全面放开生育呢?

因此国家需要保证在全国一级体系的四十多个大城市,保证土地供给,实现住宅数量和工作机会合理对应,区域内有十万个工作机会,那就要配套提供十万套以上的住宅,让土地和住宅资源为人服务,而不是人口服从于规划,让人为多年前的规划服务,保证房价收入比在合理范围内。
人们从农村,中小城镇进入大城市,只会更加节省土地,也会腾出更多的土地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3 10: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3 11: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有道理,但也仅仅是个人研究观点。合肥未来的路怎么走从孙时期就敲定了!在当年急需提高经济水平的时候,孙就提出坚决不要落后产业,坚决不做沿海发达地区的落后产能转移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3 11: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孙时期的各项政策都是比较有前瞻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3 11: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联想在合肥没有研发中心 打着研发南艳湖拿了那么多地搞房地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3 11: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打下的基础,留下的资源财富,续任者能不能持续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3 11: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刚看的帖子。合肥很励志,加油合肥。在中高端产业中抢占先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3 11: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时期的各项政策都是比较有前瞻性。但是也有缺憾以容安动力为代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3 12: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新兴产业主要看IC(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AI(人工智能产业)、高端制造业(如平板显示、航空制造等)、汽车制造与新能源汽车,再加上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产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3 12: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是上次写那篇爆款推文的吧!什么中产阶级那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3 12: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看到武汉和南京发展逐渐成型,合肥千万不能怠慢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产业都要提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3 12: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合肥的房子到底还能不能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 06:12 , Processed in 0.06246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