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thonytsing

[数据时讯] 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国家批复设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8 18: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了,文化地位的现实确立,文化特区前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8 18: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8 18:2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洪河岸边 发表于 2020-6-8 17:57
希望河南借着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东风,摒弃一已之私,大力宣传河洛文化,宣传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核心,是中 ...

天中文化本来就是河洛文化的一部分,周公营洛的时候说的清楚,不知道啥时候东边开始说天地之中特指嵩山,然后怎么就曲解成东边成天地之中了,无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8 18: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好消息,至少肯定了河洛文化的重要性,也为河洛文化正名啦,但是不必过于兴奋,因为这样的保护实验区已经有不少了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福建省,2007年6月)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安徽省、江西省,2008年1月)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青海省,2008年8月)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四川省、陕西省,2008年11月)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广东省,2010年5月)
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湖南省,2010年5月)
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 (浙江省,2010年6月)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山西省,2010年6月)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山东省,2010年11月)
迪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云南省,2010年)
大理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云南省,2011年1月17日)
陕北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陕西省,2012年5月25日)
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广西,2012年11月)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贵州省,2012年12月)
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江西省,2013年1月)
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青海省,2014年8月)
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湖北省,2014年8月)
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庆市,2014年8月)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福建省,2017年1月)
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河南省,2017年1月)
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青海省,2017年2月)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实验区 (山东省,2019年12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8 18: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洛文化的内涵有哪些?

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洛河交汇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和。它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以洛阳古都所凝聚的文化为核心,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根源性、传承性、厚重性、辐射性。

河洛文化当前集中体现在众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中。如以黄河、洛河两岸为主要流传地的河洛神话群;以河洛当地自然环境、物候气候为基础的生产生活习俗;以名人、名物、名地等为信仰对象的信俗;以流传久远、独具特色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为代表的表演艺术;以河洛自然资源、风物特产为原材料的传统工艺;以洛阳牡丹花会为代表的节庆习俗等。

2011年,“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原河南省文化厅批准设立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洛阳按照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积极开展文化生态区域性整体保护工作。

近年来,洛阳坚持保护优先,加强文化遗产地方立法保护,实施河洛文化资源保护工程,探索文物保护“洛阳模式”,推动了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同时坚持活化传承,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示范引领作用,举办非遗展览展示系列活动,2017年起每年评选“河洛大工匠”和“河洛工匠”,先后建成非遗展示馆34个、传习所29个,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


洛阳将建设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根据申报报告,接下来,洛阳将制定《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纳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争取进入国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并计划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实施“留住河洛乡愁” 计划。通过开展“延续文脉”乡愁地方元素挖掘梳理工作、“乡愁乡情”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薪火相传”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凝魂聚气”民风民俗展示工作、 “记住乡愁”特色旅游体验活动,延续乡村文化根脉。

二是实施“非遗驻校”“非遗驻社区”计划。开展“一校一非遗”手拉手活动,让特色非遗项目长驻校园,为非遗培育后继力量。实施“非遗社区”培育工程,建设新型社区文化形态。

三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计划。对急需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予以公布,优先抢救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密集、文化生态良好的村落、乡镇建立目录,进行小型区域性整体保护。为非遗传承人群搭建平台。

四是实施河洛文化弘扬计划。建设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集中展示包括河洛文化在内的黄河文化。积极承办沿黄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建设“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科技+非遗”的手段,讲好非遗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8 19:37: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fire1988 发表于 2020-6-8 18:23
天中文化本来就是河洛文化的一部分,周公营洛的时候说的清楚,不知道啥时候东边开始说天地之中特指嵩山, ...

曲解某山是中,故意的,山上有什么人烟,天地之中肯定是都城为中心,只不过在山上地势高观测天文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8 19:48: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fire1988 发表于 2020-6-8 17:54
呵呵,不要太天真,东边在努力想弱化掉河洛文化,用炮制的嵩山文化圈替代河洛文化,这种无耻行为已经很久 ...

东边炮制过嵩山文化、天中文化、中原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8 21: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洛阳狭隘,只是东边炮制嵩山文化、天中文化、中原文化的目的,就是弱化“河洛文化的地位”。难道西安一直打压称洛阳是陪都难道不狭隘吗,做人要厚道没错,洛阳人也太厚道了,太厚道了容易被人欺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8 23: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想过没有,省里定的洛阳和郑州错位发展也有这层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8 23:5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怒独僧 发表于 2020-6-8 17:22
不能算碰瓷,河洛文化不等于洛阳市文化。

应该是这么回事。河洛文化的核心是都城文化,其精髓早已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其躯壳早已成为砖块瓦砾深埋地下。当代河洛人在对河洛文化的传承和诠释方面并不具有特权。再打个比方: 香山寺的假和尚、广化寺的骗子和尚都代表不了佛教文化,但这丝毫不影响龙门石窟成为佛教艺术瑰宝和世界文化遗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9 00:16: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渚鹭鸶 发表于 2020-6-8 18:28
是个好消息,至少肯定了河洛文化的重要性,也为河洛文化正名啦,但是不必过于兴奋,因为这样的保护实验区已 ...

所以说,主打“文化”牌是个歧途,并不能凸显河洛地区的亮点。“都城遗址群”才是洛阳盆地的特色,不会有任何歧义,也没有哪个地方敢来和你争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9 08: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经初审、考察评估和专家评审等程序,文化和旅游部批复同意我市设立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洛阳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在国家层面上获得的又一重大战略机遇,为加快建设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长极再添新动力。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

  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洛河交汇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和,是黄河文化的主脉与活水源头,在黄河文化中居于中心地位。它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以洛阳古都所凝聚的文化为核心,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根源性、传承性、厚重性、辐射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洛阳市行政区域为社会环境依托,以洛河、伊河、瀍河、涧河等河流及洛阳盆地一带平原、丘陵、山地复合地貌为自然环境依托。截至目前,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项、省级62项、市级145项、县级731项。

  河洛文化当前集中体现在众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中。近年,我市秉承“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探索出了整体保护的“洛阳模式”,坚持活化传承,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示范引领作用,举办非遗展览展示系列活动,2017年起每年评选优秀非遗传承人入选“河洛大工匠”和“河洛工匠”,先后建成非遗展示馆34个、传习所29个,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

  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获批,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河洛文化重大战略地位的认可,对洛阳作为河洛文化、黄河文化和华夏文明的起源地和核心区的认可,凸显了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文化的主流文化和母体文化的地位,对我市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深入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设立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加强河洛文化生态保护,有利于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优化河洛文化生态环境,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有利于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与环境涵养,促进运河地区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有利于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根据要求,实验区设立一年内,所在地区人民**要形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实施三年后,文化和旅游部将组织开展建设成果验收。验收合格的,正式公布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并授牌。

  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文旅系统将以此次获批设立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契机,大力实施“留住河洛乡愁”计划,延续乡村文化根脉;实施“非遗驻校”“非遗驻社区”计划,为非遗培育后继力量;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计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密集、文化生态良好的村落、乡镇建立目录,进行小型区域性整体保护;实施河洛文化弘扬计划,建设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和“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记者 李冰 通讯员 栾海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9 08: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渚鹭鸶 发表于 2020-6-8 18:28
是个好消息,至少肯定了河洛文化的重要性,也为河洛文化正名啦,但是不必过于兴奋,因为这样的保护实验区已 ...

这里面以少民文化和非常有特点的区域性文化为主,除了徽州、晋中等,传统汉文化区域非常少。宝丰和潍坊那个很出乎意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9 08: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洛文化当前集中体现在众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中。”

这种表述有问题啊!众多历史古迹难道不能体现河洛文化吗?孟津的龙马负图、洛宁的洛出书处,二里头、大谷关,六都贯洛,都是河洛文化的重要载体啊!

不能光盯着非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9 09: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洛阳市行政区域为社会环境依托,以洛、伊、瀍、涧等河流及洛阳盆地一带平原、丘陵、山地复合地貌为自然环境依托,核心保护区为洛阳市城区及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偃师市;次核心保护区为洛阳市其他县市。

看来这次设立河洛文化试验区也并没有纳入巩义登封汝州等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3 01:50 , Processed in 0.07747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