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饭碗五十六

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中央及省市媒体在徐州高校采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0 13: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我说的有点重,但从现在情况来看,徐州有点像苏联的发展模式。实体经济过于倾向重工业,能源行业和装备制造业,这也和上级给徐州的定位有关。如果不加快发展高级现代服务业的话,徐州永远也达不到,跟不上苏锡杭甬宁的脚步。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徐州的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行业,落后苏州10——15年。而苏州的服务业在全国也就那样。为什么有不少人觉得徐州这几年在经济数据上发展不错,但貌似除了各种数据,城建面貌甚至不如临沂这样的“农村都市”。这就是过度发展单一工业经济的结果。能源行业,尤其是枯竭型能源行业,带来的城镇化边际效应是很低的。而重工业,只能当成框架支撑,而绝不能当饭吃。徐州的发展任重道远。我很赞成饭碗五十六的一个观点,就是徐州不能以重工,能源业吃一辈子。徐州本应是商贸物流金融中心。而现在这方面偏得太大了。搞得徐州成了工业奶牛。朱民市长上台后,希望能好好发展现代服务业了。如果单单从城建来说,现代服务业带来的城建变化远远好于工业能源带来的变化。徐州有科教的优势,这点比苏南先天条件好,但徐州留不住人才,白白浪费了科教优势。这和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3: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饭碗五十六 于 2012-12-20 13:28 编辑

说过很多次了,徐州的经济价值就是商贸 物流 金融,历史上一直是这样。重工业城市的帽子是建国后强加的,根本不是徐州应有的地位。这几年不管是省内的定位还是自身的产业转型,徐州都在朝着本来的面目恢复,假如不是产业转型,徐州也不会在05年06年的时候经济指标一度落后济宁,这是转型的代价,要不然,恐怕三产比例连今天的成效都没有。
    省内三大都市圈 三大金融聚集区 长三角区域中心 淮海商贸中心 前几天和省商务厅的战略合作协议也签订了,明确提出徐州建设商贸金融都市的目标。所谓都市就是要在商贸金融上占据制高点,没见过有哪个地方只靠工业成为都市的,反之亦然。这些都是具有实质意义的,对徐州的未来将有深远的意义。一切不合理的东西都会成为过去时,只有合理的东西才能生根发芽茁长成长。徐州7、8年时间就基本可以达到今天苏州的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0 13: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但是目前来看,服务业暂时还拿不出手。上市公司少的可怜,增长的也不快。很可怕,这就是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工业能源产业比重过大的结果。扯远一些,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很弱小。国家和省政府如果真心扶持徐州,就让徐州全面开放。但是国务院的长三角规划中仍然把徐州首先定义成装备制造业基地和能源基地。一个虚无缥缈的淮海更像是安慰。历史使命如此,所谓的“三大金融聚集区”苏锡常“”南京“”徐州“和三大都市圈一个样子。自身的产业结构固定在这了难以改变。省里面不可能让徐州完全搞民营经济市场经济的。不然谁去当奶牛?苏州还是南京?呵呵。二十年内徐州的基本产业是不会改变太大的。三十年内也不会有华为,联想等创新性企业,也不会有”宁波银行“”杭州银行“等有影响力的城市商业银行。定位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0 13: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改革不能同日而语。苏州靠近上海又是沿江苏南。有明显的城市集群和政策优势。但因为有上海,苏州不会成为核心。徐州更像核心的样子但徐州欠的老账太多了。所以我一直觉得徐州应该加强与周边的联系,尤其是连云港。把奶牛的负担分给其他城市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0 13: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深圳,佛山,宁波,大连,厦门等天生与徐州不是走的一条路。徐州想赶超早着呢。都说徐州政府务实,基本把目标定在”苏北“”淮海“。是因为领导也清楚,徐州与上述城市差别(不光是差距)的还是很多的。我不是悲观,我说的是事实。因此,徐州想走出一套”南京Style"就不难理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0 14: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刚把一篇某城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交上去,感触颇多。话有点多,让大家见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0 15: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hbwydy


    理解,因为这里的板油多少都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虽然徐州近些年起势很明显,我记得上半年经济增速居沿海各省份城市前三,工业增长也很迅猛,进出口持续爆发,但是还是因为老账欠多了,城建、民营经济、金融、交通等等很多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但是换个角度想,我们正处于徐州变化最大、发展最快的时期,看着自己心爱的故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何尝不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这种兴奋不同于一个发达城市今天多了一栋大楼、明天多了一条地铁的感觉,而是来自一个原本“积贫积弱”的发展中城市带给大家的破茧成蝶的蜕变的过程,由此带给大家强烈的视觉反差,相信很多人都会一直印记在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6: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饭碗五十六 于 2012-12-20 17:34 编辑

回复 18# hbwydy


    呵呵,你这样理解的话就说明你还没有真正搞清楚事情的本质。徐州不是奶牛,也不是当奶牛的料。我说句不好听的话,江苏未来的发展状态,别说以徐州为奶牛,就是把整个“苏北”当奶牛都杯水车薪。真正的奶牛是哪?中国的精华就是东部地区,相对的中西部大面积的腹地就是奶牛,再说句到地的话,以后广大的世界范围都是我们的奶牛。记得当年英法西葡那些跨洲连海的广袤殖民地吗?这才叫奶牛,今天虽然已经不是武力占有的年代了,但资本的侵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现在也就是个奶牛,或者说正在从奶牛向饲养者转变的阶段。这个要是看不懂就是眼界问题了,呵呵。
    长三角规划和江苏2030城市发展规划都明确提出徐州的淮海商贸中心地位。这已经表明了徐州未来的发展方向,江苏的未来发展,壮大徐州是唯一的途径,这一点根本用不着怀疑,指望没有腹地支撑的沿海是没有用的,除了上海北翼的南通有点希望外,其余根本不能指望。徐州几千年来一直是周边地区的中心,未来也不例外。不要觉得淮海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几年前铜山区划 国家级开发区都被看作YY,更奢谈轨道交通这种事。
    前商务厅厅长来接老曹的班,前几天市里和省商务厅的合作协议,明确提出徐州全面对外开放和建设商贸都市,并作为江苏商务经济新增长极的目标。这一切都是巧合吗,都是只是忽悠玩玩?没那个必要吧,“安抚”不需要那么劳师动众。不说远的,三四年前徐州的商贸金融水平比今天如何?再三、四年后呢?别说二三十年,就是5年10年后徐州的产业结构还像你说的没有变化,那就说明国家和省里编制规划就是为了忽悠一个上万亿GDP 拥有轨道交通 且城市人口四五百万的地方玩,你觉得可能吗?呵呵~~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将是徐州商贸 金融急速膨胀的大时代,咱们可以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7: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饭碗五十六 于 2012-12-20 18:15 编辑

回复 20# hbwydy


     呵呵,真有点哭笑不得。这些城市不是因为和徐州走不同的道路,它们的发达一靠历史底蕴(深圳除外,原因说过很多次,这里不再赘述),二靠“先富起来”的政策意志。我们翻翻历史看,徐州经济的发展轨迹和它们有什么不同?明朝有个朝鲜人叫崔溥,他编了一本书叫《飘海录》,内容大致是从杭州到北京沿运河一路的见闻,里面对徐州的记述是“物华丰阜,可比江南”,那时候徐州只是个直隶州,连府都不是。聚集人和财是徐州的经济禀赋,重工业只是假象罢了。
    徐州ZF从来也没把自己定位在苏北,徐州也不是苏北,那只是统计口径罢了。像西安是“西北王”、广州是“华南王”一样,徐州就是“淮海王”,历史上一直如此,只是现在淮海的地位已经不能再与汉朝的楚王国相提并论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西安 广州 南京这样的城市是“大诸侯”,徐州则是地位次之的“小诸侯”,因为就中国现在的格局和徐州自身的能量来说,我们已经撑不起大诸侯的担子了。但是无伤大雅,徐州该是什么样,国家是很清楚的。我可以这么说,假如没打算做大徐州的话,我们这几年的所有取得的东西都完全没有必要,徐州完全可以继续沉沦。轨道交通更说明徐州将会在未来肩负重要的使命,不光是江苏的全境繁荣,还要成为沟通南北,联动中原地区和出海口,真正实现东部全面繁荣的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0 17: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饭碗五十六
    好,但愿如你所愿,不过你所说的战略离目前的实际还是有距离的。徐州这个奶牛短时间内是逃不了的。不然国务院的文件怎么没把徐州定义为"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中心"?呵呵,实际情况是徐州的外资到帐,存贷款总量等一系列指标江北倒数。我不否认你的观点,宏观大局上是这样。可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徐州看似有政策有潜力了。现在和徐州差不多的城市哪一个没政策没潜力?何况我们讨论的是产业转型的问题。不是说徐州现在过去和未来这样虚的内容。徐州还是帝王之乡呢,我们总不能活在"大历史""大文化""大未来"上吧?战略高度上徐州就是那么回事罢了。麦肯锡今年内部作了一份长三角的评估,认为以徐州为代表的苏北地区在未来10年内依然承担这产业转移,劳务输出和能源供给的任务。我到是希望中西部能赶快成为东部长三角的奶牛。但从目前来看,中西部勉强能应付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部分的供给。这是事实。因为西部的工业化尚未形成产业集群,更多的资源是做为战略储备的。所以徐州这个新兴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还得靠着能源和重工立家。这个短期改不了。大战略还是要小战术支持啊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0 18: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饭碗五十六
徐师大早就是综合型大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0 18: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徐师大的学子,俺倍感欣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0 18: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规定不准以地区名命名学校,徐师大的改名是有特殊原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8: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饭碗五十六 于 2012-12-20 18:26 编辑

回复 25# hbwydy


     呵呵,兄台勿怪。三十年的差距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填平,这是个长期的过程,谁都明白。中国的事情不是国外人能真正明白的,中国的ZF可以指挥法院,可以轻而易举的掀起一场大规模内乱,这在国外简直是匪夷所思。这里就不多讲了,说到底是中国的体制问题和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这很重要,你只要知道徐州绝对不是中国城市的底层就行了,这一点很重要。
    其实我们在这里说什么都无所谓,无论是高调还是悲观,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全力,无可厚非。但这影响徐州的未来吗?显然不可能,再说句到地的话,徐州怎么样并不影响我们碗里的红烧肉多少,那只与我们的个人能力有关。支撑我们的力量就是对家乡没有理由的爱,否则也不会到这个论坛里来。5年后假如我们都还对这个论坛感兴趣,我们到时候可以再来谈,那时候的徐州有没有发生让你意想不到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8: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xc3930893


    是的,曾经有国外学者来徐师大交流的时候说过,他从来没见过师范类学校里搞理工科的,言下之意没多少赞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4 22:15 , Processed in 0.06735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