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美雅金陵

[新闻时讯] 好文转发:从上市公司看江苏城市发展:南京、苏州、无锡… | 李昊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3 14: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代表经济活力的民营经济,中等规模头部创新企业,未来可拥有的发展空间会更大,深根做大一个新兴朝阳产业,做到业内龙头,则是看好苏州的一个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3 21: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Roland 发表于 2018-3-1 16:16
毗邻香港不是深圳崛起的内在原因,也不是根本原因。我并没有不让外地企业总部来南京,我是说南京发展壮大不 ...

握草。。。真是看不下去了。。。

深圳能现在这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毗邻香港好吗。。。
第二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政策,但这个第二原因的出现也是因为有第一个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3 21: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Roland 发表于 2018-3-1 17:04
【上海的黄金时代已谢幕,这座城市注定要为它的保守付出代价】http://mp.weixin.qq.com/s/0Ywpau6hbVULw4ds ...

深吹们最喜欢说上海如何如何落寞了。。。

科教文卫经,上海哪一个不是吊打深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4 11: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上海深圳历史上都有政策保护,上市公司多很正常。江苏最需要的是国家给与兄弟省市公平竞争的平台,10年以后试试看。可以说江苏的发展模式相对比较公平,不象中西部少数省份举全省之力打造省城做面子工程,包括gdp总量第一的广东,其发展也明显不平衡。江苏与广东比,就像是英超和西甲,广东除了广州和深圳是超豪华的巴萨和皇马,其余都是中下游俱乐部。而江苏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这些如曼联,曼城,利物浦,切尔西这些传统强队,也有诸如南通镇江徐州犹如托特纳姆热刺 ,利物浦,埃弗顿这样的其他9个能与部分兄弟省会城市媲美的地级市。江苏唯一的缺憾是南京对苏北城市的辐射有限,提高南京的首位度倒是对于安徽的影响力会大幅提高,象滁州马鞍上等部分城市会得益。但这是国家战略层面是的事情,毕竟长三角一体化是中央政府的决策,也是把南京定位于特大中心城市的根本原因。江苏与兄弟省市在资本市场差距,就要加倍努力,江苏加油!  《苏州人路过留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6 12: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会有全国主要城市的大比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6 13: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人码头 发表于 2018-3-4 11:26
北京上海深圳历史上都有政策保护,上市公司多很正常。江苏最需要的是国家给与兄弟省市公平竞争的平台,10 ...

像你这样有深度的苏州人多点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7 10: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人码头 发表于 2018-3-4 11:26
北京上海深圳历史上都有政策保护,上市公司多很正常。江苏最需要的是国家给与兄弟省市公平竞争的平台,10 ...

正因为南京辐射江苏安徽所以更需要打造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7 11: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djq2016 发表于 2018-3-1 14:17
南京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主要是三产,苏州无锡主要是二产,南京制造业还要加油!

对头 慢慢来 至少生物制药这块 南京比苏州差的挺远的 苏州一堆未上市的 不说独角兽吧 在业内赫赫有名的 信达最典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7 11: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打假 发表于 2018-3-1 15:13
如果在某些省份,那两个唯二超过2000亿市值的总部 ,早迁省会了。现状是,这两总部在的城市,也没起到多大 ...

是的 连云港倒数 感觉恒瑞迟早要迁到大城市 连云港留的住研发人才吗 话说有人知道恒瑞研发中心在哪些城市布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7 11: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Roland 发表于 2018-3-1 15:32
不能自己不想出力培养,光顾着摘别人的桃子,把省内其他兄弟城市辛辛苦苦培养的企业总部搞过来,关键在于南 ...

也不算摘桃子 如果不是行政命令 而是企业自发迁移过来 也说明城市的竞争力啊  一堆企业为了减税 到西藏 新疆 注册 对当地经济实际没啥好处 当然多了点税收 关键还是当地雇佣了多少人 解决了多少就业 特别是高端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7 11: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Roland 发表于 2018-3-1 15:41
南京学习深圳,真正学到深圳的精髓了吗? 深圳高速发展的精髓在于自主创新创业!

先发优势太大 大环境  包括创投基金什么都是扎堆的 金融环境 目前创业 连上海都比不过 北京 深圳 甚至杭州 南京有几家 各个行业内还行的 金斯瑞 药石科技 途牛 但是太少了 单打独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7 11: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Roland 发表于 2018-3-1 16:16
毗邻香港不是深圳崛起的内在原因,也不是根本原因。我并没有不让外地企业总部来南京,我是说南京发展壮大不 ...

就是根本原因 当年为什么在深圳设特区 就是因为深圳在香港旁边 深圳是地理位置加政策 现在没优惠了 可是当年靠优惠和香港已经发展起来了 当然一手好牌打的稀烂也是有的 但是不能否认人家一手好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7 12: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人码头 发表于 2018-3-4 11:26
北京上海深圳历史上都有政策保护,上市公司多很正常。江苏最需要的是国家给与兄弟省市公平竞争的平台,10 ...

阿森纳在哪,宿迁/连云港=阿森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9 13: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转发:中国上市公司分布地图:决定城市价值 | 李昊

本帖最后由 美雅金陵 于 2018-3-9 13:30 编辑

文 | 李昊




为什么要重视上市公司的数据与分析?


经济发展到今天,企业作为一个个经济单元,其发展水平高低往往代表着当地经济水平。而公司上市往往代表着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除了个别公司由于特殊原因,企业发展的路径往往最终都会走向上市。


杭州从一个旅游城市变成如今炙手可热的网红城市、新一线城市,一家家强大的上市公司贡献巨大,其中,市值近5000亿美金、全球排名第8的阿里巴巴已经成为超越西湖的城市形象名片。





相比而言,GDP数据可能会被注水,人口数据的变动往往原因复杂且难以统计,收入消费数据来自于抽样调查。公司的经营数据,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则更加真实可靠。


中国的优质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除了像华为这样极个别的,都已经上市,上市公司也涵盖了从金融到制造到消费的各行各业。城市的上市公司数据,相比其他数据,更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真实经济发展水平和含金量。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和该城市的就业数量与质量、居民收入、房价也是关系密切。


2015年深圳房价的突破,和2015年左右深圳一批创业公司上市后股票解禁,近万人人均手上多了价值几百万的公司股票很有关系。





本文即根据全国各省市境内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做一个整体分析。


境内新三板公司数量多但流动性差。境外上市公司市值口径和国内不同,所以这次分析的仅限于境内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需要说明的是,越是境内上市公司规模大的省市,其境外上市公司规模也大,所以不影响排名。


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内专业的证券分析软件万德咨询,时间点选取为2018年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数据选择了城市上市公司数量,上市公司数量是根据以该地区作为办公地址的公司进行统计(中国的上市公司有两个地址,一个是注册地址,一个是办公地址。由于借壳等原因,办公地址往往更真实的反映了公司的实际运营所在地),上市公司市值,上市公司年利润(根据市盈率TTM计算)这三个主要指标。


综合指数 = 上市公司数量/10 + 总市值/1000亿 + 总利润/50亿(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TTM在20左右,所以利润基准定为50亿)


中国各省市上市公司排名:





北京排名第一,遥遥领先,因为是大多数央企的总部中心,而且互联网、创新科技和金融业都发展得非常好;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也是民营经济非常突出的省份,排名第二。


上海排名第三,是中国金融业的龙头城市,国企资本也很强大;浙江这些年发展势头很好,民间活力充足,电商及互联网金融也是欣欣向荣,在上市公司综合指数上已经压倒江苏。


山东作为GDP第三大省,虽然最近有些被唱衰,但上市公司方面在除直辖市外排名第四,说明其经济活力和质量还是相对不错的。


福建的排名比其GDP排名要高,说明了福建的企业很有活力。闽企也向来很有特点,敢拼敢做;四川的上市公司不管数量还是规模都还是不错的。以武汉为代表的湖北,虽然这些年经济总量发展很快,但是在上市公司方面,落后于湖南和安徽,说明其企业发展还需努力,含金量尚需提高。


贵州能排名不错是沾了茅台的光。新疆能够排名中游出乎意料,这说明新疆在行业发展上有思路,形成了差异化优势。





以下是中国50座重点城市的上市公司综合指数排名:





这50个城市,包括了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市,19个地级市。这50座城市一共有2783家上市公司,占全国3492家上市公司的80%,总市值516599亿,占全国602861亿总市值的86%,总年利润28769亿,占全国31420总年利润的92%。基本上,汇聚了全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所在城市,中国的城市虽然很多,但含金量高的上市公司却很聚集。


从排名来看,北京一枝独秀,上海、深圳紧随其后,北上深这三座城市在国内上市公司方面遥遥领先。杭州、广州排名第四、第五。考虑到这五座城市都有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的境外上市公司,可以说,这五座城市就是当今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五座城市,也是就业机会最多、收入最高的五座城市,聚集了中国最多的高净值人群。同样,这些城市的房价也位居前列。


南京综合排名第六,在除北上广深杭的其他城市中,上市公司数量排名第三,总市值排名第一,总年利润排名第二。这说明了南京在企业发展,中高端就业机会和待遇方面,都是除北上广深杭之外的佼佼者。





福州的情况有点特殊,兴业银行一家就有3746亿市值和574亿的利润。兴业银行1988年成立,2007年上市,一方面是福建金融业的繁荣。另一方面与闽系地产商这两年的异军突起,不无关系。同样,福州的房价在全国崛起很快,比南京房价略低一点,但超过绝大多数省会城市。


成都的排名之高可能有些出乎意料,但成都几十年来一直都是西南地区甚至是部分西北地区的中心位置,无可动摇。虽然,重庆自直辖后风头很盛,但在上市公司方面,离成都还有较大差距。值得一提的是,注册地为成都的上市公司只有72家,其中有3家办公地址不在成都,而有17家注册地不在成都但是办公地址在成都的上市公司,除了一些四川本地企业外,还有注册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山西的上市公司以成都为办公所在地,这充分说明了成都在西部的重要地位。


因此,成都的中心感甚至强于重庆。


排名第9、10、11的是苏州宁波佛山,都是江苏、浙江、广东的制造业强市,代表着非省会非直辖市的区域经济发展佼佼者。


排名12-20的是长沙、无锡、厦门、武汉、西安、重庆、珠海、绍兴、合肥。这些城市要么是中西部省会城市、直辖市,要么是沿海发达省份的经济发达城市。


长沙在上市公司综合指数上压倒武汉也出乎意料。从长沙上市公司类型来看,既有传统的制造业、农业,也有金融、媒体、生物制药等新兴行业上市公司。





厦门的上市公司指数比其GDP排名高的多,这也反映了厦门的真实实力,经济含金量很高,另外厦门岛也非常小,供需关系决定了厦门的房价在中国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甚至比广州、杭州还高一筹。


长沙、武汉、西安、重庆、合肥进入排名前20代表着这些年中西部城市的高速发展。论综合实力,这5座城市也已进入全国TOP20。


排名21-30的是乌鲁木齐、太原、嘉兴、天津、台州、烟台、青岛、昆明、济南、东莞。


乌鲁木齐的高排名有点意外,其上市公司数量和总市值在这些城市里并不出众,但是上市公司利润较高,甚至超过了排名12-20的一些城市。乌鲁木齐的申万宏源,在全国36家券商上市公司里,市值排名第6。同时,乌鲁木齐也有一些能够服务全国的上市公司,如美克家居。


太原排名较高,主要是因为大秦铁路和和永泰能源这两家公司。


天津排名全国第24,与其GDP全国排名7的地位极不相符,在这么多年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下,天津仍然没有发展出一批高质量上市公司。这也说明了天津GDP挤水的正确性。


在21-30名的城市中,山东的烟台、青岛、济南终于上榜。山东的上市公司综合指数全国第六,但是没有一座城市排名进前20,这也说明了山东发展的问题,地区发展过于分散,缺乏头部城市。烟台超越了山东省内的两座副省级城市济南和青岛,成为山东省内上市公司排名第1的城市。


排名第31-50的主要是其他较不发达省份的省会以及东部沿海省份的一些三线城市。这里面河北的城市是较为遗憾的,省会石家庄在50个城市中排名第46。河北作为国内GDP和人口均排名前十的大省,城市发展水平较低,缺乏明星城市,相信未来雄安的崛起会改变这一现象。






2015、2016、2017年(至2018年春节前)三年各省市上市公司数量。这三年是上市公司数量激增的三年,哪些地区发展速度快,在这个数据里会有直接的反映。


先看各省市数据:





广东、浙江、江苏占据前三名,说明了这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全国。


北京、上海紧随其后,山东排名第六但是和广浙苏差距较大,不过也说明山东这些年依然发展不错。湖北的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大幅落后于四川、湖南、安徽,看来湖北想成为中部龙头还需努力。


东三省新增上市公司排名倒数,也和东北经济这些年出现问题相吻合。


再看30座重点城市这三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





这30座城市是在前50座城市中挑选的,大部分是当今中国的热门城市。这30座城市3年的新增上市公司占据了全国新增上市公司的74%。


在上市公司层面,深圳这些年的发展在中国所有城市里一枝独秀,而杭州也确实超越了广州进入前四。苏州、无锡、宁波作为江苏浙江的代表性的经济地方强市,依然保持着很强活力。


南京也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江苏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南京、苏州、无锡都很强,其他城市也不弱,但整个江苏就缺乏了明显的经济中心城市,呈现出均衡状态。缺乏了头部城市和头部产业,吸引的人才也就是二流了。


虽然有很多人质疑长沙的GDP数字掺水,但长沙无论是在上市公司综合指数,还是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来看,均领跑中部城市,并与其GDP排名相符合。





而武汉这三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还不如合肥,虽然城市骨架拉得很大,交通的枢纽地位也在加强,但依然存在含金量不足的问题。


东北的两座代表城市沈阳和大连,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倒数,也和东北经济目前发展停滞相符合。





本文对全国各省市的上市公司和综合指数进行了分析和排名,也对近三年各省市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进行了分析和排名,从中反映了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客观状态,尤其体现了各地的经济含金量及城市价值。


房价是城市价值的货币反映,因此有这样的观点:买房就是参股城市。城市发展好,房价上涨就快,支撑力度大;若城市发展不好,则房价也相对平淡。因为房价的决定因素除了宏观上的货币及政策之外,资金流向哪里,人才走向哪里,决定了各地房价的梯度。更直接的说,人才、资金、资源与城市上市公司和待上市公司的产业直接相关,房价是此种供需关系的直接体现。


城市的发展看人才和资源的高度、密度,人才的流向看产业,而产业的核心在于上市公司。城市竞争力说到底,也是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关系,决定了未来中国城市的方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9 13: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城市频道,确实不少独立思考的精品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 20:39 , Processed in 0.08759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