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thonytsing

[数据时讯] 建议将洛阳定位为中国文化特区试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9 21: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thy 于 2020-5-29 21:34 编辑

9月18日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而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源头,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河洛文化为重中之重。近期,**提出支持洛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推动郑州、洛阳双引擎定位设计,支持洛阳国际化中心城市战略部署,打造“河洛文化铸魂新引擎”。这些都为建设“洛阳文化特区”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大环境。

此外,洛阳是“一五”时期我国中部地区建立的重工业城市,曾经“远离旧城建新城”,成为“洛阳模式”而引领全国。洛阳拥有龙门石窟、汉魏故城遗址、大运河含嘉仓遗址等世界文化遗产,洛阳博物馆、夏都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纪念馆77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还有唐三彩、青铜器、牡丹瓷、河洛奇石、测定文物年份的天眼等都是享誉世界的9月18日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而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源头,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河洛文化为重中之重。近期,**提出支持洛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推动郑州、洛阳双引擎定位设计,支持洛阳国际化中心城市战略部署,打造“河洛文化铸魂新引擎”。这些都为建设“洛阳文化特区”创立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大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9 21: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教育学院教授、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智库专家王钦韶认为,洛阳有打造为“文化特区”的条件与基础。他说:“把洛阳打造为‘文化特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暨高质量发展和中原崛起两大国家战略的抓手。洛阳是博物馆之都,馆藏文物丰富,把洛阳打造为‘文化特区’,是贯彻落实‘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举措。把洛阳打造为‘文化特区’有利于发扬光大‘河洛文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这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9 21: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代表的建议一经提出就备受关注,《光明日报》客户端等平台进行了刊载,该建议受到了洛阳历史文化界多位名人的支持。

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理事徐金星:建立中国洛阳文化特区,是洛阳几代人的夙愿,洛阳古都文化研究院发起建议书,是一件得民心的工程。也是对弘扬西大大的发扬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举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9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墓葬专家、唐三彩研究专家余扶危,从事文物、博物馆工作长达30余年,他说,从考古挖掘文面看,洛阳是建立中国文化特区的首选地,这里所形成的河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其他城市不能比肩而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9 21: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师范学院****王洪彬得知提出“设立文化特区”的建议,他表示,这个建议非常好,他会向省领导当面提出这方面的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9 21: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事文物、博物馆工作长达30余年的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墓葬专家、唐三彩研究专家余扶危说,从考古挖掘文面看,洛阳是建立中国文化特区的首选地,这里所形成的河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其他城市不能比肩而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9 21: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员苏健:历史文化名城洛阳乃十三朝都、八代陪都,还是“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枢以及文物渊薮之地,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洛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河洛文化不仅是古代的地域文化,实际上还是中华文化的根文化、魂文化和正统文化,研究、继承、弘扬河洛文化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9 21: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洛阳市人民**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洛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百灵:河洛文化既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吸纳周边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又有强大的幅射性,将自己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促进周边地区文化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9 21: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市作协副主席吕太增:“发掘古都文脉,继承古都文明,发扬古都精神,再造古都辉煌,助力祖国腾飞,实现中华梦想。”是设立洛阳文化特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希望洛阳文化特区早日获批,并尽快进入快车道运作,为文化特区的建设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9 21: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访中,多位历史文化学者都表示: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吸纳世界文化精华,汇集八方文化精英,凝心聚力把洛阳打造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文化特区,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9 21: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代表均提出设立洛阳文化特区的建议



今年**上,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魏世忠:建议将洛阳定位为文化特区试点。他指出,洛阳是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世界四大“圣城” 之一,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洛阳有5000年文明史,4000年城市史和1500年的都城史,我国历史上,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北宋司马光评价这座城市:“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中华文明根在河洛。“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是华夏文明的源头,老庄发轫于此,儒礼诞生于此,佛学扎根于此。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圈”,涵盖登封、巩义、渑池等“古河洛区域”,虽然在历史上被无数次行政区划,但其文化血脉却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渑池仰韶文化遗址、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巩义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以及新近发掘的“河洛古城”等,都属于“河洛文化圈”的范围。中华民族,根在河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9 21: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希望在可预见的将来,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圈”,能够发展成为东亚文明圈的一个“文化首都”,类似欧盟的文化首都一样,从容地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互鉴。

全国****王绣一共提出了4个提案,其中一个就是关于设立“洛阳历史文化特区”的提案。她在提案中表示,为积极响应**省**关于洛阳副中心、“双引擎”发展的战略定位,借鉴深圳特区、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习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在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设立“洛阳历史文化特区”,通过河洛地区独具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使历史文物、遗迹、文字“活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9 22:3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否则欲速不达。眼下比较可行的做法是: 整合洛阳盆地的考古成果,提出一个跨行政区域的“河洛都城遗址群保护展示区”,这在全国独一无二,没有哪个地方能和你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9 22:4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提出“文化特区”,很多地方不服气,会来和你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9 23:03: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riza 发表于 2020-5-29 22:40
现在提出“文化特区”,很多地方不服气,会来和你争。

既然经济特区有很多个,文化特区也可以有好几个,这个倒是不用担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 08:07 , Processed in 0.06643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