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勿忘在莒

[龙城轶事] 春秋·晋国历史专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9: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年九月(周历十一月),晋惠公自领上军,以郤步扬为御戎,家仆徒为车右;下军统帅由韩原当地的封君韩简担任,梁由靡为其御戎,虢射为车右;大军整顿完毕,匆匆赶往韩原应战。

战争开始前,晋惠公派韩简前去视察敌情。看到秦军个个都咬牙切齿的样子,韩简知道对方决心很大,回来之后就对惠公说:“秦军虽然人数不及我们,但斗士却比我们多,实在不好对付。”

晋惠公很是诧异,韩简便毫不客气地解释说:“出因其资,入用其宠,饥食其粟,秦国多次施恩于国君,却始终都没有得到回报,这让秦国人都认为国君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因此个个都义愤填膺,斗志昂扬。反观晋国,由于一直轻视秦国,军心懈怠,对这次战争没有做充足的准备。如此对比之下,晋国就这样仓促应战,胜负真的很难预料。”

晋惠公对此倒也不以为意,只是慨叹一声:“一个人普通人尚不能轻易侮辱,更何况一个国家呢。”

不过饶是如此,晋惠公派韩简前去约战时的口气依然充满了傲慢。他说:"寡人虽然不敢说自己有多伟大,但自认为在统御军队方面还是有点能耐的。你若收兵回去,大家皆大欢喜,否则的话寡人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应战了。"

秦穆公听了之后十分冷静,派公孙枝前往回答说:“晋君还没有回国的时候,我曾为你担惊受怕;回国之后国内局势不稳,我也曾为你辗转反侧。现在你地位稳固了,不思报答,我也只能奉上天的旨意来看看谁对谁错了。”

韩简在两个国君之间来回传话,既看到了秦穆公的决心,也看到晋惠公的傲慢,不免为战争的胜负担忧起来:“但愿这次战争之后我还能活着回来(吾幸而得囚)。”

军队的士气和主将的态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战争的胜负,但更多的时候还是要凭借实力说话的。特别是在春秋早期,一切战事都有既定的规则需要遵循,诡诈之道还很少为人们所采用,因此军队的人数多寡和器械的精良与否在战争中的作用尤为显著。

当时秦国大夫公孙枝就对此战持悲观态度,他在战场上仍不忘劝谏穆公,说:“过去你不接纳重耳而立了夷吾,已经是铸成大错了,如果现在因为义愤攻打晋国而失败了,岂不是更加让人耻笑吗?”

秦穆公有股不服输的劲儿,他反驳说:“当年我之所以未能扶植重耳,的确存有私心,但重耳当时也不愿意啊,我有什么办法?如今夷吾对内诛杀里克、丕郑,对我秦国则背弃过去的盟约,他言而无信厚颜无耻,难道这一切上天就看不到吗?如果能看得到,那么我就必定能够取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9: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秦穆公笃信上天会主持公道,但在战争初期,战事的发展却明显对秦国不利,晋国凭借人数和武器的优势,在战争的大多数时期都处于绝对的优势。下军主将韩简也一度将秦穆公团团围住,秦穆公左冲右撞无法突围,身上的六层皮甲都被射穿,眼看着就要被晋人给抓住了,可偏巧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当此韩简围攻秦穆公之时,晋惠公拉车的一匹小驷却陷在泥潭里出不来了。这时刚好庆郑的战车从旁边经过,晋惠公就吼着让他过来帮忙。按理说,在战场上国君有了危难,不管你与国君之间有多少不痛快,作为下属也该马上施救才是。可庆郑却不这么想,好不容易逮着这么一个机会,他反而幸灾乐祸起来。

这就涉及到在韩战爆发前的几个小插曲了,说的便是晋惠公和庆郑之间的矛盾。一开始秦国向晋国要求买粮食的时候,庆郑就劝过惠公把粮食卖给秦国,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冲突,可晋惠公因为一心要挑起冲突,就笑着说庆郑你不懂我的用意。

庆郑大概是觉得惠公笑他笨,自尊心受到了刺激,因此就跟惠公闹起了别扭。到韩战爆发前,晋惠公听说秦军到了韩原,就召集贵族们询问对策。在问到庆郑的时候,庆郑还在责怪惠公之前的态度,于是言语不屑地说道:“看我干吗?我什么都不懂!秦国人是你召来的,要不是你坚持不卖给人家粮食至于有今天吗?你问我我能有什么办法?你不是相信虢射吗?你问他去呀!”

惠公笑了笑,说道:“看来舅父(国君对异姓大夫或者天子对异姓诸侯的尊称)还是在埋怨我啊。”等到庆郑离开,他又转头就对旁人说:“庆郑对寡人出言不逊,如此无礼,看寡人怎么收拾他。”

两个人关系不和睦也倒罢了,偏偏不是冤家不聚头。出征前在决定国君车右人选的时候要占卜,结果占卜的结果竟然是庆郑最合适。晋惠公认为庆郑过于不逊,就没有让他来,而是选了家仆徒做自己车右。这个选择本身没有什么错误,毕竟两个人脾气不和,到了战场上闹起别扭来,很可能会不听国君的指挥扰乱战场秩序,为了保证作战顺利也只能把庆郑替换下来。

可庆郑就不这么想了,他听说国君不让自己做车右就很生气,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继续挑惠公的毛病。之前郑国曾献给惠公一匹马(小驷),身材小巧,鬃毛润滑有光泽,走起路来也步履安稳,很得惠公的疼爱。此次韩战迎战秦国,晋惠公想用这匹马拉战车,庆郑就讥笑他说:“自古以来打仗所用的马都是本国产的,本国的马匹熟悉水土道路,且受主人调教,熟悉彼此的习性也好操控。你现在倒好,出去打仗不带本国的马也就算了,可你也别用宠物马啊?一旦发生什么危险,互相之间不熟悉,着急起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到时候可有你后悔的!”

庆郑这尖酸刻薄的话把惠公气得不行,不过由于大战在即,也没有跟他生这个气,就这样也带着他参战了。可事情就是这么巧,还真让庆郑这个乌鸦嘴给说着了,仗打到一半,果然这宝贝宠物马就陷到了泥坑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9: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庆郑看了之后笑得合不拢嘴,心说你不是不听我的话吗,看你的小宠物出问题了吧?他停下来乐呵呵地瞧了一会儿热闹,嘻嘻哈哈地说道:“你不是牛逼吗,有本事你自己出来你别找我啊,我庆郑的破车还不够资格载您那千金之躯呢!”说完之后笑哈哈地驾车走了……把晋惠公丢在那里气得直发抖。

这种玩笑虽然开得有些过,可总算也不伤大雅,可接下来庆郑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兴冲冲地扑到战场上,猛然间看到韩简正在围攻秦穆公,就略显得意地朝着韩简吼了一嗓子说:“你还打什么打,你的国君正在烂泥里边出不来呢,你还不赶紧去救!”

这一喊不要紧,可就给惹出了大麻烦。韩简当时已经快要擒住秦穆公了,可听闻国君有危险,便一刻也不敢耽搁,急忙放弃包围带着部属去救援国君。可最最要命的是,庆郑的嗓门太大,他喊给韩简的话,秦国人也都听到了。秦国人见到韩简回撤,也都一窝蜂地朝着晋惠公的方向奔去——韩简这一回撤,秦国人这么一追,就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给其他人的印象就是韩简战败了,然后其他的人也就跟着溃散。其余的秦军也正在苦撑呢,冷不丁地就看到晋军一泻千里,心里虽然纳罕不已,却也不敢怠慢,急忙追将上去。

庆郑这一嗓子喊的不是时候,韩简这一撤军实际上也是犯了兵家大忌的。早年士蒍在劝说献公的时候就举例子说,上下军各有各的作用,下军是不可以作为上军辅助的。只有当两军作为独立的单元,在内部互相补充协助时,才能让敌人找不到缺口,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如果两军互为辅助,一旦上军出现了缺口,下军急匆匆地赶来补救,两军之间难以协调就会耽误大事。士蒍的担心在献公时期没有出现,却不幸在惠公身上做了验证。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战场上的局面发生了惊天大逆转,其结果是晋军溃散,而晋惠公本人也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施救而做了秦人的俘虏。本来胜券在握的一场战争让庆郑这么一搅合,结果完全改变,秦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来了一次以弱胜强,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简直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9: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晋国的大夫们看到国君被俘,知道这仗没法打了,干脆都放下武器、披开头发、拉着帐篷,准备要跟着晋惠公到秦国去吃牢饭。秦穆公一听这哪儿行呀?我们秦国可没那么多的粮食!他赶紧派公孙枝传话去劝说那些自愿被俘的晋国大夫们说:“你们别这样啊,寡人带了贵国国君西去秦国,只不过是为晋国实现那个妖梦罢了,真不敢劳烦各位啊!”

大夫们听到这个答复,都三拜稽首回答说:“秦君头顶皇天、脚踏后土,您说过的话皇天后土可都听着呢,我们就等着您的消息,希望您能够履行诺言。”

就因为秦穆公说了一句“亦晋之妖梦是践”,那些个决意要跟随惠公去秦国吃牢饭的大夫就放弃了打算,并以皇天后土来要求秦穆公践履诺言。那么这个所谓的“妖梦”又是什么呢?秦穆公与晋国的大夫之间说的这些黑话又到底是什么意思?晋惠公此去秦国又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9: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A4-3-3 狐突的“妖梦”

晋惠公初登大宝之时,为了扫清敌对派系,先后杀掉了支持重耳的里克、丕郑和七舆大夫,而对于原本属于太子申生的私属,则完全采用怀柔的政策。为了安抚申生党人,惠公即位的当年(公元前650年)秋天,决定按照国君的礼节重新安葬共太子(申生谥号共,又称恭太子)的遗体。

由于申生去世已经快六年,尸体起出来以后散发出阵阵的恶臭,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重耳的一些死忠粉却借题发挥,作了一首诗来讽刺晋惠公的德行,诗曰:

贞之无报也。孰是人斯,而有是臭也?
贞为不听,信为不诚。
国斯无刑,偷居倖生。
不更厥贞,大命其倾。

威兮怀兮,各聚尔有,以待所归兮。
猗兮违兮,心之哀兮。
岁之二七,其靡有微兮。
若狄公子,吾是之依兮。
镇抚国家,为王妃兮。

诗的大意是说,晋惠公想要纠正过去的葬礼,可无奈他无德无信、盗取君位,反而使臭气逸出。有他这样的人在,晋国注定会走向沉沦。我们讨厌这样的国君,对未来的日子感到恐惧,想要离开国家远走他乡,可无奈故土难离内心哀伤。多怀念身处狄国的温润公子,十四年后他就会回来,驱逐这个令人讨厌的人,镇抚国家、辅佐天子,成为我们的依傍。

从后半段的内容看,这则有着精确预言的诗歌显然不是当时人的作品,因而这起舆论事件所起到的效果恐怕也不太理想。重耳的外公狐突还不死心,于是便进一步发挥,专门策划了一次“妖梦”事件来煽动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9: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狐突自己的说法,有一次他到曲沃的时候——又或者是在梦中——遇到了太子申生的鬼魂。大概是由于在讨伐皋落氏的时候,狐突曾经担任过御戎,并劝谏申生逃离,鬼魂对这段往事念念不忘,就还让他为自己驾车。车辆行驶途中,申生悲愤地说道:“公子夷吾对我太无礼了,我已经请求上帝允许,把晋国并入秦国,让秦国人来祭祀我。”

狐突虽同情申生也痛恨夷吾,但却还是希望自己的外孙能够掌握国政,亡国绝祀的事情怎么看都不痛快,于是劝说道:“您这样做恐怕不妥吧?我听说神明不能享受其他宗族的祭品,百姓也不能祭祀其他宗族的鬼神。如果晋国归秦,恐怕你就得不到祭祀了,要不再好好考虑一下?(作为鬼神,申生怎么连这些都不知道?)”

申生迟疑了一会儿,说道:“你说得也是,那我就再去找上帝问问。至于结果——这样吧,七天以后你到新城(曲沃)西边,我会派一名巫师在那里等你,他会把我询问的结果告诉你的。”

七天之后,狐突若有其事地去到新城西面,果然看见有一名巫师正在那里念念有词。双方会面以后,巫师以申生的口吻说道:“上帝已经允许我惩戒有罪之人了,处罚的地点就在韩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9: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的见鬼事件虽说设计得很精巧,但也有不少漏洞。比如,既然狐突能够见到申生的鬼魂第一次,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再见第二次,还非要让巫师来转达申生的意见呢?这就是狐突的策略了,他之所以要让巫师转达,而不是申生的鬼魂再次降临,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知道并且为此做见证。如果没有人见证第二次的会面,光凭狐突的一张嘴说自己见了申生两次,人们显然不会相信。可如此一来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如何保证第二次的会面不穿帮呢?

这其中就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处理。首先要找到一个跟申生相貌相似的人,然后还要保证这个“申生”有鬼魂的技能,能够突然出现、突然消失。如果这两点做不到,还是难以取信于人。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这种操作难度显然太大,狐突不是大魔术师,也没有那么多专项经费的支持他的行动,就只能另辟蹊径,这才指定了巫师的出场,而不是让申生的鬼魂再次出现。

即便如此,人们对于狐突这个所谓妖梦的说法也并非全然相信,其能够起到的作用无非是在那些没什么见识的底层贵族和平民中传播。不过,能做到这一点,对于狐突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你不能凭借一个妖梦就把一任国君给推翻了,这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9: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不知怎么的,这个“妖梦”流传甚远,竟然传到了秦穆公的耳朵里。也不知是巧合还是秦穆公真的相信了,他果真就从北方通道出兵,在韩原与晋国展开决战,并且还真的就把晋惠公给逮住了。这么多的巧合凑在一起,还真要让人怀疑,这狐突是不是真的见过申生的鬼魂,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就是上天的旨意呢?

当晋惠公兵败被俘之时,晋国大夫一致要求要到秦国去吃牢饭,实际上是在向秦穆公施压:除非你把我们全部铲除,否则就别想动我们的国君。秦穆公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你就说晋惠公再坏,他也毕竟是晋国的脸面。你杀掉了他一个人容易,却很难将晋国贵族连根拔起,他们还可以迎立其他的公子做国君,继续跟秦国死磕到底,秦穆公是否能够承受得住晋人的报复还是一个未知数。

常言道,凡是杀不死我们的,都将使我们变得更强大。晋国贵族空前团结一致的态度,使得秦穆公心存芥蒂,只好说:“我只是为了实现你们晋国的‘妖梦’罢了”。而那个“妖梦”所提出的,只是对其进行惩戒而不是杀掉,因此从这方面来看,晋惠公或许本来就没有性命之忧。

但问题是,秦穆公没有要杀晋惠公的意思,可不代表秦国的贵族们不会这么想,这也让晋惠公身在秦国的姐姐——秦穆姬——感到十分忧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9: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A4-3-4 关于晋侯夷吾若干问题的决议

秦穆姬也叫伯姬,是共太子申生同父同母的姐姐,也是夷吾和重耳的长姐。在她大约二十岁的时候,亲弟弟申生被陷害自尽,其余兄弟四处逃散,自己也在不久后被嫁到了异域他乡,成了政治联姻的工具,其中的苦楚不言而喻。穆夫人在秦国生活了十年时间,一共生了两双儿女,分别是太子荦、公子弘和公子(公主)简、公子(公主)璧。

穆夫人与晋惠公之间曾经闹过不愉快。原来早先晋惠公回国的时候,穆夫人曾嘱咐他要善待自己的闺蜜兼小妈贾君,并且让他把流亡在外的兄弟们都召回国内来。可晋惠公回国以后却没有顺从姐姐的心愿,他不仅没有把兄弟们收罗回来,还因照顾得太过热心,竟然把自己的小妈给睡了,这让穆夫人对他很有怨言。

可当晋国兵败的消息传来,那一点点的怨言到底比不过姐弟情深。他们这一群姐弟们从小就陷入了政治纷争当中,因此感情也特别深厚。尤其是现在他们的父母都已经天人永隔,群公子在外流亡,穆夫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依靠的娘家人,也只有夷吾这个不靠谱的弟弟了。

他深知秦国都城的贵族们对夷吾怨恨得有多深,一旦夷吾到了雍都,谁也难保他的周全,因此绝对不能让自己的丈夫把弟弟带回来。为了逼迫秦穆公允诺,她甚至带了这两双儿女登上高台,踩着柴草,派人捧着丧服给秦穆公带话说:“上天降下灾祸让两国刀兵相见,这我管不着!你们之间有什么勾心斗角的事情,我也管不着!可如果你敢把我弟弟带到雍都来,我就敢自焚,如何抉择你自己看着办吧!”

秦穆公心说我也没想要杀你弟弟啊,你这人怎么这样……可是转念想想也对,还是听从夫人的指示,在半路上停了下来。他将夷吾囚禁在灵台(雍都以东,今陕西户县),然后聚拢了一众大夫,商量该怎么处置这个已为阶下囚的小舅子。

既然要商量,大家就要各抒己见。毫无意外的是,果真就有不少人联合起来提出了一项议案,要求把惠公带回雍都向国人宣示。这让秦穆公很是为难,他对那些主张虐囚的大夫说道:“你们这不是存心让寡人难堪吗?你们想过没有,我们打这一仗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要从晋国那里得到好处。现在你让寡人把晋国的国君带回雍都,然后夫人就会自焚,夫人自焚了我们还怎么拿这个国君做文章?要是因为处置晋君把我老婆也搭进去了,反正老子是不干的,你们谁要敢干你动个手试试?”

秦穆公看着众大夫都闭口不言,大概是心气还没有理顺,于是又对众大夫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我们处置晋侯夷吾是因为他人品不好,我们可不能学他那样!别忘了我们回国之前晋人的态度,他们一起向寡人施压,用皇天后土来警告我。如果我们只顾着自己的愤怒,一点都不考虑晋人的情绪,他们迟早会来报复我们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寡人如果对他们食言,秦国以后就没有好日子过了,迟早有一天寡人也会成为那些晋国人的俘虏!你们,就会好过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9: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沉默了许久,都没有开口说话。过了许久,才终于有人忍不住打破了沉默,低声嗫嚅道:“那怎么办呢?难不成刚抓住又把他放回去?”

曾经“考察”过晋惠公的公子絷也忍不住,心内愤慨地回答说:“那也不能把他放回去!夷吾这货太不地道,你都不知道他有多少坏心眼,一旦把他放回去,还指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呢!我的建议是直接把他杀掉,以绝后患。”

公孙枝急忙劝阻道:“万万不可啊!我们这次打败了晋国,晋国的贵族们深以为耻。如果再杀掉他们的国君,恐怕更会激起他们的愤怒,到时候儿子想给父亲报仇,臣子想给国君报仇,可就有你受的了!依秦国现在的实力,很难吞下晋国这样的巨无霸,晋人还可以立其他的公子,若是他们打着复仇的旗号来讨伐秦国,免不了又要生灵涂炭!”

公子絷傲然地说道:“这些我当然知道了。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不仅仅是要把夷吾杀掉,还要在晋人之前抢先立公子重耳为君。夷吾有的是心眼,重耳可就老实多了!”

公孙枝反驳道:“难道重耳就不会为他弟弟报仇吗?杀了弟弟立哥哥,难道做哥哥的会对我们感恩戴德?再说了,即便你有心,晋国人会支持你吗?晋国的国君是你想杀就杀想立就立的,你以为你是谁啊?秦国还没有强大到那种地步!万一晋人拒绝接纳重耳,我们杀了旧君,新君却迟迟无法扶持,到时候骑虎难下,只会让诸侯耻笑!他们会笑我们秦国太过于自不量力,玩火自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9: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子絷又说道:“那依你说我们的仗就白打了?囚囚不得,杀杀不得,就这样把他放回去?我秦人绝对不会答应!”

公孙枝回答:“未必!人已经抓住了,我们可以借着晋国人的羞耻心,趁机把河外列城五捞过来。以前他们耍赖的时候,借口是国内的贵族反对,现在他们的国君在这里,我们就直接向这些贵族要,他们就算是为了自己的颜面也会同意的。”

公子絷突然大笑了一声,扯着嗓子问道:“唉我说子桑,你这叫出的什么主意啊?刚才你也说了,晋国实力远强于秦国,难道他们就不能再打败我们,索回他们的土地吗?恐怕到时候还是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我认为不妥!”

“这些我都考虑到了,所以我们还要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公孙枝自信地说道。

秦穆公听他们吵闹不厌其烦,忽闻子桑另有妙计便来了精神:“哦?君子有什么计谋,可以说说看!”

公孙枝转向国君,拜道:“首先就是要让晋国把太子送到秦国做人质,有太子在秦国,晋国就不敢轻举妄动。其次,我们不仅要讨要河外之地,还要在晋国腹地占据一座城池作为我们的桥头堡,派驻军队监视晋国的一举一动。有这样一个楔子插入晋国的腹心,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晋国,不必害怕他们会对我秦国不利了。”

秦穆公拍案而起,惊呼:“此计甚妙!”他喜笑颜开,对众人说道:“就按子桑(公孙枝字子桑)的意见去办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9: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来自网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9: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0 10: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te 于 2020-12-10 10:51 编辑

从选建明德到礼崩乐坏,
楼主梳理得很清晰。。。。。。
楼主辛苦了!
如果本帖标题改为
——特别专题:晋国霸业简史
或者                    
——太原版高楼迷特别奉献——晋国那些事儿
这样改,
是不是更时髦,更有吸引力呢?
仅供楼主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18: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惠公之惠

A4-4-1 朝国人大会

听闻秦国通过了与晋国进行谈判的决议,身为阶下囚的晋惠公终于松了一口气,急忙派自己的心腹郤乞回国,去请吕甥前来主持与秦国的谈判。

郤乞回到国内后,把秦国方面的情况告知了吕甥。吕甥听罢沉默良久,对郤乞说道:“国家刚刚战败,国内贵族深以为耻,因此人心浮动,很多人都已经做好了国君回不来的准备。要想把国君接回来,还需要取得更多人支持才行。”

郤乞回应说:“这些国君都知道,要想换取他们的支持,就必须拿出真金白银的利益才行。可此次战败公室损失惨重,恐怕很难拿出更多的东西来收买人心了,所以国君才让我回来和你商议一下对策。”
吕甥也很为难:“为今之计,也只有把公室的土地拿出来,封赏给贵族们这一个办法了。”

郤乞很是忧虑,“国君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可一来如今战败无功,国君为了自己的地位大行封赏名不正且言不顺,很容易落人口实;二来土地是公室的根本,封赏太多,必然有损公室利益,而封赏过少,很难满足贵族们的胃口,反而会适得其反。”

吕甥点了点头:“是啊。不过有一点,应该还可以利用,但是不知道国君能否同意?”

郤乞坐正了身子,急忙说道:“国君说过了,只要能回去,一切都听从子金(吕甥字子金)的安排。”

“但愿国君不会怪罪我。”吕甥叹息一声:“我的意思是,国君可以不必拘泥于爵位与土地挂钩的老规矩,适度放开对山河水泽的专利,允许国人自由开发。那些荒野之地要比现在已经开发的土地多得多,只要适当地允许他们自由开发,要比封赏他们现有的土地更加有效。”

“可是这样的话,人人都可以获得土地,拥有土地也不受爵位限制,人们岂不就不受君主的约束了?”

“我也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但现在事态紧急,必须早作决断。国人大概已经知道你回来的消息了,明天肯定会有很多人来找你。如果现在不做定夺,恐怕到时候会慌乱啊!”吕甥俯下身来低声念道:“我们可以先承诺适度放开,人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把全国的山河水泽全部开垦出来。只要日后逐渐完善约束条款,后果也不会太严重。”

郤乞还是有些疑虑:“如果他们非要逼问有什么限制条件,我们该如何作答?”

“这个好办,我们不要跟每个人单独会面。国家有难,当召开朝国人大会,向国人问计。到时候你先对他们进行封赏,让大家都感念国君的恩德,不好意思开口。等把大家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以后,再以国君的名义发布罪己诏,这种场面下谁还会不识趣地刨根问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1 13:00 , Processed in 0.06428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