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城区7游园“美颜”进行中
淮南报业新闻网 城市游园不仅美化了市容环境,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不过,游园在使用过程中,一些设施却不断遭到破坏,如供人休息的座椅被破坏,残缺不全;原来平坦干净的大理石面板被压裂,支离破碎;绿化草地屡遭行人踩踏和车辆碾轧……针对游园设施存在的问题,近日,市园林部门正对游园设施进行修缮和升级改造,并呼吁市民爱护游园公共设施。
问题:游园座椅被破坏严重
对策:更换和增设石凳座椅
在淮南主城区分布着不少城市游园,虽规模大小不一,但景色优美怡人,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让市民游人休闲娱乐,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游园内相关配套设施,如座椅等。不过,这些设施在给市民带来方便的同时,却遭到了严重破坏。
田家庵区法治文化广场就存在这样的现象。田家庵区法治文化广场位于洞山中路,市园林局东边。广场内草木疏密有致,环境清新优美,经常吸引周边众多市民到此休闲娱乐。不过,广场游园内多处座椅被严重破坏,无法使用。记者曾看到,广场游园内设置了不少供市民休息的座椅,但大多数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座椅原来面为木料,支架为钢铁,后来却变得残缺不全,有的座椅面的多条木料不见了,有的只剩下孤零零的钢铁支架。不少热心市民对此十分生气,不断向早报热线投诉反映。
“游园里的这些损坏的座椅大多是人为造成的,使用时不爱护,有的甚至是被恶意破坏的。”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对游园的座椅能修缮的进行修缮,不能修缮的进行更换。换成石凳,增加被破坏的难度,这样就不容易被破坏了”。
12月21日,记者在田家庵区法治文化广场看到,原来被破坏的残缺不全的座椅不见了,如今变成了一个个厚重的石凳,一些市民正坐在刚安装不久的石凳上休息聊天。
问题:路边绿化屡遭车辆碾轧
对策:安装隔离桩进行“硬隔离”
在市区紧邻道路的游园,相关部门栽植了绿色植物,为城市增添一抹绿色。然而,一些驾驶员为了停车方便,却经常将机动车辆开进路边的绿化带上停放。脆弱的植被被车辆经常碾轧致死,原来的绿地变成了光秃秃的泥巴地。
洞山中路北侧铁路新村游园由于位于人行道边上,紧靠居民区,游园绿地就经常遭到车辆停放碾轧。对此,早报热线不断接到市民反映,也多次对这种现象进行关注和报道。另外,一些车辆为了停车方便,开进游园内停放,不仅造成游园广场铺设的大理石板砖破损,还挤占广场空间。有的车辆擅自驶入游园内,还给游人带来安全隐患。
为此,市园林部门在修缮游园广场被碾轧破损的大理石的同时,增设了隔离桩。12月21日下午,记者在洞山中路北侧铁路新村游园看到,施工还在进行当中,在靠近路边以前车辆容易进入的地方,已安装了多处红白相间的隔离桩。“有的地方安装隔离桩,有的地方将设置石球、石墩等,进行‘硬隔离’,以阻挡车辆进入碾轧和破坏,来保护游园绿地和设施。”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问题:游园绿地遭踩踏变“捷径”
对策:行人踩踏严重处改为步道
对于游园绿地草坪被踩出的一条条小路,人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虽然很多绿地上设置有“小草青青,脚下留情”等提醒的标语,但还是有一些人视而不见。
在市博物馆东侧的游园里,就有几条被人为踩踏出来的“捷径”。以前是一片绿地,硬生生被走出一条条“路”来。记者看到,在田家庵区法治文化广场等多个游园里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
针对于此,市园林部门在此次修缮升级改造中,选择了一些被行人踩踏严重的地方进行改造,修建步道。“绿地植被被踩踏破坏了,重新栽植,不断循环往复,不见效果,还造成了资源浪费。”在田家庵区法治文化广场散步的市民闫先生看到游园里多处被行人踩踏变光秃的地方进行了改造,表示支持。他说:“行人踩踏绿地肯定是不对的,但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有的是道路走向设计得不是很合理,有的是道路不够多造成的。此次,园林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就做得非常好。”
7处游园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呼吁善待爱护游园公共设施
记者从市园林局了解到,为完善游园设施,打造怡人环境,近段时间以来,市园林局正在对市区主要游园进行升级改造,修缮游园设施。
据了解,此次升级改造的游园包括田家庵区法治文化广场、淮河大道立交桥游园、铁路新村游园等7处游园。改造内容包括新增和更新石凳座椅、新增垃圾桶,对损毁的广场及园路进行修复,在行人踩踏严重的地方增设汀步,增设隔离桩等。同时,对缺损色块及绿篱补植,种植八角金盘、红叶石楠等。
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游园不仅绿化美化着我们城市的市容环境,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是我们城市生活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市民善待游园的公共设施,对破坏游园公共设施行为积极投诉举报,共同保护好游园公共设施,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图一:更新的石凳座椅。
图二:在行人踩踏严重的地方修建步道。
图三:铁路新村游园绿化带边安装的隔离桩。
(记者 冯登成 张明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