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zzfafa 于 2011-9-26 11:05 编辑
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未来五年,城市建设向两翼扩展
适时争取长沙县改区,宁乡县改市
2011年9月26日
昨日,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长沙人民会堂开幕。陈润儿代表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为未来5年的长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景。 未来5年,长沙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有望分别达到5万元和2.5万元以上,同时人均预期寿命有望提高到80岁,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高。同时,长沙将适时争取长沙县改区、宁乡县改市,展开城市东西两翼。
成绩回顾 城市综合竞争力跃升至第9位
陈润儿回顾说,5年来,长沙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2120亿元,预计到今年可达5600亿元,年均增长15.1%,人均突破1万美元,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由第12位跃升到第7位。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的排位,由第25位跃升到第9位。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预计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可达25890元、12450元,分别是2006年的1.9倍、2.3倍。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地铁工程、4条过江通道、长沙湘江枢纽、城际铁路交通、长浏高速公路等正在抓紧建设,武广沪昆高铁长沙枢纽、京广南北货站迁建、黄花国际机场扩建和长沙引水工程项目建成运行……长沙5年累计投资850亿元,实施重点工程584项。
民生改善 完善“五大社会救助”
“建立各类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协调提高的自然增长机制。”陈润儿提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要全面覆盖,进一步完善以“五大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大病医疗救助、教育扶贫助学、城市廉租住房)、“五大社会福利”(优抚、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此外,在民生方面,还将加强住房价格调控,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积极扩大社会就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缩小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城市建设 适时争取长沙县改区、宁乡县改市
“适时争取长沙县改区、宁乡县改市,将浏阳建设成为对接长三角、融入长株潭、辐射湘赣边的次中心城市,将宁乡建设成为连接常益娄、融入大河西、共筑城市群的次中心城市,展开城市东西两翼,推动南北拓展延伸,形成区域城镇体系。”陈润儿说。
在全面推进城市地铁、过江通道和中心枢纽建设的同时,还将规划建设一批绿色星级城市综合体和综合功能区,全面支撑中心城区核心辐射作用的发挥。全面完成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新建一批具有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本报记者 赵晶
实习生 杨茜 长沙报道
□ 愿景
长沙未来五年发展目标
1.实力更加雄厚
地区生产总值跨越10000亿元,综合实力跨入大中城市“一方阵”、挺进省会城市“前五强”,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2.城市更加宜居
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公共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增强,建设品质优良,营造安居乐业、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展示山水相依、城林交融的生态风光,彰显开放包容、现代文明的人文魅力。
3.文化更加繁荣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国际文化名城建设加快推进。
4.社会更加和谐
平安和谐长沙建设深入推进,市民行为文明有序,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全社会的安全感、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整个社会既保持和谐稳定又充满创造活力,加强创新社会管理走在全国前列。
5.生态更加优美
“五水”流域(湘江、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沩水河)生态改善,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居民对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6.人民更加幸福
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万元和2.5万元以上,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覆盖,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0岁,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