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huo 于 2016-5-8 21:07 编辑
最近看到贴吧、论坛里关于济南火车站北广场复建老站房的文章又被挖了出来,看到这项工程拖了这么久,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真的是感慨万千,我说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供各位网友进行评说。
实际上事情之初,大多数济南人都认为火车站复建对济南来说是个大好事,因为涉及文化、记忆和感情,但是由于当时的网络舆论和新闻媒体过于兴奋,相关部门又习惯性的失声,导致后来整个事件出现大的反弹,最终导致没人再敢进一步推进,匆匆搞了两个方案安抚舆论,也就变成复建这个事儿实质上的“烂尾”,在我看来,这件事虽好,但是一开始“复建”的称法和定调就是错的。原老济南站已经拆除,很多部件早已丢失,设计图也不完备,就连原址也不是,要说完整的复建已经没有可能,即使复建完成也失去了历史价值。可以说,既然故人的错已铸,就不要再轻易提“复建”,因为确实很容易引起学者与舆论的误解,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任何形式的浪费与劳民都有可能造成舆论的反弹。但是老火车站对济南却是意义重大,面对北广场修建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我想每个济南人都不会视而不见,所以我认为应该在北广场站房的设计上下大功夫,北广场火车站站房的设计如果能够传承于老火车站建筑,那不仅可以提升济南的形象,更可以提升济南的文化传承,保存历史记忆。但是完全一比一的复建老济南火车站站房,让它仅仅充当个博物馆的功能,就很容易被社会舆论理解为劳民伤财、建假古董,也导致老火车站的艺术魅力不能充分的发挥,可谓大材小用,而若让其承担火车站的功能,那么其规模大小又难以满足现代火车站的要求,更况且就目前的舆论一比一的“复建”已经不可能了。但是火车站北广场的站房如果真的按照之前流传的现代化无特色的站房设计,那绝对是让人扼腕叹息的事儿,因为这相当于让济南又一次与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擦肩而过,历史遗迹已经毁灭,我们既然不能复建,那就充分发挥老站房的文化特质和设计理念,让其充分融入到新站房的设计上,让其成为老站房的升级版(其实哪怕仅仅是个巨型放大版,也就不会被人说成是复建了,而可以说是对历史建筑的传承,这种情况在国内其它城市也很常见,比如可以借鉴汉口站),使其功能上规模上可以满足现代化火车站的要求,又让老火车站建筑的灵魂在新站房上处处体现,这也是对逝去的老建筑的最高致敬,也是我们济南人对文化的尊重和重视以及对历史教训的吸取和升华。
现在北广场站房设计尚无最终定论,赞同我的观点的网友们可以奔走相告,或直接复制我的贴文在相关部门网站,让相关部门重新组织新站房的设计,这项工程已经耗时这么久,既然做就要做成精品,不能让济南再次错过这样一个提升文化品位与软实力的历史机遇,为了济南,我们可以多等会儿!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