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3319|回复: 59

[城建综合] 武钢成功取得杨泗港长江大桥供货合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2 13: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3日,首批供杨泗港长江大桥的桥梁钢正在武钢4300宽厚板产线上紧锣密鼓地轧制。
  据介绍,继成功开发第六代桥梁钢供货沪通长江大桥后,近日,武钢凭借强劲技术优势又取得了杨泗港长江大桥供货合同。该钢种技术指标要求远高于国内其他同类桥梁钢。
  打造一座质量过硬的长江大桥是桥梁设计方、承建方共同的愿景。为此,他们对供货商的筛选极其严苛。“除保证100年使用寿命外,杨泗港长江大桥所需钢板材质也较一般产品有所提升,技术条件对钢材各项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武钢桥梁钢研发人员告诉笔者。经过前期的跟踪服务,用户对武钢桥梁钢给予了极高的肯定,最终从多家竞争单位中选择了武钢。据了解,杨泗港长江大桥所需钢板80%以上将采用武钢桥梁钢。
  杨泗港长江大桥位于武汉白沙洲大桥和鹦鹉洲大桥之间,总长约4.32公里,是武汉第一座双层公路桥,也是全国首座跨长江双层公路大桥。其作为国内跨度最大的悬索桥,采取一跨跨越长江的方案,跨度长达1700米,这也对桥体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4: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___Benson| 发表于 2016-5-22 14:42
武汉地铁这么大规模都不用本地货 武钢真的要好好反思

话说修地铁不需要多少大型钢构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4: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武钢戒骄戒躁,脚踏实地,重新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5: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钢否认与宝钢合并传闻 但不排除兼并重组计划


  新浪财经讯 5月20日消息,今日,武钢方面公开表示,从未有过与宝钢合并的意向。市场上流传已久的“武宝合并”传闻不攻自破。但武钢承认,“兼并重组”这一思路已被列入了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
  对全球排名第四的武钢而言,产品结构调整,多元化发展,通过重组解决前期大规模扩张的遗留问题,成为未来的转型重点。
  然而,在整个钢铁行业步入“减量化发展”的时代,与同行业一样,武钢也面临着减员降薪的难题。未来,业绩、能力决定员工收入,武钢内部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否认武宝合并传闻
  关于市场上武宝合并的传言,武钢证券事务代表许书铭否认称,“截至目前,本公司控股股东和本公司均未得到来自于任何政府部门有关合并传闻的书面或口头信息,均未向任何部门表示过此类意向。”
  实际上,武钢与宝钢合并的传闻自2015年就已开始发酵。随着国资委国企改革步伐的加快,央企将在分类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数量有望缩减至40家。彼时,市场上传出了宝钢和武钢将重组成为“中国东钢”的消息。
  然而,这一所谓的重组消息并不被市场看好。虽然工信部就《钢铁产业调整政策》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到2025年,要形成3~5家在全球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钢铁集团。但就宝钢和武钢而言,二者已经各成体系,两个用于整合市场的钢企“架子”堆在一起,效果不见得是1+1。
  对地处武汉市青山区的武钢而言,虽与宝钢合并为假,但“兼并重组”这一发展思路为真,且被列入了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在谈及发展路径时,武钢方面在与投资者互动时特别提到,“要根据国家政策和行业调整态势,立足青山地区现有规模和技术装备优势,择机参与未来潜在的国内外兼并重组。”
  业绩和能力将决定武钢职工收入
  对钢铁煤炭等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行业而言,降薪减员已成常态。日前,中泰证券对武钢股份的调研纪要显示,为降本增效,武钢集团已展开人力资源优化,离职员工1万余人,其中武钢股份6000-7000人。此外,为达到人均产钢1000吨的目标,上市公司将再优化六七千人左右,并争取在今年和明年到位。
  至于降薪,武钢集团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孙劲曾表示,武钢集团近两年一直对全体员工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没有完成工作目标的,将被最高扣除20%的工资。
  一份流出的武钢股份条材总厂2015年12月2日的工作内刊显示,武钢集团要求武钢股份旗下的条材总厂,“2016年工资预算减降20%,混岗劳务费减降50%,天车劳务费减降30%。”
  在今日的投资者关系互动中,武钢方面称,在未来薪酬制度上,“将以业绩、能力和水平决定职工的收入,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员工拓宽发展空间和搭建成长舞台。” 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在企业效益不断增长的同时,保证职工工资收入的增长。
  此外,武钢还将引入竞争机制进行成本控制。许书铭介绍,未来将优化供应商,原辅材独家供应品种数量减少50%。关键备品备件直采。深入推进低成本制造,突出生产厂降本主体作用。
  未来难逃转型之痛
  随着国内经济持续降速,钢铁行业也进入了漫长的“冰冻期”。钢材消费需求强度下降,前期过度投资、产能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直持续。
  2015年,武钢一年亏掉6年多的利润,成为A股市场上的“亏损王”。数据显示,武钢股份去年营收538亿元,同比下滑41.29%,净亏损 75.15亿元,这是自1999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武钢董事长马国强曾公开表示,武钢2016年任务重点是调整产品结构,实行多元化发展。他解释称,钢铁企业的兼并不是为了扩大产能,而是要优化产能,“前期我们做了兼并,接下来我们要做重组。”
  实际上,2005年以来,武钢集团先后与鄂钢、柳钢、昆钢重组,已成为生产规模超过4000万吨的大型钢企。在全球钢铁行业中排名第四。如今的产能过剩正是前期的大规模扩张的遗留问题。
  除调整产品结构外,武钢今年将安排24亿元进行投资,主要用于技术改造、节能、环保治理等方面。未来,还将加强武汉“500公里圈”的市场联系,并加大与下游企业合作。与钢材使用密切的新兴业务,也将得到重视。
  但中国钢铁行业早已度过“黄金十年”,步入“减量化发展”时代,产销双降是大势所趋。与所有的“去产能”行业一样,武钢的转型之痛不可避免。(新浪财经 张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6:06: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武钢做好转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6: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改造、节能、环保治理是大势所趋,越是这个时候国内钢厂竞争越是惨烈,关系到谁死谁活的问题,所以必须走技术改造的路线,以前的粗放生产已经没有竞争力了。但是要想突破还是太难了,用腾笼换鸟来形容毫不夸张。继续做精优势产品,可以拼一拼的产线抓紧补短板,竞争力不足的产线该放要下决心放。人的思维不变,工人跟管理者没有思想觉悟,一切都不可能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6: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百分之八十的特大桥梁钢产自武钢,包括杭州湾,天兴洲,大圣关,珠港澳和沪通大桥,中国高铁百分之四十的钢轨出自武钢,南车北车二厂也大量用武钢钢材,中国首条自主磁浮也是武钢轨,武汉地铁不至于不用武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7: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希望希望湖北多对人才投入点,希望各大高校为“湖北”多做点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7:0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泗港大桥用武钢,就算用不了100年也没啥,可以早点建一座新的桥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7: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___Benson| 发表于 2016-5-22 14:42
武汉地铁这么大规模都不用本地货 武钢真的要好好反思

武汉地铁全部是武钢轨,武钢高层领导走访后谈妥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8:2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下午有大领导到武钢,是哪个到武汉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8:47: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地铁所用轨道均用武钢制造特制钢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9: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挡不住武钢裁员的步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9:1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刻强到武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20: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___Benson| 发表于 2016-5-22 14:42
武汉地铁这么大规模都不用本地货 武钢真的要好好反思


你怎么知道就不用武钢的呢,不报道、你不知道就是没用?
http://news.cnhubei.com/ctjb/ctjbsgk/ctjb34/201212/t2370524.shtml
http://news.cnhubei.com/xw/wuhan/201511/t3450598.shtml
何况各种报道,随手一搜,全是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14:18 , Processed in 0.04963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