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5854|回复: 41

[江城资讯] 2016年7月24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4 10: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汉航运中心将于“十三五”建成

【摘要】22日,武汉新港管委会发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发展报告(2015)》白皮书,成为武汉地区首部全面、系统介绍武汉航运中心建设的规范性官方文书。

湖北日报讯(记者成熔兴、通讯员柯琪)22日,武汉新港管委会发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发展报告(2015)》白皮书,成为武汉地区首部全面、系统介绍武汉航运中心建设的规范性官方文书。《报告》称,武汉航运中心将于“十三五”期间建成。《报告》回顾,“十二五”期间,武汉航运的增长速度跑赢GDP,武汉新港突破了货物吞吐量“亿吨”大关,集装箱吞吐量由56万标箱增长到106万标箱,比前五年基本实现翻番。汽车滚装量由21万辆提高到48万辆,增长1.3倍。阳逻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过百万标箱,成为长江中上游第一大港。与此同时,武汉通航领域迅猛拓展,“十二五”期间共开通国际、国内航线8条,其中3条近洋航线可通达7个国家和地区,使武汉新港成为中西部地区“出海口”和中部国际航线的枢纽港。武汉新港负责人介绍,2005年提出构想的“武汉航运中心”,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成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在武汉的最佳契合点。《报告》称,到2020年,武汉航运中心年港口吞吐能力将达到3.5亿吨,还将建成以金口、军山汽车滚装码头为核心的长江流域汽车滚装运输主枢纽,2020年将达到100万辆汽车的年滚装运输能力。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10: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贾耀斌来我区调研南太子湖创新谷建设
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创新创业载体群落


7月22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贾耀斌带队,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37次会议召开前,到武汉开发区(汉南区)调研南太子湖创新谷建设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志敏、黄克强、胡洪春,副市长刘英姿,武汉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汉南区区长李忠,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袁堃参加活动。
        南太子湖创新谷规划区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建设区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产业定位以智能制造、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和文化创意为主。
        南太子湖创新谷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其中核心启动区项目占地约160亩,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核心启动区一期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于2015年实施改造施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今年内可投入使用。大唐—西门子智能制造创新中心、VR研发体验中心、创新谷云计算中心、103创新咖啡等一批项目已入驻,启动区预计2017年逐步建成并投入使用。
        未来五年,以核心启动区为中心,创新谷内陆续规划建设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总部研发基地、云数据技术中心、创新设计城等产业创新中心,以及创新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2020年,该区域计划培育创新创业主体1000家,带动双创就业人员2万人,新增上市企业20家,实现创新经济产值1000亿元。
        下步,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推进创谷项目全面建设,从平台经费补贴、房租减免、风险补偿、金融平台搭建、创业活动、快速通道等方面,出台更具普惠性、更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整合政策咨询、行政审批、产品研发、商品展示、融资贷款等多种创新资源,为入谷的企业搭建孵化服务平台、企业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创业家服务平台、人才关爱平台、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数字化制造创新服务平台、成果转化与产权交易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
        贾耀斌一行听取了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经济社会发展及南太子湖创新谷建设情况汇报,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给予肯定。贾耀斌希望我区努力将南太子湖创新谷项目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国一流的创新创业载体群落,形成全域覆盖、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全国领先、示范带动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汉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卫国、武汉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汉南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陈平、武汉开发区(汉南区)领导黄胜林、李瑛等参加活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11: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30多艘货船排队卸货 武汉经开港24小时作业
高水位能运行 抗水患能力 安全系数 装卸效率等优势显现
7月初以来,长江武汉段普降暴雨,长江水位急剧上涨,武汉关水位已超警戒线,武汉长江段、汉江流域许多小型件杂货码头被淹,特别是一些不规范的运营码头,船只无法靠泊作业,许多腹地企业的原材料无法装卸,企业生产面临停产的困境。
关键时刻,武汉经开港公用综合码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武汉经开港,记者看到码头一片繁忙,靠泊的船只成排成串,码头上门机吊装忙个不停,港区入口排着长长的集卡车队。
关键时刻,武汉经开港公用综合码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武汉经开港,记者看到码头一片繁忙,靠泊的船只成排成串,码头上门机吊装忙个不停,港区入口排着长长的集卡车队。
为了更好地服务船运公司和腹地企业,副总经理洪加现及时召开生产工作会,要求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克服困难,用优质服务和诚信经营助力腹地企业渡过难关。并及时安排好船运公司等客户的吃住问题,得到了客户们的一致好评。
截止目前,通过经开港的合理调度,5条作业线24小时不间断作业,经开港综合码头已装卸船只42艘,实现件杂货吞吐量70000多吨,现在还有30多艘货船在排队等候装卸。
据悉,因武汉经开港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和开辟外贸航线,目前已有多家干线箱主公司进驻经开港,众多支线船公司将于近期在经开港开辟固定班期的支线班轮。同时,武汉经开港正在对现有码头进行升级扩容,将扩建5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的集装箱堆放场,配置2台集装箱专用吊机及其配套设施,集装箱总处理效率将显著提升,随着经开港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必将更好地服务大武汉的腹地企业,促进大武汉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12: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12: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12: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两个发“看看”的,你们还不如不发,不要靠发垃圾跟帖来刷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13: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综合施策改善二环线汉口段拥堵
日期:2016年07月24日  信息来源:长江日报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窗口〗分享
  昨日,市长万勇主持召开市城建重大项目第 33 次工作例会,重点研究二环线汉口段交通拥堵改善方案。 我市将综合施策改善二环线复兴立交-金桥大道段拥堵状况,预计到 2017 年主要堵点将有所缓解。
  根据交通大数据分析, 二环线承担我市主城区全天25%以上的车流量,复兴立交-金桥大道段早晚高峰拥堵严重。 主要堵点为:青年路路口西进口、新华西路路口东进口、
  唐家墩地面路口、竹叶山立交、发展大道青年路-新华西路北侧辅路。 为缓解上述堵点,我市已在建设汉江大道(三环线-青年路)改造工程、常码头立交等,列入城建计划的工程包括塔子湖西路、建设大道延长线、温馨路、韦桑路等。
  万勇要求,标本兼治、长短结合、解决瓶颈、系统优化,全力促二环全线畅通,当前重点解决“首堵”竹叶山立交-复兴立交拥堵问题。 他要求立刻实施五条措施:交通管理措施, 对竹叶山立交-复兴立交直接关联地区采取动态交通优化措施,8 月份之内开始实施第一次优化方案,地铁 6 号线竣工前后再次优化,根据措施实施后的效果适时优化;已确定项目加快拆迁和建设进度,重点放在两端疏堵,并对已立项项目加强督办;已列入城建重点建设计划的工程明年全部要开工, 未列入计划的所有地面配套方案项目均要加快列入; 专题研究并创造条件加快启动姑嫂树立交建设;谋长远,深化规划研究横一通道、2.5 环规划方案
  会议还研究了环射快速路网坐标方案、机场 T3 航站楼引导标识系统设计方案。
  万勇说,确定环射快速路网坐标,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达到定位准确、指引清晰、形式方便、管理科学、智慧高效的目的;机场标识设计要与国际接轨,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达到简洁明朗、美观清秀的效果,体现“国际范、中国味、武汉美”。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龙正才,市政府秘书长彭浩与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13: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尼玛规划和建设部门都是吃狗屎的,武汉现在最最重要的是三金潭立交府河桥的拓宽工程,现在只字不提天天堵,现在刘店立交也快搞好了,这个超级盲肠始终没有人过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14: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大道一到市民之家门口的三金潭就堵得不成样子,到了府河大桥就变成两车道,这么一个往黄陂的交通干道,居然还不改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15: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FZJD 发表于 2016-7-24 13:30
尼玛规划和建设部门都是吃狗屎的,武汉现在最最重要的是三金潭立交府河桥的拓宽工程,现在只字不提天天堵, ...

桥两边都不想出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16: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ceeezj 发表于 2016-7-24 15:40
桥两边都不想出钱。。。?

那当然,那个桥好像属于东西湖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16: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布鲁安 发表于 2016-7-24 16:25
那当然,那个桥好像属于东西湖区的

江岸通往黄陂的干道被归毫无利益的第三方东西湖管辖,能修得快就是遇到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16: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看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16:57: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新港增速可以,但对经济贡献到底有多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18: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8年跻身为全国第二 政府都对武汉生物产业做了啥?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2016年07月24日 00:35
[导读] 8年跻身全国第二,政府对武汉生物产业做了啥?武汉光谷生物城已辐射全省,形成“一城八园”生物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全省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已实现2000 亿元的产出规模。

本报记者 刘志伟

7月5日,第九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暨首届“中国光谷”国际生物健康产业博览会在武汉召开。武汉光谷生物城“出品”各种五颜六色的新药、形态各异的医疗器械成为展会上耀眼的“果实”。

8年前,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名单上有了武汉。作为第三批入选者,对于当时的全国26个生物产业基地而言,武汉还是一个学习者。去年,武汉光谷生物城总收入达到了800亿元,今年正冲刺1000亿元,在全国108个生物园区中,综合实力位列第二。

定了一个高远的目标

2008年11月18日,光谷生物城在二妃山奠基。

其时,金融风暴越过大洋,席卷而来。地处内陆的湖北,亦无法幸免。

如何化“危”为“机”,谋求湖北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省市决策者提出“强化特色、拓宽领域、高位嫁接、集群发展”的思路,共同推动东湖高新区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正在其中。

有高端的思路,还要有能够“让思想与现实对接”的科学规划。全球著名的咨询管理公司——美国毕博被请来。历时数月的深入调研,开诚布公的探讨,立足现在透视未来的精心设计,一份定位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战略发展规划,得到各方一致认可,成为光谷生物城的建设蓝图。

根据这份蓝图,光谷生物城将集人才、研发、产业于一体,建设生物创新园、生物医药园、生物农业园、医疗器械园、医学健康园、生物能源园、生物制造园和中新生物园“八大园区”,推进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医疗器械、生物能源、生物服务、生物信息等“六大产业”。

高起点的规划,让光谷生物城成长有了“灵魂”。

组建一支学习型的团队

“很多产业园区,不集聚力量发展产业,先圈地发展房地产,我们不能走这条路。”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但长春说,30平方公里的光谷生物城一门心思引进和生命健康产业相关的企业、平台、资源,形成创新集群。“但老实讲,2007年国家批下来的这个基地,尽管找了咨询公司,但确实不知道该从何做起。”

初设光谷生物城建设办公室,只有28个人。他们的任务清单上,基础建设工作很重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技术领军人物同样重要。

这28位员工不论职位高低、不论资历厚浅、不论年龄大小都要接受派遣出国学习交流,他们每人同时也是“招商员”,每年或者每两年都要到世界各个先进的产业园区去学习先进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

因为在光谷生物城的“灵魂”里,做好跨国企业的服务,是让跨国企业安心留在园区发展的“王道”,只有真正见识到了国外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模式,才能真正服务好园区的跨国企业,让他们没有“水土不服”之感。

引入世界领头羊,不止是为了引进技术,其真正意义,在于让光谷生物城及入驻企业,耳濡目染跨国巨头们的先进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和全球化思维方式。

第一家进驻的世界500强企业辉瑞制药,在研发大楼的开业仪式上,第一件事,向“为我们建设了这幢漂亮大楼的建筑工人们”鞠了个躬。德国费森尤斯卡比投资两亿元的抗肿瘤生产基地落成,庆祝的主题,“祝贺建设过程中零安全事故”。

这是一种文化。身处内陆、又在创业期的光谷生物城,迅速接纳并学习。

搭建一个完善的服务平台

在国内,一般情况下,一个生物医药企业向国家食药监局申请进入临床规定试验,审批时间是60—90天,但实际上多数企业通常要等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申报审批时间长,使许多医药企业贻误了最佳时机,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外国公司在我国从事新药研发。”光谷生物城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认识到生物医药产业的特殊性和发展的制约因素之后,光谷生物城的建设者们便开始积极寻找对策,引进行政技术监督服务机构。

自2010年以来,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湖北省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湖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新药评审中心、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局东湖分局、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局东湖新区分局、武汉口岸药品检验所等机构相继落户光谷生物城。

形成了行政审批“一站式”、技术检测“零距离”、第三方服务“全覆盖”的审批服务体系,新药检验、检测和申报业务不出园区,大大缩短了企业办事周期,从而在光谷生物城内形成了从研发、孵化、生产、检测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总工程师鲍俊华说:“我们采用的是一种搭积木的方式,生物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去把它找来!”

8家世界500强企业来了,28家国内外上市企业入驻了,385个国内外高端生物团队引进,12个院士项目在此落地,2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入驻企业已近千家。武汉光谷生物城已辐射全省,形成“一城八园”生物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全省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已实现2000亿元的产出规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04:10 , Processed in 0.05252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