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5607|回复: 30

[城建综合] 【武汉2030】规划编制发展设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5 00: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ht 于 2016-10-15 00:44 编辑

【武汉2030】规划编制发展设想 详细来源武汉市规划局官方微信号 众规武汉


10月10日上午,盛洪涛局长主持召开了“武汉2030用地规划编制动员大会”,市国土规划局相关处室、局属二级单位及各区规划分局负责人参加,就市区两级共同编制总规用地规划方案进行动员和工作部署。
共同规划就是将各区各部门团结起来,全过程、深层次地共同参与总体规划编制。共同规划参与人员,既包括了市局的总规编制专班成员,也包括各区分管领导牵头的总规工作小组,这样就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总规编制联动机制。

围绕着这一工作模式,在总规工作的第一阶段——现状调研阶段,总规专班会同市域范围含开发区和东湖风景区在内的16个行政区的总规工作小组,通过实地踏勘、集中座谈会、反馈沟通会等多种方式,将现状情况、存在问题、实施困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大摸底和大沟通,形成了16个分区的总规现状调研报告,汇总了各区调研问题共计354条,这是本轮总规编制的强大基石。

第二阶段规划纲要编制阶段,总规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推进各区2030规划发展大纲的编制,以充分表达各区对“十三五”规划发展重点的研究、对2030年总体规划思路、理念、原则、核心目标、功能体系、关键指标、空间发展的设想,以达到各区发展大纲与总规纲要的无缝对接。这就需要各区工作小组与总规专班的通力合作。因此,市国土规划局分5个批次组织召开了12个区的总规纲要阶段“共同规划”交流会。

在用地规划方案编制阶段,共同规划的重点在于要通过全面深入地沟通对接,就各区发展规划、空间边界、功能分区及相关指标等达成共识,完成全市用地规划方案的制定。在这次动员大会上,盛洪涛局长充分肯定了本轮总规目前取得的进展。同时也指出,本轮总规特色在于“全局动员、共同规划、开门规划”,希望编制单位及各区要深刻学习黄艳副部长在今年城市规划年会上的重要讲话内容,掌握规划编制、审批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新思路,并认真学习领悟《指导意见》相关内容。应转变规划编制理念,总规蓝图应综合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层面的需求,编制工作要体现技术性、程序性及全过程、多路径的特点,多角度、多方案地进行整体推进。最后,盛局长指出,武汉市城市发展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区应围绕“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转换发展理念,认真研究各自的发展定位、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充分意识到本轮总规的重要性及各区应承担的责任,积极做好下一阶段的共同规划工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00: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2030】东湖高新、东湖风景区发展设想

东湖高新区:打造世界光谷,构建三区两城

  8月17日,东湖高新区国土规划分局在市国土规划局与总规修编工作专班召开了“共同规划”交流对接会。东湖高新区提出了“十三五”发展重点、2030年总体规划思路和空间发展布局。

  发展目标:更创新、更开放、更独特,享誉世界的光谷。

  发展定位:以创新开放为驱动,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创新创业中心,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以产城融合为指导思想,打造区域协同、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特色示范区。规划至2030年,建成拥有完善功能设施、活力城市空间、绿色低碳环境、特色包容文化的生态、智慧、宜居的创新示范新城。

  总体空间结构 :总体形成“三区两城,两核四心,两楔多廊”的空间结构。其中“三区两城”为关山科研储备区、豹澥产业聚集区、未来城创新研发区和严东湖科技生态城、牛山湖科技生态城,“两核四心”为光谷中心公共活动区、鲁巷副中心公共活动区和流芳中心、花山中心、未来城中心、中华园中心,“两楔多廊”为大东湖生态绿楔、汤逊湖生态绿楔和多条生态廊道。

  公共中心体系:光谷中心、鲁巷中心两核及多个组团中心,点、线、面联动发展。其中光谷中心为城市副中心,主要承担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商业服务、博览展示中心,金融贸易等综合服务职能;鲁巷中心为区域中心,生活服务职能,主要承担商业服务、文化交流、旅游休闲、科教研发、创新创业、校城联动的城市职能;组团中心包括为旅游服务、科研配套及生活服务的花山中心,综合性服务设施的流芳中心,旅游服务和生活配套设施的未来城中心及旅游服务和高端商务设施的中华园中心。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形成一湖四区六片,打造旅游全产业链

  9月1日,东湖风景区有关部门在市规划院2楼C座会议室与总规修编工作专班召开了“共同规划”交流对接会。东湖风景区提出了“十三五”发展思路和2030年发展总体规划建议。

  发展目标: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都市湖泊型旅游胜地和生态文化示范区。

  产业发展:围绕景区和旅游产业发展核心要务,全面优化景区发展功能布局,完善旅游景点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和认可度,着力打造旅游全产业链。

  空间布局:完善总体功能布局,形成“一湖、四区、六片”布局。

  一湖:推进东湖全面截污和生态水网建设,打造国内一流城中湖;

  四区:生态湿地体验区(主要包括吹笛景区和后湖景区)、商务休闲度假区(主要包括渔光景区和白马景区)、文化游乐会展区(主要包括听涛景区和落雁景区)、康体科教文化区(主要包括磨山景区和喻家山景区)等四大旅游功能区;

  六片:打造龚家岭、后湖、鼓架山、桥梁磨山、吹笛、白马洲片区等生态居住和旅游产业功能相融合的六大发展片区。

  重点推进:完善综合交通系统、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景中村改造、生态保护及水环境改善,实施马鞍山禅文化园、磨山茶岭小镇、宝谷等旅游项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00: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2030】汉阳、经开、蔡甸区发展设想

汉阳区:重点打造七大功能区,培育十大产业集群

  8月17日,汉阳区发改委、区规划分局等部门在市国土规划局与总规修编工作专班召开了“共同规划”交流对接会。汉阳区提出了“十三五”发展思路和2030年发展总体规划建议。

  发展愿景:将汉阳区建设为“大汉阳”的核心区,全市对外开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示范区。

  产业发展:形成3个千亿元产业集群——会展会议、生命健康、汽车产业;4个500亿元产业集群——工程建设与设计、轻工建材、食品医药、商贸产业;若干百亿元产业集群——文化创意、文化旅游、金融信息、社区家政服务等。

  空间布局:重点打造汉阳古城商务旅游区、中国武汉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区、华中会展会议文化商务区、王家湾现代综合商务区、黄金口智能制造产业园区、西部生态商务休闲区、产业共建区七大功能区。

  需重优化提升地区: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配套设施;

武汉领事馆区;

琴台中央文化艺术区;

三环线内、外产业用地;

七村一场地区;

“创谷”汤山村;

黄金口都市工业园周边城中村地区。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打造中国车都,智慧生态城

  9月7日,武汉开发区(汉南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有关部门在市规划院与总规修编工作专班召开了“共同规划”交流对接会。经开区提出了“十三五”发展思路和2030年发展总体规划建议。

  发展愿景: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多元发展的创新之城,建设现代服务引领、功能复合的服务之城,建设两型社会示范、特色彰显的魅力之城,建设蓝绿交融共生、宜居宜业的生态之城。

  发展目标:将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打造成为产业兴盛、新城繁荣、配套完善、生态宜居的产城融合示范区,武汉市新城建设的典范和幸福宜居之城。

  产业发展:坚持科技创新带动,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基础,着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拓展传统产业链、提升产业增值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空间布局:按照“轴向拓展、组团布局”的模式,进行空间拓展,形成“两轴、四片、多廊”的总体空间结构。

  两轴:沿318国道和沿长江形成两条产城发展轴;

  四片:沌口、军纱两个产城融合发展片和汉南、东荆两个生态农业休闲功能片。

  结合地铁、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建设,将位于中心区的低效工业用地调整优化为服务业用地,以推动城市更新,实现城市面貌和功能升级。






蔡甸区:强化三大功能板块产业布局,预留城市发展空间

  8月17日,刘奇志副局长带队,编制处、耕保处、总规修编工作专班一同赴蔡甸区召开了“共同规划”交流对接会。蔡甸区提出了“十三五”发展思路和2030年发展总体规划建议。

  发展愿景:武汉西南经济带战略支点,辐射武汉城市圈西南方向的重要联系纽带,“大车都”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一步放大中法生态城、蔡甸经济开发区和南屏垸通用航空产业园的引擎作用,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和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商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机器人及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医疗健康产业集群、“互联网+”产业集群。

  空间布局:进一步突出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常福工业倍增示范园、南屏垸通用航空产业园三大功能板块产业布局。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积极发展研发设计、医疗健康、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生态居住、旅游等功能布局,规划建设中等规模产城融合的生态城市。

  蔡甸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为时尚商业购物中心和创意工作坊、艺术画廊、地方特色餐饮、高端住宅等综合性服务职能聚集区。

  南屏垸通用航空产业园:打造全国最具竞争力及世界知名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新兴产业示范园区。

  建议发展空间:常福工业示范园沿318国道产业发展轴,形成“蔡甸经济开发区+奓山+侏儒+仙桃+潜江”产业走廊;蔡甸通用航空园产业发展空间;蔡甸城关向“张湾——马口”片区的拓展空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00: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2030】青山、化工区发展设想
青山区:重点优化“三区一城”,推动产业转型

  9月1日,青山区发改委、区规划分局等部门在市规划研究院与总规修编工作专班召开了“共同规划”交流对接会。青山区提出了“十三五”发展思路和2030年发展总体规划建议。

  城市定位:改变传统对青山作为工业区或者居住配套区的定位,结合青山围绕建设“生态宜业宜居新青山”的总目标,发挥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国低碳工业园试点单位等众多“国家级”品牌效应,从区域与城市视角的“全局谋划”,进一步突显青山区在国家、省、市的核心职能,提升青山区的战略地位。

  产业发展:在与全市产业发展战略相融合的大前提下,结合青山区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和转型发展的紧迫性和示范性等特征,重新考量青山产业转型发展战略,将青山区列为全市重化工业产业转型的首席示范区域。同时,支持青山区融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区多园”建设,依托东湖高新区的技术研发优势,在产业和空间上与东湖高新区实现联动发展,进一步促进青山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空间布局:结合青山新的战略定位、重点功能板块发展思路以及实际的市场建设需求,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重新优化整体用地布局,加强设施配套、提升整体形象,从而破解青山区发展的制约瓶颈。

  东部地区以发展工业为主,坚持促进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推进产城融合,优化园区发展空间,重点优化建设“三区一城”,即工人村都市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北湖工业园及白玉新城。

  西部地区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深入推进“三旧”改造,全面推进“退二进三”,重点推进青山滨江商务区和“两河”区域建设。

  综合交通:强化三环线、四环线、轨道交通5、10号线等区域性交通轴线的战略地位,加强区域性交通设施与周边地区的功能联系,融入区域共同发展,实现青山“交通终点”变为“交通节点”。

  生态建设:启动对青山尤其是东部区域生态绿地控制线的评估和优化工作,结合未来青山城市转型,合理布局。同时,对生态绿地利用、绿中村、绿中厂房等改造与利用进行专项研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寻找有效发展方式,提高生态绿地经济和社会效益。




化工区: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9月21日,化工区规土局等部门在市规划院与总规修编工作专班召开了“共同规划”交流对接会。化工区提出了“十三五”发展思路和2030年发展总体规划建议。

  发展愿景:努力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重要石化产业基地和长江中游重要化工物流基地。

  产业发展:优化调整化工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延伸下游产业链,发展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化工物流贸易、化工研发、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创新化工产业体系,大力提高炼化一体化规模效应,建成石化产业集群,国内一流的紧凑集约的石化炼化一体基地,生态科技智慧园区,生态环境优良的化工新城。

  空间布局:优化形成“一轴、两带、三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轴”:沿化工大道形成贯穿全区的产业发展主轴;

  “两带”:城市生态绿楔及安全防护隔离带和沿江开敞空间带;

  “三组团”:建设新城组团、北湖产业园组团和清潭湖生态科技园组团。

  重点优化地区:建设新城组团布局民营经济区、生活商业区和生态经济区;北湖产业园组团布局炼化产业基地、乙烯下游产业区、循环经济产业区、化工物流区;清潭湖组团建设智慧产业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00: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2030】硚口、东西湖区发展设想
硚口区:打造三大功能区,培育三大产业

  8月24日,硚口区发改委、区规划分局、区城改办等部门在市国土规划局与总规修编工作专班召开了“共同规划”交流对接会。硚口区提出了“十三五”发展思路和2030年发展总体规划建议。

  发展愿景:建成更具竞争力的繁荣创新之城,更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健康生态之城,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

  产业发展:坚持创新发展,重点发展现代商贸、工业服务、健康服务三大主导产业,全面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和发展生态,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经济活力和产业竞争力。

  空间布局:推动汉江湾古田生态新城、宝丰—宗关特色商务区、汉正街商务区三大功能区转型升级。

  汉江湾古田生态新城:推进古田化工区搬迁改造,重塑西部发展格局,打造产业创新、美丽宜居、幸福乐活之城;

  宝丰—宗关特色商务区:实施硚口壮腰工程,推进环同济健康城建设,打造成现代高端商务区;

  汉正街商务区:兼顾商脉延续和文化传承,推动汉正街地区加速向全国知名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转型。

  重点优化地区:汉正六角片区、宝丰崇仁片区、汉西宗关片区、易家舵落片区、城中村改造用地。






东西湖区:打造临空先行区,实行“北联空港、东接汉口、西拓孝襄”的总体发展思路

  9月7日,东西湖区区发改委、区规划分局等部门在市国土规划局与总规修编工作专班召开了“共同规划”交流对接会。东西湖区提出了“十三五”发展思路和2030年发展总体规划建议。

  发展愿景:临空经济先行区、长江中游高端产业集聚区、武汉滨水生态幸福新城区。

  产业发展: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通用航空产业为重点,突破性发展临空经济;规模化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参与国家工业强基工程,力争工业发展速度实现“两个领先”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临空区位优势,高端化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一产三产化”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新思路,创新性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空间布局:充分利用特有的江河湖泊资源优势和自然地理地貌特征,按照“北联空港、东接汉口、西拓孝襄”的总体发展思路,重点突出产业、服务、研发和居住四大功能,形成“一核集聚、两轴拓展,三湖映城、组团发展”的城镇空间框架体系。

  “一核集聚”:即吴家山城市功能核心。重点发展以商务、金融、信息等功能为主导的区域生产服务中心,打造武汉市主城区外围新的城市副中心,形成城市圈西北轴线中心辐射集核。

  “两轴拓展”:即金山大道城镇拓展轴和五环大道临空产业发展轴。金山大道城镇拓展轴是开发区联系主城,拓展孝感、汉川的城镇拓展轴线;五环大道临空产业发展轴主要联系吴家山老城区、泾河城市功能核心和柏泉临空经济区,是开发区发展临空产业的重要拓展轴线。

  “三湖映城”:即巨龙湖、金银湖、杜公湖构建的湖泊连通水系,形成开发区“外连两江,内系三湖、湖城相映”水系空间格局。

  “组团发展”:依托金山大道城镇拓展轴和五环大道临空产业发展轴,形成吴家山综合服务、泛金银湖居住、柏泉临空经济、走马岭保税制造、巨龙湖生态科技五大功能组团。

  重点空间优化地区:东部金银潭梦想特区、西部通航机场产业园、南部汉新欧国际物流产业园区、北部临空经济区以及中部新城拓展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00: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2030】新洲、黄陂区发展设想
新洲区:打造世界级内核航运中心核心港和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发挥临港优势,构建“全域新洲”

  9月21日,新洲区规划分局、新洲区总规编制工作小组等部门在市国土规划局与总规修编工作专班召开了“共同规划”交流对接会。新洲区提出了“十三五”发展思路和2030年发展总体规划建议。

  发展愿景: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门户地区,武汉城市圈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武汉先进制造基地的重要载体,新型城镇化示范的生态新城区。

  产业发展:构建“一环引领、双城联动、三轴辐射、多板块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环引领”:阳逻—汪集—邾城—张渡湖—双柳—阳逻产业发展环;

  “双城联动”:阳逻产业新城和邾城服务业新城;

  “三轴辐射”: 沿江产业带、产业联动服务带、绕城高速产业对接协作轴;

  “多板块支撑”:港口物流贸易产业板块、阳逻之心临港服务业板块、阳逻经济开发区战略新兴产业板块、张渡湖会展休闲旅游产业板块、外围生态农业板块。

  空间布局:总体构建“一城、两轴、三片、十镇、百村”的“全域新洲”发展战略格局。

  “一城”:阳逻、邾城、双柳、汪集整体形成带状发展城市。

  “两轴”: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以阳逻港为核心,辐射双柳、仓埠、涨渡湖等地区,形成以临港型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产业长廊。现代城市发展轴—依托汉施公路,构建联系阳逻、汪集、邾城、道观河的城镇密集带,形成新洲区城镇化的主要区域。

  “三片”:沿江临港产业片—以阳逻为核心,发展临港物流等第三产业,以及钢铁深加工、机械装备、建筑材料、纺织等制造业。中部特色产业片—以邾城为核心,建成集行政、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中心,宜居宜业活力之都。北部生态旅游产业片—以道观河为核心,建成东北部红色旅游通道,打造鄂东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十镇”:仓埠、李集、凤凰、三店、潘塘、徐古、旧街、辛冲、涨渡湖、道观河。

  “百村”:集中建设104个中心村。

  重点优化地区:产港城联动服务功能带、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核心港区、阳逻之心、问津新城、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武汉绿谷、武汉市东北部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凤凰镇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仓埠街特色镇示范试点。






黄陂区:打造国际空港产业高地及文化休闲旅游名区,构建“一城、双带、三节点、一板块”的空间格局

  9月21日,黄陂区规划分局等部门在市规划院与总规修编工作专班召开了“共同规划”交流对接会。黄陂区提出了“十三五”发展思路和2030年发展总体规划建议。

  发展愿景:更具竞争力的国际空港产业高地、更具影响力的文化休闲旅游名区、更具活力的山水生态宜居新城。

  产业发展:以天河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以现状优势产业为基础,以精制造产业为核心,以大市场、全旅游为支撑,形成“五大基础产业、五大精制造产业、四大市场商贸产业、五大旅游产业”的“5545”产业架构。

  空间布局:打造一城、双带、三节点、一板块。

  一个临空综合新城:整合前川、盘龙、滠口、武湖、天河打造临空综合新城,形成武汉大都市区北部重要的空间增长集群。

  两条空间发展带:城镇连绵拓展带和城乡综合发展带,是引领黄陂区区域联动和功能拓展的重要轴线。

  三个特色节点:通过祁家湾、六指、长轩岭特色城镇节点,全面带动生态农业板块发展。

  一个生态农业板块:作为武汉市北部生态观光和农业生产的核心板块,也是引领鄂北生态连片发展的重要片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00: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2030】江岸区、江汉区发展设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00: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t 于 2016-10-15 00:48 编辑

【武汉2030】武昌区、发展设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00: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2030】洪山区、江夏区发展设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5 09: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好像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5 10: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handd648 于 2016-10-15 10:59 编辑

2020前行得通

2020武汉特大城市区划一改变,就过时了

   

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并不限于双柳江边,10年后必向汪集方向扩延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5 11: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还有几个区没有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5 12: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5 12: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主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5 12: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178083177 发表于 2016-10-15 11:08
楼主,还有几个区没有图啊

估计编辑上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05:27 , Processed in 0.04906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