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614|回复: 15

[社评] 中国都市轨道交通批复热潮预估将在10年后结束,再不努力申请中小城市基本没机会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4 14: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管有鸿 于 2016-11-14 22:31 编辑

中国大陆地铁建设从1949年至2000年一直处于缓慢的状态,2000年仅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4座城市开通地铁,随之批复与建设节奏加快,为了刺激经济,发改委甚至在2009年一次性批复22个城市建设轨交。一线城市、计划单列和省会二线城市逐步获批建设,部分三线城市也开始获批。截止2016年11月14日,共有43座城市获国家发改委批轨交,仅有拉萨、西宁、海口、银川4个省会或首府市未获批轨交,如果加上浙江获省发改委批复的(实际是组团市郊s线)温州、台州、金华(义乌-东阳-横店)三市市域铁路,中国共有46座城市拥有建设都市线或者市郊线的轨道交通资格。从获批较多的省来看,江苏为6个(宁苏锡常徐通,扬州待批,不含淮安有轨电车)、浙江为3(杭绍甬)+3(温金台市域铁路)、广东为4个(广深佛莞),辽宁(沈大)、福建(福厦)、山东(青济,烟台待批)、安徽(合芜)、内蒙(呼包)、河南(郑洛)为2个,获批的其它省份只有省会首府一个市。

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来看,2015 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大陆,居住在城镇的常住人口占55.88%,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20个百分点。中国城市化率的潜力据仇保兴的研究,大约只是相当于旧大陆国家的70%左右,中国只有15%左右的提升空间,大约需要10-15年即可完成。仇保兴研究就从已经接近城镇化极限的发达国家来看,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新大陆国家,例如美国,澳大利亚,城镇化率普遍超过80%~90%。这一类国家普遍地广人稀,且没有历史包袱,能够采用大规模机械农业,模式普遍接近第一种,即农业效益与其他产业相当。例如美国农业人口占2%,产值占2%;工业人口占15%,产值占25%;服务业人口占83%,产值占73%。第二类是旧大陆国家,例如欧洲日本,山地较多,且土地产权历经千年,不太易进行大规模机械农业。这一类国家一般城镇化只能达到60~70%,但从事农业的人并不多,类似第二,第三种情况。例如荷兰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口仅有3%,但居住在农村的人口超过30%。(参考1)

中国城市化率提升到高峰,城市化进程将极为缓慢,将没有大量人口可以充盈城市,轨交所需要大量客流量也就不存在增长的空间。

从中国人口达到顶点时间来看,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人口拐点将在2030年之前达到(参考3),而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认为说,中国人口将会在2025年达到14.13亿的峰值(参考2)。而中国15-64岁的劳动人口早在2012年就开始下降。劳动人口下降、人口峰值的到来,将使得过去不发愁人力显得逐步紧张,各地对于仅存人口的竞争将趋于更加激烈。大城市和区域较强的市吸引力更强,竞争力差的市保留人口能力比较差,建设轨交也就无从谈起。

从既往县级市批复的历史来看,从1986年第一个县级市常熟市批复,到1997年关闸,再到2013年这长达16年内,只有极少数县“幸运”地获批。据民政部区划地名研究所原副所长浦善新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1997年至今撤县设市的总数还没有政策冻结之前的一年数量多。(参考4)

综上,随着中国城市化率提升到高峰,中国人口总量到达顶点,轨道交通所能承载的大量客流将不会在竞争力较差的城市存在可能性。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技术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江宇预计,按照洛阳、包头、兰州等级别,全国十三五时期可能会有40-60个三四线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方案获批,全国在“十三五”时期可能有接近100个城市开始建设或扩大轨道交通建设范围(参考6)。轨道批复热潮,在十三五十四五密集批复后,也将会像县级市批复那样散去,以后只有零星的城市新建线路以及已有大城市加密轨道交通线路。


参考:
1.仇保兴.简论我国健康城镇化的几类底线,《城市规划》, 2014, 38(1):9-15(百度文库链接)
2.新浪网.中国日报 [url=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225923412735.shtml]中国人口将于2025年达14.13亿峰值[/url]
3.BBC:India to overtake China's population by 2022 - UN
4.南都网:标准早过时,百县争名分国家未开闸
5.樊佳慧;张琛;卢恺;贺力霞;李娟; 2015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与分析《都市快轨交通》2016,1
6.新浪地产网:地铁热蔓延到三四线城市:洛阳包头修建规划获批
7.liushangwen1987 有道云笔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截止2016.09.19)
8.腾讯网.21世纪经济报道:洛阳包头地铁规划获批 三四线城市加码轨道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4 15: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肥肥赶紧加油  赶紧规划批复完  至少要一二十条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4 15: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城市本来就不应该搞地铁,连续建成区没有200平方公里的城市(除非长条状的),横竖几公里十几公里就到头了,搞地铁就是勺的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4 15: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15条都多了。毕竟不是一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4 15: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经济规模巨无霸,这么多城市建设地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4 16: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肥肥加油!!!{:5_117:}{:5_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6: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管有鸿 于 2016-11-14 16:40 编辑
东岸村庄 发表于 2016-11-14 15:43
中小城市本来就不应该搞地铁,连续建成区没有200平方公里的城市(除非长条状的),横竖几公里十几公里就到 ...


按照欧洲标准,100万人口就算大城市了,我觉得人口稠密的城市有必要建。连乌克兰这样的4600万人口国家都有4个轨交市。

发在合肥版是想让安徽未获批其它各市的人注意,再不上车,可能就错过了。安徽有潜力的蚌埠、马鞍山、淮南得加快申请,阜阳安庆等在五年时间内尽快把经济做大,减少本市人口外流,城区建成面积和人口提升更快,这样有可能这五市赶上最后一班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6: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两张图说明中国这十年造地铁得多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4 16: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地铁要给力{:5_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4 16: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钮赛健 发表于 2016-11-14 15:50
合肥15条都多了。毕竟不是一线。

一线15条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4 16:3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第三轮地铁规划啥时候能获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4 16:4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无常 于 2016-11-14 17:01 编辑

审批制度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深化改革就是把要尽可能的减少审批,权力部门放权,将来除了国家层面的大型工程,交通干线由国家组织和协调外,像地铁,省内城际都交给地方政府和市场。十年以后很可能城市将不分三六九等,那个地方想建地铁不需要国家发改委审批,只要地方财力负担的了建设和运营费用,地质条件允许,百姓不反对,想建就建。这是国家的发展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8: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管有鸿 于 2016-11-14 18:50 编辑
黑无常 发表于 2016-11-14 16:45
审批制度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深化改革就是把要尽可能的减少审批,权力部门放权,将来除了国家层面的大 ...


你高估了地方的能力,地铁这东西太贵,不是谁都能玩得起。建得起保养不起。


●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基础[2015]49号)
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40%,政府资本金占当年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过5%。


合肥2015财政收入1000.5亿元,可以拿出来1000 *0.05/0.4=125亿造地铁。一公里6个亿,合肥2015年最多可以造20公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4 18:36: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亿中只有一半是地方财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8: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hfboy72 发表于 2016-11-14 18:36
|千亿中只有一半是地方财力吧

造地铁肯定按最大的算,地财+中央转移支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9 03:35 , Processed in 0.08096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