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3 06: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记者采访多位“双谷”创业客
光谷对成长的 渴望超过硅谷
记者李佳
    去年4月,投资1500万美元的光谷创新中心设立在了美国硅谷;同月,“楚才回家”在硅谷吹响海外人才集结号。去年12月,总部设于硅谷的新思科技(Synopsys),将其全球首个顶级研发产业园区,放在了武汉光谷。
    光谷和硅谷,中美两大创新谷,近年来,互相之间的磁力越来越强。去年3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表示,光谷有望成为下一个硅谷,光谷有着和硅谷相似的共性:附近有众多大学、聚集大量人才、有核心产业、有资本凝聚力。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在光谷和硅谷都有深度体验的人士,他们认为,光谷对创新和成长的渴望,超过硅谷。
    许多领域光谷与硅谷同步
    硅谷投资人杨镭到光谷寻找下一个风口“虚拟现实”(VR)。在VR/AR领域,武汉企业被认为与硅谷处于同一起跑线。
    去年赴硅谷“英雄学院”学习的光谷90后青年刘俊,把光谷智能鸟无人机开发的手持云台带到了硅谷英雄城路演。无人机拍大片的创意吸引了英雄学院创始人蒂姆·德瑞普的注意,他曾投资过百度、特斯拉、推特等著名公司,当场掏出400美元,买下刘俊带去演示的设备。
    刘俊说,与硅谷世界级的技术创新相比,光谷还有差距,但在许多领域,武汉企业已与硅谷同步。
    总部设在光谷软件园著名F4栋的移动安全企业安天信息,2015年在美国硅谷设立分公司AVL inside,紧挨着英特尔总部,从事移动安全国际化方面的前沿研究。
    有着250万用户的石墨文档,其创始人之一吴洁,回汉创业前在硅谷企业SAP公司就职。他说,一批从硅谷回来的有创新力的企业家愿意在武汉扎根,就能引领行业,形成集群。
    在光谷越来越能找到硅谷的感觉
    “光谷对创新和成长的渴望,超过硅谷”,武汉安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潘宣辰说,光谷已经有了多年的积累,正处于壮大期,更渴望进一步突破、创新,这种渴望一定会催生更多优秀的企业。
    在美求学、2000年在硅谷首次创业,李先强见证了1995年雅虎成立、1997年乔布斯回到苹果、1998年谷歌诞生……2010年,李先强回到家乡武汉,创办的中帜生物成为进驻光谷生物城生物医药园的首家公司。
    作为武汉城市合伙人,李先强见证了光谷生物城的变化。他说,几年前,一大批互联网硬件和软件公司在硅谷落户,中午在餐馆里吃饭,会听到这个人在谈他准备开个公司,那个人在谈他有个什么创意,“现在,每次回到光谷,越来越能找到在硅谷的感觉了”。
    “武汉是全国科教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人才储备经年积累, 有勤奋努力的民风,有政府的开放政策的支持,这些元素都跟硅谷刚起步时很像”,吴洁说,期待光谷成长为具有全球引领力的下一个硅谷。
    硅谷经验启示光谷发展
    谈到硅谷的成功经验,潘宣辰认为,在硅谷,资本的支持让更多的人才愿意尝试将技术创新进行产业化转化,并建立起有效的技术收购和小商业合作的氛围。
    在硅谷,路演成为常态,创业者见投资人不是登天难事。吴洁说,硅谷的创业层级非常扁平,在特有的创业投资圈内,面见成功的创业前辈也不难。前不久去硅谷,经由朋友和投资人介绍,石墨团队约见了Youtube的创始人陈士骏、文件共享创新公司hackpad创始人、办公协作软件quip团队等全球最顶尖创业者,面对面深入交流。在光谷,这样的氛围还并未完全形成。
    “硅谷是依靠高校发展起来的创新高地。”潘宣辰建议,光谷要加强高校、创新企业和资本的多向互动,将产业需求和高校技术创新研究方向深度结合。

    去年,刘俊(右)在硅谷英雄城介绍来自武汉光谷的手持云台 (本人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