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13 06: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属企业获全市首个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昨日,“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暨进站院士授聘仪式在武汉市市政科技信息研发中心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欧进萍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缪昌文教授正式“入驻”武汉市政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他们将进一步发挥工匠精神,为武汉城市建设提供质量上乘的产品和技术,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作为市属企业第一个获批、第一家获得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的企业,武汉航空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发集团)下属企业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以下简称市政集团)积极推进院士工作站的建设,攀“科技高枝”,筑“创新高地”,把原来院士专家单向咨询服务、成果转化转变为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技术战略合作联盟。围绕集团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企业研发人员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并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技术成果,在企业共同开展转化和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企业创新人才。先后邀请了多名院士专家开展技术交流与学术讲座,利用院士工作站的技术优势帮助解决诸多技术难题。例如,为准确、成功拆除沌阳高架桥,邀请了包括10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知名爆破专家,对爆破方案进行了论证。
2014年6月29日,经湖北(武汉)院士咨询服务(活动)中心、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成立了武汉市政建设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2015年8月9日,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揭牌。2016年10月,武汉市政建设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被评为“2016年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成立两年半以来,武汉市政建设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绩斐然,在成果转换、专利、获奖及学术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目前,与院士工作站相关的科技成果已转化为43项工法和多项核心自主施工工艺及技术。建站之后授权了16项专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主持和参编了4项行业标准,集团共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CI 3篇,EI近10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数十篇。
打造一流工程造福江城百姓
市政集团院士工作站与缪昌文院士团队合作,双方就“高性能混凝土、沥青路面再生与抗车辙、防水保护与修补加固”三个方面的技术问题开展研究,签订了“高性能混凝土、沥青路面再生与抗车辙、防水保护与修补加固等关键技术咨询服务”合同,解决了困扰行业内已久的常温沥青混合料摊铺、就地热再生、快硬早强混凝土修补、清水混凝土墩柱等关键技术。
在雄楚大道(楚平路至三环线立交)改造工程中采用了“半柔性抗车辙路面”技术,即选用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在20%至35%)与特殊性能的水泥基材料复合组成一种新型路面材料。
目前,“半柔性抗车辙路面”技术应用效果良好,即使在高温、重载车辆反复碾压下,也不易变形、开裂,其维护、保养费用低,克服了单一普通沥青路面易留车辙、水损害等诸多缺点。
顶尖技术为长江大桥
安全质量保驾护航
秭归香溪长江公路大桥是武汉市市属企业首次承建跨长江的大桥,更是湖北公路领域首个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市政集团院士工作站与欧进萍院士团队合作,针对大桥特殊地理及地质条件,开展了“湖北香溪长江公路大桥减振控制技术研究”以及“湖北香溪长江公路大桥工程沿线重点基础设施集群全寿命监测与管养系统研究”。
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和减振目标要求,专家给出优化减振方案和最优的阻尼器参数、安装数量及其位置,并研制和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阻尼减振装置。通过对桥、隧、路体系的全寿命管养系统研究,将物联网与互联网结合,全面掌握区域重点基础设施集群全寿命监测系统的设计与构建技术,全面提升香溪长江公路大桥工程沿线各重点基础设施及全路段安全保障能力。
为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市政集团院士工作站还特邀欧进萍院士在内的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5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11人“豪华”专家团队参加相关评审会,大家一致认为对香溪长江公路大桥进行健康监测是十分必要和值得的,且方案合理可行,监测工作及产生的数据,不仅为大桥全寿命管养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也为国内外同类桥梁的全寿命监控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院士咨询助推
武汉海绵城市建设
王浩院士作为市政集团院士工作站首位进站院士,为使院士工作站建设成为海绵城市科研成果的创新孵化基地,推动武汉市在海绵城市试点中走在全国前列,与市政集团院士工作站就海绵型城市建设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多次前沿性技术交流与合作。
目前,武汉正处于大建设、大发展的高潮期,同时,又是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作为一个江湖水系发达的城市,武汉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和城市建设模式,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影响,印证了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和科学性。为此,该集团正在开展有关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工作,筹建武汉地下综合管廊公司,与王浩院士在海绵城市建设这一新兴领域进行相关的咨询与交流,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除了与已进站院士合作外,市政集团院士工作站还与清华大学聂建国院士团队就“钢-混组合梁关键技术”开展合作。在“汉孝高速武汉段”以及“机场快速路改线工程”两个大型施工项目进行应用,目前已论证了钢-混组合梁的结构形式可行性,相对钢箱梁节省钢材,相对混凝土预制梁减少重量。该技术的应用施工属湖北省首例,为该方法的推广奠定深远意义,填补了该项关键技术在湖北省的空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