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3046|回复: 38

[坛友交流] 《中国新闻周刊》——“大省份”山东的“小省会”济南:群雄环伺下的出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0 17: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c1412499829 于 2017-3-20 17:05 编辑

本文首发于2017年3月20日总第796期《中国新闻周刊》
      在国家中心城市竞争的热潮中,一直没有传出济南要参与竞争的消息。
      但此事对这座城市主政者的影响显而易见。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山东省两会上,该市一位负责人说,郑州此前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刺激”。
      除了西边的郑州,济南东边的青岛,也在2月底明确表示要加入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该市发改委主任朱培吉表示,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非常激烈,青岛将全力以赴,积极争取进入到最终名单中。
       2月14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解读省政府印发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该规划基本明确了济南和青岛双核发展的思路,并“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在很多城市竞相在这一问题上表态的当下,济南像是一个被忽视的角落。这与多来年济南给人的印象相符。多年来,济南的发展在省内和周边省份都面临强劲的竞争,而济南的表现不温不火。在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落马后,新的市委班子也在努力寻求突围。
“群山无峰”
       从经济方面分析,山东的“大省份”与济南的“小省会”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有多个排名反映出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的强势指数偏低:2015年,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济南的省会首位度(同省中省会城市GDP/非省会城市中GDP最大的城市)和省会城市占全省GDP比例,排名均为倒数第一。2016年,在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GDP中,济南排名第11位。而在省内GDP中,济南排在青岛、烟台之后,位列第三。也就是说,从全国来说,济南被压在一众一线城市的后面,在全国缺少影响力,而在省内,它的地位与发展水平也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2016年,山东有值得自豪的“三个一“,但与此同时,在中国城市GDP前10名、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前10名、中国城市人口净流入前10名这“三个TOP10”上,山东无一上榜。还有另外一组数据。2015年的数据显示,河南GDP仅占山东的60%,但郑州占到河南全省的19.8%;安徽经济总量只有山东的1/3,但合肥占到安徽省的25.7%;武汉占湖北省的37%;长沙占湖南省的29%。而济南在全省GDP的比重,不到9.73%。而在一些有“双子”城市的省份,就其在全省所占的比例看,山东省也明显偏低:山东的济南和青岛的GDP加起来,占到山东全省的24.7%。这大大低于很多“双子”城市在其省内所占的比例:2016年,南京、苏州两市生产总值,占到江苏省的34.1%;广州、深圳加起来,占到广东省GDP的49.2%;沈阳、大连两市,占到辽宁省GDP的67.5%;杭州和宁波占到浙江省的42.2%;福州、泉州占到福建省的45%。
       2016年,山东省GDP增长7.6%。在总共17个地级市中,有7个市的增速低于全省,其中位于济南周边的就有5个,分别是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5市。济南市发改委发展规划研究室主任谢堃在接受采访时说,这说明,这“哥儿五个”与省城做邻居,却没有沾到多少光,被“老大哥”带动的作用不明显
观念症结
       济南市对自己发展迟缓的反思,近些年一直在进行。济南市一位前市长曾对济南现状有个总结。他说,济南总体实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增量投入不足,城市承载力低,缺乏足够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农业不优、工业不强、服务业不精”。在对济南的反思中,观念问题常常被提到。儒家文化中的尊师重教、诚实守信是优秀品质,但是重农抑商、逐利意识不强,容易导致经济上呈现出小格局,很多产业都是小作坊结构。“老想自己家里一亩三分地,小富即安。”2013年,前述前市长曾在谈及这一问题时表示,济南市有些部门、县(市)区主动性不足,一味等靠。有的不愿放下架子沟通,有的眼睛一味向外,对圈内城市不予考虑。“机遇和政策是争取来的,行动慢,机遇就稍纵即逝。”
       这位前市长说,省会的交通区位、科教人才、金融服务、信息软件以及一些传统产业都有着独特优势,是圈内其他城市目前无法比拟的。济南既要认识自身优势,又要发挥优势、扩展优势,创造核心竞争力。 “济南人淳朴,安分守己,忠诚度高。但光有这些还不行,思想保守,眼光不行,都是造成工厂衰落的原因。”王征说。
       张卫国在复旦大学读博士时,曾编写过《苏鲁沪浙粤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一书。他调研得出的结论是,传统农耕文明和现代商业文明之间要有段距离,需要创造性转化。受儒家文化影响,山东对现代工业文明不重视,举例说,上世纪80年代末,时任山东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的崔延森,就曾提出进一步打破保守思想,在青岛“再造一个香港”,但没有人为之所动。“这个提法如果受到重视,增强改革意识的话,现在青岛将更发达。”
      张卫国认为,合理的省会产业布局应是都市圈形的,中间是CBD(中央商务区),外面是商贸物流,再往外是城郊农业,再往外是农村。济南现在的产业布局混搭明显,没有层次感,产业选择也不明晰。张卫国说,在济南历史上,CBD的口号曾出现多次,但直到2015年,才终于定下放在了历下区。另外,济南的经济结构也不合理,尤其制造业比较欠缺。
      “归根结底,还是县域经济不强。县域经济,很重要的是工业经济和民营经济。”谢堃说。
      此外,交通拥堵也对济南形成了困扰。当地一位受访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济南交通拥堵,与该市地形呈东西长、南北窄的带状结构有关。
群雄环伺
      除了济南自身的原因,山东省对各地市的均衡用力,也被认为是造成济南首位度不高的一个因素
      在这个问题上,在山东省内有不同的观点。有观点认为,山东经济“群山无峰”,恰好说明山东经济发展均衡,这种均衡是山东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也有观点认为,面对这种“群山无峰”的现状,山东应该重点发展个别城市,在形成峰的同时,也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济南市则呼吁山东省实施“省会战略”,加大对济南支持的力度,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改革试点等方面给予倾斜。
      山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现阶段的这种均衡发展,是低水平均衡发展。“像是一个个螃蟹互相勾连在一起,谁也走不远。这种均衡不是优势。”
他表示,历史的进步,不断伴随着均衡和非均衡的不断取代,这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只有不断破局打破低水平均衡,增长才会出现
。”
      “理论上讲,均衡会影响效率,这也是山东省产业层次不高的重要原因。”谢堃说。王征则提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打破平衡,打造增长极,以契合“增长极理论”。
      1950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这被认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石。“简单来说,就是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中国新闻周刊》在山东采访时感觉到,山东省近几年关注“群山无峰”的问题,与大城市对于一个省的作用,以及周边城市竞争格局的变化有关
      区域经济与研究学者、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安东称,山东经济比四川发达,可为什么其“存在感”好像不如后者?“我想,很大一个原因可能是四川有成都,而山东没有一个在全国具备综合影响力的大城市曾经的青岛勉强算一个,但今天的青岛已经不是10年前的青岛,而且青岛的影响力只局限在经济,而不是整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
另外,周边省份以及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也让山东省和济南市有些坐不住。济南人注意到,原来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城市,比如武汉、郑州,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已经渐渐拉开了与济南的距离。
“山峰”之争
      而济南的决策者认为,周边城市发展迅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其所在的省份对省会战略比较重视。
      济南市一位负责人说,郑州、合肥等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城市,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所在省份举全省之力发展省会,方能铸就如此辉煌。由此,济南市的决策者也希望山东省能更加支持济南的发展,实施省会战略。
      山东大学副教授李少星认为,在当下南北夹击的竞争格局中,济南需要一个更高的战略地位,所以提出省会战略的发展思路
      “济南当前仍处于集聚发展阶段,并且在促进山东省中西部发展、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强与京津冀和长三角以及中原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地区的协调发展进程中,具有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这更使省会战略具备现实基础。”
      谢堃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来看,青烟威(山东半岛的三大沿海城市,青岛烟台威海)良性发展效果明显,在山东中西部迫切需要打造一个增长极。“尤其济南又是省会,发展好济南,势在必行。”
      周边地区对省会城市的重视被频频提及:在安徽,先是拆分巢湖,让合肥变成滨湖城市;再是将省府搬迁至滨湖新区,进一步做大做强合肥。在河南,省里出面引进富士康,后是拿下国内首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牌子,助力郑州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并撬动千亿级的电子制造产业链,带动航空货邮与中欧班列的红火。
      但有的周边城市对此说法并不认同。《河南日报》主办的公众号“金水河观澜”刊文称,河南并没有提出一个省会战略,济南的言论让郑州“躺枪”。
      在山东省内,对于济南的省会战略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提倡省会战略会侵占其他城市的资源,会带来不公平。“济南想要做大,还是应立足于自立自强。”
      李少星认为,省会战略会侵占其他城市资源的观点,是一种误解。“现在不可能像计划经济时代,靠行政命令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到济南,这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
      王征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本来就是一盘棋,各地优势资源互补,一个省份如果有很多中心反而会让资源分散,不利于整体发展。省会城市与兄弟城市自然形成了内在的协调关系,在经济发展中各得其所

      “抛开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山东现阶段的省情不谈,简单地以‘公平论’来看待省会战略的话,那就太浅层次了。”王征说。
      还有受访者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是否实施“省会战略”,也要考虑该省会城市在该省的分量。“如果分量不够,实施‘省会战略’就有点勉强。”而在山东省内其他城市的一些人看来,济南GDP在山东省仅排行第三,分量还不足以让全省以其为中心
      这又涉及一个济南与青岛的关系问题。有人认为,无论是GDP在全省所占比重,还是工业基础,青岛都比济南好,如果要在山东省内找出一个中心城市的话,青岛比济南的基础更好
      而青岛的情况,无论是在争取国家的政策和省内的支持上,都比济南更加主动。上世纪80年代,国家对外开放正处于起步阶段,沿海地区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区域。在山东省,青岛由于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较好的发展基础,自然也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对象。
      其结果是,青岛被列为计划单列市,经济上直接和中央对话,税收的一大块直接上缴中央财政,山东省只得到一小部分。
      而山东省在失去青岛这一大税源后,加大了对其他城市的税收征缴力度。于是,作为省会的济南担子自然加重了。
      与此同时,济南在获得发展资金方面,即使在山东省内也并不占有优势。在国家投资银行每年下达给山东省的计划中,济南分配到的额度长年低于青岛。

      从这个意义上说,山东省内这双子城市之间的关系,青岛不仅争取到了更好的资源分配,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济南的负担。
      在谈起国家中心城市问题上,青岛市一位官员坦承,该市在过去已经从国家拿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

      济南市受访者不愿过多谈及两个城市之间的竞争,更愿意谈两个城市之间的合作。李少星说,很多省的“双城记”之间,在资源竞争方面确实是有的。“在目前山东‘双中心’的格局下,济青互动,错位分工,更能支撑起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
      张卫国认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省会战略”,不能有八旗子弟的保守观点。“这就如同不能用狭隘的眼光把好莱坞看成洛杉矶的一样。好莱坞一定是全世界的,是好莱坞带动了洛杉矶,洛杉矶带动了美国西海岸的崛起。同样的道理,东京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城市。济南发展后,也必定会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突围尝试
     当地多位受访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四个中心是根据济南的竞争优势提出来的,做好了城市竞争力就上去了。
    “与河南相比,山东经济实力更强,消费能力更大,这方面济南比郑州等省会相比潜力更明显。”
有删减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17:13: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支持胶东半岛!山东省会面临危机!如果被临沂和德州赶超才会醒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17: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17: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剩下的不多的几条胶东海狗也该看清形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17: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山东省,青岛由于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较好的发展基础,自然也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对象。
      其结果是,青岛被列为计划单列市,经济上直接和中央对话,税收的一大块直接上缴中央财政,山东省只得到一小部分。
      而山东省在失去青岛这一大税源后,加大了对其他城市的税收征缴力度。于是,作为省会的济南担子自然加重了。
      与此同时,济南在获得发展资金方面,即使在山东省内也并不占有优势。在国家投资银行每年下达给山东省的计划中,济南分配到的额度长年低于青岛。
      从这个意义上说,山东省内这双子城市之间的关系,青岛不仅争取到了更好的资源分配,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济南的负担。
      在谈起国家中心城市问题上,青岛市一位官员坦承,该市在过去已经从国家拿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17: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省份都明显支持省会发展,如果山东依然是为了走群狼经济搞各市县平衡而牺牲济南的话,那么我只能这个表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18: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国家投资银行每年下达给山东省的计划中,济南分配到的额度长年低于青岛。
     青岛不仅争取到了更好的资源分配,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济南的负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18: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交税让济南上,资金让青岛拿!!!这就是胶东官员长期主政济南及省府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18: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泉水美如画 发表于 2017-3-20 17:52
现在很多省份都明显支持省会发展,如果山东依然是为了走群狼经济搞各市县平衡而牺牲济南的话,那么我只能这 ...

头一次在论坛见到表情包{:titt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19: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有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19: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省会做大做强还是有道理的,这样省内的商业城建还有交通等等会有质的飞跃,让省内的老百姓不出省就能享受到大城市的待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19: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核在山东是没法改变了。但是现在应该发展济南重于青岛,济南的条件不差,但是不能再被领导和政策限制住,济南不能再失去任何机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20: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济南青岛在全国的地位实际上一直在往下降的,什么中庸之道,没有个拔尖的失去的只会越来越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eiveid 于 2017-3-20 21:37 编辑

济南的官僚作风严重,就拿小黄车来说,没有定位就不让投放吗?以此类推到企业来济,审核这,审核那,哪有企业愿意来?全把人家审核跑了,有意思吗?你不给人家方便,有人给人家方便。试问一句:济南,你足够开放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21: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hypersun 发表于 2017-3-20 18:22
头一次在论坛见到表情包

可惜只能上传图片,如果能添加到表情就好了……真希望论坛能支持这个功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9 10:03 , Processed in 0.05659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