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4-9 09: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飞 于 2017-4-9 12:59 编辑
陈一新诚邀天下英才来汉留汉
打造招才引智工作“武汉样本”
市招才局成立后,如何更好服务人才、统筹引才留才各项工作?
昨日召开的市招才局成立暨“招才顾问”“招才大使”聘任大会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明确行动“路线图”:建立务实管用人才政策体系;做足做好“一留一回,两个百万”大文章;策划开展系列招才引智推介活动;量身定制“招才项目”;“一人一策”做好服务……他要求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将武汉打造成为国际人才高地和创新创业圣地。
人才重镇坐拥“近水楼台”
不能错失“得月”先机
“面对国际人才流动增加的战略机遇和日趋‘白热化’的区域人才竞争态势,我们必须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绝不能错失机遇、坐失良机!”
此前多个场合,陈一新反复强调人才之于武汉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昨日他再次重申,作为全国科教重镇的武汉,人才优势突出,人才数量和水准居全国前列,“坐拥‘近水楼台’,不能错失‘得月’先机”。
陈一新说,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关键在人才。引进一名高端人才,就能集聚一个创新团队,培育一个创新企业,甚至带动一个创新产业。市招才局的成立,就是要致力打造招才引智工作的“武汉样本”,为武汉赶超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制定全国一流招才引智配套政策
形成一批人才制度创新成果
市招才局是我市招才引智工作创新成果。陈一新提出,要按照市委对人才工作的新要求,加强政策整体谋划设计,对过去出台的系列人才政策,要进行全面梳理、科学评估、修改完善。
陈一新要求,抓紧研究制定全国一流的招才引智系列配套政策,营造引才留才用才的优良软环境,着力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和壁垒,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努力形成一批人才制度创新成果。
他强调,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发挥“招才顾问”“招才大使”的独特作用,重点引进一批世界顶级产业科学家、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知名投资人和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与更多的海内外人才结为城市合伙人。尤其要围绕打造享誉世界的“光谷”和“车都”,吸引一批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领域世界顶尖人才;要围绕建设百年城市亮点区块,引进大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环境治理等方面急需紧缺人才。
启动在汉校友总会联盟工作
用好校友和大学生“两大富矿”
“你们是武汉校友中的佼佼者,你们的影响和示范作用,会带来无穷的力量!”昨日受聘为武汉首批“招才顾问”的陈东升、雷军、陈宗年等人,都是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的杰出代表。
做足做好“一留一回、两个百万”大文章,充分开发武汉的校友和大学生“两大富矿”。着力推进“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陈一新要求抓紧启动在汉校友总会联盟工作,联合在汉高校争取国家更多的改革政策向武汉倾斜,争取更多的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研项目布局武汉,推动广大校友智力回归、资本回归。做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陈一新部署抓紧出台政策清单,为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创新提供落户、安居、就业、见习、创业、融资等支持,确保实现“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目标。
陈一新强调,做好“一留一回、两个百万”工作,最终目的是优化城市人口结构,使武汉真正发展为充满活力的“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
高层次人才实行 “一人一策”
形成全市统一的引才新模式
“把你们的问题列一个清单,市委、市政府尽快落实解决。”昨日,陈一新在会见新任“招才顾问”陈宗年时提出,对重大优质项目或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入驻的高层次人才,可以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做好人才服务,他提出近期要加快研究大学生创业公寓等具体问题落实。
陈一新具体部署,市招才局成立后,要抓紧建立招才项目库,摸清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行情,绘制“招才地图”,形成全市统一品牌、统一评审、统筹政策、共享资源的引才新模式。要建立招才大数据,对招才重点领域的领军企业、企业家、创新创业团队等对象,“量身定制”招才项目。要抓紧建立人才项目库,实行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要抓紧建立人才工作网络,为“产学研金”结合牵线搭桥。要做好人才项目引进落实、本地人才培养等服务工作,切实为各类人才在武汉创业创新解除后顾之忧。
招才引智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陈一新强调,近期重点督查各地招才机构设立、力量配备和招才计划制定等情况,促使各地早抓、狠抓、巧抓招才引智工作。建立招才引智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纳入各区(开发区)和有关部门年度工作综合考核。
解读>>>
市招才局“虚拟机构实体运行”
全市招才引智“一张政策清单”
虚拟机构,实体运行”——昨日,武汉市招才局成立,工作方式全面创新。市招才局将集成市人社局、科技局、经信委等相关部门人才人事的政策、资金,统一运行、管理,同时集合全市人才工作的力量,“努力形成招才引智工作的强大合力”。
整合招才平台
市招才局不设立实质性的机构,不增加编制,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相关工作整合到一个平台。内设4个机构,工作人员从各个部门抽调,集中办公。
形成政策清单
市招才局统筹人才支持政策,通过政策的梳理、整合、清理,形成招才引智的“一张政策清单”“一张政策导图”。
统筹项目资金
在统筹项目资金方面,市招才局将整合9亿元左右人才专项资金,实行“一个系统报、一套班子审、一个口子出”,提高资金使用效能,有效规避“撒胡椒面”、人才“来回跑项目”的现象。
增强招才力量
市招才局聘请了一批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人士和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负责人担任“招才大使”,参与全市招才引智工作,进一步增强一线招才的工作力量。
市招才局
内设机构及职能
招才引智工作部:负责开展海内外招才引智活动,协调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联系“招才顾问”“招才大使”和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等。
“双创”协调推进部:负责协调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等。
发展促进部:组织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进行海外人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综合管理部:负责全市人才政策的起草。
链接>>>
武汉三大人才计划
(记者宋磊 通讯员武招才)
昨日长江日报记者获悉,市招才局成立后,将推进实施三大人才计划:“城市合伙人”计划、“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计划”、“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
“城市合伙人”计划:
引进产业高端人才领军人才
建立由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合伙人”评审机制,探索授权行业协(学)会、行业领军企业和新型科研机构推荐认定人才。邀请领军人才参与武汉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决策、参与产业要素资源调配和产业创新活动,与城市结成奋斗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担风险、共历艰辛、共享成功、共创未来。
目前,已引进两批116名“城市合伙人”,其中包括1名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3名两院院士,55名“千人计划”专家,形成武汉市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股强大动力。
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计划:
开发武汉校友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地区累计为国家培养了300多万高素质人才。庞大的校友人才是武汉赶超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资源,也是招才引智重要突破口。
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计划”,将推动校友资源对接,聘请一批知名校友担任武汉“招才大使”“招商大使”“城市形象大使”,举办“校友论坛”“校友峰会”等活动,以才引资、以才引才。
百万大学生
留汉创业就业计划:
储备优秀青年人才
在校大学生是武汉未来发展最大“资源库”。“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明确,要用5年时间留住100万大学生,努力把武汉打造成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围绕大学生最难、最急、最盼研究制定政策,让大学生安居有保障、就业有岗位、创业有机会。
(记者宋磊)
●人才重镇坐拥“近水楼台”,不能错失“得月”先机
●研究制定全国一流招才引智配套政策,形成一批人才制度创新成果
●启动在汉校友总会联盟工作,用好校友和大学生“两大富矿”
●高层次人才实行 “一人一策”,形成全市统一的引才新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