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1 12: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1、延寿寺小学
延寿寺街是古城西北隅一条夹在达五道庙和双彩街之间,南北走向的小街,街长半里余。这条街的得名源于街中建有一座延寿寺。据《保定古城街巷史话图说》记载:在元大德十一年(1308年)保定曾有延寿寺,后改祀关圣帝君(关羽),元末毁于战乱。明朝初年,在废址上重建,名延寿庵,立庙之义为“欲神之延寿于人,更欲人之延寿于庙也。”清朝康熙年间,进行了重修,嘉庆初年经再次重修后,更名为延寿寺。▲1957年,延寿寺小学团支部全体团员合影。
延寿寺街虽不长,但街两侧却多大院名门。街中段路西有清直隶总督署直辖督标五营游击(从三品)衙门,占去街的四分之一,民国初年在此办省立女子师范附属第一小学。学校占地六亩,大门楼坐西面东,进门是一花墙围起的小院,院西是操场,院北是教学院。
教学院分东西两个三合院,院中除前院西房和后院南房是新型带前廊的教室外,其余全是原衙署旧建,前院东房是办公室,后院西房是教师宿舍。操场院南边一带是花园,西南角辟为菜园,内有一井,西北角是日本侵华时炸的大坑。日伪时期此校址先用作日语学校,又改为淮军公所小学分校。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独立,更名延寿寺小学,抗战胜利后,更名仁爱镇第二中心国民学校,1948年保定解放,改名延寿寺小学,文化大革命初期改为向阳小学,今和厚福盈小学合并。▲1960年,延寿寺小学基层工会欢送迎新留影,革命同志友谊情深。
▲1955年,延寿寺小学的毕业证,校长高桂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可我们却没有感觉到无聊和寂寞,上学回来就疯玩一通。虽然穿的很破,吃糠咽菜,但每天都过着简单而又快乐的童年生活。玩的游戏也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我们那时玩的那些游戏大都天然成趣,就地取材。或是流传下来的,或是自己创造的,都非常吸引我们,玩起来身心投入,忘掉一切,甚至也上瘾着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