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an1986 于 2017-8-24 14:06 编辑
河南商报记者 陈朋冲
● 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大核心片区的建设中,郑州高新区承担了不少任务。今年以来,郑州高新区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实效?年底前,还有多少工作要完成?
昨天的郑州高新区领导干部会议上,给出了答案。
计划
自创区怎么建
年底前要完成规划
年底前,在创新、开放,营造创新和创业生态方面,高新区首先是要做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谋划。
● 比如尽快完成《郑州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郑州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出台,全力抓好《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度创新引领型企业专项行动计划》等四个专项行动计划的落实。
● 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上述相关文件均涉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尤其是郑州大核心片区的建设中,高新区要承担的任务。
● 此外,年底前的任务中,还提到比如要力争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累计达到1200家以上;加强与机构院校的合作洽谈,最终打造全国知名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电商交易平台。在知识产权优势方面,全年专利申请量突破11000件,继续保持全市全省领先水平。
分析
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
高新区的优劣势
对于高新区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和劣势,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王新亭分析:
优势方面:
● 第一个优势主要在于孵化培育能力,在全国高新区当中是领先的。
● 第二个优势,就是区内的知识产权的工作,基础非常扎实。全区万人拥有发明专利超过了90件,在全国非常领先。
● 第三,上市和挂牌助推方面,构建了比较好的能力和氛围,在全省领先。
● 第四,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端人才密集,人才、科技优势明显。
劣势方面:
比如主导产业不突出,以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在GDP中的比重仍然不高。科创链不完整,围绕每一个产业研发的链条零星分布。围绕着产业链和科创链的发展,金融生态或者金融链条不完整。
方向
着力“四链一城”
吸收外地好经验
在分析完优劣势之后,对于围绕着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尤其是郑州片区核心区该怎么做,高新区也针对性地初步梳理出了一个“四链一城”的着力方向。
对于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大核心片区的建设中,郑州高新区作为核心区承担的责任,王新亭有这样一番陈述。
● 概括地说,高新区应该在三方面着手,第一是积累经验,尤其是在自主创新方面,把自己的事干好。第二是核心带动,不仅把自己的事干好,还要带着兄弟姐妹一起把工作做好,对其他区域形成辐射。第三是形成示范,可供学习、借鉴,促进其他区域发展。
● “四链一城”,就是要围绕产业链,布局科创链,完善金融链,强化政策链,高标准建设中原智慧谷,聚焦智慧产业,服务全市五大战略产业,着力打造更加宜创、宜业、宜居的智慧新城。
河南商报记者还了解到,近日,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相关领导还将赶往合肥、苏州、成都、武汉的高新区,学习好的经验做法,为郑州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供更多的参考。
来源:河南商报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