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6634|回复: 43

[江城资讯] 2017年8月25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5 07: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展开 首批三大项目年内开工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进、通讯员黄精)23日获悉,备受瞩目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进展迅速,产业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正全面展开。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由武汉市政府联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将按照PPP模式和“产城一体、产城融合”思路建设航天产业新城,被列为我省“十三五”期间13个重大项目之一。

23日上午,记者在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双柳古龙产业园的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工地看到,数台挖掘机、推土机正在紧张施工,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武汉新洲区委书记陈新垓介绍,首批将有快舟系列运载火箭、飞云工程(太阳能无人机)、行云工程(天基物联网)、虹云工程(星载宽带全球移动互联网)、空间信息运用、新材料等10个重点项目入驻产业基地。其中,火箭总装总调中心、电磁防护材料和高端铁芯3个项目将于年内开工建设。

据悉,火箭项目一期总投资17亿元,建设火箭总装总调中心,满足快舟-1A和快舟-11两型运载火箭的装配和调试,计划9月初启动厂房建设,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磁电项目总投资5亿元,建设电磁防护材料生产线及研发中心,计划10月初启动厂房建设;高端铁芯项目投资10亿元,建设高端铁芯及超薄硅钢片生产线,计划10月底启动厂房建设。“依托航天产业基础,引导上下游产业向基地快速聚集。”华夏幸福基业公司副总裁、武汉区域事业部总经理李洵介绍,该公司已组建专业招商团队,积极对接智能制造、能源交通装备及航天材料、前沿材料等研发制造企业,配套航天产业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武汉市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基地周边综合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入驻企业需求。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5 08: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建成全国最长地铁站

2017-08-25 07:30:37 来源: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武汉)

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黎先才)记者昨悉,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12个车站主体结构目前已全部完工。其中,徐东站-汪家墩站无区间联合体——“1公里长”地铁站正式建成,这是全国迄今为止建成最长的地铁站。

据施工方中铁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徐东站-汪家墩站的地下一层站厅层已“打通”连在一起,是一条长1004米的地下物业区,该“地下步行街”出入口将多达19个。“该车站建成不仅能极大方便乘客搭乘地铁,今后还将兼作路面地下过街通道,吸引更多的乘客到各大商场采购消费。”

武汉地铁8号线是武汉第三条穿越长江的地铁线,一期工程由汉口三金潭站至武昌梨园站,全长16.7公里,预计今年底开通试运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5 08: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武汉建设,助力武汉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5 08: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60亿,武大校友企业有了“联合总部”!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24日讯(记者肖娟)“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号角吹响,引无数校友眺望武汉,如何给广大的中小型校友企业打造最好的“资智回汉”条件,武大校友们决定在武汉投资一个极具特色、又有意义的项目。

24日,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中珈资本(武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中珈资本)将投资60亿元,在江夏区藏龙岛片区建设珞珈中小企业总部基地项目,为校友企业提供一个“联合总部”。

注册资本10亿元的中珈资本成立于2017年3月14日,由武汉大学杰出校友、宇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旭洲发起并联合另外七家知名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大型科技、产业投资平台,最早响应武汉市委、市政府“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号召,落地于武汉东湖高新区。

“响应号召资智回汉,武大校友们都认为,不仅要投资,更要投出成效。”中珈资本CEO曾文涛介绍,中珈资本设立的初衷,就是助力校友企业更好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目前遍布在全国的武汉大学校友创办的规模以上的公司企业有2300多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8成以上。

“很多校友企业家找到我们,表示企业不大,但也很想在汉设立分公司、华中总部或者一个研发机构,也有落地和寻求支持的需要,但单独找政府谈,沟通成本其实很高。”曾文涛说,由此,他们设想,能否设立一个总部基地,方便中小型校友企业回汉落户,形成集聚效应,也能助推校友企业做大做强,为武汉市企业梯队建设贡献力量。

这一设想得到了江夏区人民政府的支持,经过了六七轮的洽谈,项目具体细节已基本确认。该项目拟用地规模约为518亩,总投资60亿元(含创新产业基金20亿元),将建设中小企业总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青年人才公寓、中珈创新产业基金、珞珈(永久)中小企业论坛会址等。

据悉,该项目将于8月26日第二批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 · 武汉大学专场活动上现场签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5 08: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好早呀,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5 08: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新闻好早,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5 09: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RickBlaine 发表于 2017-8-25 08:13
武汉建成全国最长地铁站

2017-08-25 07:30:37 来源: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武汉)

地铁多多益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5 09: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武汉”成为一种潮流
资智回汉开启校地合作新模式



本周,陈东升(中)、雷军(左)、孙宏斌(右)将回汉参加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武汉大学专场活动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佳)26日,第二批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武汉大学专场即将启幕。600位武大校友将带回1500亿元签约项目。

    不过半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校校友即献上两场大型专场活动,汪潮涌、陈宗年、陈东升、雷军等知名校友企业家相继到汉,上千校友带来近2500亿元签约项目,许多项目将助推城市长足发展。

    其实,他们只占武汉校友群体的万分之三左右。武汉地区累计为国家培养了300多万高素质人才。

    春华秋实。今年2月28日,武汉创造性提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并“喊话”部分校友:资本回汉、智力回汉,助推武汉赶超发展,其中就包括陈东升、雷军、汪潮涌、许家印等知名武汉校友。“在这朝气蓬勃的春天,我仿佛听到了城市拔节生长的声音。”武大校友阎志不禁吟诗道。

    武大校友陈东升表示:“我坐不住了,一定要回武汉看看。”雷军说:“我对武汉的感情非常非常深,我也非常希望能为家乡做一点事情。”华中科大校友陈宗年向全球各地的武汉高校校友喊话:“尽管来第二故乡,第二故乡也盼望你们回来。”

    很快,16位招才顾问、招才大使回了,34名“资智回汉杰出校友”回了,近千华科校友来了。不间断地,重磅级校友访汉聚汉,带来系列投资项目:武大校友雷军的小米(武汉)总部落户光谷,从签合同到交付使用,只用了5天;一接到母校“资智回汉”召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友汪百知欲将围绕企业的激光显示上下游项目全部带回武汉,他带回一个考察团,只隔一周;近千名华中科大校友济济一堂,近千亿元的投资项目开始落地,只用80天时间。

    校友们说:“无论是从情感的角度还是从理性的判断上,武汉都到了投资的战略机遇期”,资智回汉是“一股洪流”。资智回归的武汉模式不断创新。

    武大、华中科大两场专场活动主题突出,硚口区与同济医学院、青山区与武科大……“校区合作”持续发力、好戏连台。

    武汉市招才局副局长孙志军介绍,今年下半年,还将开启其他在汉高校的专场,形成活动序列和强大气场,形成校地合作的深度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5 09: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智回汉武大专场既引“资”也招“智”
“青年千人计划”学者 从硅谷连夜赶回武汉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佳)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学者彭浩博士,正准备从旧金山赶回武汉,参加26日举行的资智回汉武汉大学专场系列活动,“感谢这样的盛会,让资、智聚汉,并有机会产生‘化学反应’”。

    彭浩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担任副教授和分子影像开发小组负责人。2017年他入选“青年千人计划”被引入回国,放弃海外终身教授一职后,加入武汉大学物理与科技技术学院负责医学物理学科建设。他介绍,继核磁共振之后,被称为“PET”的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成为国际医学诊断新潮流。他本人本科和硕士阶段都在武大就读,希望回到母校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提高医疗设备国产研制能力做贡献,“希望打造国际一流的武汉大学医学影像中心”。同时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日本北海道大学访问教授的他,为此奔忙,希望与斯坦福联合培养分子影像人才。这周他在硅谷的斯坦福大学讲学与访问,看了长江日报有关母校校友活动的报道,他第一时间订好了25日晚到汉的机票,并跨洋报名参加在汉专场活动。

    彭浩介绍,陈东升、田源等校友发起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健康产业联盟,并成立产业基金,争取在未来五年内培育一批健康产业上市公司,这让他看到了技术产业化的希望,他带着“一种用于粒子治疗的智能在线监测设备”“基于光传输网络的全身PET/MRI影像设备开发”两个项目回汉谋求转化。

    “上半年我正式被引进回武大,正好赶上武汉两个‘百万’工程,一直到最近的‘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一气呵成,政策简直说到我们心里了。”彭浩说,这次盛会不但聚来了大咖级校友,他们带来的“资”可能孵化出更多的“智”,让海内外高端人才看到了技术与资本结合的希望,将吸引更多的“资”与“智”,这简直是一个不断优化的完美闭环,“期待更多这样的盛会”。

    各界热议>>>
    校友的反哺让人感动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税收系副主任刘成奎教授:
    高校是连接校友与武汉的桥梁,通过高校校友会的活动,能充分挖掘校友群体效应,整合校友人脉、信息、资金等各种资源。武汉通过校友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无疑是一步好棋。

    湖北、武汉的优势就是科教资源多、大学生多,这也是其他省市比不了的。对投资者来说,他们往往在挑选投资项目地上,注重当地的服务、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市场潜力。而武汉与其他城市相比,校友企业家的情感、情怀有先天的吸引优势,校友回汉活动不仅会招才引智,还让校友企业家通过情感维系进而在武汉投资、反哺,他们中很多人乐意在武汉体现自身价值和能力。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赵凯:
    校友资智回汉对城市是一种“感情加码”,校友们愿意将自身的资源回报给第二故乡,为武汉的经济发展做贡献。校友中除了像陈东升、雷军这样的大咖外,还有很多成长型、潜力型企业家和人才,比如很多高职高专都培养了不少知名工程师、工匠,他们的技术、成果对武汉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校友的项目来汉后,武汉相关部门应做好、做优服务,不能辜负校友的感情投资,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后,能吸引更多校友资智回汉。

    武汉市创新研究会副会长李承时:
    武大是城市的“智库”,校友是武汉的资源,“校友资智回汉”是这个城市的魅力所在。乡情固然是很重要的吸引元素,但武汉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让这些曾经在外打拼的校友看到了其潜力和变化,他们愿意带着更多项目来造福武汉,或来武汉发展。所以,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体现了武汉的大智慧、大流通、大开放、大交流和大家庭的特性。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在读博士张效康:
    听闻周六将有一大拨知名校友企业家回到武汉、回到武大,对学生们而言,这些知名的师兄、师姐就是最鲜活的榜样力量,现场还能了解到他们的项目、项目在汉的规划和布局,以及众多的就业岗位,这种资源很宝贵,让人期待。

    网友“云端的鱼”:
    自己作为武大毕业生,为母校感到骄傲。这种桃李满天下的氛围、校友们的反哺,让每一个人为之感动、激动。
    (记者明凌翔)
   
    链接>>>
    武大系投资人“举亲不避嫌”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佳)武大管理学和经济学在全国大学学科专业中,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这两个专业除了培养出大量企业家、央企掌门人,还培养了武大系投资人和热心投资武汉师生的企业家。

    投资人里有元明资本创始合伙人田源和创立了顺为资本的雷军。陈东升、雷军等企业家首期筹资1.5亿元的“珞珈创新天使基金”、武大校友周旭洲捐资3000万元发起成立2亿元规模的武汉大学专项人才引进基金等,都专注于为本校、本土培育高端人才和企业家领军人物。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曾承在汉创业打造临床医疗培训领导平台“治趣”,获得了包括艾路明、毛振华、阎志、蹇宏和阮立平等武大校友企业家领衔的“珈卓创投”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5 09: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房车锦标赛首次落户武汉
国内外顶级车手9月炫车技


    长江日报讯(记者高崇成 通讯员周金丽)2017长城润滑油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武汉站,将于9月28日至10月1日在武汉体育中心举行。这是武汉首次举办国内水平最高的房车锦标赛,也是首次在城市核心区街道举办的全国汽车竞速赛。

    中国房车锦标赛的前身为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简称全锦赛),由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主办,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管委会、武汉市体育局协办,武汉赛车运动协会、武汉体育中心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推广,是国际汽联唯一支持的国家级房车赛事。为了打造符合顶级比赛标准的街道赛道,武汉体育中心经过了近1年时间的调研及选址,将赛道定于武汉体育中心一场两馆环道及周边体育路路段,赛道总长2.4公里,目前部分路段正在紧密施工中。届时观众将在体育场和体育馆的二层环道平台观看比赛,也就是说,赛车转弯、赶超的精彩瞬间都将尽收眼底。

    这项比赛在全国总共有8站,每个分站赛参赛车辆接近50台,根据改装规则不同被分为两大组别——超级杯和中国杯。其中超级杯的赛车改装程度较高,参赛车辆拥有接近400匹的马力,最高时速能够接近280公里。中国杯虽然赛车速度不如超级杯,但是凭借着相近的水平,激烈碰撞时有发生,被称为CTCC的“票房保证”。

    据介绍,包括世界房车锦标赛冠军罗伯特·荷夫在内的多名海外好手,届时将会作为外援车手参赛。此外,在武汉站的比赛中我们还会看到张臻东、甄卓伟、江腾一、谢欣哲、刘洋、陈旭、崔岳、夏禹和杨曦等多位CTCC的年度冠军车手现场“发飙”。比赛期间,还将有包裹TCR China和TMC房车大师挑战赛等合作赛事一同登陆江城,让车迷一饱眼福。到现场的观众除了能够观赏精彩赛事外,还能在商贸区亲自体验赛车与激情。各大汽车厂商的文化体验之旅,也将在这里开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5 10: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光谷3条地铁与2条市政隧道交汇 系国内首例

热点资讯  武汉晚报  郭佳  2017-08-25 10:02


武汉晚报讯(记者 郭佳 通讯员 刘丹丹 袁永华 刘永林)3条地铁与2条市政隧道同时在地下交汇,这样集轨道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公共空间于一体的5线交汇地下市政工程,在国内属首例,国际上也是罕见的。这是武汉地铁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光谷综合体(以下简称光谷广场综合体)。

今天(25日),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光谷广场综合体主体结构南北区最后一块顶板混凝土完成浇筑,标志着该工程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历时32个月。


光谷广场综合体工程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既有光谷广场下方,包含3条地铁线路(2号线南延线、9号线、11号线)的4座车站和区间、2条公路隧道(珞喻路隧道和鲁磨路隧道)、1条非机动车地下过街环道,以及综合利用隧道上部空间设计的地下公共空间。光谷广场综合体中心圆盘区地下共3层,最大埋深34米,基坑平面面积近10万平米,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如此体量的市政综合体目前国内首屈一指,国际罕见。

4项分类构筑超级工程  各类设计瞄准世界一流


武汉地铁集团和中国铁建第四勘察设计院(铁四院)立足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的理念,在工程项目设计中大胆创新:

工程涵盖市政项目超级多:包含3条地铁线路的4座车站和区间,2条公路隧道,1条非机动车地下过街环道,以及综合利用隧道上部空间设计的地下公共空间工程,保障各型交通在这个国家级高新区交通节点顺利通行。

立体交叉空间布局超级复杂:巧妙地在三层空间内解决五线交汇,设置贯通的地下一层作为地铁换乘和交通层,简单便捷的实现逃生疏散、消防防灾,同时与周边商业互相联通;将9号线站台与鲁磨路隧道置于地下一层换乘大厅夹层,形成一种独特的地下大厅高架站台的空间布局。

地铁车站跨度超级大:工程主体为直径200m圆形,基于五线交汇,采用了大净空、大跨度结合地下中庭、下沉广场等空间形式,主体工程采用连续15米+最大26米跨度结构。

地下空间消防排烟窗超大:地下空间体量巨大,地下一层建筑面积达3.2万平米,通过在顶板设置自然采光天窗同时兼做自然排烟的排烟窗,在改善室内光环境和通风换气的同时,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消防排烟。

多项工艺工法填补国内空白  巨无霸工程施工量难以想象

光谷广场综合体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建设单位武汉地铁集团和中铁十一局集团和铁四院等参建各方在施工中,大胆进行工艺工法的创新,不仅如期完成了工程建设,还在施工技术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


桩基数量是普通房屋的40倍。一栋普通住宅的桩基大约是50根,而光谷广场综合体中心圆盘区有近2000根钻孔桩,是普通住宅的40倍。一方面是由于工程体量巨大,另一方面是为了克服地下破碎带的地质难题。此外,该工程对桩基质量要求高,按照规范垂直度充许误差为1%,实际执行中,误差率在三百分之一,能有效防止侵限而影响结构侧墙受力的发生。

开挖土方相当于20个普通地铁站。光谷广场综合体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米,基坑平面面积近10万平米,在开挖中有2个特点:一是蝴蝶形的异形深基坑,与一般的矩形或者长方形基坑相比,安全风险大,受力控制难度成倍增加;二是基坑深度达34米,相当于往地下挖一个11层楼高,整个工程土方开挖量180万方,相当于20个标准地铁站的量。

爆破工艺填补国内空白。该工程基坑内临时混凝土支撑体系接近2万方、最大支撑梁长达100余米、砼方量大、净空高、拆除难度大,传统的拆除方式不能满足现场工期及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武汉地铁集团和中铁十一局经过多次调查、反复论证,采用爆破法拆除混凝土支撑梁的施工方案。探索采用孔内高段位、孔外低段位的微差延期起爆技术,并采用双雷管传爆,确保传爆网路的可靠性,至少节约工期6个月。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周福霖院士评价此工艺时称:“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对国家将是重大贡献。”

采用BIM技术让传统施工图3D可视化。一般地铁站只需要平面图、纵向、横向剖面图3张图即可反应整个车站主体轮廓,而光谷广场综合体由于结构立体交叉、空间层次复杂,每个角度看到的车站轮廓都不竟相同,施工图出图量至少是一般地铁站的4倍,且精度不够。

武汉地铁集团、中铁十一局和铁四院等参建各方,与科研院校强强联合,通过BIM数字化信息仿真模拟技术,对光谷广场综合体主体结构单项和单位工程信息的各项参数进行综合处理,将传统相对零散的平面设计图变为模块化、模型化、立体化、可视化的3D模型图,从而为每道工序精准施工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光谷广场综合体为以后城市地下交通枢纽综合体设计及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城市地下立体多元化交通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实践依据。

(责任编辑:张理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5 11: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RickBlaine 发表于 2017-8-25 10:41
武汉光谷3条地铁与2条市政隧道交汇 系国内首例

热点资讯  武汉晚报  郭佳  2017-08-25 10:02

进度好快呀,绿化都进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5 11: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广场综合体建成效果令人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5 11:41: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基坑挺大的,光谷奥山后面,多少米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5 11:47: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调研长江存储和武汉新芯 发布日期:  2017-08-22        8月22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晓炼一行莅临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及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调研,长江存储副董事长、武汉新芯董事长杨道虹等陪同接待。         杨道虹向胡晓炼介绍了武汉新芯的研发进展及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希望中国进出口银行对公司发展给予关心和支持。        胡晓炼认真听取了杨道虹的介绍,并参观公司生产厂房,了解芯片行业趋势、市场环境、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等情况,表示将在资金方面给予公司大力支持,助力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顺利实施。        参加调研的还有中国进出口银行总行监察室主任、北京分行行长龚俊,总行党委宣传部部长龙淼,总行授信管理部总经理徐建华,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武建军,董事长秘书支昱,湖北省分行行长张劭辉,湖北省分行副行长周亮球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12:07 , Processed in 0.080639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