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二 政府和百姓作为城市“股东”,共同建设新区共享发展红利 新区不搞大规模土地出让
“新区不搞土地财政,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收入,以及土地增值收益。”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把新区建成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未来的财政收入就会源源不断。 新区不搞大规模土地出让,避免了土地流转环节政府与民争利的问题,使土地使用权变少数人所有为社会共有。政府和百姓作为城市“股东”,在共同建设新区的过程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占地补偿分为两部分
建设雄安新区是国家大事,必须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记者从新区管委会了解到,政府对农民的占地补偿,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农民的一次性补偿,还有一部分是折成“股份”,农民每年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分红。这意味着,对农民来说,征地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自身利益将与新区发展密切相关,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将是长期的。 而对新踏进雄安这块热土的创业者来说,公租房制度将大大降低其居住成本,再也不必为买房让全家人凑首付,避免了因购房过度透支未来收入。搬掉了“高房价”这座大山,年轻人即期消费将得到充分释放,生活质量也将明显提升。 未来雄安新区什么样
“新型城镇化道路,首先要解决农民和市民的问题,绝不能亏了两头、富了中间。”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强调,新区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到新区工作的各方面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工资标准参照北京,特殊人才特殊待遇,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未来雄安新区什么样?我想可以用三句话描述:工资收入不低,居住成本不高,生活环境不错。这对年轻人、创业者来说,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胡怡建说。 创新三 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聘任制”,建设透明高效政府 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聘任制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起点很高,除了硬的基础设施建设,软环境建设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政府职能的转变方面,有哪些新思路、大动作?备受社会关注。 “雄安新区将按照‘精减、统一、高效’的原则,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聘任制,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建设一个廉洁、透明、高效的政府
“建设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廉洁、透明、高效的政府,对雄安新区来说特别重要。”全国政协委员、会计审计专家张连起认为,雄安新区的城市发展的路径,不仅瞄准国内还要瞄准全球,政府职能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雄安作为创新发展示范区,将会有很多新业态、国际化高端人才涌入,政府要为创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从新区建设的思路看,政府的角色和责任更加重要。如果政府的行为不够公正透明,甚至出现寻租腐败,就可能会使市场产生扭曲,对新区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社会上也有这样的担心。 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并行研究
如何建立一个廉洁、透明、高效的政府,正是摆在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正在探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对政府行为的全方位监管。比如,在政府管理中引入大数据高科技,对工程建设招投标等每一项决策,进行全过程信息留档,作为证据随时可以调取查看,出现问题依法问责。 “而且,这些信息不是建个数据库放在里面,而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存储,可以实现永久保存。”新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区块链”技术是分布式存储,具有不可篡改等特征,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行政管理。 “雄安新区建设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理念上首先要领先。”刘尚希建议,新区规划建设要有世界眼光,从世界范围内考察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注意吸取教训,避免走弯路。同时,也要从中国历史文化中寻找思想资源,从古代城市建设中寻找启发,这样才能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领先水平。新区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不能搞成“两张皮”,应当并行研究、综合规划设计。
来源:综合雄安发布公号、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