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5011|回复: 42

[江城资讯] 2017年12月4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4 07: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勇召开市城建重大项目工作例会强调
实施好明年城建计划 托起城市伟大梦想

    本报讯(记者邵澜)2日,市长万勇召开2018年工作专题会暨市城建重大项目第75次工作例会,研究2018年城建计划和标志性开竣工项目等工作。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实施好城建计划,助力托起城市伟大梦想。
    万勇指出,明年是十九大之后的开局之年、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军运会筹办工作的决胜之年、亮点区块建设优化提速之年,要把冲刺军运、打造亮点、紧贴民生、提升品质作为全年城建工作重点,按照“最优方案、最大力度、最小动静、最好效果”总体要求,多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力求城市建设的结果和过程让老百姓“双满意”。
    万勇强调,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确保实施好明年重点投资项目。要不负总书记嘱托,承担国家使命,全力高水平保障军运会需要;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加快亮点区块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建好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项目;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强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提升,打响南湖、白沙洲地区交通综合提升大会战;围绕持续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加强前期研究论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启动武汉大都市区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前期研究。
    万勇要求,深化研究,细化项目,实化责任,对照总盘子,排出时间表,拿出施工图,具体到重点项目、到区、到平台,积极安排好明年城建工作。
    会议还研究了江北快速路景观照明工作。
    副市长汪祥旺主持会议,市政府秘书长刘志辉与会。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08: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甸通用航空示范区启动建设 2018年底通用机场完工首飞



蔡甸(中法武汉生态城)将建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区。这个示范区占地1.6万亩,将建成我省通航企业总部基地、通航运营基地以及通航指挥中心。


去年,蔡甸通用机场获得军方及民航选址审批批复,今年正式获得省发改委工程立项批复,列为湖北省和武汉市重大建设项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08: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河机场T3航站楼启用国内中转厅 在汉中转不出港

在汉中转不出港 同层最快8分钟

2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天河机场获悉,T3航站楼2楼的东、西区国内中转厅已正式启用。今后,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如在汉中转,下机到达航站楼2楼后不用出港,直接到同层的国内中转厅即可快速完成中转。

T3航站楼地面以上共有4层,4楼为值机大厅和国际出发厅,3楼为国际到达层,2楼为国内到达和出港层,1楼为迎宾大厅。记者了解到,此前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在汉中转,必须先从2楼出港,再到4楼办理值机,经安检后再回到2楼登机,整个过程至少需要半小时。实现同层中转后,最快只用8分钟就可完成换乘。

天河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T3航站楼采用“进出港混流”设计模式,在武汉中转的国内旅客,进、出港均在2楼同层进行,无托运行李旅客可以直接在东、西区指廊尽头的无托运行李中转柜台办理手续,快速前往下一段航班的登机口候机;有托运行李的旅客,在提取托运行李后,到有行李中转柜台办理值机手续,然后至下段航班登机口候机。全程无需上下楼,也不用出隔离区,所有中转均在隔离区内进行,更省时、更便捷。

目前,T3航站楼国内中转厅启用后,东、西区国内转国内的4处服务点均已开放,但国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及国际转国际的航班,仍未实现同层中转。

天河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与南航、东航等基地航空公司紧密合作,不断完善中转硬件资源,优化中转服务流程,积极协调海关、边防、检验检疫等联检单位,力争明年实现国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及国际转国际业务的全面开展,努力将武汉天河机场打造成为“旅客中转服务体验国内最优、国际领先”的中转服务机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1: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17-12-4 08:05
蔡甸通用航空示范区启动建设 2018年底通用机场完工首飞

惊闻蔡甸区也搞通航了,那么此通航与汉南这个的区别在哪里,有没有内行能解读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1: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中国产业园区蓝皮书发布

2小时前凤凰网 / 查看原文
12月3日,由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主办的“2017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在上海陆家嘴举行。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完成的《2017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发布,中国产业园区百强榜单同时揭晓。蓝皮书通过对2016年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指数进行分析,在充分肯定365家国家级产业园区的重要贡献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百强榜产业园区发展的态势。
365家国家级产业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2016年,全国共计365家国家经开区和高新区,两类国家级园区的合计GDP为170946亿元,超过全国GDP的1/5(22.97%);两类国家级园区合计上缴税收为29327亿元,超过全国上缴税收的1/4(25.31%);两类国家级园区合计出口创汇为55254亿元,大约占全国出口创汇的2/5(40%)。
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和国内经济整体回暖的情况下,两类国家级园区呈现回稳态势,其中高新区相关经济指标增幅略大于经开区。2016年,两类国家级园区的GDP同比增加8%,高于全国GDP增速(6.7%)1.3个百分点,其中经开区增速为7.1%,高新区增速为8.9%;两类国家级园区的上缴税收同比增加7.4%,高于全国上缴税收增速(4.8%)2.6个百分点,其中经开区的增速为7.3%,高新区增速为7.5%;两类国家级园区的出口创汇同比下降2.1%,与全国出口增速(-2%)基本持平,其中经开区和高新区的下降速度相当。
百强榜产业园区在两类国家级园区中占据重要位置。2016年,百强榜园区共上缴税收19725亿元,超过两类国家级园区合计上缴税收的2/3(67.27%)。百强榜园区共贡献出口创汇41798亿元,超过两类国家级园区合计出口创汇的3/4(75.65%)。
百强榜产业园区5年来总体情况稳定,但稳中有变。2016年,73家产业园区连续5年进入百强榜,7家产业园区连续5年进入前10强,14家产业园区连续5年进入前20强。5年来,连续进入10强的7家园区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前20强的14家产业园区,除上述7家园区外,还有7家分别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百强榜园区综合指数开始反弹,略高于2012、2014和2015年水平,但仍低于2013年水平。2016年,百强榜综合排名得分均值为0.3124,同比上升2.29%。其中,经济发展、创新发展、产业合作、公共服务四项指标平均得分均上升,是综合平均得分反弹回升的主要原因,园区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创新集聚区、管理示范区和开放先导区的作用重新显现。
百强榜东中西部园区入选数量分布基本稳定,但东部园区入选数量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从入选数量来看,2016年,百强榜园区东部拥有64家、中部21家、西部15家,与2015年区域数量分布相同。从平均得分来看,2016年东中西部园区较2015年均有回升,东西部百强园区增速稳中趋好,中部园区增速缓中有降。
百强榜高新区数量和平均得分均略高于经开区,高新区相对于经开区仍有持续发展优势。2016年,百强榜高新区数量领先经开区两家,占据51席;从平均得分来看,高新区平均得分(0.3151)高于经开区平均得分(0.3096)近2个百分点。
百强榜中发达省市区的入选数量占据绝对优势,5年来百强榜省域分布前三甲持续保持不变,江苏省是入选百强榜园区数量最多的省份且发展强劲。按各省市区入选百强榜园区数量来看,2016年排名前4的省份为江苏(20家)、山东(11家)、广东(9家)、浙江(7家),安徽、辽宁、湖北和河南并列第五名(均为4家);按平均得分来看,排名前5的省市为北京(0.6166)、上海(0.4528)、天津(0.4031)、湖北(0.3597)和陕西(0.3512);江苏、浙江、湖南、黑龙江、广西和甘肃6省入选百强园区数量增加,辽宁、吉林、福建、陕西、云南和山西6省入选百强园区数量减少。5年来,江苏、山东和广东三省所含百强榜园区的数量均在7家以上;江苏省发展势头最强,拥有百强榜园区的数量从2012年的13家持续上升到2016年的20家。
论坛上,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教授做了“新时代新探索:法制、体制、机制”的主旨报告。报告中,任浩教授首先阐释和解读了2017年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指数的七大态势,提出新时代园区制度建设将有助于提高园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效率、技术创新驱动效率和持续发展管理效率。通过对园区主体间关系(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园区管委会、开发公司、企业等)和园区运营正式规则体系的分析,任浩教授提出法制、体制和机制建设将构成园区制度建设的关键三要素,并指出当前形势下,园区在这三个方面建设存在的核心问题。即,园区法制建设方面有多部门的分类决策,缺中央层面的统筹协调;有国家部委的政策文件,缺国家人大的法律规范。园区体制建设方面,园区行政机构地位比较明确,但园区法定地位有待探索;园区管理体制比较明确,但园区所有制改革有待深化;园区“小政府大服务”理念比较明确,但社会事权与经济事权有待合理调整。园区机制建设方面,重招商机制,轻育商安商机制;重园区企业人才激励机制,轻园区管理机构人才激励机制;重规划制定机制,轻规划落实机制;重园区自建机制,轻园区合作机制。
任浩教授进一步指出了新时代中国产业园区制度建设的对策,提出在园区法制建设方面,应该建立统筹协调各类园区的中央非常设性机构,提升国家政策文件发文机构层级;在园区体制建设方面,应该明确园区法定地位,深化园区混合所有制改革,合理安排园区经济事权与社会事权平衡;在园区机制建设方面,应该在保持招商力度的前提下,重点培育育商、安商机制;在保持企业引进人才力度的前提下,重点解决园区管理机构人才的引进、使用和发展的机制;在保持园区规划科学制定的前提下,重点明确园区规划落实机制;在保持通过园区合作加快产业物理集聚的前提下,重点促进园区产业化学集聚发展机制。最后,基于主体与业务范围视角提出园区管理创新的四个关键路径,即园区服务管理创新、园区运营管理创新、园区招商管理创新、园区合作(共建)管理创新。
开幕仪式上,主办方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平教授和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叶国标作开幕致辞,并与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浦东新区原党工委书记)赵启正、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中国开发区协会特聘专家(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总顾问)陈青洲、上海仪电集团副总裁陈靖、上海鲁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宝明、华东政法大学中国自贸区法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贺小勇一同揭晓了2017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100强榜单。
在主题报告环节,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浦东新区原党工委书记)赵启正,科技部高新区管理处处长李志远,商务部外资司开发区处处长陈凯杰,华东政法大学中国自贸区法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贺小勇,针对中国产业园区的发展前景、新时期高新区和经开区的创新发展以及自贸区法治建设等问题,从政策与实践层面进行了主题演讲。
本次论坛安排了以“园区法制”、“园区体制机制”、“智慧园区”和“园区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四个平行论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1: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17-12-4 08:05
蔡甸通用航空示范区启动建设 2018年底通用机场完工首飞

我去这么厉害,怎么有种在玩模拟城市的感觉(手动滑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2: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想问下万市长,雄楚大道改造工程,辅路什么时候能全线完工,还路于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3: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访“第二总部”】360集团:在汉建立全球态势感知中心

光谷互联网+ 原创

众多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密集进驻武汉,正形成现象级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小米、360、小红书等20多家知名企业在光谷设立“第二总部”,武汉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第四极”。
互联网“第四极”现象的背后中,是光谷人的主动作为。早在2015年,东湖高新区成立全国第一个“互联网+”办公室,推出一系列相关政策,多围绕帮助企业降成本、留人才展开。可以说,光谷“互联网+”的系列普惠政策,不以税收为前提,更注重考量企业的产业方向、资本估值和可设置的岗位数。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经过近三年来的拼搏赶超,20多家公司设“第二总部”还将带来磁极效应,如小米系多家企业将来武汉设总部。
那么,已落户的“第二总部”的这些公司,目前在武汉的发展情况如何?他们还有哪些最新动态呢?为此,我们将走访“第二总部”企业,并连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大家关注。
今天,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首篇,走进360集团在武汉的“第二总部”。
今年初,光谷刚刚与360签约共建“360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基地”。经过近一年的发展,目前360企业安全集团在武汉成立的研发中心进展如何?该研发未来在武汉还将展开哪些方面的布局呢?日前,我们走进360企业安全集团位于光谷的“第二总部”,为大家打探最新的进展。
01
明年春节后入驻新办公室
“明年春节后,我们将会入驻楼下办公室了。”360企业安全集团技术总监余毅笑着说。

11月22日,在武汉光谷现代梦工厂17楼,我们见到了余毅,参观了360企业安全集团在光谷的研发中心。
上午九点半左右,研发中心就已热闹起来。余毅的同事们有的埋头盯着电脑屏幕,一行行代码在屏幕上流动;有的三四人小团队紧紧围坐在一起,讨论着业务发展,交流心得。

余毅介绍,目前在临时办公区,研发中心团队人数近百人,在招职位20个,加上公司安服、销售等团队人员,今年年底团队人数规模将达到130人左右。他透露,等待今年年底,光谷现代梦工厂五栋2至10层装修好后,团队将正式入驻新办公区。同时预计明年团体规模将增至200人至300人的规模。
360集团在武汉的“第二总部”办公区的效果图
记者了解到,未来新的办公区,不仅仅是360企业安全集团在光谷的研发中心,还是360企业安全集团旗下公司,以及投资企业、合作伙伴、产业上下游公司的办公区。余毅透露,新的办公区还将打造360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结合武汉本地人才资源优势,为集团和网络安全行业培养更多网络安全防御型人才。
此外在武汉,借助“第二总部”的发展之机,余毅还透露,360企业安全集团还将在武汉打造360网络安全全球态势感知中心。这将是除北京外,公司重点打造的第二个全球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中心。

据了解,今年在上海举办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360展示了旗下全球首套基于VR可视化技术的3D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使参展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包括APT、DDos、钓鱼、电话诈骗、木马病毒在内的五大网络威胁的实时动态。
02
看好光谷发展潜力
目前,360企业安全集团已在北京、武汉设立研发中心。此次在武汉成立研发中心,就是看好武汉光谷的未来发展前景。

“我们是服务企业端市场,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时需要安服人员第一时间赶到客户处。武汉的区域、人才优势是我们非常看好的。”余毅说,光谷为企业服务的意识非常好,这也深深地吸引了公司安心在本地成立“第二总部”。
余毅回忆,今年9月初,集团从北京派来专家为武汉团队授课,需要50人左右的会议室。可是研发中心团队找了附近不少办公会议室,均没有适合选项。“在团队一筹莫展时,我打电话给(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光电办负责人求助,不到一天时间,他们就帮我们解决了。”余毅说,当时需要会议室是件非常头痛的事,管委会不仅帮研发中心解决了,办事还如此高效。
在余毅看来,近年来,武汉的互联网发展开始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光谷更已成为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和“互联网+”生态发展的核心力量。特别在网络安全领域,光谷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拥有科锐逆向、安天信息、华工安鼎、青藤云安全、极验验证等一大批优秀企业。
同时,武汉从不缺网络安全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武汉每年培养的包括专业本科生在内的各类网安人才可达干余人左右,成为人才培养高地。

“光谷良好的网络安全产业生态,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公司来安家。”余毅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3: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的未来怎么走?刚刚,34位院士专家把脉光谷2030规划

关山大道 原创

光谷的未来该如何走?刚刚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光谷203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士专家咨询会,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主持,22位院士专家到场,12位院士专家提交书面意见。
这次咨询活动对武汉谋划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未来15年的创新驱动发展,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机遇,实现武汉市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世界光谷”意义重大。

咨询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研究员陈清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铁道部原部长傅志寰等2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权威专家现场论道,中科院院士、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正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等12位院士专家,专程提交书面意见。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湖北省和武汉市相关部门的专家和代表等近百人参加。参与咨询论证的院士人数居历史之最。
“中国光谷203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采取“1+6”的模式,其中1个总课题为“中国光谷203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6个专项课题分别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研究、促进技术自由转化策略研究、创新生态建设研究、众创空间建设研究、“创业-瞪羚-独角兽”科技型企业发展机制研究,在各项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中国光谷203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纲要》。

报告提出,未来将按照“一个生态、双轮驱动、三条路径、四大经济、五谷共建”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具有光谷特色的强劲创新驱动发展动力系统,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积极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发大众创业创新新动能,突破性发展新民营经济,集聚利用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建成全球创新创业中心,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光谷力量。
其中:
---“一个生态”
是指构建具有光谷特色的创新生态,要围绕建立自由创新思想市场一个核心,全面提升创新主体洞见能力,建成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创新文化开放包容的活力高效创新生态;
---“双轮驱动”
是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要树立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明确创新方向和重点,加强技术攻关,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与制度藩篱,统筹推进科技、经济、政府治理等方面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三条路径”
是指实施企业创业成长、科技创新转化、全球开放链接的三大路径。要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领域创业;要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要坚持扩大开放,增强国际化水平,以全球视野推进创新驱动。
---“四大经济”
是指要把握新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健康经济四大战略机遇。要推进信息网络技术与经济社会交汇创新,实现“万物互联”;要推动智能技术融合创新,带动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智能化革新;要推进构建平台价值网络,增强创新主体间的互联互通、协同共生;要把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突破机遇,推进技术产业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五谷共建”
是指以“光谷”品牌为引领,全面推进光谷、药谷、智谷、金谷、才谷“五谷”建设。要推进光电产业转型升级,建成享誉世界的“光谷”;要提升生物产业竞争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药谷”;要全力培育智能产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谷”;要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谷”;要推进全球人才自由流动与自在生活工作,建设全球知名的“才谷”。
按照十九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东湖高新区未来发展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建成全球一流的高科技园区,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网络的关键节点,“中国光谷”享誉世界。
第二步,到2030年综合实力进入全球高科技园区前列,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网络的重要枢纽,基本建成“世界光谷”,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技术创新的枢纽地、创新创业的圆梦地。
第三步,到205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园区,成为全球创新创业中心,全面建成“世界光谷”,走出一条具有光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强国、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3: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武汉2017年的成绩单!再一次惊艳世界!

招商武汉 原创

一转眼2017年的日子就要全部溜走了
这一年,大家年初的愿望都实现了吗?
是时候,大武汉也要交出这一年的成绩单了
武汉这一年,“学霸”还是“学渣”
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武汉成绩亮眼
一场场活动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已经成功举办的武汉网球公开赛
颇受好评
举办两届,每届都超亮眼的武汉马拉松
更是全城狂欢节!
还有在汉南举行的世界飞行者大会
齐聚全球千架飞行器
下面这些科目
武汉更是实力超级强劲
科目:经济
成绩:★★★★★
/经济发展被联合国认可/
11月初,武汉再度被联合国认可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的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8》
武汉经济竞争力位列全球第40名!
在中国,位列第八名!
仅次于深、港、沪、粤、京、津、苏
除了经济竞争力名列中国八强
在可持续竞争力榜单中
武汉也跻身全国十强,位列大陆第8!
/提前锁定全国十强/
今年,目前武汉的GDP已经超过9300亿
全国前十都是妥妥儿的!
/ 超多第二总部落户武汉/
今年一大批公司纷纷来到武汉设立第二总部
武汉也超越上海成为“第二总部”最多的城市
/ 一场场招商大会签下大单投资/
今天的武汉
一场场招商引资大会能签下大单投资!
/ 同日开工132个超2336亿项目/
10月初,武汉又有大动作!
132个重大项目同日在全市正式开工!
总投资达到了2336亿!
包括
瑞安光谷创新天地
襄阳大厦
琴台美术中心

科目:城建
成绩:★★★★★
/长江新城/
高标准建设的武汉第四镇:长江新城
吸引着世界的关注!
不仅对标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
而且明年一季度就将公布总体规划
/ 长江主轴/
2019年前,武汉将初步建成长江主轴
包括沿线的39栋200米高楼!
包括在建中的中国第一高楼
武汉绿地中心
@ curryliu
在建中436米的武汉中信泰富大厦
即将开建的648米的武汉周大福中心
即将开建的400米复地汉正街东片项目
/长江新区/
/一大批公园上线/
备受期待的东湖绿道二期

打造“内陆帆船之都”的东湖帆船公园
今年还建成开放了王家墩公园
开放了杨春湖公园
/一大批商场开业/
凯德西城
江汉路M+购物中心
瞬间刷新了所有武汉人对江汉路的印象~!
武汉K11.光谷
光谷潮流新标杆
@ gobanma
金桥永旺梦乐城
武汉首座永旺“都市生活中心”
武汉印象城
江腾广场
科目:交通
成绩:★★★★★
/ 世界最高等级的航空港 /
今年8月底,武汉天河机场新航站楼正式开放!
乘飞机变成了一件更简单的事情。
还一举成为了世界最高等级“4F级”机场!
@ Scott.悦
今年还新增了数条航线
悉尼、马尼拉、圣托里尼、迪拜都能直飞
武汉直飞国际及地区航线已达39条!
世界离武汉人更近一步!
/ 通达全国的高铁中心/
今年,武汉再新增了一条武九铁路
坐上高铁就能直达九江、景德镇和黄山!
武汉还新开通了至兰州、珠海的高速铁路
全国22座省会都能高铁直达!
今年,西武高铁湖北段也正式动工
通车后,武汉到西安仅需两小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3: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火车站也在今年正式动工
预计于2020年完工
成为光谷的综合交通枢纽门户
/ 世界级轨道交通城市/
今年,武汉将开通轨道交通8号线
从汉口后湖直达武昌梨园
还将开通轨道交通阳逻线
从汉口后湖直达新洲阳逻
今年或将开通1号线泾河段
元老级线路再度延伸!
@ 长江日报
今年还有12条线路同时在建
明年更将有5条线路或将通车
包括7号线、纸坊线、2号线南延段、
11号线东段和蔡甸线
今年还新开了大汉阳有轨电车T1线
从官莲湖直达经开中心!
光谷有轨电车T1和T2也将开通
两条线路,六种交路
今年,蔡甸也将开始新建有轨电车网络
从文岭到集贤,未来还能到东西湖!
/ 快速高架遍布全城/
今年,武汉修通了四环线的首通段
从沌口到东西湖仅需15分钟!
沌口长江大桥将在年底通车
沌口能直抵江夏
还有一批高架和桥梁将在年底通车
南湖大桥
雄楚大街五角塘立交
常青高架
从CBD可直达机场
2017这一年
大城崛起,武汉复兴的脚步愈发强劲
小民幸福,生活便利的努力也不曾松懈
这一年,我给武汉打满分
你呢?
本文由招商武汉综合整理|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3: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3: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存储宣传片
http://www.ymtc.com/zh-hans/node/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3: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4: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7 17:45 , Processed in 0.06428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