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4-26 08: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勇立高质量发展潮头
光谷『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光谷标志性建筑,位于武汉未来科技城的新能源研究院大楼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是关于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断。
“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肩负殷殷嘱托,5年前,武汉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担当湖北创新发展先锋队。被誉为“中国光谷”的东湖高新区,当仁不让地成为“排头兵”。
冲锋在前,有着强劲新动能的高新高效产业结构在光谷加速形成。五大主导产业优势显现,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显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存储器基地加速建设,华星光电T4等4个百亿级项目加快落地,中小尺寸新型显示面板国内领先,五家独角兽凌空而起,30家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集聚光谷,互联网“第四极”正在形成,“5+2”产业格局逐步清晰。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东湖高新区建区30周年。东湖高新区将勇担国家战略使命,高擎创新旗帜,争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全面开启世界光谷建设新征程!在实践中把握第一要务、用好第一资源、激发第一动力,时代出卷,人民阅卷,高质量发展的“光谷答卷”正在奋力书写……
优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成长迅猛 武汉新动能“主引擎”在光谷轰鸣
武汉之东,芯片生产设备正在紧张搬入国家存储器基地的洁净无尘厂房,今年以内,这里将量产中国首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
“千人团队,历时两年自主研发,这是我国在制造工艺上最接近国际高端水平的主流芯片。”长江存储执行董事长高启全说,“中国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将有力提振。
据悉,到2020年,长江存储实现10万片/月产能,2035年实现30万片/月产能,预计可满足国内闪存需求量的50%,成为全球三维闪存主要供应商之一,托起国家存储芯片自主可控的未来。
筑牢实体之基,扇动创新之翼,助推武汉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劲动力,源源不断来自光谷。
优势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光谷“5+2”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其优势产业,正是湖北省、武汉市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武汉提出实施“万千百工程”,光谷是武汉万亿级产业集群两大抓手之一。
高质量发展是一次新赶考,也是一场淘汰赛。抓住了机遇就会出彩,错失了机遇就会出局。历经30年创新发展考验,光谷优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均成长迅猛,武汉新动能的“主引擎”在光谷轰鸣。
五大主导产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光电子信息、生物、环保节能、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地位进一步提升,光通信、激光、地球空间信息等领域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生物产业快速发展,光谷生物城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三位,新药创制、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等领域优势不断凸显,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兴领域加速布局。
两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显示产业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芯片-高端显示-智能终端”万亿产业集群初具雏形;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领域快速崛起,东湖高新区正成为我国互联网产业“第四极”。
重大项目引进取得新突破。华星光电T4项目等4个百亿级项目顺利落地,联影医疗、国药器械、海康威视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小米科技、科大讯飞、小红书等近30家科创企业在光谷设立第二总部或区域总部。
建设“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 瞄准信息技术核心改写“缺芯少屏”历史
“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光谷正在着力建设的“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就是瞄准信息技术核心,带动产业链,全面提升产业自主能力,力争彻底改写“缺芯少屏”历史。
“它将颠覆一个产业,现在流行的平板和笔记本电脑,未来或许将消失。”轻轻晃动手中玻璃瓶里的白色粉末,尚赛光电“85后”创始人穆广园说。这些白色粉末,是做柔性OLED面板必不可少的半导体发光材料。
孵化了尚赛光电的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文娟说,“过去,这个屏幕的关键材料,国内厂家需找韩国进口,现在,光谷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已经反过来销往韩国企业了”。尚赛光电已和同在光谷的华星光电展开合作,成为其产业链上游的材料供应商。
4月19日,TCL集团工业研究院落户光谷。董事长李东生出语掷地有声,“引导新型显示总体战略下的核心装备制造研发项目落地武汉”。
李东生的底气在于,从LCD到OLED,从硬屏到柔性屏,光谷携手武汉天马、华星光电等龙头企业,历时10年投资近千亿元,在新型显示领域,已经布局了5条显示面板生产线,并建设下一代显示技术研发中心。
如果核心材料和器件都依靠国外,产业其实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楼阁。在光谷,从芯片到屏幕到器件的生产研发,正在全面发力向高端攀升,不仅从芯到屏实现自主,关键部位的核心材料和技术,在这里也都能找到。
这不仅是产业使命,更是国家战略使命,也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把大国重器握在自己手里的艰难但关键的一步。龙头企业带动,负重爬坡,创新型企业反复冲击“城墙口”,方能让产业生态全面形成。
东湖高新区负责人表示,目前万亿级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正在向打造完整产业生态稳步迈进,代表中国参与全球信息技术领域的竞争,形成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
围绕国家存储器基地,东湖高新区正在加快引进产业链顶级配套企业和国际化人才,努力打造世界级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
在智能终端领域,华为、联想MOTO、小米等一批品牌研发生产基地在此聚集,正在打造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产业高地。
光通信产业厚积数字经济“后劲” “5+2”产业集群成引领发展“强磁场”
长江之畔,国际武汉斗鱼直播节的展台已经搭起,3天之后,一场全球性泛娱乐文化盛宴将吸引全国乃至全球年轻人的目光。
年近4岁的斗鱼,从光谷软件园的一栋楼里跑出,成为武汉首家“独角兽”企业,计划今年赴港上市。
“斗鱼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创新,探索出的直播经济、网红经济,希望在全国乃至全球形成引领。”斗鱼创始人兼 CEO 陈少杰说。斗鱼是直播界的“发明家”,2017 年,专利申请量超过 1000 件,其中发明专利超过 800 件,连续两年发明申请量湖北省排名第二。
短短3年,光谷培育斗鱼直播、卷皮网、安翰光电等五家“独角兽”企业,聚集“互联网+”企业达1800余家,在国内最早提出了“第二总部”概念,引进科大讯飞、旷视科技等30家互联网领军企业“第二总部”,居我国中西部第一。这是武汉新经济、新动能崛起的一个生动实践。
依托雄厚的光通信产业基础优势,东湖高新区大力布局5G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着力推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设备的研发生产。
目前,光谷已建成全球最大光纤光缆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光电器件和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长飞、烽火等行业领军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25项、国家标准300多项,为打造全国5G通信产业重要增长极奠定坚实基础。
在光谷企业参与建设的“信息高速公路”上,更多数字经济产业前沿企业也在勃发,网络安全产业全国领先,人工智能行业崭露头角,大数据和云计算加速崛起,VR/AR行业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下一步,高新区将围绕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大力发展5G通信、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力争到2020年成为我国5G通信产业基地、互联网“第四极”,成为网络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总收入突破4000亿元。
没有长生不老的产业,但只要有永远在路上的创新精神和勇气,现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指向产业,必将一代一代接续发展。
因光而立,因谷而兴。争做湖北武汉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奋力答好新时代问卷,光谷牢记“发展第一要务”,砥砺五大主导产业,发展集成电路和数字经济新兴产业,更聚力谋划“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这将形成吸引要素资源、引领新时代发展的“强磁场”,必将在新一轮的人才、技术、资本争夺战中,抢占先机,占据高地。
全面开启建设“世界光谷”新征程
高擎改革创新旗帜,加快新动能培育,加速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建设“世界光谷”新征程。
——第一步,到2020年,建成全球一流的高科技园区,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网络的关键节点,“中国光谷”享誉世界。其中千亿级企业1-2家,百亿级企业超20家,年均新增企业超2万家,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迭代升级加速,创新生态协同高效。
——第二步,到2035年,进入全球高科技园区前列,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网络的重要枢纽,初步建成“世界光谷”。以光电子为特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球领先,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创业活跃度位居全球前列,千亿企业、瞪羚企业与独角兽企业大量涌现。
——第三步,到2049年,建成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园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全面建成“世界光谷”。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一大批重大原创性、关键性、颠覆性科技成果和核心技术,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知名企业家、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一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