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1771|回复: 21

[江城资讯] 2018年8月27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7 08: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江经济带》特种邮票首发
“马蹄莲”、鹦鹉洲长江大桥、江豚登上国家名片


    长江日报记者胡蝶 翻拍

    长江日报讯(记者胡蝶 高宝燕 通讯员李汉梅)26日,中国邮政发行的《长江经济带》特种邮票在黄鹤楼公园举行首发仪式,武汉两大地标出现在邮票图案上。邮票的左下角是长江江豚一家三口图案,原型取自于长江日报记者高宝燕2007年6月18日拍摄的摄影作品《留住江豚的微笑》。现在,小江豚淘淘已经13岁了,长成小伙儿,生活在白鳍豚馆。

    《长江经济带》特种邮票从六大方面展现了长江经济带全方位的发展成就,分别为:《共抓大保护》《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开放新格局》《区域协调发展》。邮票第二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中,一座红色的桥梁格外醒目,那便是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第四图《新型城镇化》中,一朵“马蹄莲”占据邮票正中位置,那是武汉未来科技城的地标性建筑——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其建筑包括马蹄莲形主塔楼、5个树叶形实验室和1个花蕾形展示中心,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绿色仿生建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08: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万列中欧班列昨日抵达武汉
回程班列多于去程创下全国唯一


    26日上午,全国第10000列中欧班列由汉堡开往武汉的X8044次列车驶入中国铁路武汉吴家山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此次货物以汽车零部件为主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武汉累计开行1055列中欧班列

    制图 夏洋

    26日上午,第10000列中欧班列,在经历了15天的奔驰后,由德国汉堡顺利抵达武汉。

    中欧班列自2011年正式开行,7年里,年年呈现爆发式发展。目前已由2011年开行之初的年发车辆17列,发展到2017年的年发车辆3673列。这些穿梭于中国与中亚、欧洲各国间的中欧班列被誉为是一带一路上的“钢铁驼队”,推动着中国与欧亚国家的经济交流和贸易繁荣。

    截至8月23日,武汉共发、接中欧班列1055列,超过全国总量的10%。其中发送507列,接车548列,是全国唯一回程多于去程列数的城市,彰显了武汉沟通省内、国内,连通世界的能力。

    第10000列中欧班列26日抵汉

    8月26日上午9时20分,位于东西湖区的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吴家山站迎来一辆具有历史意义的列车。这趟由万里之外的德国汉堡开来的X8044次列车,还有一个特殊的名称,第10000列中欧班列。

    中国铁路武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欧班列自2011年开行以来,国内已有48个城市先后开出了以本城市为起点的中欧班列列车。武汉从2012年正式开行中欧班列。

    X8044次列车从德国汉堡发往武汉后不久,就被中国铁路部门在运输系统中锁定为自中欧班列开行以来的第10000列班列。为了迎接它,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做了具有礼仪意义的接车准备。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相关负责人分析,武汉与第10000列中欧班列不期而遇,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截至目前,武汉在全国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中,开行数量始终名列前茅。

    列车到站后,海关进行开箱检查。记者看到,列车运送的货物均来自德国、白俄罗斯等中欧班列沿途所经国家。这些货物有牛奶、石英玻璃管、汽车配件等。

    回程多于去程彰显武汉经济活力

    2012年10月23日,武汉开出第一列中欧班列列车。2014年,中欧班列(武汉)开始常态化开行。2014年全年开行列车21列。2015年这一数字就变成了165列,之后这种井喷式的发展持续进行,2016年、2017年开行数量分别是224列、372列。今年截至8月23日,中欧班列(武汉)已经往返开行272列。

    武汉以累计开行1055列中欧班列的成绩,占有了超过10%的全国份额,排名在全国第四。其中发送507列,接车548列,是全国唯一回程大于去程列数的城市。

    中铁武汉局集团工作人员说:回程数量大于去程数量,这一数据彰显了武汉经济的活力和九省通衢的交通优势。除了武汉及湖北本地企业外,许多珠三角、长三角的企业,也选择通过中欧班列(武汉)进口商品,之后在武汉中转到目的地。

    班列开行,也丰富了武汉市民的餐桌。26日,记者在中商、中百等商超看到,从欧亚各国进口的葡萄酒、乳制品、饮品、粮油等5大类100余种优质产品,通过中欧班列(武汉)运到武汉,进驻中商、中百、武商等超市,来自法国的红酒、化妆品、服装、皮鞋、钟表、美食等受市民青睐。

    中欧班列(武汉)引来一批“金凤凰”

    因为中欧班列(武汉)的开行,众多武汉及湖北企业受益。外地企业也看重了这一运输优势,纷纷来汉开设公司或分支机构。冠捷、台湾奇宏陆续将部分订单及生产基地转到湖北。世界奶粉巨头澳优公司向湖北转移生产布局。全球知名体育品牌零售商法国迪卡侬集团将已经转移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3000个大柜年订单转回武汉、荆门等地,并将中国集散中心布局武汉。法国最大的葡萄酒品牌商正计划在武汉建立葡萄酒分拨交易中心。黑龙江、福建、广东等众多木材贸易商纷纷来武汉投资建厂,助推武汉形成一级木材交易市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

    中欧班列(武汉)产品也因客户需求不断多样化,既有富士康、东风等大型制造企业的“定制专列”,也有凡谷、爱帝等中小外贸企业的“公共班列”,还有小微企业、跨境电商的“拼箱班列”。

    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在武汉共振

    中欧班列(武汉)在省内勾连起了宜昌、襄阳,在国内连通起长江经济带。源源不断的省内、国内优质商品,通过中欧班列(武汉)走出去。欧亚大陆的优质商品,则通过班列送到武汉、湖北,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在武汉产生共振效应。

    在省内,中欧班列不仅促进了武汉本地企业国际贸易发展,也拉动了宜昌、襄阳、十堰、荆州等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欧班列(武汉)大力推行中欧国际通道共享模式,先后开通了“宜昌—武汉—欧洲”“襄阳—武汉—欧洲”班列,形成联动效应,成为湖北各主要城市的外贸企业“走出去”的主通道之一。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荆州、潜江的小龙虾就曾搭乘中欧班列(武汉)走上俄罗斯及全世界球迷的餐桌。

    此外,得益于武汉九省通衢的优势,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管区内逐步形成米字形铁路货物快运网络,促进武汉成为中国物流集结、分拨、中转、到发基地。

    这样的交通格局,让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的电子产品、水果、海产品,得以通过快运班列或江河水运,快速到达武汉,之后,搭乘中欧班列(武汉)前往欧洲。

    目前,中欧班列(武汉)的列车从武汉出发后,分别从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出关,形成了三龙出关的格局。

    三个出关口,又对应发展出7条主要出口线路,分别到达德国、法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捷克、英国7个国家的汉堡、杜伊斯堡、里昂、杜尔日、圣彼得堡等9个车站。

    中欧班列(武汉)以工业制造大国德国以及资源大国俄罗斯为重要支点,在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国际经济走廊上陆续开通16条分支线路,辐射28个国家,60多个城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08: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son908 于 2018-8-27 11:10 编辑

8/27日天河机场航班总数544班。(8/26日天河机场航班总数562班)

当日总计划出港:271
当日总计划进港:273

附8/21~8/27航班推移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7 08: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新闻比较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08: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jojoyoyo 发表于 2018-8-27 08:40
今天新闻比较少啊

确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08: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你爱上读书,武汉首个“读书地铁”与市民见面



8月26日,武汉首个“读书地铁”--“好读地铁”正式上线。图为编号F29的6号线青春专列。记者李永刚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26日讯 26日,武汉首个“读书地铁”与市民见面,包括烧脑风格的“时光专列”,名家为你读书的“明星专列”以及以童年时代为主的经典课文考考考为主线的“青春专列”。

据悉,这次以读书为主题地铁名为“好读地铁”,取“好读地铁,只为好读的你”之意,有3辆不同主题专列。地铁1号线为明星专列,汇聚了各行各业名人为武汉市民倾情荐书,武汉籍明星朱一龙、袁弘、吴倩、韩宇等;知名作家匪我思存、董宏猷等纷纷荐书。记者在专列上体验,扫扫二维码,就能出现这些名家的头像,他们用1-4分钟不等的时间,为乘客提供语音的荐书片段。

而4号线的时光专列,则延续了去年“脑洞地铁”烧脑的风格。正如一位车厢内的乘客感慨道的:“虽然全部是中国字,但是一个都看不懂。”里面汇聚了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中各类经典诗词、古籍中的汉字,这些“不认得”的汉字旁都有编号,通过扫二维码输入编号就能查到汉字的读音,坐上这列车,直让人感叹重新上了一堂语文课,深感中国文字博大精深。

6号线的青春专列则以80、90、00后课本中的经典课文为主线,配合阅读理解题目,让人觉得“是学过的课文,但是知识点全还给老师了”。

据了解,这三列“好读地铁”将持续运营一个月,列车编号分别为A12(1号线),D07(4号线),F29(6号线),市民要是在地铁车厢侧面看到以这些字母数字开头的列车,可以上去考验一下自己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7 09: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午播出的新闻都是昨天的,星期天是公务、商务活动最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7 09: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18-8-27 08:40
8/27日天河机场航班总数543班。(8/26日天河机场航班总数562班)

当日总计划出港:271

应该是544班。算数算错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7 09: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以友城为纽带广交天下良友 各国企业等纷至沓来
来源:荆楚网 时间:2018-08-26 16:08
今年4月13日,武汉友城又添一个新成员——乌干达恩德培市成为武汉第27个友好城市。自1979年,武汉与日本大分市结为友好城市之后,武汉的友城越来越多。目前,武汉市还与全球81个城市建立了友好交流城市关系。
“数字很鲜亮,但背后的努力却很艰辛。”近日,市外办亚洲处处长金万婵回顾武汉与各国城市结好经历时表示,缔结友城是武汉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由之路,值得用心用情,为之努力。
每天发传真诚意满满打动清州
2000年10月29日,武汉与清州正式结为友好城市。“那一刻,我心潮澎湃,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回忆起两市结好的历程,金万婵记忆犹新。
1993年从部队转业后,精通韩语的金万婵进入市外办友城处工作,当时,武汉已与6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相关工作如火如荼地推进。
“韩国是急需突破的目标,身上的压力沉甸甸。”金万婵回忆,1992年8月,中韩建交后,全国各大城市都将友城结好目标对准韩国,武汉也不例外。
光州与广州结好、釜山与上海结好、大田与南京结好……清州,韩国中部地区省会城市,武汉与其结好愿望强烈。但是,与武汉竞争的城市优势明显。当时,金万婵既是翻译,又是联络员,为达成目标,她与同事们倾尽全力。
在金万婵办公室,记者看到她珍藏多年的一份资料夹,里面厚厚的上百页韩文传真文件已经泛黄。
金万婵深知,要打动友城,需要足足诚意。因此,当时她几乎每天都要与清州相关方面发传真,把武汉近况、发展情况、推介材料及时送达,增进清州对武汉的了解和兴趣。
被武汉浓浓的诚意打动,清州与武汉结好事宜快速推进。1998年武汉抗洪抢险期间,时任韩国清州市**的罗基正率团来汉访问,并捐赠救灾款项。其间,武汉与清州签订了友好交流意向书,“这相当于锁定武汉为其友好城市”。罗基正在汉曾说:“愿意与英雄的武汉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令金万婵深感触动。
韩国企业家纷至沓来
“友城结好是对外开放迈出的关键一步,如同给武汉经济发展加装了一个新引擎。”金万婵说,她感受到,随着武汉友城工作推进,武汉与世界各国的经贸交流合作正在加强。
与清州签订了友好交流意向书后,在市外办的继续努力下,1999年10月,武汉、清州不定期包机航线终于开通。一批批韩国企业家纷至沓来,他们带来项目和资金。她清楚记得,一位企业家走下飞机后,对她说:“两个多小时就到了,来武汉就像走亲戚一样方便,以后要多来转转。”
首批乘坐包机航线的企业家们大多参加了当时在汉举行的武汉首届金秋经贸洽谈会,十多家韩国企业在会场设展台。苹果挑选机、自动耕地机……来自韩国的创新农用机械令武汉企业兴趣浓厚,多个项目展开对接,武汉与韩国的经贸合作由此从无到有、快速发展。
随着武汉与清州友谊加深,韩国企业纷纷把产业布局的目标锁定武汉,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韩国SK集团。2013年10月,在市外办等多方推动下,SK集团与中石化成功牵手,双方签署80万吨乙烯项目合作协议,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立,填补我国中部地区没有大型乙烯项目的空白。令金万婵和同事们欣喜的是,这家新的公司产业发展迅速,SK集团先进的管理经验、生产技术激发着企业生产潜能,截至去年底,公司累计实现利润80亿元,有力拉动武汉经济。
2017年8月29日,金万婵还见证了武汉与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市结为友好交流城市,“结好对于双方经贸的促动效应可谓立竿见影。”
布列斯特是中欧班列(武汉)进入白俄罗斯乃至欧洲腹地的咽喉部位,但列车进入该市后,因车轨制式改变,列车需停车换轨,货物需在此驻留、转运。提升在此地的中转效率,武汉愿望强烈。双方结好后,经多次沟通,布列斯特支持武汉在当地建设汉欧国际集散分拨中心,该项目建设期为6年,建成后,中欧班列(武汉)的换轨、清关、报关、仓储等环节将大大简化、便捷,将有力提升武汉通向欧洲的铁路物流效率与出口创汇能力。
如今武汉在世界的朋友越来越多
“如今武汉在世界的朋友越来越多。”金万婵说,她感受到,随着武汉友城工作推进,武汉与各国人民的友谊在相互交流中加深。
金万婵说,2013年11月21日,武汉与泰国曼谷结为友好交流城市,近年来,泰国公主诗琳通、泰国国会前主席、现任大使等频频访问武汉。随着双方交往加深,泰国慢慢成为武汉市民出国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之一。目前,武汉市已与泰国曼谷等6个城市开通直航航班,每周航班总量达到114班次。“很多身边朋友告诉我,去泰国旅游更方便了”。
自2001年起,清州与武汉在各方面加大交流合作力度。每年假期,清州都会组织学生来汉学习汉语,并到武汉市民家中体验生活。从此,清州工业高中汉语教师安致敦几乎每年都来。
每次来武汉,他都会到武汉四处转悠,汉正街、户部巷等,都令他深深眷恋。入住武汉人家庭,他被武汉人的热情好客感动,也结交了很多好朋友。
目前,金万婵和她的同事们又有了新的工作重点,随着武汉与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结好工作推进,两市间来往渐渐频繁。今年4月21日至22日,我驻俄罗斯叶卡捷琳堡总领馆组织俄罗斯主流媒体记者团一行来汉访问,在汉期间,记者团参访武汉城市规划展示馆、武汉大学、东湖绿道等。金万婵难忘,当时,俄罗斯老记者谢尔盖·普洛特尼科夫在解放公园苏军烈士墓前,敬献鲜花,深深鞠躬,并对金万婵说:“没想到,武汉有我们与中国人民友谊的历史见证,令人内心震撼。”在乘坐知音号游览长江夜景时,一位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女记者激动地对金万婵说:“武汉真的太美了!回国后,我要用新闻报道让俄罗斯人知道,中国有武汉这个美丽的城市。”
以友城为纽带,武汉对外开放硕果累累:世界各国企业、各类机构组织纷纷来到武汉,目前,武汉市的国际友好学校、友好医院、友好科研机构等达百余个,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全球500强企业已有256家在汉落户,16家国际金融机构和近20家外国地方**驻汉代表处。“我们的目标是,在世界版图上,让武汉的友城网越织越密”。
长江日报记者宋磊 通讯员吴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7 10: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招商好像下个月又重新开始了,深圳那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7 10:4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天皓月 发表于 2018-8-27 10:31
今年招商好像没去年动静大啊!

去年是请进来,今年是走出去。总是老一套就没意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7 10: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18-8-27 10:55 编辑

光谷“中国芯”布局抢滩5G,“光谷现象”迎来贵州访客

金融界
百家号08-27 09:56
关注

长江商报记者黄聪

在抢滩5G建设的市场大潮中,武汉·中国光谷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华工科技加紧研发核心芯片技术,记者获悉,该企业旗下华工正源投资6000万设立光芯片合资公司,专研高速光芯片,10G光芯片将于今年三季度量产,25G应用光芯片将于2019年量产,填补国内空白。

创建30年来,光谷逐步在光通信、激光、存储芯片、空天信息等领域掌控了核心关键技术,以自主创新为突破,光谷在打造大国重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下功夫,致力于发展为产业高地,“光谷现象”引起八方各界关注。近日,贵州中烟国酒香体验之旅邀请的专家学者、媒体人士30余人,走进光谷的部分高新企业和光谷展示中心参观学习,向以“中国芯”代表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实干精神致敬。

光谷创新:为制造的更高荣耀

光谷从30年前仅有的电子一条街,发展到今天拥有518平方公里的高新科技园。光谷因“光”而生,发展到现在的激光和光电产业、存储芯片、显示面板、智能终端、生物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产业,对标世界一流水准,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光谷之路。

如今,“新发展理念,创新是第一位的”已成为光谷创新发展的思路。

作为国内首家以激光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华工科技拿下多个第一:中国首台高性能光纤激光器,首台工业级紫外激光器、皮秒激光器、飞秒激光器,首条汽车白车身自动焊装生产线……

体验嘉宾们在华工科技了解到,华工科技已经掌握了包括超快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在内的多项核心技术,致力于为激光制造装备适配“中国芯”。目前,以皮秒激光器为“芯”的全自动激光切割设备,已进入国内大型面板生产厂家运用。围绕5G和数据中心建设需求,该企业着力突破器件封装、高端制造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25G、40G、100G等高速数通新产品也有所突破。

激光作为20世纪发明的新光源,被誉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在奔腾激光公司,该企业高功率激光器助力中国运载火箭、中车装备、大型切割工程,创下的多个行业第一,更是让体验嘉宾感受“国之重器”的自豪感。所有的创新与实干,都只为制造的更高荣耀。

在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的光谷展示中心,体验嘉宾通过5D视频、展厅参观了中国光谷的高新产业发展历程。

目前,光谷汇聚了58所高等院校、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100多万在校大学生,累计聚集企业5万多家,“互联网+”企业达1800余家,去年光谷产值达1.2万亿元,“第二总部”现象已吸引40多家互联网企业在这里扎根。

学者:芯片与爆珠,核心技术的系统集成与掌控

在当天下午的交流分享中,围绕科技创新、工业4.0、核心技术,嘉宾们结合参观体验侃侃而谈。

这是一场“芯”与心的交流。有嘉宾表示,当他看见一颗芯片从生产线一道道工序到成型,各种技术检测,再到经过零下40度低温到85度高温的层层考验,小小的一颗集成面板,凝聚的是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而这,也与国酒香嘴棒的“爆珠”有异曲同工之妙。国酒香的4次援酒入烟,破解烟酒相融的核心技术只在贵州中烟。

据介绍,贵烟通过近年来持续的创新发展,坚持以产品为王,打造出“跨界第一香”的国酒香品牌,并在行业内首次援酒入烟,烟酒飘香、跨界融合,率先打造出爆珠品类引领的产品系列,被肯定为“发展爆珠卷烟的独特典范”。

“芯片与爆珠的相同之处,就是核心技术的突破与掌控,代表了先进生产力,也是跨界融合的典范。”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顾建明认为,烟酒融合的根在贵州中烟。同时,国酒香体验之旅,让他看到一个企业在品牌建设和文化输出上的创新,更细致和人性化,更关注人的精神层面的需求。

交流会上,贵州中烟品牌部部长黎志红表示,今天的光谷,走出了一条具有光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就和贵烟精神中“永远快人一步”的基因一样,创新力量和实干精神激发的内生动力,是战胜一切的关键所在。贵州中烟以“责任烟草”为担当,立足本职,做好卷烟,以更优异的成绩向中国“芯”代表的高新企业致敬,向支撑大国崛起的“国之重器”致敬,向以光谷为代表的产业高地凝聚的冒险、创新、实干、拼搏精神致敬。

责编:ZB
本文源自长江商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7 12: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18-8-27 08:41
让你爱上读书,武汉首个“读书地铁”与市民见面

这个地铁有感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7 12: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18-8-27 10:48
光谷“中国芯”布局抢滩5G,“光谷现象”迎来贵州访客

金融界

光谷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7 12:3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18-8-27 10:48
光谷“中国芯”布局抢滩5G,“光谷现象”迎来贵州访客

金融界

烟草也来光谷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2 03:16 , Processed in 0.05597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