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352|回复: 3

钱江两岸的天际线打造有先天的遗憾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8 10:4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钱江两岸的规划撇开航空限高的先天禁锢,总体说还是很不错的,可惜的是有个规划上的遗憾,不得不说:
钱新和世纪城基本都是按照顺着江岸往内陆方向逐渐升高的阶梯式规划,就像台阶升高一样,这个方式如果在西湖边,那就是适当的,西湖东岸往东的城区规划就是这样来的—阶梯梯队式,这样就完全避免了西湖各处往东岸望时楼宇天际线有突兀过高扰乱西湖的恬静氛围,这个我认可,当然,丑楼还是很多,且我一直惋惜嘉里中心原方案的香格里拉那个楼,完全可以做到小破天际线但又和谐。
好了,说回来,钱江两岸其实除去本身的限高,布局上就没有西湖这样的禁锢,大家都知道近大远小这样一个最最普通的道理,本来如果在两岸的江边,把某些本来深藏在内陆的一些200—300的楼,放置规划在最靠江岸位置的话,视觉效果和层次上应该是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试想来福士双塔如果是在UDC这里,杭州国际中心甚至放在万豪酒店这里,高德在钓鱼台这里,等等,形成一种非梯队式的错落式布局,钱新整个气场将是完全不同,无论是江对岸看,三桥上看,城市阳台上看,还是周围大楼上看,破除了整齐的江岸线梯队效应的天际线,将是很芝加哥很香港的,大家随便去可以看下世界上成功规划都市的水岸线边的高楼布局吧……而我们现在是近岸的矮楼,中岸的中等楼,远岸的高楼,正好让水岸边视线里的天际线形成了一个平头,大家都应该在城市阳台上看过钱新东区,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效应,很可惜,除非要到很远的江对岸或者是高处,才能明显察觉这种高差,所以,我一直很遗憾这点,钱新楼大多数都很不错,但布局的缺陷还是非常可惜!
现在的世纪城,也有这种趋势,除了市心路靠江岸边预留的两幢300—400的门神楼地块还可以期待下,其他如杭州之门,博地中心,望潮,山水国际,新世界等等,都属于“离岸”型,sorry,这可不是AP那么优雅的感觉……
有遗憾,但希望还是有不断的好规划出来弥补一下,希望越来越好,

我们都热爱这个城市!
I HZ!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9 21: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退式设计其实更能展示天际线,会有纵深感;
江边堆高楼要么显得孤零,要么就是一堵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9 22: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间梯度排布主要考虑光照和景观。钱塘江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北岸的钱江新城,建筑间光照和景观的要求是统一的,即从江岸往后渐远渐高抬升,保证了光照和江景景观视域最大化。而江南岸的钱江世纪城,两者要求则是背离的,从光照考虑,建筑排布应该离江岸渐远渐低,从江景考虑,却应该渐远渐高。

所以,钱江新城现状的建筑梯度层次规划本身是合理的,之所以天际线效果欠佳,还是因为处在较远层次的规划最高、次高诸楼均被砍高度,天际高点不够显著。另外,缺理想的观景点,城市阳台太近,透视关系,显不出梯度;对岸看,距离又太远,视觉冲击力削弱。很快游轮开通,从江中适当距离看,会好很多。

而钱江世纪城,按照最初规划,大概是优先考虑阳光权,所以最高层是排布在江边的。只是要么未实施,要么同样被砍高度。而目前,世纪城主要还是纵深发展的,已建成的制高点远离江岸,所以,造成从城市阳台看过去,天际线也偏平。

总之,两岸的天际线完善,都有待于预留地块和待建地块的高度突破,希望还有可能。另外,之前我曾建议在城市阳台和奥体之间架设观光便桥,至少开通轮渡,在沟通两岸、丰富江面景观的同时,可以创造常规可达的观赏两岸新城的步移景换动态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7 10:47: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浪叔 发表于 2019-1-19 21:33
后退式设计其实更能展示天际线,会有纵深感;
江边堆高楼要么显得孤零,要么就是一堵墙

我怀疑你说的是陆家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05:25 , Processed in 0.04342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