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1892|回复: 46

[城建] 捍卫交通枢纽,株洲又有多项新提法:建高铁城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4 19: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铁时代,全国铁路枢纽版图重构,株洲昔日顶级交通枢纽的光芒似乎逐渐褪去,这也成为城市发展观察的热点话题。不可否认,在高铁枢纽构建上,株洲确实有点失落。不过,从争取渝长厦高铁过境设站至今,株洲官方似乎也从未停止过捍卫交通地位的脚步。最近,又有两则消息有了新提法,这引起了城建君的关注。

第一则消息是,株洲市规委会今年第一次会议召开,其中一项重点内容,便是听取了“五网融合”株洲市建设高铁城市的重点线位研究(初步方案)。第二则消息是,湖南省发改委来株开展《长株潭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编制工作调研。

01、株洲建设“高铁城市”线位研究  

5月7日,株洲市规委会今年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五网融合”株洲建设高铁城市的重点线位研究(初步方案)汇报。会议充分肯定课题研究成果,要求抢抓“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大机遇,扎实开展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研究,着力巩固强化株洲交通优势。



借势再造优势,立足全国、立足长株潭城市群来谋划更强功能的株洲综合交通枢纽,积极争取渝长厦铁路支线采用长株潭西线方案、醴茶线纳入国家铁路主干网,加快长株潭内部交通网及快速通道研究,准确把握高铁、普铁、城铁、城市公交融合趋势,进一步强化重点线位走向研究,努力形成更大优势。

要加快工作推进,深化重点线位研究,依托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对接,形成共识,聚集三地合力向上争取支持,同时借助全国**等平台积极为株洲“发声”,推动更多交通项目落地,为株洲未来发展提供坚强支撑、积蓄强大后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9: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02、长株潭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省相关决策部署,促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5月9日下午,省发改委基础处鲁湘波处长带领省交通设计院轨道院、中铁二院交规院等一行12人来株开展《长株潭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编制工作调研。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勇组织召开调研工作座谈会。



省发改委基础处副处长葛晓峰首先介绍了编制《长株潭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的相关背景情况,明确开展此次调研的目的、意义等。随后,省交通设计院轨道院、铁二院交规院等研究机构相继汇报了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思路。

在交流发言中,株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曹阳,提出了将高铁引入株洲火车站、醴茶铁路电气化改造、预留超级高铁走廊等思路建议。

省发改委表示,建设轨道交通项目,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现实有需要、地方有呼声、政策有条件、工作有基础。编制《长株潭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机构要加强与地方**进行对接,确保规划做实落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20: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发展,株洲真的很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5 01: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法很丰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5 01: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拼下俞夏南线联络线,株洲的交通才会有点起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5 09: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zhuzhoud 发表于 2020-5-15 01:22
只有拼下俞夏南线联络线,株洲的交通才会有点起色。

不管成败如何,有想法才有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5 18: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捍卫思路就不对  再不主动对接长株就危险了 凭一己之力 怎么做好 现在这个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5 19: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xfish 发表于 2020-5-15 18:41
捍卫思路就不对  再不主动对接长株就危险了 凭一己之力 怎么做好 现在这个时候

捍卫我株洲交通枢纽和长沙有什么关系?捍卫株洲枢纽是要长沙出钱还是出力啦?想多了吧,别在这里自作多情了,别出什么幺蛾子坏主意就烧高香哒。


不对接长沙有危险?对接长沙有什么好处列出来看看?看到的是隔壁湘潭拼老命在对接,结果是经济发展离前面的郴州越来越远,后面的邵阳越来越近

再看株洲已经从清水塘为主的城市转型阵痛迅速恢复过来,株洲的发展从来不要看什么长沙的脸色,也不需要去像湘潭那样热脸贴冷屁股去乞求

经历了壮士断腕般的阵痛,2019年,株洲重新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再看主动对接长沙的湘潭,GDP从17年差株洲500多亿,到19年差株洲700多亿,这就是对接长沙的结果。好不好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5 20: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思想湖南的罪人 只有长株潭一体才是湖湘的希望  只有一起做大蛋糕 才能在全国占一席之地 。
我湘潭的 湘潭的发展进步看得到 你看看株洲的大街上商业和建设比起之前差了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5 20: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xfish 发表于 2020-5-15 20:45
这种思想湖南的罪人 只有长株潭一体才是湖湘的希望  只有一起做大蛋糕 才能在全国占一席之地 。
我湘潭的  ...

大的方向没错,但是仔细分析三市的行动?背后谁的嘴脸最丑恶?
自己的进步看得到,别人的进步就看不到了?

如果要一叶障目?那我是不是拿九华的债务危机就能否定整个湘潭?
更何况,株洲的商业并不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5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fish 于 2020-5-16 10:54 编辑
pj1314202 发表于 2020-5-15 20:50
大的方向没错,但是仔细分析三市的行动?背后谁的嘴脸最丑恶?
自己的进步看得到,别人的进步就看不到了 ...


我株洲很多老友 算是去得多吧 株洲商业是多好跟城市特质和本地开发商以及整体环境有关系,这里不是挑刺,毕竟株洲有过常德那样的最好状态过,至于你说的九华债务,欢迎你去多看看走走,实地感受,不想陷入 湘潭株洲的内斗式讨论  不值得,讨论了输赢吃亏的最终还是湖南,双赢和三赢才是最好的 。举出湘潭的例子是说,长株潭一个方向发力才值得,湘潭有湘潭的问题,况且还有很多株洲的喜欢拿着湘潭去内斗对抗省会完全没必要 长沙先是省会再是长沙 否则株洲只是个长株潭孤岛 看着急人。 只希望株洲多向北像西 而不是孤独的向南  大势所趋 面对潮流 宜疏不宜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5 20: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xfish 发表于 2020-5-15 20:45
这种思想湖南的罪人 只有长株潭一体才是湖湘的希望  只有一起做大蛋糕 才能在全国占一席之地 。
我湘潭的  ...

恰恰相反,我看到的是一个越来越精致的株洲,一个商业百花齐放的株洲,一个充满活力的株洲(满城步步高的湘潭玩的很嗨啊)。

你想象中的长株潭一体化根本不存在,绿心的划定已经注定了长株潭永远不可能无缝对接,最现实的就是现在实施的交通一体化,三市在发展上实际是残酷的互相竞争的关系,你太幼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5 21: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白说 毕竟株洲网友在网上总是凝结了一股就是不一起搞的怨气 这多少反映了株洲的发展之困 否则怨什么呢 迎接比对抗疏通好 还是那句话 大家一起做大湖南的大蛋糕  毕竟湖南省会放在全国省会也不算拿出手 唯愿三个城市都好 才有希望能一起拿下 中南的国家中心 但是毕竟都要有付出 就看能不能看透了  那是湖南的大幸. 到底为止了  OV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5 21: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xfish 发表于 2020-5-15 21:05
也许白说 毕竟株洲网友在网上总是凝结了一股就是不一起搞的怨气 这多少反映了株洲的发展之困 否则怨什么呢  ...

株洲按自己的规划发展建设不对接长沙一起搞就是有怨气?你也太搞笑哒吧,你不听我话的话就是对我有怨气,岂有此理。

你所谓株洲的发展之困是什么?我认为是株洲从以前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重化工产业转变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困,而且这个“困”株洲已经完美的破解了。

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3亿元,同比增长7.9%;株洲·中国动力谷“3+5+2”产业增长16%,占全市全部工业比重75%。产业结构从以重化工为主,平稳地转到以中国动力谷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株洲交出了新旧动能转换“赶考”的高质量“答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5 21:44: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堆湘潭人易俗河人在涌入株洲定居 竟然还有湘潭网民在说株洲没发展,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4 00:15 , Processed in 0.04515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