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演员 于 2020-6-22 14:26 编辑
以邯郸市钢铁、煤炭、电力、建材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在全国率先开展氢燃料电池重载汽车示范,优化交通运输能源消费结构;以职工通勤车、物流专用车、主城区至县城城际客运车和公交旅游车为切入点,开展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示范,建设具有可复制商业模式和邯郸特色的“氢能示范公路”和“氢能旅游小镇”;构建全市域加氢网络,布局建设20座智能化加氢站,形成30万立方米加氢能力。到2030年,建设高、低压加氢站50座,日加氢能力达到30000公斤,全市各种应用场景氢燃料电池车数量达到3000辆。
加强项目建设和谋划。
推进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氢能技术研发创新平台项目、中船(邯郸)派瑞特种气体公司年产4500吨高纯三氟化氮电子气体产业化项目和年产1500吨高纯六氟化钨电子气体产业化项目、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新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氢能高压瓶式容器制造和高压(70MPa)/液态氢储运装备制造项目建设,确保在项目建设期限内完成建设目标。
谋划成立东方电气氢燃料电池(邯郸)有限公司,由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或河钢集团邯钢公司)、邯郸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共同注册成立,一期建设一条年产1000台三代氢燃料电堆生产线(建设期限2020年至2022年);谋划建设“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产业园”,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机械装备公司为依托,联合四川凯迈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复兴区占地500亩,共同打造轨道交通和工矿牵引机车动力锂电池和氢能集成利用改造基地;谋划设立“太空科技研究院邯郸分院”,由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50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并前期投资1000万元左右,达到拎包入住条件,由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有研科技集团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凯迈新能源公司、深圳市佳华利道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共同在邯郸市开展氢能全产业链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谋划设立太空科技(邯郸)氢能源泵阀科技有限公司,在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氢能装备产业园建设全国一流的高端氢能泵阀制造基地。
按照统筹协调、集约集聚、核心引领、错位发展、协调互动的思路,加强规划引导,充分发挥现有园区和产业基础优势,构建“一个研发高地、两核集聚引领、三大生产基地、四个特色园区”的“邯郸·中国气谷”“一二三四”空间发展格局。
在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谋划建设“气谷大厦”,搭建气体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气体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将之建设成为“中国气谷”气体产业科技创新、研发高地。
一是创建电子气体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以0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特种电子气体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为资源,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电子气体河北省工程实验室为基础,申报创建国家级电子气体工程研究中心。其主要任务是:开展电子气体产业前沿技术研发攻关、深化与国内外电子气体创新主体合作,占领国内电子气体产业技术制高点。
二是创建国家级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其主要任务是:推动氢能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深度融合,打造“政产学研资”紧密合作的创新生态;深化与国内外氢能创新主体合作,整合联合国家和地方创新平台,构建长期稳定的协同创新网络;开展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创制氢能产业技术标准,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变革;推动氢能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扩散氢能新技术、新模式,培育氢能新业态、新产业,促进氢能产业集群发展、创新发展;开展氢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前沿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
三是引进具有气体行业及相关专业优势的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来邯布局建设气体应用技术研发创新中心/研究院、智能化研发中心、第三方检测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逐步形成气体行业高端人才集聚地。
(二)打造“二个核心园区”。
一是以中船(邯郸)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肥乡新材料产业园为依托,在肥乡区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邯郸·中国气谷”电子气体生产制造核心区。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0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特种电子气体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为支撑,通过各方资源合理配置,优化工艺参数,提升纯化技术水平,实现高纯电子气体的国产化、规模化生产,研发新一代电子气体纯化、高精度配比等关键技术,同时开展集成电路存储、逻辑芯片制造过程中薄膜沉积工艺使用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产品研发。到2030年,系列电子气体产能达到50000吨,国际市场占有率突破50%。
二是以中船(邯郸)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氢能装备产业园为依托,在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最具行业影响力的“邯郸·中国气谷”氢能产业链装备制造核心引领区。主要开展大规模高效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集成设计及制造、可再生能源(风电、水电)现场高效碱性水电解制氢成套装备制造、气象用一体化高效碱性水电解制氢装备制造,甲醇制氢、天然气制氢、各种工业排放气回收提氢装置制造,高压加氢站成套装备制造、PEM纯水电解制装备研发制造、车用储氢瓶供氢系统制造,以及开展储氢合金材料技术研发、高密度高安全固态储氢装置研发制造、低压车载固态储氢系统、氢阀、氢泵、氢枪、氢管等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产业链装备研发制造。
(三)壮大“三大生产基地”。
一是建设国内品种最全的稀有气体生产基地。以河钢集团邯钢公司为依托,以其稀有气体首套国产化大型化空分装备全提取、国内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氖氦精制生产线、国产氙气关键技术工艺研发等技术储备为支撑,建立稀有气体精制加工中心,同时实现工业气体、稀有气体、高纯气体、混合气体(含标准气体)、医用气体等系列产品的规模化。到2030年,稀有气体综合产能达到30万立方米,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20%。
二是建设具有全国行业影响力的工业副产气纯化制氢示范基地。依托河北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磁县经济开发区等,充分利用邯郸市丰富的焦炉煤气资源,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焦炉煤气提氢技术工艺路线,建设规模化焦炉煤气提纯制氢项目,到2030年,高纯商品氢年产能达到3000万立方米。
三是建设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机械装备公司为依托,联合四川凯迈新能源公司、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轨道交通及工矿牵引机车动力锂电池和氢能集成利用改造基地。同时,利用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全国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列车驾驶员实训基地,同步培育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推广应用环境生态。
(四)培育“四个特色园区”。
一是建设天然气应急能源装备产业园。在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主要开展CNG管束式集装箱及长管拖车、站用储气瓶组、LNG储运装备、LNG低温气瓶制造、LNG成套储运加注应急装备制造、基于北斗导航的气体危化品物流智能化应急管理系统开发,氢能高压瓶式容器制造、高压(70MPa以上)/液态氢储运装备研发及产业化。
二是建设特种气体高端气瓶产业园。以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艾姆斯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在成安县规划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电子气体、稀有气体专用高端气瓶、管束式集装箱生产、加工基地,突破国内电子气体、稀有气体行业储运瓶颈。到2030年,高端镀镍气瓶产能达到20万支,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30%。同步推进“互联网+安全气瓶”数字化平台建设。
三是谋划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园。以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规划建设氢燃料电池生产区、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整车生产区、产业链配套拓展区、研发创新综合服务区等四个功能区;以武安新能源产业园为载体,规划建设氢燃料电池工矿专用车生产制造和改造功能区。
四是谋划建设气体产业链拓展合作创新园。以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肥乡经济开发区为载体,重点引进东方电气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电投集团和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等国内外知名骨干企业,在气体生产及装备制造和氢燃料电池等氢能利用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http://hdzfxxgk.hd.gov.cn/gszbm/ ... 200617_1342244.html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