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营业中的长株潭城际铁路麓谷站和建设中的地铁6号线麓谷站站名是冲突的。其中城铁麓谷站位于东方红街道东方红路金南家园1期北侧,属麓谷边缘区域,而地铁麓谷站位于麓谷街道桐梓坡路麓谷公园北侧,属麓谷核心区域,地图显示两站仅直线距离就将近5公里。虽然地铁和城铁分属不同的运营主体,使用不同的技术制式,但是长株潭城铁不同于一般的国铁线路,其主要服务于长沙市和长株潭都市圈内部客流,运营模式也将会越来越地铁化,且与长沙地铁设置有诸多便捷换乘站点。这些特点都使得其已经成为一条长沙市的“准地铁”和长株潭都市圈城市轨道网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地铁和城铁同名车站有观沙岭、开福寺和树木岭,未来可能还会有长沙西站等,这些同名车站都是同构或是相邻而建,且设置或规划有便捷换乘通道的。在这种条件下城铁和地铁站同名,好找好记,便于换乘。但在这样高度融合的轨道网中,唯独麓谷站将是一个例外,站名完全一样,不但不能换乘而且相去甚远。这种例外将会乘客出行造成的怎样误导,可想而知。
之前,城铁长沙西站还在办理客运业务时,在锦泰广场等地就发生过多起乘客因为混淆地铁汽车西站(望城坡)和城铁长沙西站,而走错站、上错车的事件:不少乘客本应乘坐地铁去往汽车西站,却鬼使神差地坐上城铁去往铁路长沙西站。而站名完全相同的麓谷站,只会造成更加严重的误导。目前我市正在建设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长沙西站(下称高铁西站),而根据相关规划,地铁和城铁将同时承担输运高铁西站和市区间主要客流的任务。届时大量的乘客会选择乘坐地铁和城铁往来于市区与高铁西站之间。如果不尽早解决两站站名冲突的问题,那么到时候必定会出现这样的窘境:乘客从高铁西站出发,乘坐地铁或城铁将会到达两个站名相同,却又相去甚远的麓谷站。
鉴于以上情况,趁着地铁车站尚未进入装修阶段,及早地解决站名冲突问题是绝对必要的。倘若将此隐患置之不理,或是拖到地铁和高铁西站开通后再着手解决,必定会面临高额的更名成本和进退两难的决策境地,贻害将来。本人作为一名关心城市建设,尤其是对于公共交通领域问题颇有兴趣的市民,在此提供两个更名方案,以供相关方面参考。
方案一:地铁站名不变,城铁站更名。此方案的逻辑是,地铁站位于麓谷核心区域,而城铁站位于麓谷边缘区域,地铁麓谷站指向明显更准确,更名副其实。所以最理想的方案就是地铁麓谷站不改名,而城铁麓谷站更换一个指向更准确的站名。考虑到既有城铁尖山站和麓谷站正好位于尖山坡(以及尖山隧道、尖山湖公园)东西两侧,可将其分别更名为尖山东站和尖山西站。这样一来,无论是地铁麓谷站和还是城铁尖山西站(即原城铁麓谷站),都能有较强指向性,彻底解决重名以及站名指向不准确可能导致的误导,更好引导乘客出行。
但是,此方案也有弊端,即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多方协调。此方案涉及国铁车站更名事宜,最终需要国铁集团及其下属广州局同意才能付诸实践。方案中铁路车站改名的直接受益方是地方,但是既有铁路车站改名的具体实施及其牵涉的改造资金却是直接由湖南城际铁路公司以及国铁广州局负责的,所以单纯期望铁路方面主动更名,是很不现实的。可以想见,此方案仅仅依靠某一地方**部门推动难度确实较大。鉴于这种情况,希望市**分管交通的高层领导,统筹安排相关部门(市轨道公司、市民政局和市铁办乃至交通、财政等部门),积极协作,共同努力,主动和省城际铁路公司、国铁集团及广州局进行相关对接和协商。向铁路方面详细阐述建议城铁麓谷站更名的理由:如果不及时解决重名和站名指向不准确可能误导乘客的问题,将来无论是给乘客出行本身,还是给地铁和城铁的客运组织,乃至路地双方的舆论形象,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并积极表示愿意在城铁麓谷站更名涉及的资金问题上进行相应合理的分担。
其实,根据城铁麓谷站位于岳麓区东方红街道,紧邻东方红路的情况,将车站更名为东方红站是更为理想的方案(类似位于芙蓉南路的城铁芙蓉南站的命名逻辑)。但可惜的是国铁系统已有东方红站(国铁哈尔滨局管辖),加之国铁车站不得重名的规定,城铁麓谷站倘若想要更名为东方红站,就涉及跨铁路局的协调,难度之大,可以想见。
方案二:城铁名不变,地铁站更名。此方案即地铁麓谷站另寻他名,比如改为麓谷公园北站、丽景路北口站等等。此方案的好处是操作简单易行,只需要市民政局和轨道公司协作即可完成。但是此方案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解决了地铁站和城铁站的重名问题,但是仍旧没有解决城铁麓谷站指向性不准确的带来的误导性问题。倘若采用这种带有妥协性的方案,将会出现麓谷站不在麓谷(核心区域),而位于麓谷(核心区域)的车站又不叫麓谷站的尴尬情形,这是一种地名与车站名的错配。这种错配会导致不少本想去麓谷核心区域的乘客,由于站名的误导,而乘坐城铁去往了城铁麓谷站。类似的教训已经在长沙地铁发生过了:地铁湘龙站不在湘龙(不在湘龙核心区域,在湘龙边缘区域),而位于湘龙(核心区域)的地铁站又不叫湘龙站(叫土桥站)。由于地铁三、五号线已经投入运营,事后更名会面临高昂的资金成本,因此也只能将这种错配造成的缺憾长期保留下去了。而如今类似的缺憾又可能在麓谷站的重演,希望相关方面吸取历史经验教训,莫要重蹈覆辙。
综上所述,本人强烈推荐方案一。如若万不得已,也得采取方案二。切不可维持地铁站和城铁站重名的现状,否则待到地铁和高铁西站投入使用后,必将带来重重问题和麻烦。到时候,悔之晚矣!
希望收到信件各部门工作人员,本着为城市发展和交通建设负责的态度,积极对待和重视之。如确有处理上困难,也请向更高层领导反映问题。期待本问题的早日解决,不为我市城市发展和交通建设留遗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