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发表于 2024-1-10 16: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 但是,现今的情况是 这些地方仿佛不能天生存在桃花、竹林、小桥、流水、古风、古建
 一营销起来,就“神似江南”“小江南”“不输江南”“某某地江南”云云
 
 首先,在营销时,就落下了下乘
 其次,即便成功营销,也只是成为“江南替身”,而超越不了江南
 另外,每营销自己一次,更是在为“对手——江南”营销一次
 再者,如果真想要来一趟江南体验之旅,人们没有必要去一个复制的赝品那里
 最后,想要超越,就不能做跟随者,做别人的低配版、替身,必须得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反观河南的一些营销,还比较初级
 如洛阳的“牡丹阁”,完全可以以品种、以意象、以诗句、或以写过有关牡丹诗句的诗人为灵感起一个富含诗意的名字
 而牡丹阁,只能让人想到牡丹这个植物
 完全想不到诗意
 更在年轻人中形成不了前往旅游观赏的动力
 
 郑州现在人为制造一些傻大粗的地名路名
 我觉得是负分(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好一点的名字)
 比如之前,我看地图,郑州西边有个山,叫“浮戏山”,是有玩味的空间的,后来不知怎么改成了“伏羲山”,就有点烂大街了
 再比如:第X大街这种,经X路,纬X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