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必须旗帜鲜明地肯定大名领导的嗅觉灵敏度和行动力! 
 今年年初的潮汕民俗活动刚刚透过短视频被全国知晓,
 大名的相关领导就能这么短时间联系到潮汕相关人脉,
 而且这么短时间就能达成合作,被大名引进学习,
 整个北方文旅正嗷嗷待哺想亲眼目睹英歌风采空档期时,
 大名的旅发大会因此能够一炮而红!吸引很多京津旅客!
 
 大名,不亏是曾经牛叉过的宋府明城!
 
 期间我不断热刷大名这个少林弟子英歌队的视频,
 不免跟我在其他地方亲眼目睹的英歌表演做对比,
 一开始总觉得节奏略慢,动作不够张扬,以为是不太熟练!
 后来认真研究了一下大名请来的师傅所在的英歌团体,
 发现不是咱们这群武校孩子的问题,而是潮汕英歌流派太多。
 
 我们学习到的是其中一个国家非遗——潮阳英歌。
 据说这次我们请的师傅还属于下属支系,西岐那一派,
 据说每个支系下面还分节奏快报、中板、慢板,
 这个我们就太难理解南方这种无限可分的繁琐了,
 用我们的感觉来说就是:“有这个必要嘛”,
 我们实在喜欢一个最好的东西最好能够统一各分支。
 
 闲言少叙,其实英歌细分对大名英歌未来创新来说是利好,
 因为大家都可以搞创新,也就没必要遵循原教旨。
 
 说下我们大名引进这班英歌的特点,本人的简单观察如下,
 一、表演服装非常戏曲化,头饰之类基本完整,
 二、脸谱略有粗糙之处,有些潮汕其他团体脸谱妆造更好,
 三、动作蹲跳旋转时很飘逸好看,行军时动作略微单一机械,
 四、节奏不快不慢,做打姿势像戏曲,马步功底正好用上,
 五、所学对象技能不算潮汕卷王,但在搞英歌的市场化探索。
 
 这支队伍,跟潮汕其他团体比,胜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没历史包袱,没门派偏见,
 所以希望未来可以再学习一下另一个流派普宁英歌的优点,
 也是国家级非遗,它的动作更加张扬狂野,节奏更快!
 我在现场看过,气势逼人程度,感觉要超过潮阳英歌。
 
 二是山河四省的地利优势,晋冀鲁豫商场开业之类的,
 我们的报价和地理优势应该最好,目前名声打出去了。
 据说国庆期间已经被安徽阜阳和咱们永年天骏邀请商演过,
 安徽表演怀疑是潮汕帮忙给接的活儿,毕竟假期忙不过来,
 永年这个表演明显就是地利因素所起的作用。
 
 非遗表演可以商业化,关键要做到创新、细致和标准化!
 这个要给邯郸地区所有的搞非遗文旅的朋友以启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