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075|回复: 12

[文物保护] 【上谷八景】7.鸡水环清-府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1 23:43:49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BU_David 于 2020-4-24 01:58 编辑

“保定八景”之中,有两处景致都是与府河相关的。
古时的府河上游既叫一亩泉河,也叫鸡距河。
泉水汇集,日夜流淌,流到灵雨寺(今八中) 附近,又一分为二。

一股经大闸南流入府河,水声轰鸣,便是“西刹秋涛”。

一股向东北绕城一周,在今南关天水桥北侧汇入府河,再流入城中。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历历,就是“鸡水环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23:51:51 |
欢迎大家踊跃补充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1:10:42 |
府河,以保定府命名,围绕在保定市城南。   
乾隆十七年(1752)大规模修浚府河,直隶总督方观承亲赴上游察看水源,深挖和开凿一亩、鸡距、申泉、五花诸泉,疏浚候河、白草沟河及下游数十里河道,使天津、南北运河的船只接踵而来,府河码头呈现"舳舻相接,樯帆如林"的景象。
原府河是保定非常重要的码头货物交流区。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1:12:28 |
老府河市场旁边那个桥,属于古建么?有朋友有图吗?
发表于 2012-10-12 18:18:32 |
没图{:5_12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11:20:07 |
回复 5# 顾涛
哈哈,暂时没发现合适的图。。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12:37:49 |
府河水,府河情 “西刹秋涛”“鸡水环清”胜景难忘  
2008年03月21日 15:41 来源:莲池周刊

--------------------------------------------------------------------------------












  “一方水土一方人啊!”在一个夏日的清晨,我陪着爷爷来到保定南关天水桥畔,望着缓缓东去的府河,爷爷从内心深处发出由衷的感叹。

  爷爷是喝着府河水长大的,对府河有着深厚的眷恋情愫。那年月儿,南城居民的生活用水大都取自府河。一大早儿,爷爷像往常一样顶着满天的星光,挑着一对水桶动身了。沿古城墙南行,出了迎薰门,就到了天水桥。此时桥上桥下已是熙来攘往了,街坊们碰面是常有的事儿,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在黎明前取水。府河经过一夜的积淀,清早儿的河水最为甘冽清甜。有的孩子端着木盆,提着小桶,拿着捕鱼的抄子,蹦蹦跳跳地跟在大人身后,去打捞河里的鱼虾。运气好的,能够满载而归;运气差的,也不会空手而回。做晌午饭时,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他们争先恐后地帮着母亲抱劈柴、拉风箱,忙得不亦乐乎。旺盛的火苗欢实地舔着锅底,如同孩子们的心情一样快乐无比。不久,锅中飘出缕缕沁人心脾的香气,而此时孩子们早就围坐在桌旁,一个个馋涎欲滴,跃跃欲试。当一盘盘香喷喷、热腾腾的鱼虾上了桌,孩子们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而大人们脸上则洋溢出幸福与满足的笑容。

  酷暑难挨的夏天,府河便成为孩子们快乐的“天堂”。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结伴到府河戏水。选择下水的地点非常重要,像“寡妇桥”、“大湾儿”等处是万万不敢去的,那里水流湍急、水深莫测,淹死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孩子们大都找一处水流平缓的坡岸,脱掉衣服、甩掉鞋子,迫不及待地跃入河中。先在水里畅游几个来回,随后默契地分成两伙,打起了水仗,一时水花四溅,喊声震天,引得行人纷纷驻足观看。水性好的,一猛子扎下去,还能抓住一条尺八长活蹦乱跳的草鱼,把草鱼扔到坡上,鱼儿仍不肯乖乖就范,拍打的地面噼啪乱响,孩子们手忙脚乱地按住鱼儿,找一根草绳拴起来挂在树杈上。玩得累了乏了,便七仰八叉地躺在树阴里,听着柳树枝头欢畅的蝉鸣,伴着岸边水磨隆隆的轰鸣,惬意地小憩片刻。待养精蓄锐之后,孩子们又会回到水中,享受府河带来的无穷乐趣。日薄西山时,孩子们依然乐此不疲,直到心急火燎的大人找来后,他们才惊慌失措地跳上岸,一个个落荒而逃。有的穿错了裤子,有的跑丢了鞋子,看着孩子们狼狈不堪、失魂落魄的样子,大人们早已哭笑不得。傍晚的府河静谧、温馨,劳作了一天的大人们,此刻也会来到府河岸边,消消暑气,拉拉家常,等到后半夜儿,凉爽宜人的风儿吹来,他们才恋恋不舍地起身回家了。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府河依然保留着昔日“樯橹林立,清柳弥望”的迷人风貌。后来,随着工业污水大量涌入府河,最终使府河失去了往日靓丽的容颜。如今,我们只能跟随“老保定”的回忆,去追寻古城八景中与府河有关的“西刹秋涛”和“鸡水环清”的胜景了。 (张海涛)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12:48:27 |
保定人民公园位于一亩泉河与方顺河交流处。古有“双流交贯”之称。这一带,曾是明代崇祯初年所建的月潭院,是当时各方往来僧人的住处。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月潭院扩建为灵雨寺。后来,乾隆皇帝还在这里设过行宫。保定古城八景之一“西刹秋涛”指的就是这一带景致。
    军阀混战时期,直、鲁、豫三省巡阅使曹锟坐镇保定,于1921年在大南门以西,南城墙以外,沿府河两岸,占地六百余亩,建起一座花园,时称“曹锟花园”。1928年改名“中山公园”。园中设有戏院、茶馆、咖啡馆、餐厅、饭庄、打球房、秋千架、赛跑场等,还建有以杏树为林的杏花村和造型奇异、长达百米的大型假山。1935年,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宋哲元曾捐款修园,并寓“周文王之囿,与民同乐”之意,改名“人民公园”。
    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园中建有劳动人民文化宫、电影院、露天影剧院、旱冰场和儿童游乐场。还有花坛、花圃、金鱼池及近百种珍禽异兽。园中松柏杨柳,枝繁叶茂,六角亭、八角亭、茶馆、小卖部、摄影部掩映其中,使这座园林更富有诗情画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13e270100054u.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12:51:08 |
回复 4# HBU_David
自己找到啦,啊哈,原来是天水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2:01:41 |
发表于 2013-10-16 21:48:41 |
“沿古城墙南行,出了迎薰门,就到了天水桥。”

多么美的画面,不知道动物园搬迁后,此处会不会恢复历史风貌。{:5_118:}
发表于 2013-10-16 21:52:06 |
“沿古城墙南行,出了迎薰门,就到了天水桥。”

多么美的画面,不知道动物园搬迁后,此处会不会恢复历史风貌。{:5_118:}
发表于 2013-10-16 21:52:42 |
“沿古城墙南行,出了迎薰门,就到了天水桥。”

多么美的画面,不知道动物园搬迁后,此处会不会恢复历史风貌。{:5_118:}
发表于 2017-3-9 21:28:56 |
在大闸边住了多年,却不知道这是八景之一的“西刹秋涛”

只是现在“秋涛”还在,“西刹”却无了

多谢楼主的介绍!

发表于 2017-3-12 12:30:10 |
听老人讲,闸门旁河上还有一个水磨,河上架有一座二层小楼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31 22:37 , Processed in 0.07507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