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2月26日08:44保定晚报
●12月24日,本报记者成为第一批进入保定新站地下站台区的媒体记者,感受进站、出站全过程;
●在零下13度的气温中,1000多名建设者昼夜不停向前赶;
●40000平方米的新站房、600米长的豁亮站台、偌大的地上地下广场正虚位以待6天以后的历史时刻;
12月24日下午,离火车站西站房的运行还有整整六天。记者从阳光大街、百花路交叉口一路向南,徒步进入站前西广场,看进入倒计时状态的新火车站现在是什么模样。这里,与半月前给记者留下的最后印象有了很大不同:虽然铺设着厚厚的外层保护,广场已经有了初步模样;从南到北四个汽车进出口已经就位;西站房两侧的站台顶棚搭上了漂亮的挡板;站房西侧的售票厅已经挂上了标识……
→ 晚报成首家进入站区的媒体
在火车站西广场,有四个通往地下的缓坡通道口,通道口上方,四名施工人员正在安装钢化玻璃,另一位工人拿着砂轮打磨焊接处的粗糙面,之后刷上漆就完工了。据了解,这四个通道口自南向北分别是出租车进站口、社会车辆进站口、社会车辆出站口、出租车出站口,所有车辆经阳光大街进入广场地下,广场上禁止停放车辆。
站房标识正在逐渐完善,西侧挂上“西售票厅”标识,北侧挂上了“行李寄存”,大厅内安上了大屏幕,上面滚动着列车进出站时刻表,并播放着全清高铁运行视频。
当已经被冻伤耳朵的火车站站前建设负责人刘鹏,带着记者拾梯而下进入出站区时,不经意的一句话让记者心里一动:你们是第一批进入这里的媒体。
→ “上进下出”的经典运行
1站台旅客,在一楼大厅检票上车,其他站台的旅客乘扶梯或走楼梯上二楼,从二楼进入站台,而所有出站旅客则从地下出站口出站。“该站实行‘上进下出’的经典运行模式。”刘鹏说。
在刘鹏的带领下,记者率先感受了一把进、出站的全过程。沿600米长的3站台溜达了一圈,沿楼梯进入地下出站通道,出站口设有围栏,工作人员在此查票,无票旅客则需在一旁的补票处补票。出站口正对面是社会车辆停车场,南边是公交车枢纽站,北边是出租车候客区。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