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469|回复: 3

[经济] 醴陵陶瓷去年出口达8.39亿美元 步入"创意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6 15: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株洲网2月16日讯(醴陵站 记者张洁 通讯员陈雪球 张玲波 谭金秀)日前,商务部等国家五部委联合公布了2011至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醴陵市申报的釉彩瓷及釉下五彩瓷技术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提高产品附加值,醴瓷步入“创意时代”

    不久前,醴陵陶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拿下2014年南京青奥会陶瓷产品特许生产经营权,一款款精美、时尚的创意产品在这里成功“孵化”。该公司市场部经理李慧敏介绍,青奥瓷的主打风格是时尚卡通,它融入了青奥会与举办地南京的一些文化元素。与众不同的是壶和杯子可以叠起来放,节约了空间,与年轻一代追求时尚个性的特点正好吻合。

    在去年举行的第112届秋季广交会上,醴陵华联瓷业针对国外高端客户群体,精心设计了一款名叫《韵》的系列产品。因其独特的创意,现场获得200多万美元的国外订单。在醴陵华联瓷业,设计师们每年都能拿到100多项国家专利,该公司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现在拥有的发明、外观和实用专利,已达到近千件,新产品的推出速度每年不低于60%。

    醴陵日用瓷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0.8%,但单纯的制造业产品利润率很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将文化融入到产品的设计中去,醴陵陶瓷产业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已成功插上文化创意的翅膀,步入“创意时代”。

    139家醴瓷企业出口产品,更输出文化

    近年来,醴瓷在文化融合方面的精彩创意可谓是风生水起:北京奥运、广州亚运的体育文化,上海世博、西安世园的节会文化,还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酒文化、茶文化和饮食文化,这些都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仅仅是在器型、花面、釉色、原料上不断创新,醴陵陶瓷产品还成功“跨界”到烟斗、邮票、U盘、鼠标、手机面板……正是因为文化创意的灵魂和翅膀,醴瓷才有了行走世界、舞动全球的不竭动力。

    醴陵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醴陵市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醴瓷企业达139家,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新产品研发,在国际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醴瓷出口去年全年达8.39亿美元,比前年同期增长15%。由过去的“中国制造”到现在的“中国创意”,可以说,醴瓷的输出,不仅仅是产品的出口,更是文化的输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6: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醴陵市确定今年工作目标 学赶浏阳挺进三强
株洲网讯(株洲日报醴陵记者站 张洁 记者 李逸峰 通讯员 廖蔚佳)“让人民生活更加改善,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党的建设更加有力,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凝心聚力,再创加速赶超、加快发展新辉煌。” 2月4日,醴陵市委召开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总结醴陵市2012年工作,确定2013年各项工作发展目标。

    去年综合实力居全省四强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 醴陵市加快转型,加速赶超,实现了“稳中求进、快中求优、又好又快”的预期目标。

    去年,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7亿元,增长14%;完成财政总收入36.3亿元,增长27.7%;一般预算收入26亿元,增长3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3.7亿元,增长3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7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4771元、13450元,分别增长15.5%、18%。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百强中由98位上升到94位;综合实力稳居中部十强、全省四强。

    努力实现“五个提升”

    今年,醴陵将紧扣“学赶浏阳,挺进三强”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综合实力、发展后劲、生态水平、幸福指数、社会管理和党建工作水平“五个提升”,再创加速赶超、加快发展新辉煌。

    醴陵市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GDP增长13%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以上,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排放总量均下降3.5%以上。

    加快转型升级,壮大工业经济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按照“工业新区、城市新城”的定位,推动“一区四园六地”统筹发展,加快创建国家经济开发区,打造工作发展新引擎,全力实施产业发展“1511”和企业发展“5115”工程,促进发展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以高新化、高端化提质升级陶瓷、花炮两大传统产业,促进其优化发展。在巩固提升陶瓷、花炮等产业基础上,大力培育旗滨玻璃、现代物流、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社会建设,维护和改善民生民利,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提高就业水平,确保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扩大社会保障,以“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优抚、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五大社会福利”,重点抓好城镇低保、全民社保、城乡医保,扩大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6 20: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20: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lqj
{:5_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2 08:06 , Processed in 0.06378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