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4722|回复: 66

天河机场交通中心设计概况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6 12: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lackeye 于 2013-7-6 12:19 编辑

5月份我发过一篇天河机场交通中心的可研(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6583),现在再发一份设计概况,内容比可研报告有调整和更新。

平面位置


夜景鸟瞰图


日景鸟瞰图


人视效果图


中庭内景图


地铁天河机场站剖视图


地铁站厅层透视效果图


地铁站台层效果图

交通中心
武汉天河机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武汉天河镇东南约1km处,交通中心位于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南侧93米处。用地呈半圆形,现状为坡地和鱼塘。地面平均标高为34.5M。

武汉天河机场交通中心是以武汉天河机场航空客流集散为主体,兼顾城际铁路、城市轨道等其他交通方式和周边地区交通服务,与城市其他交通枢纽联系便利,一体化、综合性的交通换乘枢纽。其交通联系方式包括航空、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公路长途、公交(含机场大巴)、出租车、社会车等7种交通方式。地上部分有社会车辆停车场、长途车站、出租车站、商业,地下部分有社会车辆停车场、城际铁路站、地铁站。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同时配套交通中心及T3航站楼人防工程。内设三星级酒店(75床)、商业、商务会展等服务功能,社会停车位2737个,长途及大巴停车位157个。未来年进入交通中心的交通方式主要有航空、城市轨道、城际轨道、长途、常规公交、出租车及社会车,其中,航空、长途汽车、城际轨道(孝汉之间)主要实现城际客运的需要,城市轨道、常规公交主要为武汉市区及临空经济区提供交通服务。出租车和社会车是航空的重要接驳工具,也有少量的与公共交通之间的换乘。上述交通方式的服务区域直接影响了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客流量。

交通中心总体布局呈近似半圆形,四周为天河机场场内道路。交通中心南侧与机场中心路连接,北侧与T3楼前地面道路连接。交通中心车辆主入口和主出口均设在南边,正对机场中心路,与中心路直接连接,可方便各种车流到达交通中心。社会车辆均从机场中心路到达,直接进入地下一层的停车库;长途车辆从机场中心路进入地面一层的长途车站;出租车通过调度从机场中心路到达交通中心东侧的出租车站入口。交通中心设有直达T2、T4的地下连通道接口。基地北侧地面层也设有车辆出入口,便于各种交通工具的快速出入和疏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2: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ackeye 于 2013-7-6 12:50 编辑

城际铁路
2009年1月4日,汉孝城际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北京通过铁道部专家评审。 3月13日至18日,铁道部组织专家对汉孝城际铁路的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并获通过。汉孝城际铁路全长61.8公里、投资105.54亿元,建设工期两年半。汉孝城际铁路线路从汉口火车站东端引出,经武汉金银潭、盘龙城,下穿天河机场后折向西,经白水湖北端进入孝感。铁路沿线近期新设8个车站,其中武汉市境内设后湖、金银潭、天河机场、天河街4个车站,远期预留盘龙城站。

   天河机场站位于机场交通中心下部,为地下二层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车站范围DK20+900~DK21+800,中心里程为DK21+225。站房范围DK21+057.5~DK21+396。2个14m宽岛式站台,设2条正线,2条到发线。车站有效站台范围DK21+108~DK21+338,有效站台长度230m,站房总长度338.5m。有效站台长度230m,标准段有效站台宽度14m,车站总长度338.5m,站台标准段宽度46.66m,车站总高度16.83m。以交通中心一层室内地面为0.00标高,天河机场站站厅面相对标高为-7.50m,站台面相对标高为-14.80m,站中心轨顶相对标高为-16.05m。车站设3个出入口,预留两个出入口与武汉地铁站换乘。天河机场段采用明挖法施工。

    天河机场地下站建筑总面积30306m2。站房建筑面积包含站厅层、站台层及通信、信息、信号、暖通空调、给排水、电力等用房。配套用房面积18970m2 。

城铁的有关工作进展情况:2013年1月,铁四院与湖北城际铁路公司向省发改委报告汉孝城际铁路天河机场段修改初步设计并通过省发改委审查。在此基础上,2013年6月,铁四院与湖北城际铁路公司向中国铁路总公司报告汉孝城际铁路天河机场段修改初步设计,现正按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审查意见修改初步设计,预计将于7月向中国铁路总公司报批修改初步设计。

城市地铁
武汉市轨道交通机场线起于天河机场T3航站楼,于交通中心下方设天河机场站,而后沿机场中心线东侧并行汉孝城际走行,上跨马家湖、绕城高速,而后沿巨龙大道向东南敷设,在近期建设航空企业总部处设航空总部站,出站后继续沿巨龙大道向东南,上跨机场高速后,于佳海工业园处设佳海工业园站,而后继续沿巨龙大道敷设,线路从高架转为地下,在F天下与盘龙开发区管委会间设管委会站,出站后转向南沿盘龙大道路侧走行,在汤云海路路口设盘龙城站,而后继续沿盘龙大道向南敷设,下穿府河,于武汉客厅处设宏图大道站,出站后线路转向西,沿金银潭大道路侧敷设,向西在常青车辆段前设常青车辆段站,出站后转向西南,接入2号线一期工程起点站金银潭站。

天河机场站为机场线的第1个车站,位于天河机场交通中心地下,区间穿过机场的T3航站楼下方。地铁机场站与城际的机场站进行通道平行换乘。

天河机场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右CK0+234.000;车站起点里程:右CK0+87.800;车站终点里程:右CK0+504.600;全长416.8m。

车站位于天河机场T3航站楼及交通综合体地块中,天河机场规划定位为“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大型枢纽机场和航空物流中心。航站区规划结构为“一核一区两带”.其中一核:T3航站楼及交通中心;一区:位于航站楼之间的停车、绿化及交通疏解区;两带:T2和T4航站楼。交通中心位于T2、T3和T4围合区域,毗邻T3航站楼,地铁天河机场站与汉孝城际线的车站平行设置于交通中心下方,区间穿过T3航站楼。

车站与城际铁路天河机场站平行布置,与城际铁路站厅层通过两个换乘通道连接,根据相关会议精神,通道按照城铁与地铁面积比例分摊建设费用。

乘客从地铁站厅层到达交通中心,由交通中心进入T2、T4航站楼。由于目前楼前交通及进场路仍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具体方案不稳定,通过与交委协商,车站考虑区间上方预留通道的可能性,待下阶段具体方案稳定后设计。

车站部分位于交通中心前高架桥的下方,消防疏散口、风亭考虑设置在交通中心前的绿化带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6 12: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天河机场有高铁站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2: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项目组成

本设计主要针对交通中心及相关部分,具体由以下部分组成:
(1)社会车辆停车库(地下一层及部分地上一层、二层)
(2) 长途客运站(地上一层)
(3) 出租车场(地上一层)
(4) 商业(地上一层、二层),
(5)酒店(三星级酒店位于地上二层)
(6)茶座(位于二层夹层)
(7) 城铁、地铁及换乘大厅(地下一层、地下二层)

3.4.3设计规模及换乘方式
3.4.3.1建筑规模:交通中心的社会车辆停车库属特大型车库。
          建筑层数:地上2层(含局部3层)
          地下2层 (含城铁、地铁站台层)
          建筑高度:13.9m(局部19.5米)

3.4.4从航站楼到交通中心旅客换乘
旅客通过地面二层的连廊从T3航站楼到达交通中心的商业层,各种流线便捷清晰。
乘城铁、地铁交通的旅客,可以在商业层的交通大厅处通过竖向交通直接下达到地下一层换乘大厅。
乘长途客车的旅客,可以在商业层的交通大厅处通过竖向交通下达到地面一层的长途客运站候车厅。
乘出租车的旅客,可以通过位于北面的交通长廊的竖向交通下达到地面一层东面的出租车站台。
    乘社会车辆的旅客,可以通过北面的交通长廊直接到达各楼层的北面候车点,或者通过建筑东西两部分中间的竖向交通到达各个停车区域。

3.4.5交通中心内部各交通工具间无缝换乘
    从交通中心服务对象上来看,交通中心有通勤客流和换乘客流,这部分人群直接在交通中心内部进行交通换乘。
通勤客流有两种,一种是乘坐城铁、地铁后再换乘公交车,可通过中部的竖向交通直接到达地面一层,通过一层北面出口到达T3航站楼地面车道边,然后再乘坐公交车。
另一种是乘坐城铁、地铁后再换乘出租车,可通过中部的竖向交通到达1层,水平直接到达出租车站。

    换乘客流有三种。
一是轨道交通和长途车的换乘。旅客通过中部竖向交通直接到达一层平面的集散大厅,再进入长途车站。
二是轨道交通和社会车辆的换乘。乘坐轨道交通的旅客可通过北面中部的竖向交通到达社会车辆的集中竖向交通处,再到达各层的社会车辆停放处。
三是社会车辆和长途车之间的换乘。乘坐社会车辆到达的旅客可通过本层中部的竖向交通到达一层集散大厅,再进入长途车站。

3.4.7 各层平面布置
武汉天河机场交通中心规划方案与现有T3航站楼建筑方案进行有效对接,在分层功能布局上与旅客进出港流线保持一致。总体设计上共分为5个功能层,其中地上设2层(局部设夹层),地下设2层。
(1)夹层(+11.1米):为配套商业设施
(2)地上二层(+6.0米):为旅客集散大厅,配套商业设施,该层与T3航站楼旅客到达厅同层,通过廊道衔接,方便旅客换乘。
(3)地上一层( 0.00米):长途客运、出租车候车场和社会车停车场,以及相应的管理及服务配套服务设施。长途客运按枢纽站设计,设有售票区、候车区、旅客到达区、发车区和停车区。在东侧布置有出租车等候区。中部和西部设置有社会车辆停车场,可考虑停放过夜车辆。
(4)地下一层(-6.0米,-7.50米)为社会车辆停车库和交通换乘大厅,满足城际铁路、轨道交通机场线和机场转运旅客换乘需求。
(5)地下二层为城际、地铁站台层。
4个功能层之间通过楼、扶梯和垂直升降梯进行竖向连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2: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车流流线

(1)交通中心地下一层车行交通组织
交通中心地下一层主要为社会停车场,车辆进出主要通过交通中心南侧出入口进出。根据预测该层高峰小时引发车流约800辆/小时,按照每组闸口通行能力为300辆/H考虑,设进出入闸口各5组,其中两组为备用闸口。
地下一层设一圈环形快速通道,道路为单向三车道,设计车速为15Km/h。
(2)交通中心一层车行交通组织
交通中心地面一层主要为长途客运站、出租车待客区以及社会停车场,北侧设置有进出通道,并与T3航站楼一层相连,是交通中心的主要旅客集散层。
    根据交通组织方案,该层的长途汽车、机场大巴、社会车辆主要通过交通中心南侧进口进入口,由南侧出口经通道离开;出租车由东南侧通道进出。
    交通中心一层采用公交车辆与社会车辆分流进出原则,各自设计有单独的通行闸口。设置大巴进出闸口各2组(一用一备),社会车辆进出闸口各4组(三用一备)。
(3)交通中心二层内部车行交通组织
    交通中心二层的主要功能为社会停车场及商业区,社会停车场主要通过上下坡道与交通中心一层和地下一层社会停车场衔接。

    根据预测,交通中心的高峰小时行人引发规模约为1.6万人,楼梯需要的最小疏散宽度为12米左右,建筑按照现有的通道宽度以及电梯规模可以满足其行人通行要求。
从交通中心到T3的高峰小时人流量为7200人,通道最小宽度需要8米,建筑二层平面设计的三条连廊共计28米,满足需要,舒适性较好。

3.5.2人流流线

    旅客通过地面二层的连廊从T3 航站楼到达交通中心的商业层,各种流线便捷清晰。
乘城铁、地铁交通的旅客,可以在商业层的交通大厅处通过竖向交通直接下达到地下一层换乘大厅。
    乘长途客车的旅客,可以在商业层的交通大厅处通过竖向交通下达到地面一层的长途客运站候车厅。
    乘公交车的旅客,在T3航站楼到达层车道边乘车。
    乘出租车的旅客,在T3航站楼到达层的车道边乘车,少量旅客可通过位于北面的交通长廊的竖向交通下达到地面一层的出租车站台。
    乘社会车辆的旅客,可以通过北面的交通长廊、建筑东西两部分的中庭交通,直接到达各楼层的停车区域。

3.5.3建筑内交通组织

(1)水平交通
建筑内部水平交通流线是通过厅、走廊和使用房间串联而成,在正常情况下各使用功能分区的水平交通相对独立,能够做到互不干扰,旅客流线清晰明了,内部工作流线方便快捷。厅的大小、走廊和门的宽度以经济、舒适为原则,适合人流大小变化的要求,并充分满足相安全疏散宽度要求,疏散口的数量及室内任何一点到疏散口的距离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2)垂直交通
地面一层至地面二层,设置了12组自动扶梯及14部垂直电梯。
地面二层至地面三层,设置了8组自动扶梯及8部垂直电梯。
地下一层至地面一层,设置了6组自动扶梯及14部垂直电梯
电梯及扶梯分散布置在建筑各功能分区内。满足无障碍要求。在各层中,按规范及使用需求设上下联系的楼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6 12: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应该加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2: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中心内设置一个三星级酒店,客房数45间(共75个床位),可供机场需要过夜的旅客使用。天河机场周边规划了大小不一的很多酒店,比如机场南工作区、航空总部区都规划有酒店。有些酒店体量很大,只是由于机场限高,这些酒店通常都只有20-30多米高。

T3航站楼的内容比这个交通中心复杂,待我把资料整理出来后再发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6 12: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更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3: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中心地下深基坑于6月18日开工,由葛洲坝集团汉销城际铁路S2标项目负责。交通中心预计2016年底与T3航站楼同步建成使用。

汉孝城际铁路除了天河机场段,线下工程已完成90%以上。天河机场段修改初步设计正提交国家铁路总公司,等待批复。城际铁路在机场北端不考虑预留黄陂支线的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6 13: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T3规模最终还是39万方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6 13: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晓得哪一年才能修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6 13: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blackeye


    城际铁路在机场北端不考虑预留黄陂支线的条件。

这个说明以后汉口到红安(麻城)方向的城际铁路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6 13: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blackeye


    资料很详细啊{:5_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6 15: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色出品,必定精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6 15: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black真是不错啊!!辛苦了,好规范的信息,T3以后肯定很漂亮!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4 01:49 , Processed in 0.04960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