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646|回复: 21

[时讯] [2013.12.09]--[合肥时讯新闻专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9 08: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列车运行图调整 合宁合武动车"公交化"

www.hfnews.gov.cn                  2013-12-09 来源: 新安晚报

    记者昨日获悉,上海铁路局将从12月28日零时起实施新列车运行图。据了解,此次调整列车运行图,共涉及该局京沪、沪宁、沪杭、合宁、合武、宁杭、杭甬等各条高铁线路与沪昆、京沪等多条主要干线。由于此次列车运行图调整变化较大,特别是28日前后几天,部分旅客列车因交路周转需要可能会提前或延后调整开行。

    新列车运行图将增开上海虹桥至哈尔滨西等方向30对直通动车组列车,其中上海虹桥至哈尔滨西、长春、沈阳北、大连北间和宁波至沈阳北间将首次开行“G”字头动车组列车。以上列车多数经过我省滁州、蚌埠南、宿州东、定远等站,我省旅客可以从省内乘坐高铁直达关外。

    新列车运行图针对旅客出行变化,对管内合宁、合武等多条高铁列车开行进行了调整,加大了部分客流较大区段和早、晚客流高峰时段的列车开行密度,对部分列车的沿途停靠车站也进行了调整。其中合武客专增加了“G字头”动车组列车5对、“D字头”动车组列车7列;合宁客专增加“G字头”动车组列车3.5对;“D字头”动车组列车7.5对。此外,杭深线增加“G字头”动车组列车6对、“D字头”动车组列车7对;京沪高铁增加“G字头”动车组列车9.5对、“D字头”动车组列车1对;杭甬高铁增加了“D字头”动车组列车6对。

    此番调图,作为合宁客专和合武客专的中间节点合肥市,无疑成为最大的受益方。合肥前往南京和武汉的动车又大幅增加,以后从合肥发往汉、宁两市的动车密度将“公交化”。 (陶利平 强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09: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雾霾应急预案或将出台 草案中没有限行举措
来源:安徽网 发表日期:2013-12-9 01:16

核心提示:从12月4日算起到昨天,合肥连续五天空气质量严重污染。这让市民对合肥市出台相关应急预案的速度非常关心。据合肥市环保局污防处处长沈建群介绍,根据外地经验,合肥的应急预案应该涉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排污、工地扬尘等方面的措施,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合肥的预案草案中没有出现限行举措。
合肥雾霾天气

昨天的合肥,虽然雾霾略有好转,但仍是迎来了连续第五个严重污染天,全省各地的雾霾也仍然严重。但市民们终于有了盼头,强冷空气的南下将使我省气温下降7℃左右,伴随而来的呼啸北风,则有可能让雾霾逐渐消散。

连续五天严重污染

12月7日合肥空气质量日报显示,当天全市总体为严重污染,空气质量指数377,比前一天的401有所下降。

昨日,合肥市各个子站实时监测数据呈现进一步好转的态势,但十个子站大多数时候还是呈现“严重污染”的状态。

“从白天的数据来看,不出意外应该又是一个严重污染天。”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冷空气今天来帮忙

好在这场雾霾已经是强弩之末。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随着新一股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困扰中东部地区多日的雾霾将逐渐消散。

受新一轮冷空气影响,昨天华北部分地区在偏北风的带领下已脱离雾霾围困,而华东地区也只需再“忍受”一夜,就可以在冷空气的“帮助”下重新回归到晴冷干净的好天气。接下来的一周,冷空气势力将较前期明显加强,8至12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大部分地区有4至6级偏北风,气温将下降6至8摄氏度。12日后,江南、华南等地降水呈增多趋势。受冷空气和降雨影响,12月中旬南方不会再出现与前期类似的大范围雾霾天气。

根据我省气象部门公布的消息,冷空气已经开始影响我省,虽然未来一周都不会有明显降水,但有大风降温天气,最大降温幅度可达到5℃~7℃,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冰点以下的最低气温。强冷空气及大风降温的来临将有利于雾霾天气的结束。

小心雾霾临死反扑

昨晚10点左右,省气象台将大雾预警变更为橙色。这意味着,12小时内我省东部将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局部地区能见度小于50米;淮河以南西部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500米,局部地区小于200米。

记者还从气象部门获悉,昨天我省有30多个市县发布了大雾预警,40多个市县发布了霾预警。其中马鞍山、芜湖等数个市县发布了级别较高的霾橙色预警。合肥昨晚9时许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长丰县境内部分高速路段出现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大雾,当夜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不足500米的大雾,部分地区不足200米,预计今天白天雾霾将逐渐消散。

不过,气象专家提醒,由于近地面湿度的增加和前期空气中污染物堆积等原因,我省部分地区可能会在冷空气到来之际出现污染物浓度陡然增高的时刻,广大市民还要耐心等到雾霾完全消散再放心外出“撒欢”。(记者 王俊 李国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1: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不断破题土地制度改革    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驾护航







合肥在线  2013-12-09 05:08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日报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3/12/09/013611104.shtml







 编者按继承发扬合肥改革开放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勇气——11月30日至12月3日,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召开,全面吹响了合肥深化改革开放的冲锋号。

  合肥大地,不乏改革开放的优良传统和先进做法。从经济体制、城镇化体制到行政管理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再到党的建设体制,合肥在多领域屡有先行先试之举,成就世所瞩目;庐州儿女,不乏推进改革开放的昂扬斗志,正是由于始终不渝地推进改革开放,合肥才能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困难,化解来自各方面的一个个挑战,取得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项成就。

  今天的合肥,正以永不止步、敢闯敢试的精神,勇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营造体制机制新优势。今天起,本报开辟专栏,精彩呈现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展望美好未来。

  “人到哪里去”、“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出”,是快速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三大核心问题,合肥概莫能外。

  作为“美丽合肥”乃至“美好安徽”、“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征程中,不断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这些处处闪耀的经验之光,则不断为合肥任重道远的新型城镇化辟出新路。

 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包河区文明村村民上世纪80年代基本以种菜、卖菜为生。后来,该城中村启动拆迁,其原址之上,包河区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现代化的江南·新里程小区巍然崛起。

  实施改造后,该小区创新举措,以安置总面积的一定比例在沿街配建门面房,门面房出租或经营收益用来支付村民搬进新居后的物业管理费用,回迁居民无需额外交钱就能享受周到的物业服务。

  回迁小区物业费以回迁房商业配套收益来补贴,在合肥已成通行的做法。千方百计为农民考虑,合肥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实践。

  对新桥机场周边、董铺和大房郢水库水源地、庐江汤池三个区域进行的土地整治项目,是合肥土地整治的三个重头项目,对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促进意义。“我们搬进了政府建设的回迁房,生活环境极大改善,同时,我们把原有土地流转给企业种植苗木,定期收到土地流转费用,而且还能去企业里打工挣钱,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一名因董铺和大房郢水库水源地土地整治项目变为城里人的农民,说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

  挥别原有生产方式,但拥有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样的例子在合肥的土地改革进程中不胜枚举。

  “始终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升群众满意度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地利共享,协调好土地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据介绍,落实好群众的利益,仍是合肥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土地价值深入挖潜

  初冬的巢湖市昂集山,依然随处可见生机。这座山是巢湖著名的废弃矿山,开矿后在山体上留下的“伤疤”,曾使这里寸草不生。

  然而,经过复垦,去年起,10亩山地被种上了玉米等农作物,今秋带给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像昂集山这样,今年,巢湖市完成了60座废弃矿山的复垦,昔日荒山摇身一变成“粮仓”。

  地从哪里来?这是一个横亘在无数渴望发展的城市面前难以逾越的门槛,生动的合肥实践则给出了诸多可贵经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就是其中之一。

  据介绍,全市共有19736.12亩工矿废弃地,通过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将对加快推进我市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耕地起到积极作用。

  据了解,2008年10月8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合肥成为全国唯一的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近年来,合肥一直坚持铁腕清理低效利用和闲置土地,加大工矿废弃地复垦力度,强化建设项目用地预核定,严把亩均税收、投资强度关,鼓励工业项目进驻标准化厂房,努力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扩大节约集约用地试点成果,通过一系列制度、机制、技术、措施等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成效显著。

 强化制度和规划力量

  土地利用,制度保障和规划指导不可或缺。

  “一个证明人”是合肥土地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巡查时必备的要素之一,意思是在开展国土资源执法动态巡查后,要将巡查情况告知被巡查单位,并要求被巡查单位负责人签字证实,作为见证人。“一个证明人”也是合肥土地执法人员进行用地巡查的“四个一”(一张巡查路线图、一份巡查职责、一份巡查记录、一个证明人)之一,这项制度执行以来,土地执法行动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土地制度改革目的之一是突破制约发展的土地瓶颈,为发展提供合理的用地保障。同时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始终把严格保护耕地作为改革的前提,继续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不动摇,实行耕地数量、质量和环境并重保护,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据介绍,这些都需要相应的制度配套和前瞻性规划。

  据了解,“1331”市域规划为合肥的土地规划利用指明了大方向。未来,合肥将在扩大农村土地权能、完善征地制度和健全城乡一体化机制等方面力争取得新突破,对土地合理布局利用,推动新型城市化建设,构建环境友好、景观优美、生态和谐的美丽合肥、宜居合肥。 (赵登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1: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首家乡镇城管配备执法记录仪   可连拍8小时记录执法现场





合肥在线  2013-12-09 05:15   稿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3/12/09/013611193.shtml





晨报讯 记者 张琳琳 通讯员 孔云 葛宜年 12月6日上午,蜀山区井岗镇城管执法队员汪道清在荷花路上执法,跟往日相比,他的身上多了一样东西,这是井岗镇统一配发的执法记录仪,它具有摄像、录音等功能,城管队员将它戴在身上,执法过程都会记录得一清二楚。

    可记录执法现场情景

    为避免城管队员在执法中“说不清”的现象,井岗镇投资5万元,率先在全市乡镇城管系统,为一线执法队员和社区城管队员配备了16台多功能现场执法图像记录仪。

    12月6日,记者看到,这种多功能现场执法记录仪只有巴掌大小,外观看上去和对讲机相似。在记录仪正面有一个500万像素的可转动摄像头,镜头下方是录音口,城管队员执法时将记录仪夹在衣服上,只要按一下仪器上方的按钮就会自动拍摄,超强的存储功能和强劲电源能保证仪器连续拍摄8小时。

    录像后,队员可以通过记录仪背面的液晶显示屏回放记录。为确保记录的影像真实,现场记录仪软件系统对执法人员设置了管理权限,执法人员只能查看摄录内容,但无法进行删改、编辑等操作。

    城管执法将更文明

    12月6日,记者随配有执法记录仪的城管队员来到荷花路与半岛路交口的摊群点。一些卖山芋的摊主将摊点摆到了人行道的盲道上,几位市民蹲在摊前挑山芋,过往市民不得不因此走下人行道,从车来车往的马路绕行。

    发现这一经营行为,执法人员打开执法记录仪。“师傅,你的摊点占道了,把它们收回去,我们一会儿回来检查。”听后,商贩张师傅开始收拾。

    记者随城管执法队员沿荷花路走访了10多家商户,商户们觉得使用执法记录仪的这几天,城管们态度很好,“希望文明执法能继续下去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1: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地铁2号线建设将引入“外援”






合肥在线  2013-12-09 05:08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日报 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3/12/09/013611101.shtml





  合肥日报讯 轨道交通2号线建设将引入“外援”。记者从合肥招投标中心获悉,2号线工程设备国际招标代理机构项目开始招标。

    记者了解到,本次招标代理服务范围为2号线车辆系统(牵引和整车)、不落轮镟床、轨道打磨车及信号系统五个标段的设备采购项目的全过程,这也就意味着包括信号灯、整车系统在内的至少五种设备将面向全球招标。其中车辆牵引系统、车辆系统、信号系统招标时间为2014年4月至6月,而不落轮镟床及磨轨车则在2014年7至9月招标。

    根据要求,引入的“外援”不仅要精通设备招标,还得是“熟手”。招标代理机构要具备国际招标甲级资质,还要有近5年来至少具有一项已正式开通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含牵引系统)和一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设备采购招标代理项目的业绩。如果是联合体投标,联合体各方均须同时具备上述资质,且联合体其中一方必须为合肥市区注册企业。 (王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1: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港二期建设稳步推进





合肥在线  2013-12-09 05:11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日报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3/12/09/013611141.shtml





    记者近日在合肥港二期建设现场看到,码头平台已基本完工。据介绍,目前码头平台的建设已基本结束,下一步将进行大型设备的定制、调试以及办公楼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预计到明年下半年,合肥港二期可建成并交付使用。届时,合肥港将成为省内第一大港口。 郭如琦 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1: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阜阳市党政代表团来合肥考察






合肥在线  2013-12-09 05:08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日报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3/12/09/013611103.shtml





  合肥日报讯昨天下午,阜阳市委书记于勇、市长李平率阜阳市党政代表团来肥考察现代农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市长张庆军,市委常委、副市长江洪等陪同考察。阜阳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志伟,副市长张怀献参加考察。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合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实力不断扩大。安徽燕庄食用油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国内外最专业的芝麻油生产企业之一,于勇一行首先来到这里,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产品生产工艺及国内外基地建设情况。得知企业专利技术国内唯一、每年订单供不应求时,于勇对此大加赞赏。

  “草莓南下、苗木北上”是合肥农业结构调整的一大亮点。如今,在合肥,除了长丰草莓声名鹊起外,其他很多地方亦将这一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于勇一行来到位于蜀山区小庙镇的合肥枣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考察。该企业是一家以种植开发美国薄壳山核桃特种经济林为主,兼营苗木花卉、蔬菜、草莓、水产养殖、休闲垂钓等的综合性农林科技企业。“整个基地有多大面积?”“目前效益情况怎么样?”走进草莓大棚,于勇与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并赞叹道,“合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得很成功!”

  离开蜀山区,于勇一行随后来到肥西县官亭镇回民社区,实地察看新农村建设情况,并车览江淮分水岭林苗基地。一路上,放眼望去,不同种类的高低乔木错落有致,恰似一片翻涌着绿色波浪的海洋。当听到合肥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三年累计植树造林超过80万亩后,于勇对此予以高度评价。

  位于紫蓬山脚下的三岗苗木花卉基地有着“中国苗木花卉之乡”的美誉。目前,苗木花卉核心区种植面积达15万亩,拥有绿化苗、果苗等4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交易额达7亿多元。驻足展板前,于勇认真听取介绍,不时点头称许。他表示,近年来,合肥农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希望今后加强合作交流,推动两市现代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肥期间,于勇一行还实地考察了华南城项目建设有关情况。 (王蔚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1: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明长江路沿线等地停气






合肥在线  2013-12-09 05:18   稿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3/12/09/013611225.shtml





   晨报讯 记者 琚园园 通讯员 陈和斌 昨日,记者从合肥燃气集团获悉,因轨道二号线西园路站燃气管道改造接气施工,12月9日21:30至10日06:00,西园路至环城西路的长江路沿线区域,长江路至南一环的梅山路沿线区域,长江路至清溪路的长丰路沿线区域、长江路至南一环的肥西路沿线区域等停气。

    民用户包括:西园新村、蜀山区政府宿舍、合九铁路宿舍、省邮电设计院宿舍、省一建公司宿舍、鑫鹏大厦、蜀山新村保险公司、干休五所、省邮电干休所宿舍、干休一所、蜀山新村、省工会干校、怡园新村、十二军干休所、五里商厦、交警二大队宿舍、市环保局宿舍、飞虹小区、安农大北苑等。

    团体户包括:运升楼大酒店、西园幼儿园、西园实验幼儿园、国购广场、俏厨娘酒店、刘一手、蜀留香、十二军干休所食堂、之心城、西门大浴场、合肥科技农业银行、中国移动大厦、顶元大酒店、十六中学食堂、中医学院食堂、安医大食堂锅炉、安农大食堂、新长城酒店长丰路店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1: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井岗路即将通车





合肥在线  2013-12-09 05:11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日报 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3/12/09/013611143.shtml





   井岗路即将放行通车,该路东起科学岛路,西至开福路,全长约2.4公里,路幅宽45米,双向4车道设计,道路与长江西路平行相邻。该工程在快车道沥青摊铺结束后将放行交通,而剩余的辅道、人行道的收尾工程将在12月底全部完工,较原定工期提前两个月。该路段的放行,将缓解因轨道交通2号线施工给长江西路带来的交通压力。余力 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1: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帖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帖再说。。。。。。。。。。。。
吴戴卫 发表于 2013-12-9 11:52



    谢谢牛人顶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4: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桥机场将建一座加油加气站






合肥在线  2013-12-09 05:09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日报 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3/12/09/013611124.shtml





  合肥日报讯 (梁昌军) 记者从市商务部门获悉:新桥机场将建立一座加油加气站。今年5月,安徽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徽合肥石油分公司已签订了《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加油(气)站特许经营合同》。根据合同,新桥机场计划在A1路与B1路交口西南角新建一座加油加气站,用地面积7258平方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5: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一中化学老师自制洗手液风靡全校   制作过程将入选合肥一中校本课程,选修课上与学生见面






合肥在线  2013-12-09 05:15   稿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3/12/09/013611185.shtml






   晨报讯 记者 刘梅梅 除了课本上的方程式,高中化学能不能与生活挂钩?合肥一中的化学老师张春给出的答案是:利用简单的化学知识就能“倒腾出”洗手液、手工皂,仅3天,全校师生就用光了50斤洗手液。而不久后,手工皂和洗手液的制作过程还将走进该校校本课程,成为学生们的选修课。

    化学老师自制天然洗手液

    上周开始,合肥一中细心的学生会发现教学楼卫生间里多了一瓶瓶洗手液,绿茶味、橘子味、菠萝味……可别小瞧了这些贴有“合一牌”标识的洗手液,这可是该校高三化学老师张春的“杰作”。

    “这块手工皂,就是家里的食用油再加上一些化学添加剂,冷凝后就能成型并使用了。”昨天下午,张春向记者展示了最近风靡全校的自制洗手液和手工皂。除了清洁度与超市里出售的洗手液别无二致外,最为特别的是,这些洗手液的配方都是“可食用”的环保材料。

    “学校里有一块地,喜欢生物的学生可以通过种蔬菜、水果来观察植物的成长历程,那学化学有什么实际作用呢?”谈及自制洗手液和手工皂的初衷,张春介绍说,自己就想到了建个微型“化工厂”,把课本上的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

    两个多月的配方调制加上多次实验,张春的自制洗手液终于成型。“第一个尝鲜使用的还是陈校长呢。”老师们率先吃了“螃蟹”后,效果超出了张春的设想,上周开始,教学楼的卫生间里便添置了这款洗手液。“3天不到,学生们就用光了50斤,而且是敢于尝鲜的男生用得更多。”

    制作过程将入校本课程

    除了洗手液和手工皂,张春还透露,下一步,他还将带着学生们研制污渍清洁剂和除臭剂。“学校每周都会大扫除,以后各班级就不用自己掏钱从外面买了。”

    “现在有不少学生对这个制作过程都很感兴趣,缠着让我带他们去实验室做。”张春高兴地说,不久后,手工皂和洗手液的制作过程还将走进该校校本课程,成为学生们的选修课。

    “让书本上的化学知识走进实验室,让感兴趣的学生们自己动手自制这些生活用品,不仅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更早地了解这些专业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张春说,之后还会带上学生制作问卷调查,针对新产品进行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5: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日报]合肥不断破题土地制度改革






2013-12-09 来源: 合肥日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3-12/09/c_118472256.htm





  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驾护航




    编者按 继承发扬合肥改革开放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勇气——11月30日至12月3日,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召开,全面吹响了合肥深化改革开放的冲锋号。

    合肥大地,不乏改革开放的优良传统和先进做法。从经济体制、城镇化体制到行政管理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再到党的建设体制,合肥在多领域屡有先行先试之举,成就世所瞩目;庐州儿女,不乏推进改革开放的昂扬斗志,正是由于始终不渝地推进改革开放,合肥才能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困难,化解来自各方面的一个个挑战,取得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项成就。

    今天的合肥,正以永不止步、敢闯敢试的精神,勇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营造体制机制新优势。今天起,本报开辟专栏,精彩呈现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展望美好未来。

    “人到哪里去”、“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出”,是快速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三大核心问题,合肥概莫能外。

    作为“美丽合肥”乃至“美好安徽”、“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征程中,不断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这些处处闪耀的经验之光,则不断为合肥任重道远的新型城镇化辟出新路。

    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包河区文明村村民上世纪80年代基本以种菜、卖菜为生。后来,该城中村启动拆迁,其原址之上,包河区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现代化的江南·新里程小区巍然崛起。

    实施改造后,该小区创新举措,以安置总面积的一定比例在沿街配建门面房,门面房出租或经营收益用来支付村民搬进新居后的物业管理费用,回迁居民无需额外交钱就能享受周到的物业服务。

    回迁小区物业费以回迁房商业配套收益来补贴,在合肥已成通行的做法。千方百计为农民考虑,合肥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实践。

    对新桥机场周边、董铺和大房郢水库水源地、庐江汤池三个区域进行的土地整治项目,是合肥土地整治的三个重头项目,对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促进意义。“我们搬进了政府建设的回迁房,生活环境极大改善,同时,我们把原有土地流转给企业种植苗木,定期收到土地流转费用,而且还能去企业里打工挣钱,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一名因董铺和大房郢水库水源地土地整治项目变为城里人的农民,说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

    挥别原有生产方式,但拥有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样的例子在合肥的土地改革进程中不胜枚举。

    “始终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升群众满意度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地利共享,协调好土地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据介绍,落实好群众的利益,仍是合肥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土地价值深入挖潜

    初冬的巢湖市昂集山,依然随处可见生机。这座山是巢湖著名的废弃矿山,开矿后在山体上留下的“伤疤”,曾使这里寸草不生。

    然而,经过复垦,去年起,10亩山地被种上了玉米等农作物,今秋带给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像昂集山这样,今年,巢湖市完成了60座废弃矿山的复垦,昔日荒山摇身一变成“粮仓”。

    地从哪里来?这是一个横亘在无数渴望发展的城市面前难以逾越的门槛,生动的合肥实践则给出了诸多可贵经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就是其中之一。

    据介绍,全市共有19736.12亩工矿废弃地,通过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将对加快推进我市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耕地起到积极作用。

    据了解,2008年10月8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合肥成为全国唯一的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近年来,合肥一直坚持铁腕清理低效利用和闲置土地,加大工矿废弃地复垦力度,强化建设项目用地预核定,严把亩均税收、投资强度关,鼓励工业项目进驻标准化厂房,努力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扩大节约集约用地试点成果,通过一系列制度、机制、技术、措施等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成效显著。

    强化制度和规划力量

    土地利用,制度保障和规划指导不可或缺。

    “一个证明人”是合肥土地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巡查时必备的要素之一,意思是在开展国土资源执法动态巡查后,要将巡查情况告知被巡查单位,并要求被巡查单位负责人签字证实,作为见证人。“一个证明人”也是合肥土地执法人员进行用地巡查的“四个一”(一张巡查路线图、一份巡查职责、一份巡查记录、一个证明人)之一,这项制度执行以来,土地执法行动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土地制度改革目的之一是突破制约发展的土地瓶颈,为发展提供合理的用地保障。同时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始终把严格保护耕地作为改革的前提,继续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不动摇,实行耕地数量、质量和环境并重保护,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据介绍,这些都需要相应的制度配套和前瞻性规划。

    据了解,“1331”市域规划为合肥的土地规划利用指明了大方向。未来,合肥将在扩大农村土地权能、完善征地制度和健全城乡一体化机制等方面力争取得新突破,对土地合理布局利用,推动新型城市化建设,构建环境友好、景观优美、生态和谐的美丽合肥、宜居合肥。 (赵登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5: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日报]合肥3人入围12月“中国好人榜”






2013-12-09 来源: 合肥日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3-12/09/c_118472138.htm





  记者昨日从市文明办获悉,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2013年12月份“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已经公布,合肥有3人分别入选诚实守信好人、敬业奉献好人和孝老爱亲好人候选人。

    据悉,他们的事迹分别是:

    2012年10月9日夜间,包河区保安李多贵巡逻时在小区一辆车门未关的车里发现4万元现金,收入微薄的他毅然将现金上交并找到失主归还。李多贵候选此次“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

    巢湖市邮政局散兵支局乡村邮递员郑爱军,30年来以邮局为家,不畏艰苦穿行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同时急公好义,投递路途上几次挽救身陷困境的伤者。郑爱军候选此次“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

    来自新站区的何泽青,为患食道癌的小叔治病,倾尽了所有;小叔去世后,他承担起照料患老年痴呆症且独身的二叔,数十年来毫无怨言,不是亲儿胜过亲儿。何泽青候选此次“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 (束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 06:12 , Processed in 0.08499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