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526|回复: 25

[经济论道] 武大教授伍新木:把武汉建成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8 18:34:19 | |阅读模式
把大武汉建设成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我们国家要构建一个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均衡发展、优势互补、互利互动、各具特色、区域功能明确,又能整体彰显提升综合国力的区域发展格局。
打开中国地图不难发现,中国最大,功能最全,集聚幅射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战略区域是长江经济带。 建设长江经济带一定要构建一个战略支点,它就是大武汉。
一、长江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是历史的必然

  百年前,长江经济带就是国家战略。
  1、孙中山的建国方略。
  1918年夏天,在上海香山路7号的一座小楼中,孙中山正在为当时的中国构建一个通往现代化强国的梦想。孙中山用英文完成了《国际共同开发中国实业计划》。计划中有四通八达的港口、纵横交织的铁路、星罗棋布的现代工业。他的注意力高度聚集在扬子江、长江经济带、三峡工程,他认为运输和电力是“实业救国”的动力,他梦想中的中国“一定可以变贫为富”。
  2、毛泽东的长江情怀。
  从湘江的“中流击水”到长江的“极目楚天舒”。从“高峡出平湖”到“南水北调”。
  3、邓小平的浦东与长江战略。
  1991年1月28日,一位“退休”的伟大的老人邓小平也在上海,他在反思反省他一生中最大的两个“失误”:“上海人聪慧,素质好,如果当时就确定在上海也设经济特区,现在就不是这个样子。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三个伟人的视野、胸怀、梦想竟如此一致。
  4、江泽民的长江战略构思。
  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曾完整准确地诠释过小平同志的长江经济带战略:“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5、习近平、李克强的长江战略更加清晰、明确、坚定。
  2014年4月25日,习总书记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5月24日在考察上海时,明确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两带国家战略。最近又指出“经济发展从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向纵深腹地发展”是近代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2014年4月28日,李克强召开十一省市坐谈会,提出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众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约6亿人的强大发展新动力。”
二、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是现实的使然
  长江横亘在中华大地上,它孕育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长江经济带战略应该是国家战略的核心战略。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江,亚洲第一大江,流域横跨中国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干流跨九省二市,全流域人口约6亿,土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GDP总量占全国的45.6%,矿产保有储量占全国储量50%以上的有35种,钛,钒、汞、磷占全国储量的80-90%以上。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带。
  长江是中国的黄金水道。长江打造中国的绿色物流,它的物流能耗仅为铁路的2/3,公路的1/3,它占地少,运力强,投资省,运输成本低,维护成本小,宜于大宗大体大吨位物资运输,运能大,污染小,综合效能高。
  长江流域有中国的钢铁、化工、汽车、纺织、电力几大工业走廊,长江也是中国的生态屏障和生态脊梁。长江的航运、防洪、灌溉、供水、水产、旅游等综合功能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长江流域不仅在中国稳定地发挥着经济主驱动轴的作用,有着挑起东中西战略扁担的作用,而且还具有维系国家、整合民族团结的重要社会文化功能。
  随着发展方式转型、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增强,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长江流域和长江经济带的地位和影响力会与日俱增。
  国家对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四带两区。
  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带;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开放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区
三、国际大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1.亚马逊河——巴西——巴西利亚和玛瑙斯经济开发区和武汉。
  2.五大湖——美国——北美自贸区——芝加哥和东方芝加哥的武汉。
  3.美国的田纳西河模式:注重规划引领,法律保证,企业运作。
  4.莱茵河的第三期的发展规划,法制的河,跨国发展的生态之河。
  5.李克强多次关注长江中游和伏尔加的结盟、联姻,俄罗斯有一个类比大流域的区域行政机构。
 四、武汉应肩负起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的历史责任
  1.天降大任于武汉。武汉应有高度的城市自信“舍我其谁”。武汉要敢于担当,近百年历史表明武汉是一座敢于担当的城市。开埠、辛亥革命、农讲所、保卫大武汉、工业化。
  2.武汉与八十一、与湖北、与中三中四、一起来担当。
  3.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基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内含:产业、功能分工的一体化;本质:市场的一体化;关键、重点,难点: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一体化。
五、武汉在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中有大作为
  一个得山得水独优的武汉,一个得中独厚的武汉,一个大国的武汉,大江大湖大武汉,大时代,大背景,大趋势的大武汉,一定要有大作为。
  一个城市要从历史中获取自信,从现实中获取自信,从未来中获取自信。
  1.在“六高”中,重大策划寻找大题材。寻找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的题材。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中、体制机制模式创新中寻找大题材。
  六高:高起点规划、策划、招商、建设、营运管理,收获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2.“去行政化”、整合大临空、大临港、大汽车、大光电,建虚拟“自贸区”。应以自贸区为参照深化改革。
  3.建大临空停收过路费;建大汽车另辟蹊径:用换电模式发展纯电动车。习近平在上海讲“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迈向汽车强市的必由之路。
  4.率先建健康养生产业园,办健康养生博览会、办健康养生文化论坛。日本把健康养生产业视为国家战略。
  5.把武汉农交所办成全省、华中的交易平台,设计涉农的一系列“武汉指数”。
  武汉常有令人惊讶的创新之举(醒得早),却少有能一以贯之的能成为一城之优,中国、世界之优的东西(起得迟)。武汉人“不服周”敢为人先常有,追求卓越的韧性差点。
  6.建中华文化主题公园。超越迪斯尼。武汉在园博会中建“长江文明馆”,应预留空间,后续建中华文明主题公园。现区域性文化设施有的是,应以世界文明为维度,高度融合高科技,体现高度参与互动的,用中国文化元素,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让全世界的人都喜欢看,喜欢玩的主题公园,动员、整合全中国的文化软硬实力。
  7.市校共建水研究院,彰显全面大江、大湖水优势。建成中国水安全研究中心、教育培训中心。
  8.用2049规划凝聚共识。2049年,中国绝对是世界第一大国,第一大强国。武汉绝对是国际大都市,绝对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六、市人大在建设长江经济带中大有作为
  1.立良法,以自贸区改革为参照,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权力关在笼子中。
  2.立良法,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监督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
  3.立良法,保四大板块和文化建设引领武汉发展。
发表于 2014-7-8 18:40:16 |
消灭掉零回复………………
发表于 2014-7-8 19:03:42 |
什么人说的都不算啊
发表于 2014-7-8 19:10:25 |
他还是经常发声的,顶
发表于 2014-7-8 19:13:46 |
期待大武汉早日复兴
希望上面多给优惠政策
发表于 2014-7-8 19:18:56 |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发表于 2014-7-8 20:03:35 |
 6.建中华文化主题公园。超越迪斯尼。  这个就纯扯淡了 建游乐园就要以好玩 吸引人为主 别搞些主旋律色彩进去  其实武汉游乐园资源还是蛮丰富的 华侨城欢乐谷 玛雅水上世界 极地海洋世界 再加万达电影乐园 和计划中的派拉蒙电影乐园 吸引华中乃至全国游客还是有可能的
发表于 2014-7-8 20:05:26 |
中国好声音。支持。。。希望有些好政策下来。。
发表于 2014-7-8 20:23:06 |
习再来下武汉打打气吧。。。。。。。。。。。。
发表于 2014-7-8 20:45:02 |
中堂不来,元首来吧,看看武汉,支持一下武汉吧,强烈希望呐
发表于 2014-7-8 20:47:33 |
武汉再一次扬帆起航。
发表于 2014-7-8 20:54:14 |
中央不待见武汉有什么办法 感觉怕武汉真正意义的崛起
发表于 2014-7-8 23:17:14 |
上头不认同,自己再有料都只有忍着...
发表于 2014-7-9 09:21:50 |
多做,高效廉洁的地方政府,一大批能提供1万5+的大型科技公司,良好的创业环境与支持。在上面政策没有情况下,只能靠自己。
发表于 2014-7-9 09:22:08 |
多做,高效廉洁的地方政府,一大批能提供1万5+月薪的大型科技公司,良好的创业环境与支持。在上面政策没有情况下,只能靠自己。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31 17:43 , Processed in 0.07710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